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在國外究竟有多厲害?
來,咱們通過數據看看Tiktok在國外有多厲害。
據emarketer數據顯示,TikTok在美國的月活用戶在2020年將增長21.9%,達到4,540萬人。
到2021年,這一數字將超過5,000萬。
繼2019年增長了97.5%之後,動態的短視頻平臺吸引了衆多用戶,尤其是兒童和青少年。
在2019年,21.6%的美國社交網絡用戶(即五分之一以上)每月至少使用一次TikTok。
從Tiktok app的安裝量也可以看這個應用的快速擴張。
2019年,Tiktok的新裝機達7.38億, 全球10%+的人口安裝了這個APP。
Tiktok的用戶主要在南亞,印度是頭部市場,Tiktok近1/3的裝機都來自印度。
下圖是中國以外國家&地區在tiktok的使用時長,紅色的就是印度。
TikTok在國外有像在中國這麼受歡迎嗎?
想要資料的同學,點擊下面的卡片即可免費獲取⬇️⬇️⬇️ 接下來我們進入正題,內容有點長,全文乾貨,如果你是TikTok小白,請咬牙讀完,完全吸收後,會有一個全新的認知! 今天和大家分享TikTok全球用戶情況及近期直播的數據: 【1】美洲、東南亞、中東分別是目前活躍用戶最多的地區。
美洲月活躍用戶接近3億,東南亞2億,中東1.3億; 【2】美國月活躍用戶約1.15億,加拿大1億,巴西7000萬,墨西哥4200萬,中東沙特1700萬,英國2000萬; 【3】俄羅斯月活躍用戶近5000萬; 【4】印尼月活躍用戶約7500萬,目前是東南亞第一,同時,印尼開放了TikTok Shop,對印尼本土賣家開放入駐。
爲什麼抖音的國際化戰略選擇先佔領東南亞市場?
從抖音海外版看中國社交媒體出海東南亞的機遇與挑戰 摘要:近幾年來,短視頻的快速發展引發了全球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視頻轉向”。
以TikTok(抖音海外版)爲代表的中國互聯網短視頻平臺在國際市場上的勃興,爲我國藉助短視頻進行對外傳播提供了機遇。
尤其是在地緣及文化親近的東南亞地區,“短視頻熱”對文化交流具有促進作用。
但是,在把握機遇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這些出海短視頻平臺所面臨的系列問題,正視和應對對外傳播面臨的新挑戰。
本文結合東南亞地區的社交媒體行業發展情況,通過對TikTok在東南亞地區拓展之路的分析,指出其在當地主要面臨的互聯網發展、本土化運營機遇與合規、競爭等挑戰,故此我國藉助短視頻平臺開展對外傳播應該兼具敘事趣味性、本土適應性且規避政策風險。
隨着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隨手即拍、即時分享的短視頻成爲用戶記錄生活的重要方式。
越來越多的中國互聯網企業效仿歐美互聯網企業的經驗做法,逐漸將目光瞄向全球新興市場,打造出海產品,賺取流量紅利。
經過幾年的發展,中國互聯網企業在短視頻領域的國際市場上佔據了重要位置。
TikTok(抖音海外版)是這其中典型的短視頻產品代表。
TikTok是中國互聯網企業字節跳動推出的一款專門面向國際市場的社交類短視頻平臺產品,也是承載字節跳動公司國際化戰略的核心產品。
2017年8月,隨着字節跳動公司國際化戰略的正式啓動,TikTok在多個國家的應用商店同步上線。
因其原型爲字節跳動公司在中國市場運營的社交短視頻產品“抖音”,TikTok也被稱爲“抖音海外版”。
上線後的TikTok迅速在多個國家收穫良好的市場反饋。
2018年上半年,TikTok便成爲了“Apple Store”全球下載量第一位的App。
據數據統計機構TensorTower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4月,TikTok已經正式突破了20億次的下載量,數據包括iOS和android系統,這個里程碑的達成是在該應用創下15億次下載量僅5個月後。
可以說,TikTok等中國互聯網企業的短視頻平臺在國際市場的成功,對中國的對外傳播具有重要價值。
以東南亞地區爲例,在國際傳播的視角下,學者戰偉萍曾就中國對東南亞的傳播優勢做出總結,認爲中國對東南亞地區傳播擁有文化、語言和上下游產業集羣走出去等優勢,針對東南亞各國新媒體發展趨勢和民衆使用習慣,國內主流媒體可從多方面加強對東盟新媒體傳播工作。
