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將推出跨境電商平臺,其發展會怎麼樣?
9月1日,拼多多跨境電商平臺正式在海外上線,該平臺命名爲Temu,App Store應用詳情頁顯示意爲“Team Up,Price Down”,與國內名拼多多的意思相近,即買得人越多,價格越低,但目前APP中並沒有出現“砍一刀”和拼單的營銷方式。
這一標誌又一巨頭拼多多開始踏上了中國品牌海外之旅! Temu 拼多多佈局海外是企業必經之路,在國內電商如火如荼的情況下,已經有很多企業開始紛紛佈局海外市場,除了老牌阿里巴巴國際站以外,京東也在今年6月18日開始佈局海外B2B業務-“京東全球貿”,最搶眼的莫過於被譽爲2022年新興外貿平臺“三駕馬車”的:Tiktok、SHEIN和FOBGOODS,形成了B2C、獨立站、B2B的新興平臺代表。
外國有類似“拼多多”的app嗎?發展情況如何?
由於這些負面爭議,人們對拼多多的前途充滿疑慮,並且質疑這種消費降級的模式是否有前途。
爲此,很多人提到了美國的Brandless,甚至稱其爲“美版拼多多”,來證明這種模式可以成功。
但實際上,Brandless和拼多多是本質完全不同的兩種模式。
Brandless 是垂直電商 Brandless於2017年上線,所有產品都是自有品牌,由美國數十家供應商進行生產加工後直達用戶手中,徹底消除中間的經銷環節成本。
網站上SKU數量約300餘個,所有商品不帶品牌Logo、包裝極簡、配方極簡,價格均爲3美元。
Brandless身上有很多成功企業的縮影,其實是 “Costco+迪卡儂/ALDI+一元店”的組合。
拼多多上市意味着什麼?未來將如何發展?
我在個人專欄裏寫過一篇文章,展示了拼多多的現狀: 氾濫成災的山寨電器,以及一張張真實又魔幻的買家秀。
買這些家電的鄉鎮青年,都是黃總成功背後的人。
壯哉我大拼多多!農村包圍城市。
而現階段的拼多多,只是拼多多1.0。
小詩晶:誰買走了拼多多的山寨電器?411 · 95 評論文章 拼多多的用戶,普遍涉網未深。
很多是連淘寶app、京東app都沒註冊過的。
在和親友的微信互動中,被拼多多的超低價誘惑吸引,開始了人生第一次網購經歷,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拼多多的畫風就像10年前的淘寶,雜亂無章,現在的淘寶已經有序整齊,而拼多多才是剛滿3歲的孩子。
爲了防止拼多多用戶最終流向淘寶京東,拼多多肯定是要考慮留存的,不能讓自己辛辛苦苦教育過的用戶成爲別人嘴裏的肉。
並且,拼多多已經做到這麼大規模,也是時候把平臺做大做規範。
先污染,後治理。
西方發達國家的必經之路,走向繁榮富強。
同樣的邏輯,也可以用在拼多多上。
假如哪天,拼多多做了另一個產品,叫拼多多自營、拼多多直供、拼多多精選、拼多多製造,甚至拼多多海外版,把中國特色(你們懂)賣給東南亞小鎮青年……我一點都不會意外。
除了規範平臺,未來拼多多也可能做線下喫喝玩樂拼團,拼沙縣小喫,拼煎餅果子,一切皆可拼。
拼多多的kindle靠譜嗎?
不要購買海外版!不要購買海外版!不要購買海外版!重要的事情說三次,就算是百億補貼的也不要買海外版!我就是買的百億補貼日版paperwhite 4 32G的,當時價格700多,結果沒到兩個月跳屏(kp4通病,因爲是純平面版,跳屏機率很高,網上可搜),然後店鋪不負責保修(準確說只負責7天,後來我看到隔壁考拉海淘,美版699,保修365天,心都碎了),他就給你找了家換屏的,換屏360,找拼多多客服,扯皮了半個月,最後我出一半,店鋪出一半,寄過去把屏幕換了,轉手我就600塊錢出手,在京東上買了國行了,再添了幾十塊錢,三年內只換不修,即便你要在並夕夕上買,記住千萬別買海外版,因爲你永遠不知道你是不是會中獎,而且會中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