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庫管理制度
1.3 物料出庫(出庫領料) 1.3.1 需嚴格按照“物料領用表”來發物料,並填寫“出庫單”“借用單”進行作業。
1.3.2 包裝組給到的出庫單無特殊原因當天必須全部完成取貨、包裝。
1.3.3 取貨時注意不要堆積過高損壞產品。
取完貨後將推車放在出貨組指定位置。
1.3.4 “出庫單”發完貨後需要及時將物料給到使用部門,並要求其簽名確認。
1.3.5 內部領料需要部門主管簽字,部門經理簽字方可發貨。
1.4 工具借用 1.4.1需嚴格按照“工具領用表”來發工具,並填寫 “借用單”進行作業。
1.4.2 “借用單”上特別需要註明工具產品名稱及規格,以便於後續識別進行工具入庫作業。
1.5 工具歸還
物流倉庫管理
(4)凡庫存物品,要逐項建立登記卡片,物品進倉時在卡片上按數加上,發出時按數減出,結出餘數;卡片固定在物品正前方。
保管與抽查:(1)對庫存物品要勤於檢查,防蟲蛀、鼠咬,防黴爛變質,將物資的損耗率降到最低限度。
(2)材料會計或有關管理人員也要經常對倉庫物資進行抽查,檢查是否賬卡相符、財物相符、賬賬相符。
領發物資:(1)領用物品計劃或報告: ①凡領用物品,根據規定須提前做計劃,報庫存部門準備; ②倉管員將報來的計劃按每天發貨的順序編排好,做好目錄,準備好物品,以使取貨人領取。
(2)發貨與領貨: ①各部門各單位的領貨一般要求專人負責; ②領料員要填好領料單(含日期、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單介、用途等)並簽名,倉管員憑單發貨;
商品出庫
商品出庫是商品離開倉庫時所進行的驗證、配貨、點交、複覈、登帳等工作的總稱。
是倉庫業務活動的最終環節。
商品出庫應貫徹“先進先出”的原則。
商品出庫作業的具體內容和程序是: (1)做好商品出庫前的準備工作。
如與有關部門聯繫,做好包裝物料和搬運裝卸機具的準備等。
(2)審覈商品出庫憑證。
商品出庫必須有合法的出庫憑證爲依據,審覈內容主要包括印鑑手續是否齊全,所列倉庫名稱、商品品名、規格、數量是否相符等。
(3)登記代管商品帳,覈銷存量。
貨區記帳員根據出庫憑證按照規定手續登記代管商品明細帳,覈銷存量。
同時,在出庫憑證上批註出庫商品的貨位和發貨後的結存量,以供保管員配貨、覈對。
(4)根據出庫憑證,覈實備貨。
保管員根據出庫憑證所列品種、規格、數量,經審覈無誤,先覈銷保管卡上存量,然後從各個貨位上檢出商品,加以集中。
(5)複覈查驗,防止發貨差錯。
保管員按照“動碰複覈”要求,一邊發貨,一邊複覈,既要複覈單貨是否相符,又要複覈貨位結存量,以保證出庫量的準確性。
在保管員自查後,尚須由專職或兼職複覈員進行復驗。
(6)編配包裝,集中待運。
某些商 品。
有時尚須進行編配拼裝、換裝、改裝和加固包裝等作業。
包裝後,即可按商品運送的不同運輸方式、線路和收貨點、分單集中待 運。
(7)交接發貨、放行出庫。
倉庫發貨、發貨人應向收貨人或運輸人員按單逐件點交清楚,以劃清責任。
依據 商品出庫必須依據貨主開出的“商品調撥通知單”進行。
不論在任何情況下,倉庫都不得擅自動用、變相動用或者外借貨主的庫存商品。
