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抖音tiktok在日本比其他國家更火?

最近一直在研究tiktok(以下簡稱TK),這個我簡單說一下吧。
其實很簡單,因爲抖音海外版最開始只在日本設立了本地化團隊。
18年3月進入日本市場,並通過藝人入駐收穫了大量年輕用戶,加之過億的廣告預算,助其乘風破浪沒,11月底登上app store免費榜第一。
而tiktok進入其他地區主要是通過10億美金收購http://musical.ly(一箇中國人團隊創立的app,17年底全球用戶已過2.4億,美國地區用戶6500萬)進行擴張的,方式相當簡單粗暴,直接更換logo和名字,全面接管原http://musical.ly的用戶。
今天(北京是時間5月19號),字節發消息稱迪士尼的流媒體業務主管 Kevin Mayer 從6月1號開始擔任TK的CEO,同時也出任字節跳動的COO,直接向一鳴彙報。
Mayer 此前一直被認爲是迪斯尼CEO的潛在接班人,不過落選了。
對於字節來說, Mayer 的加盟,讓不斷面臨監管和增長壓力的海外業務得到一定的緩解。

2021跨境電商可以靠TikTok獲取流量嗎?該如何去做?

Tiktok已深入日本各年齡層,女性中的受歡迎程度高 圖源Tiktok日本 Tiktok是抖音的國際版稱呼,在日本,一般日語的說法是ティックトック。
推出市面之後,就以趣味性、年輕、交互等多個優勢吸引大量的年輕人。
據此前的統計數據顯示,日本版抖音的用戶50.3%是十幾歲的年輕女孩。
但隨着這幾年不斷的攻城掠地,目前日本Tiktok用戶的平均年齡已經達到34歲。
平均年齡 持續上升,一是因爲有大量的成年人甚至老年人開始註冊,另一方面也說明Tiktok已經深入主流社會,獲得了大量社會關注。
目前,日本Tiktok的總用戶數在1700萬左右。

短視頻平臺作品推廣靠譜嗎?

