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ice

Choice,英文單詞,名詞、形容詞,作名詞時意爲“ 選擇;選擇權;精選品”,作形容詞時意爲“精選的;仔細推敲的”。
單詞發音 英 [tʃɔɪs]美 [tʃɔɪs]

croze

croze,英語單詞,主要用作名詞,作名詞時譯爲“鑿槽具,桶頂槽”。
單詞用法 柯林斯英漢雙解大詞典 croze /krəʊz/ 1.N the recess cut at the end of a barrel or cask to receive the head 桶頂槽 短語搭配 MarieJosee Croze 瑪莉祖西高絲 croze saw 槽鋸 MarieJose Croze 瑪麗亞喬瑟 Pauline Croze 克羅茲 ; 表演者 Josee Croze 瑪莉祖西高絲 Marie-Josée Croze 克羅茲 ; 瑪麗 ; 瑪麗喬絲克魯茲 ; 喬西·克羅茲 Marie-Josee Croze 克羅茲 ; 喬絲克羅傑 ; 喬西·克羅茲 Marie-Jose Croze 克魯茲 ; 瑪麗亞喬瑟

ID.6CROZZ

2021年7月18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獲悉一汽-大衆ID.6 CROZZ正式開啓全國交付,並表示爲一汽-大衆首任ID. 車主提供一年開邁斯免費充電服務。
配置參數 ID.6 CROZZ採用大衆家族最新的設計語言,長寬高分別爲4891mm、1848mm和1679mm,軸距爲2965mm,採用六、七座佈局,目標用戶爲多人乘坐需求的家庭。
在續航里程方面,官方信息顯示ID.6 CROZZ的NEDC續航里程爲439-565km;在充電方面,除公共充電樁之外,還搭配開邁斯專屬快充樁及一鍵加單應急保障。
在智能配置方面,一汽-大衆方面表示ID.6 CROZZ配備L2級別自動駕駛,搭載MOSC 4.0智慧車機系統。

如何評價一汽-大衆純電SUVID.4CROZZ在新能源產品陣營中的表現?