“商品調撥通知單”的格式不盡相同,不論採用何種形式,都必須是符合財務制度要求的有法律效力的憑證,要堅決杜絕憑信譽或無正式手續的發貨。
要求 商品出庫要求做到“三不三核五檢查”。
“三不”,即未接單據不翻賬,未經審單不備貨,未經複覈不出庫;“三核”,即在發貨時,要覈實憑證、覈對賬卡、覈對實物;“五檢查”,即對單據和實物要進行品名檢查、規格檢查、包裝檢查、件數檢查、重量檢查。
具體地說,商品出庫要求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提高服務質量,使用戶滿意。
它包括對品種規格要求,積極與貨主聯繫,爲用戶提貨創造各種方便條件,杜絕差錯事故。
形式 五種形式。
1)送貨 倉庫根據貨主單位預先送來的“商品調撥通知單”,通過發貨作業,把應發商品交由運輸部門送達收貨單位,這種發貨形式就是通常所說的送貨制。
倉庫實行送貨,要劃清交接責任。
倉儲部門與運輸部門的交接手續,是在倉庫現場辦理完畢的;運輸部門與收貨單位的交接手續,是根據貨主單位與收貨單位簽訂的協議,一般在收貨單位指定的到貨地辦理。
送貨具有“預先付貨、接車排貨、發貨等車”的特點。
倉庫實行送貨具有多方面的好處:倉庫可預先安排作業,縮短髮貨時間;收貨單位可避免因人力、車輛等不便而發生的取貨困難;在運輸上,可合理使用運輸工具,減少運費。
倉儲部門實行送貨業務,應考慮到貨主單位不同的經營方式和供應地區的遠近,既可向外地送貨,也可向本地送貨。
2)自提 由收貨人或其代理持“商品調撥通知單”直接到庫提取,倉庫憑單發貨,這種發貨形式就是倉庫通常所說的提貨制。
它具有“提單到庫,隨到隨發,自提自運”的特點。
爲劃清交接責任,倉庫發貨人與提貨人在倉庫現場,對出庫商品當面交接清楚並辦理簽收手續。
3)過戶 過戶,是一種就地劃撥的形式,商品雖未出庫,但是所有權已從原存貨戶轉移到新存貨戶。
倉庫必須根據原存貨單位開出的正式過戶憑證,才予辦理過戶手續。
4)取樣 貨主單位出於對商品質量檢驗、樣品陳列等需要,到倉庫提取貨樣。
倉庫也必須根據正式取樣憑證才予發給樣品,並做好賬務記載. 5)轉倉 貨主單位爲了業務方便或改變儲存條件,需要將某批庫存商品自甲庫轉移到乙庫,這就是轉倉的發貨形式。
倉庫也必須根據貨主單位開出的正式轉倉單,才予辦理轉倉手續。
作業程序 不同倉庫在商品出庫的操作程序上會有所不同,操作人員的分工也有粗有細,但就整個發貨作業的過程而言,一般都是跟隨着商品在庫內的流向,或出庫單的流轉而構成各工種的銜接。
出庫程序包括核單備料→複覈→包裝→點交→登賬→現場和檔案的清理過程。
出庫採用何種方式,主要決定於收貨人。
1)核單備料 發放商品必須有正式的出庫憑證,嚴禁無單或白條發料。
保管員接到出庫憑證後,應仔細覈對,這就是出庫業務的核單(驗單)工作。
首先,要審覈出庫憑證的合法性和真實性;其次,覈對商品品名、型號、規格、單價、數量、收貨單位、到站、銀行賬號;最後,審覈出庫憑證的有效期等。
如屬自提商品,還須檢查有無財務部門准許發貨的簽章。
在對“商品調撥通知單”所列項目進行覈查之後,才能開始備料工作。
出庫商品應附有質量證明書或抄件、磅碼單、裝箱單等。
機電設備等配件產品,其說明書及合格證應隨貨同到。
備料時應本着“先進先出、易黴易壞先出、接近失效期先出”的原則,根據領料數量下堆備料或整堆發料。