其中,藉助“出海”短視頻平臺是對外傳播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在國人爲這些中國社交媒體的國際化探索所取得的成功歡欣鼓舞時,許多研究文章也冷靜地指出此類出海社交媒體面臨“海外傳播敘事困境”等挑戰,而這恰恰也正是我國對外傳播所面臨的挑戰。
對此,本文將以TikTok作爲分析對象,結合東南亞地區的社交媒體行業發展情況,探究TikTok在該地區的拓展之路並分析其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東南亞地區社交媒體行業發展情況 十多年前,近五分之四的東南亞人口沒有使用過互聯網,且各國由於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同、語言文化多樣性強、互聯網與電信基礎設施分佈不均衡,對新媒體尤其是境外媒體的管控政策也各不相同,所以該地區互聯網的推行範圍十分有限。
然而今非昔比,近年來在全球移動互聯網浪潮的衝擊下,2019年,東南亞已成爲世界上互聯網活躍度最高的市場之一,且主要呈現出以下三大特點。
其一,東南亞各國直接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成爲移動互聯網“重度使用”地區,更顯“年輕化”。
與發達國家不同,東南亞地區大部分用戶第一次接觸互聯網是通過手機等移動設備,而非電腦。
Facebook聯合白鯨出海共同發佈的《2019東南亞數字發展與移動生態報告》指出,該地區有將近3.6億的互聯網用戶,超過90%的互聯網用戶使用手機上網。
根據調查,泰國互聯網用戶每天花5個小時13分鐘上網,居東南亞國家首位,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用戶每天在互聯網上花費大約4個小時,均位列全球移動互聯網使用率最高的國家前十名。
與此同時,移動互聯網的廣泛應用也改變了東南亞地區受衆的視聽習慣。
在東南亞各國,人們觀看視頻的第一選擇不是電視機、電腦等大屏,而是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小屏。
數據來源:World Bank此外,谷歌、淡馬錫及其合作伙伴貝恩公司(Bain&Company)關於2019年東南亞數字經濟的最新報告數據顯示,東南亞新增互聯網用戶羣體中大部分是14到19歲年齡段的年輕用戶。
而東南亞0到14歲之間人口有1.5億人,這些都是潛在的互聯網用戶,預計到2035年,東南亞平均每年新增1000萬互聯網用戶。
從產品服務來看,TikTok允許用戶上傳15秒的視頻來記錄他們所看到的世界,內容包括喜劇,舞蹈,假唱和惡作劇等,極富創新性、娛樂性。
數據顯示,近半數TikTok用戶的年齡在18歲-24歲之間,其中極大部分的用戶是自己朋友圈中第一個接觸新事物的人,且會更願意向他人推薦自己喜歡的產品或服務。
可見,從推廣優勢來看,相較於老齡化人口衆多的發達國家,東南亞這個世界上互聯網活躍度最高、年輕用戶佔比大的市場無疑成爲TikTok的出海首選。
其二,東南亞是全球社交媒體重度用戶。
東南亞手機用戶社交媒體日均使用時長爲3小時08分,相較於全球平均使用時間,東南亞用戶平均每天多花費1小時在社交媒體上。
其中,菲律賓用戶對社交媒體尤其依賴,其每天社交媒體的使用時長超過4小時。
數據顯示,用戶平均每天在TikTok上花費52分鐘。
TikTok可通過對用戶歷史記錄的數據分析,從而推送出用戶可能感興趣的視頻內容。
這種能夠洞察用戶喜好的算法可以連續、精準地抓住用戶的興趣點,讓用戶在刷屏的過程中越看越上癮。
從東南亞手機用戶對社交媒體的依賴習慣和TikTok的推送特點來看,東南亞手機用戶比其他地區的用戶更容易成爲TikTok的重度用戶,這也讓東南亞地區在TikTok的海外市場榜單位列前茅。
數據來源:Facebook&白鯨出海《2019東南亞數字發展與移動生態報告》 其三,東南亞各國正努力改變西方互聯網巨頭在當地的壟斷優勢。
學者陳靜靜在《中美對東南亞國家國際傳播的比較研究》一文中指出各種社交媒體是美國對東南亞傳播的“快媒介”方式之一。
全球化程度最高的社交媒體Facebook(臉書)在東南亞各國使用率較高、月活用戶數較大。
此外,YouTube、Instagram、WhatsApp等美國新媒體產品也很受東南亞地區用戶歡迎。
據此可見,在移動互聯網服務上,美國在東南亞地區享有先發優勢。
