【亞馬遜站外引流服務】0風險 · 高利潤 · 免費廣告 · 免費測品推新 · 清庫存 點擊立即解鎖 >>

5月的最後一天,做亞馬遜的你還好(在)嗎?

這裏正式通知大家一個好消息,五月份訂單最多隻會跌幾個小時了.......

大家堅持住,一**暴跌正在趕來......

虧完了!銷量集體暴跌,億級大賣700多萬貨物無奈銷燬...

整個5月,感覺每天都有人在問:今天亞馬遜銷量怎麼樣?訂單又腰斬了嗎?我咋感覺每天的銷量都在下滑呢?

是的,你的感覺沒錯,我們都一樣,跌到腰都沒了。

看這位姐妹,下班突然收到亞馬遜訂單通知,整個人都美了。沒想到亞馬遜每增加一單還有驅趕水逆的功效。

虧完了!銷量集體暴跌,億級大賣700多萬貨物無奈銷燬...

之前朋友圈總盛行這樣一個段子:亞馬遜就是這樣的,前期很難做,但是堅持做下去,自然而然慢慢地.......你的錢就虧完了。

笑着笑着就哭了,因爲段子變成了現實。

今年亞馬遜有多難?廣告費一直漲漲漲,單量不斷跌跌跌。

沒有廣告就不出單,即便廣告上漲30% cpc,銷量還是會下滑1/3,這時的我們只能仰天長嘯:這還是亞馬遜人過的日子嗎?

對於跨境這個行業來說,沒有銷量就意味着沒有收益,沒有利潤就意味着老闆不掙錢,老闆不掙錢就意味着運營拿不到提成。

企業正常運營成問題,運營拿不到提成,軍心不穩,行業就會有波動,一連串的蝴蝶效應,難以想象!

前段時間,有位運營透露,自己爲公司辛辛苦苦開荒2年多,卻遭遇老闆變相降薪。開荒過程艱辛只有自己知道,可是老闆卻只看利潤。

還有一位30歲的運營者在網上披露,自己爲公司開荒不到半年,就被老闆以銷售數據不好看爲由,變相降薪,事情的經過大致是這樣的。

入職公司時,老闆只註冊了一個空殼賬號。

虧完了!銷量集體暴跌,億級大賣700多萬貨物無奈銷燬...

我接手後,從0開始搭建賬號、選品、品牌備案、註冊歐洲VAT、跟供應商談判、採購看樣、打包發貨等一系列的事情,全部都是我和助理在做,每天都加班到晚上八九點。

慢慢到5月份,銷售趨勢在往好的方向發展,預計銷售額$30000左右,目前日單量40-50單左右......我也信心滿滿,準備大幹一場。

但是前些天,老闆突然找我談話,說銷售數據不好看,表示要拿我底薪的25%當作績效,如果團隊毛利和業績不達標,就要扣績效......

身邊經常會上演類似這樣的情景,其實沒有對錯,員工站在自己角度看到的是自己的付出,而老闆一般只看結果是什麼。因爲商業化的本質還是利潤,沒有利潤他們無法維持生計,也就只能無奈縮減人員,降低薪資了。

有人調侃跨境行業說,去年都是開荒型的公司,今年都開始集體清貨。看這位億級大賣,由於去年爆單過,於是過分看好行情,今年就積壓了大量庫存,爲了減少成本投入,只能無奈銷燬700多萬貨物,心痛不已!

店鋪沒單量、運營沒提成、老闆清庫存,爲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出現,背後的原因到底是因爲人不行,還是大環境所致呢?小知感覺兩者原因都有。

同行惡性競爭

在亞馬遜發展早期的時候,國內與其有關的跨境電商造富神話一直在上演,什麼銷售流水過億、什麼深圳灣買房、什麼創業公司兩年便能進入B輪融資等等。今年的跨境就像雞肋一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正如大家看到的,眼看大半年快過去了,銷量似乎從來沒有旺過,部分類目的價格戰還在不斷上演,很多國內賣家還在不斷低價清理庫存,有些等於白送,這讓競爭對手直接無路可走。

全球環境惡劣

除了同行之間的內卷之外,小知覺得,大面積影響賣家單量的原因還是在於國外經濟環境的變化。俄烏戰爭、全球疫情導致能源價格上漲,通脹凸顯,歐美人民的消費能力下降,從而導致線上平臺流量下降。

據Marketplace Pulse 研究發現,美國2022年第一季度電子商務銷售額僅增長 6.7%,是自 2009 年以來最慢的增速。

此外,據Brick Meets Click和Mercatus的數據顯示,4月份美國零售電商總訂單量下降了5.8%,4月份網購者的重複購買意向率下降了近3%。

而亞馬遜的整體流量對比半年前,也是下降了1/4,單量的減少也體現在亞馬遜倉庫過剩的問題上。相關報道稱,亞馬遜一直承受着倉庫容量過大的問題,因此亞馬遜正考慮將至少1000萬平方英尺的空間轉租出去,甚至可能終止租約。

虧完了!銷量集體暴跌,億級大賣700多萬貨物無奈銷燬...

各種現象都在證明國外線上消費呈現了一種疲軟狀態,想必這是直接導致國內跨境賣家單量腰斬的直接原因。

本以爲能在2021年的封號大潮中活下來已屬萬幸,沒想到,2022年的情況比去年還糟。面對動盪的消費市場,賣家如何才能在這場跨境浪潮中生存下來呢?小知綜合了一下業內人士的建議,給大家一個參考性方向,希望對你有幫助。

按需調整產品方向

消費者需求是在時刻變化的,隨着環境的改變,雖然購物能力下降,但在某些產品的需求卻是賣家在競爭中取勝的突破口,比如疫情開始,口罩、額溫槍是防疫物資,遭哄搶。隨着時間的推移,這類產品可以適當考慮下架或者減少庫存,而面對海外能源價格的飆升,低碳環保類的商品可能會是下一個消費潮流,賣家可根據需求來調整產品研發方向。

核心庫存問題解決

我們總是會發現賣家因爲某個時期,某產品銷量暴漲,就不斷地增加庫存,以至於環境突變,只能忍痛割肉,低價清倉,甚至不惜銷燬以減少成本投入。這就需要賣家學會理性客觀判斷,提升風險評估能力,適當控制熱賣品的庫存,切忌因產品好賣就大範圍進貨。

供應鏈問題解決

在原材料價格出現較**動情況下,賣家需要學會集結各個供應商對原材料的需求,抓住價格合適的時機進行大批量聯合採購,或尋找中低端可替代品,並減少在其他環節的支出,來降低成本。

爲此,賣家應培養自己對市場的敏銳認知度,爲確保產品質量,可以跟客戶議價,停止利潤率較低的訂單。

跨境市場環境多變,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還會發生什麼,2022年整體不被看好的情況下,相信一定有人依舊活得非常滋潤,甚至比以前更好,而這類人勢必已經樹立起了自己強大的競爭壁壘。所以越是在市場不利的情況下,其實越考驗賣家的精細化運營能力和產品競爭力。

越是市場不景氣的時候,我們越要沉得住氣,慢慢修煉自己,蓄勢待發!

跨境知道原創內容

關鍵詞:銷量

上一篇:賣家轉售贓物被起訴,涉案金額超380萬美元 下一篇:年收60億歐元!亞馬遜爲何在西班牙佈局10年

點擊諮詢現在有哪些新興平臺值得關注 >>>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