備料的計量實行“以收代發”,即利用入庫檢驗時的一次清點數,不再重新過磅。
備料後要及時變動料卡餘額數量,填寫實發數量和日期等。
2)複覈爲防止差錯,備料後應立即進行復核。
出庫的複覈形式主要有專職複覈、交叉複覈和環環複覈3種。
除此之外,在發貨作業的各道環節上,都貫串着複覈工作。
例如,理貨員覈對單貨,守護員(門衛)憑票放行,賬務員(保管會計)覈對賬單(票)等。
這些分散的複覈形式,起到分頭把關的作用,都有助於提高倉庫發貨業務的工作質量。
複覈的主要內容包括品種數量是否準確,商品質量是否完好,配套是否齊全,技術證件是否齊備,外觀質量和包裝是否完好,等等。
複覈後保管員和複覈員應在“商品調撥通知單”上簽名。
3)包裝出庫的貨物如果沒有符合運輸方式所要求的包裝,應進行包裝。
根據商品外形特點,選用適宜包裝材料,其重量和尺寸,應便於裝卸和搬運。
出庫商品包裝,要求乾燥、牢固。
如有破損、潮溼、捆紮鬆散等不能保障商品在運輸途中安全的,應負責加固整理,做到破包被箱不出庫。
此外,各類包裝容器,若外包裝上有水溼、油跡、污損,均不許出庫。
另外,在包裝中嚴禁互相影響或性能互相牴觸的商品混合包裝;包裝後,要寫明收貨單位、到站、發貨號、本批總件數、發貨單位等。
4)點交商品經複覈後,如果是本單位內部領料,則將商品和單據當面點交給提貨人,辦清交接手續;如系送料或將商品調出本單位辦理託運的,則與送料人員或運輸部門辦理交接手續,當面將商品交點清楚。
交清後,提貨人員應在出庫憑證上籤章。
5)登賬 點交後,保管員應在出庫單上填寫實發數、發貨日期等內容,並簽名。
然後將出庫單連同有關證件資料,及時交給貨主,以使貨主辦理貨款結算。
保管員把留存的一聯出庫憑證交給實物明細賬登記人員登記做賬。
6)清理 現場清理包括清理庫存商品、庫房、場地、設備和工具等;檔案清理是指對收發、保養、盈虧數量和垛位安排等情況進行分析。
在整個出庫業務程序過程中,複覈和點交是兩個最爲關鍵的環節。
複覈是防止差錯的重要和必不可少的措施,而點交則是劃清倉庫和提貨方兩者責任的必要手段。
什麼是總代理,總代理需要什麼條件,是怎樣運作的。求解?
總代理就是某一品牌產品在某個地區的唯一代理。
需要哪些條件, 最基本的肯定要有合法的經營資格;有啓動資金,有人員配置,有倉庫。
要有銷售網絡或者具有組建銷售網絡的能力。
還要一定的管控能力。
另外,要有一定的品牌意識,認可並且理解廠家的企業文化以及產品定位。
噢,對,當然還要有承擔風險的能力,畢竟,做生意都是有一定風險的。
代理商面對的是上游供應商和下游零售店,首先你要選擇一個好的品牌產品,和廠家談好合作簽訂合同,一般廠家會下達一定的任務量,也會給予一定的市場支持。
然後自己內部有一定的規章制度,方便管理,比如業務團隊,從入職,試用,合適的銷售任務,業績考評,銷售獎金,直到離職要制定出一個合適的規章制度。
還有倉庫的管理,發貨,退貨,監管下游客戶庫存,對暢銷品,滯銷品,不良品進行庫存管理。
有一個客戶管理部,協助業務人員做好客戶服務,最好有個數據分析員,通過對下游客戶的鋪貨數據,淨賣數據等進行分析,做好市場推廣規劃,提高銷量。
還有財務,做賬戶管理。
嗯,差不多應該是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