在這種情況下,爲了爭奪話語權,東盟各國政府在對外來新媒體平臺進行管控的同時,也加大對本土產業的扶持力度。
如越南政府重點扶持的即時通訊軟件zalo,正逐漸成爲在本土能與Facebook相抗衡的即時通信社交平臺。
雖然各國政府的管控和本地產業扶持會給以TikTok等出海社交媒體帶來一定挑戰,但據目前來看,TikTok尚未遇見本土短視頻競品,實際上,即時通信的“去壟斷”還給TikTok提供了新的傳播渠道,獲得更多的用戶。
綜上所述,面對着世界上互聯網活躍度最高、年輕用戶佔比大的市場,同時藉助當地重度使用的社交媒體,以TikTok爲代表的短視頻社交媒體抓住機遇,在東南亞地區不斷進行業務拓展。
TikTok的東南亞拓展路徑縱觀TikTok如今的全球業務版圖,其已經能在美國、日本、法國等成熟市場內站穩腳跟,擁有和全球互聯網巨頭真正抗衡的能力。
但回顧其海外拓展之路,與大多數中國互聯網社交、流量類的產品一樣,不難發現其出海首選爲以新增用戶多、流量便宜、規則少、增長空間大等爲出發點的東南亞等新興市場。
數據顯示,2018年起, TikTok於1月、2月分別在泰國App Store和越南Google Play視頻排行榜登頂, 隨後迅速席捲東南亞,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多個國家應用商店的視頻類產品中位居榜首。
2019年We Are Social聯合Hootsuite發佈Q2全球數字報告,主要內容覆蓋全球互聯網市場最新現狀以及包括TikTok、Facebook、Instagram在內的 7 大最活躍社交媒體平臺。
TikTok在東南亞能夠取得成功,大致有如下三點發展路徑。
其一,依託算法優勢,找準年輕用戶受衆本位。
現代傳媒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從“傳者本位”到“受衆本位”的轉化。
TikTok依託在國內積累的內容推薦算法優勢,使得東南亞的普通人獲得能把自身創造的內容分享並收穫點贊、轉發甚至效仿的權利,說明該平臺已經實現了受衆本位的轉變。
事實上,在TikTok上線前,其國內產品“抖音”已完成了系列優化,在較爲成熟的國內市場取得了成功,它所具有的易操作、易分享、易加工(剪輯、美化等)的特點,準確地契合了年輕用戶對短視頻應用的需求。
在國內,抖音的主要用戶羣體在24歲以下,這恰好與東南亞地區偏年輕化的人口結構相匹配。
每個國家年輕人的表現欲均比較強烈,而諸如TikTok等社交媒體也理所當然成爲了年輕人表現自我的重要渠道。
因此,除界面文字外,TikTok無論是用戶定位、操作界面、頁面設計還是特色功能的設置都與抖音基本一致,這一點也呈現在了學者馮力謹關於抖音和TikTok用戶並無自我呈現差異的研究中。
其二,結合語言優勢,深耕本土化運營。
如何跨越文化語境以及不同國家之間用戶習慣的鴻溝是國際傳播所面臨的首要問題。
而社交媒體的內容生產中心化和信息流通去中心化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在國際傳播中,內容生產的核心是本土化,不符合當地受衆心理預期的內容隨時可能會被定位精準內容所取代。
依託算法層面的技術能力,TikTok十分重視本土化運營。
本土化運營依託熟悉本地市場的雙語人才,這與國內面向“一帶一路”的外語人才培養以及漢語在東南亞地區的傳播密不可分。
東南亞市場的運營幾乎全部圍繞當地用戶的偏好適應和體驗提升展開。
相關研究文章指出,TikTok針對東南亞地區用戶熱情開朗、能歌善舞的特點,持續開展舞蹈挑戰、搞笑挑戰、熱播影視劇模仿賽等緊跟當地流行趨勢的線上活動;針對潑水節等當地的特色節日上線專屬貼紙、特效等細節化內容;針對當地用戶的喜好,重點邀請當地受歡迎的運動員、藝人和網紅入駐平臺;針對用戶的線下社交需求,不定期開展達人交流會、音樂會等線下活動。
而在實際運行中,TikTok的運營團隊還會根據泰國、新加坡、印尼等不同國家用戶的偏好進行更加精細化的主題、明星、音樂等元素的調整。
同時,在技術支撐下,TikTok還藉助機器學習能力,更好地把握不同國家公衆習慣的故事敘述邏輯和表達方法,更好地營造能夠產生共情式敘事的體驗場景。
其三,利用文化優勢,打造品牌,挖掘文化共情。
在對外傳播上,品牌戰略是展現形象,構建話語體系的重要途徑,因爲在如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只有探索出移動應用與文化的完美結合,才能更好地進行對外傳播。
