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年做電商平臺的經歷,讓村長對做電商平臺的創業者既欽佩又擔憂。雖然村長不鼓勵大家再做電商平臺,但是電商的市場實在是太大了,新技術、新消費、新人羣,對於創業者的誘惑也太多了。

如果你還有想做電商平臺的想法,相較於綜合電商平臺,村長優先建議你先看看垂直電商領域的機會。我知道一定會有人對此提出反對意見,尤其是在2014年前後,無數的垂直電商平臺逐漸落寞消失。

可村長認爲此一時彼一時,村長曾經《一個被忽視的百億零售市場》一文中提到一個臨期食品的平臺,目前一年成交額輕鬆過十億,看似不大,但卻活得滋潤。那麼除了食品領域外,今天村長再和大家聊聊,垂直電商領域還有哪些突破口。

 

一、爲什麼垂直電商還有機會?

之所以認爲垂直電商還有機會做,當然是有一些客觀原因存在的。

 

1. 觸網用戶越來越多了

截止到2020年底,中國互聯網網民數量達到了9.89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了70%。從2020年3月到2020年12月,就增加了8540萬網民。

觸網用戶多,有三個很重要的原因:

  1. 人民收入的增加,2020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7540元,增長3.8%;
  2. 實惠又智能的手機大規模普及,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高達99.7%;
  3. 互聯網產品快速下沉,尤其是依託於微信、頭條等產品推廣。

 

2. 用戶垂直性的需求難以滿足

以前用戶少的,一兩個平臺提供的產品就幾乎涵蓋了用戶需求。而一部分用戶的需求,又無法支撐一個獨立平臺維持下去。現在隨着網民的極速增加,大平臺的每個頻道又無法做到精細化,也是沒有情感的運營,甚至是不專業的。

比如我們拿垂釣來說,中國釣友的人數有6000多萬人,但是你打開淘寶和京東,就只有商品,別無其他。這些傳統的平臺,更加關注某個熱門頻道的商品、用戶、GMV。

 

3. 流量入口增加了

在2014年以前,最主要的流量渠道還是在搜索、應用市場、衛視等媒體平臺。

一旦這些流量渠道被京東、淘寶等壟斷之後,其他小平臺幾乎沒有曝光的機會。而現在大家再看看,有了公衆號、抖音、快手、B站、朋友圈、微信羣等社交推薦,一個電商平臺有了更多曝光的機會。

 

4. 貨架式電商的衰落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過拼多多平臺的理念,拼多多把自己定義爲新電商的開創者,致力於將娛樂社交的元素融入電商運營中,提出多實惠多樂趣的消費理念。包括前段時間,國美改名真快樂的時候,我當時還不太理解。但最近一段時間,其實我有點想通了。

大家現在來看看淘寶、京東、唯品會等平臺,就是一個大型倉庫,一個無數商品陳列的貨架,其實遠沒有滿足用戶真的“逛”需求,也沒有體現出真正“分享”的場景。

而我們在線下其實是家人、閨蜜陪伴、推薦式的消費,所以我們再來思考拼多多的拼購、社羣團購、小紅書種草等等,都是有情感的、有互動的消費體驗。

所以說,貨架式電商平臺更是無法滿足垂直人羣、新人羣真正的消費體驗的。

 

二、哪些垂直領域還有電商機會?

根據村長的經驗和觀察,村長爲大家羅列以下七個垂直電商探索的方向,後續可以針對性的再深入探討。

 

1. 內容垂直電商

小紅書已經很好的證明了內容種草的帶貨效果了,同樣像什麼值得買也是通過內容來幫助用戶做消費決策。還有這一兩年來說,隨着短視頻和直播的興起,通過視頻內容的持續傳播,使得大量草根和大V主播都具備超強的內容帶貨能力。

這也是爲什麼,蘑菇街、愛逛這類視頻直播電商平臺能夠獲得大量用戶消費的原因。村長認爲接下來,還會有新的內容消費平臺會出現,它擺脫於純貨架純圖片的商品展示方式。

真正滿足用戶邊看、邊聊、邊互動的消費需求。

垂直平臺電商還有機會嗎?