一汽-大衆ID.4 CROZZ發佈後,我個人的總體感受是: 大衆轉型的步伐相當快,在智能電動車的時代重新詮釋大衆風格。
1、三電系統整體水平較爲優秀,熱泵空調等配置相當成熟老道 先說各版本的基本參數吧: 單電機後驅款採用55度電池包,百公里加速7.9s,工況續航400km 單電機超長續航款換用84.8度電池包,工況續航達到550km 雙電機四驅款同樣採用84.8度電池包,百公里加速6.2s,工況續航500km 全系標配ESP、AEB主動剎車、道路交通標誌識別、倒車影像以及駕駛員疲勞檢測 全系標配全景天幕、12寸中控屏。
值得一提的是,一汽大衆ID.4 CROZZ和上汽大衆ID.4 X配置上略有區別。
前者入門款更偏向輔助駕駛,因此全系標配了全速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和車道偏離預警 後者入門款更偏向舒適性配置,因此全系標配了主副駕電動座椅、座椅加熱和腰部支撐。
我個人更偏向一汽大衆ID.4 CROZZ的全速自適應巡航,畢竟這個功能無論是城市道路跟車還是高速都比較實用。
但不得不說,座椅加熱和腰部支撐也挺香。
想都要?得加錢,哈哈哈哈 得益於MEB純電平臺,一汽大衆ID.4 CROZZ能夠在A+級SUV的車身內塞下84.8度電池,表現相當不錯。
電機方面,大衆ID.4 CROZZ採用前電機異步感應+後電機永磁同步電機的配置,這方面沒太多可說的。
行業發展已經證明,目前技術下感應+永磁的組合就是最優配置。
值得一提的是,一汽-大衆ID.4 CROZZ的電機均由大衆自主開發和生產。
根據工信部數據,大衆ID.4 CROZZ採用寧德時代三元811電池組,電池組能量密度達到了175wh/kg。
寧德時代三元811電池,本已經是行業內較爲領先的技術水平。
一汽-大衆ID.4 CROZZ還加入了液冷散熱與電池加熱,進一步改善極端溫度下的整車性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汽大衆ID.4 CROZZ可以選裝熱泵空調(CO2選裝包售價9000元)。
衆所周知,純電動車受限於電池物理特性,冬季續航表現相對縮水。
而且與傳統燃油車冬季空調能利用發動機產生的廢熱不同,純電動車缺少了發動機這一巨大的熱源。
傳統的解決辦法是利用PTC電阻加熱,這種加熱方式效率較低,進一步加劇了冬季空調耗電。
而熱泵空調相比PTC加熱器效率更高,無疑能夠減少冬季電耗,提升低溫下的續航表現。
當然,熱泵空調也有缺點,主要是成本較高以及超低溫環境下(零下10度以下)效率降低。
可能是考慮到這一點,大衆ID.4 CROZZ將熱泵空調作爲選裝,供有需要的車主選用。
如果選裝的話,一汽大衆ID.4 CROZZ冬季就相當於有PTC+熱泵兩套加熱系統,必要時可以雙管齊下,進一步保障使用體驗。
因此,我個人比較推薦北方車主加購這個選裝包。
總的來看,一汽-大衆ID.4 CROZZ的三電系統各方面較爲均衡,各方面沒什麼明顯短板。
2、正向研發的MEB純電平臺,不僅效率更高,且能衍生出衆多車型 過去幾年純電車產品已經證明,基於燃油車平臺的“油改電”車型普遍存在侷限,難以充分利用車內空間。
而正向研發的純電平臺效率更高,能容納更大的電池組,降低電耗,提供更長的續航。
長軸距、短前懸、前後50:50的重量配比、無後排中通道……純電平臺的優勢特性已經成爲高端純電車型的標配。
時至今日,主流自主品牌乃至造車新勢力基本上都開發出了自主純電平臺。
從這個角度來說,大衆ID.4我個人認爲意義最大的意義不在於其本身,而在於它是採用MEB平臺的首款量產車。
在燃油車時代,大衆是如何將MQB平臺玩出花的,我們大家都很熟悉。
在智能電動車時代,大衆重金打造MEB純電平臺,未來衍生出豐富的車型矩陣完全是明牌。
事實上,大衆ID系列在國內拓展的步伐相對慢一些,首款產品ID.4纔剛剛上市不久。
在歐洲老家,大衆ID.3早在去年10月就已月銷過萬,登頂電動車銷量榜首。
3、AR HUD以及ID. Light互動燈帶,結合大衆風格的智能座艙打造差異化體驗 傳統的擡頭顯示,基本上只包含車速、導航等基礎信息。
而一汽-大衆ID.4 CROZZ支持AR HUD功能,在傳統的擡頭顯示之外,還能夠將屏幕顯示信息與真實世界融合,進一步提升觀感體驗。
比如AR導航,一些場景下能夠做到將導航圖標投射在對應的路口上。
又比如AR ACC功能,就能夠在前車下方顯示跟車距離的標記。
就我個人理解,AR HUD的技術原理倒是不太複雜。
將傳統HUD擡頭顯示的範圍擴大,並加入投射圖標跟隨真實物體移動的算法,理論上就能實現。
但相關的數據是否需要地圖信息,國內是否支持,這點目前尚不得而知。
另外,一汽-大衆ID.4 CROZZ座艙內有一條貫穿式的燈帶,能夠根據交互進行反應,形成ID. Light互動燈帶。
從目前消息來看,互動燈帶不僅有導航、充電、電話、再見等模式,還能再語音交互時產生對應的亮度變化。
ID.4 CROZZ Light燈帶應該不會提升太多硬件成本,但能有效提升儀式感和氛圍感,算是比較討巧的小心思。
關注車內的情感氛圍,這個方向倒是與蔚來的Nomi Mate異曲同工。
總的開看,一汽-大衆在智能化方面的努力是值得稱道的。
我記得知乎網友 @張抗抗曾經提出一個觀點: 傳統車企跟在特斯拉身後固然可以避免踩很多坑,但同時也可能被前者搶走電動車時代“科技”、“豪華”等概念的定義權。
今日一汽-大衆ID.4 CROZZ的努力,某種程度上也是試圖奪回智能電動車定義權的嘗試。
不得不感嘆,面對智能電動車的大潮,作爲傳統巨頭的大衆轉身步伐相當快。
如果要說一汽-大衆ID.4 CROZZ有什麼不足,我個人認爲主要是以下幾點: 首先,除了AR HUD之外,一汽-大衆ID.4 CROZZ各項參數較爲均衡,相比造車新勢力缺乏爆點。
大衆ID.4 CROZZ各項參數都不算弱,反過來也沒有哪一項特別突出,整體較爲中庸。
這也符合傳統車企的一貫風格,但在電動車時代顯得缺乏爆點。
當然,大衆系車型的駕乘感受值得期待,不過我還沒有試駕,這方面不敢說太多。
其次,一汽-大衆ID.4 CROZZ車機互聯和L2+級別的輔助駕駛系統,仍然是穩健務實的傳統車企風格。
就目前消息來看,一汽-大衆ID.4 CROZZ在車機上努力做出了不少優化,L2+級別的輔助駕駛不亮眼但很務實。
只是這方面確實不是傳統車企的長項,期待未來大衆能夠在這個領域繼續發力。
最後,相比自主品牌同級別車型,一汽-大衆ID.4 CROZZ售價高半級。
其實燃油車時代就是如此,一汽大衆的品牌號召力擺在那裏。
我個人認爲,即使換成智能電動車的賽道,大衆的品牌優勢也不會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