與其他地區相比,中國與東南亞各國不僅有地緣上的接近性,而且文化交流也源遠流長,此外,東南亞地區還是海外華僑華人最爲集中的地區之一,這使得當地對中國文化的認知度和認同度比較高。
當今的一些國內流行文化,比如國產影視劇、綜藝節目、當紅明星甚至網絡文學,更是備受東南亞年輕人的喜愛。
依託其母產品“抖音”,TikTok在不斷深耕本土化運營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傳播中國文化,將貼近海外用戶審美及需求的國內“爆款”視頻內容推出來,打造另一海外“爆款”,反之亦然。
而這些“爆款”內容從“抖音神曲”、傳統樂器、舞蹈、影視作品到中華美食,可見,中國文化助力了TikTok品牌特色的構建,而平臺又反作用於“活”的中國文化傳播。
此外,品牌的構建還有賴於依託其創新的短視頻產品屬性。
前文數據已呈現了東南亞地區用戶Facebook、YouTube、Instagram、WhatsApp等媒體使用習慣,與這些媒體不同的是,TikTok專注於在短視頻領域新闢蹊徑,可見,TikTok並非這些社交軟件的競品。
用戶還可以將TikTok短視頻作品可以分享到這些被廣泛使用的社交媒體上,進而實現作品多次傳播並增加曝光率,也間接幫助TikTok實現了引流。
出海風險及可持續發展挑戰綜上來看,雖然TikTok的海外拓展之路成績令人矚目,但同樣面臨着嚴峻的海外危機。
2020年3月,字節跳動進行內部人事大調整,CEO“挑大樑”應對海外監管,可見海外監管給TikTok帶來了重大挑戰。
事實上,站在全球業務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以東南亞地區爲例,包括TikTok在內的所有社交媒體平臺運營方都將面臨一系列長期海外監管挑戰,具體可以概括爲如下幾點。
其一,數據安全十分敏感,TikTok面臨着審查門檻和合規挑戰。
移動互聯網數字化時代,隱私保護是全球性的共同問題。
2018年11月,美國政府曾就字節跳動對http://musical.ly的收購啓動國家安全調查。
2019年3月4日,在美國國會關於TikTok數據安全問題的聽證會上,聽證會召集人蔘議院出於對數據泄露問題的擔心,表示其將推動立法,禁止所有聯邦政府僱員在所有聯邦政府設備上使用TikTok。
可能會導致TikTok出海面臨更多的安全審查與投資壁壘。
不過,隱私數據審查並不只是針對TikTok,自Facebook的隱私醜聞爆發以來,美國監管機構對社交媒體公司數據隱私問題的審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嚴格,他們也經常指責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等網站對各類言論的審查制度。
鑑於美國媒體在東南亞地區乃至全球的影響力,美國對TikTok的指責勢必影響到其他地區用戶對這一軟件的好感度,如果希望業務能夠取得可持續發展,勢必要進行更爲嚴格的信息安全審查。
此外,在個人信息網絡保護方面,雖然東南亞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尚未專門針對兒童出臺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規定,但各國政府及立法者也愈加意識到保護兒童網絡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在修改現有法律條款加強兒童網絡信息保護的同時,也在考慮制訂專門針對兒童信息保護的法律法規。
2019年9月,新加坡對《個人數據保護法》進行修訂,規定違法機構最高將被處以100萬新元罰款,把監督機制從合規性轉變爲問責制監督。
同時,有關判例也明確了責任主體,並且責任主體不得將個人信息保護的責任轉嫁給技術供應商或第三方。
與此同時,新加坡國會對《兒童和青少年法》也進行了重要修訂。
雖然新修訂的法案仍未對兒童的數字權利作出明確規範,但這必將是未來的方向,也將會進一步爲東南亞各國加強兒童網絡隱私保護提供借鑑。
其二,內容安全備受關注,TikTok需重視公共倫理問題。
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大大降低了互聯網使用的年齡門檻,這一點深刻體現在本來年齡結構就偏年輕化的東南亞地區,而如何實現對低齡用戶的有效保護就成了出海社交媒體需要面臨的重大挑戰。