感謝邀請。
短視頻平臺作品推廣靠譜嗎?短視頻是趨勢! 可以瞭解一下TikTok,現在紅利期很大! 爲什麼TikTok潛力那麼大! tiktok有多少活躍用戶?有多少下載量?如何變現? 2022年,tiktok的10個統計數據,告訴你機會在哪 雖然TikTok 對於很多人來說是新鮮事物,但從各個平臺的數據統計可以看出,它的受歡迎程度非常高。
如果你想從通過TikTok變現,想知道TikTok的玩法,就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TikTok統計數據,比如用戶統計和用戶行爲,這些數據可以告訴你機會在哪裏。
下面請寶寶們跟隨聯盟小助手來看看2021年TikTok的10個統計數據…… 1.TikTok有多少活躍用戶?TikTok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平臺。
該社交媒體平臺於 2016 年9月推出,推出四年來,該平臺已風靡全球。
根據Datareportal的數據,TikTok擁有超過7億的活躍用戶。
憑藉這一數量的用戶,TikTok成爲全球第7大最常用的社交媒體平臺。
移動數據和分析公司App Annie的另一份報告估計,TikTok的月活躍用戶數將在2021年達到12億。
超過10億月活躍用戶(MUA)大關的社交媒體平臺是 Facebook、Instagram、Messenger、WhatsApp、YouTube ,還有微信。
與其他社交媒體平臺相比,TikTok 的增長是驚人的。
Facebook花了將近四年的時間才達到TikTok在三年內設法獲得的每月活躍用戶數量。
Instagram花了六年時間才達到相同數量的月活躍用戶。
TikTok快速增長的原因之一是它在亞洲國家的受歡迎程度。
該應用程序在中國、日本、柬埔寨、馬來西亞和越南等國家很受歡迎。
2.TikTok有多少下載量? 根據Sensor Tower 2020年4月的一份報告,TikTok 在Google Play和Apple App Store上的下載量均超過20億次。
這是該應用程序2019年下載量的兩倍。
這個流行的短視頻平臺在 2019年2月達到了它的第一個10億次下載。
TikTok用了將近3年的時間才達到10億次下載量。
相比之下,從2019年2月起用了8個月的時間達到20億次下載。
2020年第一季度,TikTok全球下載量達3.15億次。
這是任何應用程序在特定季度收到的最高下載量。
下載量的大幅增加很可能是大流行封鎖的結果。
更多的人待在家裏,有時間使用社交媒體。
人們正在尋找新的方式來獲得樂趣和消除無聊,這導致了更多TikTok下載。
在這20億次下載中,印度是TikTok下載量的最大推動力。
迄今爲止,該應用程序已在印度下載了6.11億次。
這佔總下載量的30.3%。
中國排在第二位。
名爲抖音的中文版抖音在中國的下載量已達到196.6次。
這相當於總下載量的9.7%。
美國在TikTok下載量中排名第三,爲1.65億次,佔總下載量的8.2%。
3.TikTok在Google Play上的下載Google Play佔TikTok下載量的絕大部分。
TikTok已在Google Play上被下載了15億次。
這佔總下載量的 75.5%。
(傳感器塔 2020) Statista最近的報告顯示,TikTok在2020年第三季度在南美洲非常受歡迎。
該應用程序在巴西的下載量爲308萬次。
在南美洲之外,墨西哥以300萬次下載排名第二。
美國以231萬次排名第三,俄羅斯以224萬次下載排名第四。
4.TikTok在Apple App Store 上的下載 TikTok在Apple App Store上的下載量已達到4.952億次。
這相當於TikTok總下載量的24.5%。
2019年第一季度,TikTok是Apple App Store上下載的應用程序,安裝量達到 3300萬次。
5.TikTokers 每天在應用上花費多少時間? 根據BusinessofApps的數據,TikTok用戶平均每天在該應用上花費52分鐘。
無論是滾動For You提要還是創建和分享他們的視頻,TikTokers平均在該應用上花費1小時。
與其他社交媒體平臺相比,人們在TikTok上花費的時間要多得多。
Facebook和Instagram是唯一一個用戶花費更多時間的應用程序。
Facebook用戶每天平均在該應用上花費 58.5 分鐘。
人們在 Instagram 上平均花費53分鐘。
用戶在 Snapchat上花費的時間少於其他三個(49.5 分鐘)。
6.TikTok在多少個國家可用? 截至2020年,TikTok在全球195個國家/地區中的141個國家/地區可用(Apptrace,2020年)。
該應用程序還提供75種語言版本。
使這個統計數據有趣的是,他們以多快的速度吸引瞭如此龐大的觀衆。
短短5年時間,TikTok成功進入了全球72%的國家。
快速增長是由於http://Musical.ly和抖音合併形成TikTok。
TikTok的大部分東方觀衆來自名爲抖音的中文版應用程序。
西方觀衆來自http://Musical.ly(即現在的TikTok)。
作爲希望拓寬渠道的營銷人員或企業,TikTok可以幫助您輕鬆接觸目標受衆。
通過在TikTok上推廣您的業務,您可以接觸到141個不同國家/地區的潛在客戶。
7.使用TikTok的美國成年人數量正在增長 TikTok在美國很受歡迎。
美國每月有超過8000萬活躍用戶。
儘管該應用程序在青少年中非常受歡迎,但最新數據顯示,使用該應用程序的美國成年人數量正在增長。
截至2020年6月,青少年(10-19歲)佔美國TikTok活躍用戶的32.5%。
第二大用戶份額是20-29歲。
他們佔用戶的29.5%。
即使是年齡較大的人口統計數據在平臺上也非常活躍。
30-50歲以上的用戶佔總用戶的37.4%。
8.90%的TikTok用戶每天都在使用該應用 該TikTok統計數據顯示了TikTok對品牌的價值。
四分之三的應用程序在下載後只打開一次,然後就被放棄了。
TikTok的情況並非如此。
90%的TikTok用戶每天都在使用該應用。
這說明TikTok用戶在平臺上非常活躍。
一項研究表明,TikTok用戶更喜歡觀看其他創作者的視頻,而不是分享自己的視頻。
在研究中,TikTok用戶被觀察了一個月。
研究結果顯示,68%的TikTok用戶觀看了別人的視頻,55%的用戶上傳了他們的視頻。
9.TikTok的終身用戶支出已超過 4.567 億美元 TikTokers在該應用程序上花費了大量資金。
中國佔了這一收入的大部分。
中國佔總收入的 72.3%,即3.31億美元。
美國排名第二。
美國用戶創造了總收入的 19%,即8650萬美元。
英國排名第三。
他們創造了總收入的2%,即900萬美元。
10.23%的美國互聯網用戶使用或看過TikTok視頻Statista於2019 年12月進行了一項調查,以確定美國互聯網用戶的視頻內容覆蓋率。
在調查中,2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曾使用或看過TikTok上發佈的視頻。
44%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之前從未使用過該平臺。
33%的人表示他們從未聽說過 TikTok。
這些 TikTok統計數據可以讓人直觀地瞭解新的社交媒體動態,無論你是企業還是單純的社交媒體用戶,TikTok都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平臺和力量,是時候認真關注TikTok運營啦

