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單位代碼
法人單位代碼指的是採用國家統一規定的企業法人單位代碼。
法人單位代碼由八位無屬性的數字和一位校驗碼組成,標識在各級技術監督部門頒發的《法人單位代碼證書》上。
在填寫時,要按照《法人單位代碼證書》上的代碼填寫。
醫療機構工作單位代碼是醫療機構許可證上的登記號嗎,一共有多少位數字
是的,一共有22位,包括前9位組織機構代碼和後13位機構屬性代碼。
衛生機構分類代碼由22位數字(或英文字母)組成,包括前9位組織機構代碼和後13位機構屬性代碼。
機構屬性代碼又由行政區劃代碼(6位)、經濟類型代碼(2位)、衛生機構類別代碼(4位)和機構分類管理代碼(1位)四部分組成。
衛生機構分類代碼編寫須按國家的有關標準和規範執行。
機構類別應嚴格按4位編碼,全部包含大、中、小三個類別,以方便對機構準確定性和統計分類。
分類代碼應隨機構的調整和變更而重新編寫,確保分類代碼與機構的實際情況一致,醫療衛生機構的數量統計和編碼與單位擁有的執業許可證、法人單位登記證書的數量一致。
除utf-8之外的字符編碼格式是怎麼解決大尾端與小尾端的問題的?
GB2312、GBK等編碼是與UTF-8類似,並沒有大端小端的區別,因爲這些編碼已經規定好了第一個字節是什麼,第二個字節是什麼,等等。
而UTF-16每一個編碼單位是一個16位整數,但並沒有硬性規定這個整數是使用大端還是小端進行存儲,所以纔會有大端和小端兩種存儲方式,並使用BOM進行區分。
附:GB2312-1980 標準原文節選
字形編碼
字形編碼就是將字形變爲編碼符號。
把字形變爲編碼符號,人腦在完成變的過程中是以消耗腦力(而不是記憶)爲代價的。
因此減少腦力消耗的編碼規則就是指向唯一正解的編碼方案。
字形是什麼?字形就是刺激── [對話]眼睛看見了“田” “田”:看見我了嗎?(房間裏燈泡亮着) 眼睛:你的形態我看得一清二楚。
“田”:看見我了嗎?(房間裏燈泡被罩子罩了起來) 眼睛:我什麼都沒看見。
“田”:看見我了嗎?(罩着燈泡的罩子正在被移開) 眼睛:我又看見你了。
“田”:你明白了吧──是我的反光在刺激你。
眼睛:我明白了──字形就是刺激。
字形就是刺激,那麼,刺激又是什麼呢?刺激就是字形── [對話]皮膚看見了“田” “田”:看見我了嗎?(“田”被放在皮膚上) 皮膚:看是看見了,但模樣不清晰。
“田”:看見我了嗎?(一人用拇指壓着“田”) 皮膚:看見了,“田”字形。
字形就是刺激指的是,字形只有通過刺激人腦才能被人腦認識。
例如,“田”通過反光刺激人腦,人腦才知道它是“田”。
刺激就是字形指的是,字形是刺激的效果,刺激指向字形。
例如,“田”刺激皮膚,人腦就產生了“田”字形的感覺效果,並指向“田”字形。
把刺激變爲編碼符號,人腦在完成變的過程中最先要做的工作是什麼?是捕獲刺激;其次要做的工作是什麼?是使用刺激。
人腦以消耗腦力(而不是記憶)爲代價給漢字編代碼,人腦所做的工作是捕獲刺激和使用刺激。
因此,有利於人腦捕獲刺激和使用刺激的編碼規則就能減少腦力消耗。
而減少腦力消耗的編碼規則就是指向唯一正解的編碼方案。
前後連接起來就是:有利於人腦捕獲刺激和使用刺激的編碼規則就是指向唯一正解的編碼方案。
2不利於捕獲刺激的筆畫碼 筆畫碼是指漢字拆分到筆畫的一類字形編碼。
凡是拆分到筆畫的編碼方案都不利於刺激的捕獲。
拿“刺”字來說,“刺(木冂刂)”的3個取碼單位所分攤的刺激衝擊量分別是整字刺激衝擊量的1/3。
而“刺(一丨丨丿……亅)”的6個取碼單位所分攤的刺激衝擊量分別是整字刺激衝擊量的1/8。
在“刺(木冂刂)”的編碼過程中,3個刺激焦點對應3個取碼單位,每一個取碼單位所獲得的刺激衝擊量都較大,3個取碼單位可以在一次視覺衝擊中被人腦捕獲並完成編碼。
在“刺(一丨丨丿……亅)”的編碼過程中,3個刺激焦點被分割成8個取碼單位,每一個取碼單位所獲得的刺激衝擊量都太小,人腦必須將注意力集中到第一個取碼單位上才能彌補刺激衝擊量的不足,才能克服分割刺激焦點的損耗,完成捕獲,因而6個取碼單位需要進行6次視覺衝擊才能完成捕獲和編碼。
按下編代碼的過程不談,按下分割刺激焦點的損耗不談,只說人腦對取碼單位的捕獲,從上面的分析中就可以看出“刺(一丨丨丿……亅)”所耗費的腦力和時間是“刺(木冂刂)”的6倍。
也就是說,筆畫碼捕獲取碼單位所耗費的腦力是非筆畫碼的6倍。
在手機上打字,要打的字是從腦筋裏“飄”出來的虛形,其刺激衝擊量本來就不足,筆畫碼將漢字拆分到筆畫,就會使人腦捕獲取碼單位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