2018年7月,TikTok在印尼被封禁,就是因爲該App傳播了對青少年產生不良影響的內容。
在TikTok對平臺內容進行大量整改後,2019年4月,印尼通信部入駐TikTok,同時宣佈對TikTok解禁。
無獨有偶,TikTok也越來越受到美國青少年歡迎;但是在中美貿易關係日益緊張之際,2019年2月,美國指控抖音侵犯兒童隱私,開出了570萬美元創紀錄的罰單。
短視頻互動平臺也是媒介倫理的重災區。
正如有學者總結所言,一直以來,包括Facebook、Twitter在內的國際互聯網巨頭在多國面臨指控,要求加強內容監管,否則面臨重罰。
中國短視頻出海,難免需要適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內容監管體系以及不同人羣的文化價值觀碰撞,在保護倫理、用戶安全和隱私方面面臨巨大壓力。
也正因此,因地制宜健全平臺的內容審覈和自查自糾機制尤爲重要。
其三,內外部競爭白熱化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形勢都是TikTok出海的阻力。
短視頻領域並非可以完全做到獨樹一幟的“壟斷”,以TikTok爲代表的社交媒體風靡海外的同時,國際競爭也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例如,Snapchat推出Story;Instagram上線主打短視頻社交的Stories;Facebook上線短視頻產品Lasso,強調有相當豐富的音樂資料庫,可供使用者創造更多有趣內容,某種程度上與抖音類似;而據最新報道,YouTube也將推短視頻功能 Shorts,在海外阻擊 TikTok……與中國出海的社交媒體相比,歐美互聯網巨頭在用戶規模方面具有很大優勢。
據統計,目前YouTube視頻網站月活量15億,人均每天觀看時長達到1小時;依靠強大社交基因的Facebook日活量達13.7億。
另外,本着“防壟斷”的原則,在一些國家,TikTok等平臺還面臨着本土化短視頻應用崛起的競爭。
除了這些外部競爭,也許還值得一提的是TikTok的國內母產品抖音。
東南亞地區有越來越多的中文愛好者,他們會在Facebook建立主頁把有趣的抖音視頻直接翻譯過來進行二次傳播。
如越南,事實上當地年輕人對抖音的喜愛程度可能會多於TikTok,理由多是因爲抖音上有更多的“帥哥美女”。
由此可見,如何能借助母產品的成功給自身帶來更多的用戶流量,而不是被母產品無形中分流了部分用戶,也是TikTok必須考慮的戰略性問題。
此外,東南亞地區各國的國情差異較大,除了要兼顧文化差異做好本土化運營,還要考慮到國際政治因素所導致的不可抗的傳播隔閡。
部分國家與中國在領土、領海方面還存在歷史糾葛,這使得他們對中國的媒介產品引入總是心存戒備。
如,每逢“南海問題”,相關國家的輿論就會處於對立狀態,這也是中國與東南亞在數字經濟合作中諸多出海企業會遇到的問題。
2020年是中國東盟數字經濟合作年,在政策推動下,中國已一定程度上成爲東南亞科技創新企業的戰略投資者、新技術新模式的傳授者、下一代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者,中國有技術優勢,東盟有需求,雙方合作前景無限,這也爲出海東南亞互聯網企業提供了更多的機遇。
此外,如今全球冠狀病毒的流行及其傳播已經改變了人們社交的方式。
人們居家隔離,保持社會和身體上的距離,這種狀態也還將延續較長時間。
人們開始更多轉向其他的方式建立聯繫,如數字會議應用、即時通訊媒體等,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被TikTok所吸引。
從衆多海內外報道可看出,疫情期間的隔離政策 “加持”了TikTok的發展。
結語 TikTok等中國互聯網企業的短視頻平臺型媒體在國際市場的成功,對中國的對外傳播具有重要價值。
學者王沛楠曾提到,當前中國對外傳播的主要平臺——Facebook、Twitter 和 YouTube,無一不是西方互聯網巨頭旗下的產品,在傳播渠道上難以擺脫受制於人的局面。
因此,中國互聯網企業的“造船出海”,除了對企業本身是一個機遇,還爲中國利用短視頻提升對外傳播的能力與效果提供了機遇。