 

2. 興趣垂直電商

我剛纔提到了垂釣這個領域,中國目前釣友超過6000萬人,如果再放大一點,把養魚的人羣也算上的話,可能用戶會過億。而釣魚這個領域,不僅有河釣,湖釣、海釣還有國外高端釣魚。

另外養魚(觀賞魚)也可以算是文玩字畫的一種,自然衍生傳統文玩的電商,比如專注珠寶玉器、古玩字畫拍賣交易的垂直平臺微拍堂,一年交易額數百億元。

再問各位正在閱讀的村民,有多少是旅遊愛好者、騎行愛好者、寵物主人,酒類愛好者?我所羅列的這些興趣愛好裏面,是不是都能找出一些垂直平臺出來?

 

3. KOL垂直電商

如果你是家長的話,你應該有接觸過小小包麻麻、年糕媽媽、老爸評測這種以內容KOL建立的垂直電商平臺吧。包括前不久復出直播的辛巴,以及某個微商KOL組建的社交電商平臺。

這些平臺離幾千億肯定差的很遠,但也是幾億、幾十億的電商玩家。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些看起來規模很小的垂直電商,其實有很多是盈利的,利潤也相當可觀。

隨着超級個體IP的興起,村長認爲未來還會有很多這種KOL式的電商平臺出現,涉及教育、出行、母嬰等行業。

 

4. To B垂直電商

國內的電商最早就是基於To B興起的,只是隨着C端用戶的發展,B端似乎被忽略了。但村長認爲B端的垂直市場規模也很大,而且更容易建立競爭壁壘。比如前幾年的找鋼網、找油網,還有美菜、凍品在線、紡織網等。

去年村長還有一位朋友介入到定製家裝的垂直領域裏面,致力於鏈接製造廠、設計師、原料、品牌商等從業者。還有這幾年社區便利店的競爭比較激烈,除了做買菜的配送,還有做小超市菸酒零食等貨品的在線訂購。

這些領域裏的從業者,他們不僅需要貨源,還需要人脈、信息、培訓、資金等支持,就像村長以前做二手車相關的市場,既要給他們提供新舊車源,也要爲他們提供貸款、SAAS工具。

 

5. 行業垂直電商

幾年前O2O大火的時候,各種上門的服務項目很火爆,比如上門洗車、美甲、理髮等。其實這些都還在,大到像京東到家一樣大而全的,小的就只提供上門推拿、保潔等服務。

除了到家服務外,行業垂直領域還有美妝、母嬰、服飾、家裝、教育、茶葉等。我們拿服飾來說,既有針對B端店鋪採購的一手、批批,也有針對C端的好衣庫。

 

6. 特殊場景電商

還有很多垂直電商的機會,是基於不同的場景下產生的機會。我們在開篇提及到的臨期食品,就是一個百億級的大市場。而像必要商城就是另闢蹊徑,抓住了大牌代工廠這個切入點。

還有唯品倉這種專注服裝、美妝尾貨清倉的特賣平臺。大家再想想,未來幾億的老年人市場,比如專注老年人廣場舞的。

 

7. 跨境電商

最後簡單提及一下跨境電商,因爲這個模塊村長了解並不是很深入。

我說其中的有四點:

  1. 其一是基於早期時候的代購,從而延伸出的跨境社交電商平臺,以北美、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貨源爲主;
  2. 其二是基於北美、東南亞、非洲地域所誕生的亞馬遜、蝦皮等海外電商平臺;
  3. 其三是基於獨立站方式的跨境電商;
  4. 其四是基於某個國家的產品做國內市場的,比如豌豆公主。

關於跨境電商村長不做過多言論,只提醒大家注意海外跨境電商的六大坑,分別是平臺政策坑、運營人員坑、選品坑、定價坑、貨代坑、翻譯坑。希望大家可以深度學習之後,再去做相關領域的佈局,該付的學費還是要交的。

以上就是村長從個人角度大致和大家分享了一下,垂直電商平臺領域還可能村長的機會,有兩點是要格外強調的:其一是不要一提到電商平臺,大家就認爲一定要做幾百上千億的規模才值得做,有許多機會往往不是這樣的。

比如一說到茶葉大家可能覺得沒什麼可做的,但就有人一年靠一個茶葉網站賣一個億的貨。其二是垂直行業不僅需要專業的能力和資源,更考驗一個人耐心,不要蜻蜓點水,這樣肯定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