從TikTok在東南亞的拓展之路,我們可以看到TikTok在受衆本位的產品設計、本土化運營、文化傳播等方面爲中國社交媒體出海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而隨着以TikTok爲代表的短視頻平臺的發展,這一經驗也將會不斷豐富。
學者王潤珏、王夕冉在其研究文章中同時指出,全球媒體發展歷程表明,媒體只有深度嵌入社會的發展邏輯之中,秉持與社會價值取向相一致的媒體價值,才能長久地保持其媒體的生命力與影響力。
從長遠來看,我國企業和社交媒體平臺在國際化的過程中,只有通過持續地自我完善、自我規約、自我校正才能實現更好的自我成長,提高對生存環境和社會需求的適應性。
這也是我國社交媒體在不斷變化的國際環境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與此同時,面對更加複雜的海外競爭,我國出海社交媒體平臺需要進一步提高國際競爭力,加強技術創新,爲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產品體驗,並針對不同國家不同市場的文化背景和用戶習慣,採取符合當地需求的本土化運營策略,提高內容生產能力和版權保護意識,進而不僅實現“走出去”,還要真正“走進去”,營造能夠產生共情式敘事的體驗場景,突破中國文化“海外敘事困境”,更好傳遞中國聲音,講述中國故事。
【參考文獻】 [1]王沛楠.中國互聯網企業海外短視頻平臺上的中國形象分析——以短視頻平臺TikTok爲例[J].電視研究,2019(04):30-32+57. [2]陳靜靜.中美對東南亞國家國際傳播的比較研究[J].對外傳播,2019(09):18-21.[3]董媛媛,田晨.社交媒體時代短視頻傳播與國家形象建構[J].當代傳播,2018(03):28-30. [4]吳映璇.新媒體時代下互聯網企業如何進行國際戰略傳播——以TikTok海外推廣爲例[J].新媒體研究,2018,4(08):130-131. [5]戰偉萍.從傳播優勢看中國對東盟新媒體傳播策略[J].國際傳播,2019(04):39-45. [6]何雙百.文化場域轉換過程中的衝突與通約——中國影視東南亞傳播思考[J].青年記者,2018(20):72-73. [7]周羣.融媒體時代面向東南亞傳播的現實困境與路徑選擇[J].對外傳播,2019(10):29-31. [8]馮力謹.抖音和TikTok中用戶自我呈現的異同及影響因素[J].新媒體研究,2018,4(11):113-114.[9]張冬瑾.中國短視頻出海之困局[J].中國報業,2019(05):45. [10]張智偉.平臺型媒體崛起:國際傳播的機遇與挑戰[J].青年記者,2019(17):106-107. [11]雷璐榮.當前平臺型媒體的現實問題與倫理困境[J].新媒體研究,2018,4(07):9-13. [12]鄭嶸.抖音國際版海外拓展之路及面臨的問題探析[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02):196-197. [13]趙東山.張一鳴退與進[J].中國企業家,2020(04):55-58+54+4.[14]對外傳播微信公衆號.中國社交媒體的國際化探索與可持續發展——從抖音海外版TikTok談起. (2019-12-16)[2002-05-02].https://mp.weixin.qq.com/s/Wb2HqA7jokRxqxwughZTnQ [15]IT之家.風靡全球:TikTok下載量突破20億次大關. (2020-04-30)[2002-05-02].https://www.ithome.com/0/485/129.htm[16]巨量引擎營銷觀察.看見美好真實世界《2020抖音直播數據圖譜》首次發佈(2020-04-20)[2002-05-02].https://mp.weixin.qq.com/s/IMgBepTO5KS9Hrz_-Bk4og [17]中文互聯網數據資訊中心.Google:2019東南亞數字經濟報告. (2019-10-10)[2002-05-02].http://www.199it.com/archives/946834.html[18]中文互聯網數據資訊中心.白鯨出海&Facebook:2019東南亞數字發展與移動生態報告. (2020-04-12)[2002-05-02].http://www.199it.com/archives/984378.html [19] 36氪微信公衆號.YouTube 將推短視頻功能 Shorts,在海外阻擊 TikTok (2020-04-02)[2002-05-02].https://mp.weixin.qq.com/s/BphX8RrrYR0by8n9YQOQKg[20]青年記者微信公衆號. 抖音海外版TikTok的國際擴張.(2020-03-09)[2002-05-02].https://mp.weixin.qq.com/s/EtFmyxhaTHws4PiRBbtiWA(本文原文爲《TikTok, with more downloads globally than Facebook, enters 2020 with big plans for publishers and advertisers 》《US to investigate TikTok over national security concerns, sources say》,譯自:https://whatsnewinpublishing.com/TikTok-with-more-downloads-globally-than-facebook-enters-2020-with-bigger-plans-for-publishers-and-advertiser,https://www.cnbc.com/2019/11/01/us-to-investigate-TikTok-over-national-security-concerns-sources-say.html。
作者薩費爾·卡里姆爲《CEO雜誌》編輯,朱莉婭·布厄斯汀爲CNBC記者。
編譯者張建中爲陝西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作者信息:禤誼, 海國圖智研究院研究助理,中文出版物《東南亞觀察》編輯,研究興趣:國際傳播。
刊物信息:《東南亞觀察》是海國圖智研究院獨家推的深度報告,聚焦東南亞區域一體化進程,重點國家政治經濟動態,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等內容,爲中國與東南亞的讀者提供科學、客觀、理性的時事解讀。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裏,想要獲取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圖圖知道”!
想要選擇一個副業,在國內怎麼樣用tiktok賺錢?
大家好,先做一句話自我介紹,我是跨境外貿人Shawn,專注外貿B端引流,品牌跨境和國際抖音短視頻變現。
最近很多人問我怎樣玩TIKTOK,也就是國際版抖音,首先要先明白一件事情,TIKTOK之所有有另一個名字,其實跟抖音已經區分出來國內和海外是兩個團隊,由於地域,經濟,文化,Policy等等各國的背景和文化底蘊不一樣,所以這是爲什麼字節公司沒辦法把全球用戶合併到抖音裏面。
下面我們直奔主題, 欲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TIKTOK是有門檻的,首先TIKTOK是過濾我們CN大陸地區的所有用戶,現在好像澳門香港也沒辦法使用TIKTOK,停止服務了,所以如果你沒有網絡加速和tz,可以私聊我關於推薦一些穩定的tz wechat: Log009527。
準備好利器,我們就開始來到註冊,註冊TIKTOK目前入口: TIKTOK登入界面 登入方法有: 手機:目前我們CN國內手機是沒有辦法註冊的,所以必須要海外手機驗證和註冊 Facebook:目前Facebook登錄入口相當於國內抖音的微信用戶快速登入,很方便 Apple登入,Apple用戶也需要海外APPLE用戶,需要直接登錄icloud,所以如果不是自己的電話卡,蘋果手機的用戶不要直接從TB買美國或者其他地區的蘋果登入,一旦安全封鎖就變磚了Google, 個人是十分推薦Google登入的,因爲我一直都是Google賬戶登錄TIKTOK,十分穩定也安全,無需任何手機驗證,只需要註冊Google,目前註冊Google也是需要海外手機,作爲跨境外貿客Shawn也竭盡全力找到英美部分留學生幫忙註冊和認證wechat: Log009527,這是我的魏信 What else I have 我這裏還有什麼其他的分享對你可能有幫助? 【TIKTOK】海外抖音視頻無水印下載 【外貿】Alibaba國際站海外買家賬號購買 文章持續更新,敬請期待,感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