抖音在海外表現如何?有哪些競爭對手?

無障礙登錄/註冊海外抖音在海外表現如何?有哪些競爭對手?原文:抖音的海外戰事 原標題:抖音的海外戰事 熱鬧的東京澀谷晝夜無眠。
在這個“天價地段”,抖音日本的初創團隊租下了一間辦公室,空間之狹窄,甚至無法容納…顯示全部 01傻瓜式操作 一直以來,外界對中國互聯網科技公司能否進入美國市場,持懷疑態度的原因無外乎兩點: 一、近幾十年互聯網形態多從美國輸出;二、國內互聯網企業比如騰訊、百度等出海,因難以跨越文化鴻溝,大多折戟。
但TikTok,準確地說是其前身 http:// Musical.ly ,顛覆了這兩種情況。
2014年,以上海爲根據地、主打音樂元素的短視頻應用 http:// Musical.ly ,登陸美國市場,三年後,登頂美國App Store總榜第一,全球累計註冊用戶約2.4億。
大獲成功的訣竅在於 http:// Musical.ly的玩法——用戶通過“對嘴型”加“肢體表演”,搭配流行音樂,僅需15s就可發佈一個短視頻作品——既新穎,又不存在理解門檻(文化差異),讓它很快在美國青少年間蔚然成風。
比如,美國知名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曾描述道:“如果家裏有個高中生,你肯定曾作爲人肉背景,在他的15秒‘對嘴唱’視頻中出現過。
” 不過,美國青少年羣體的數量畢竟有限, http:// Musical.ly難以避免出現了增長乏力的情況。
危機時刻,字節跳動以10億美金將 http:// Musical.ly收入囊中,更名爲TikTok後在2018年8月重新上線,且TikTok不再只聚焦音樂領域,而是從小衆向主流轉變,追求用戶破圈。
而爲了延續 http:// Musical.ly的顛覆性,避免因內容豐富化,可能帶來的文化差異和使用習慣問題,TikTok主要做了兩件事。
第一個,是將在國內市場無往不利的算法機制,複製到了TikTok上。
這個殺器一出,看看你或者你身邊的人,拿着手機不停上翻抖音內容,然後傻樂的畫面。
就可以想象得出,TikTok對海外用戶的吸引性有多大。
據字節跳動內部披露,在將 http:// Musical.ly接入字節跳動的後端算法後,用戶在該應用上活躍的時長翻了一倍。
這在美國數據提供商Apptopia報告中也有相關印證,如下圖,自 http:// Musical.ly正式改名TikTok並引入推薦算法後,其每日訪客量迅速增加。
而在15s短時大腦皮層的愉悅刺激,讓用戶欲罷不能的同時,如何讓用戶願意分享自己的內容,是TikTok做的第二件事。
可以看到,TikTok的短視頻製作工具,相比後續上線的其他短視頻平臺,極具競爭力——“傻瓜”級剪輯製作模式,豐富的場景呈現,對發佈內容的傳播效果極爲友好。
以TikTok平臺獨有的“二重唱”功能爲例,使用這一功能,用戶可以將自己製作的視頻,與其他人的原創視頻一起播放,有着極佳的互動和創意效果。
打個比方來說,就是通過視頻剪輯,你可以像真的一樣,從周杰倫的可樂杯裏喝可樂。
如此一來,在“理想照進現實”的驅動下,用戶的創作慾望激發,病毒傳播式的“狂歡”隨之而來。
除了製作工具抗打,TikTok也不吝於在其他工具上,借力打力,擴大傳播。
得益於國外“互聯互通”的互聯網環境,比如,雖然是死對頭,但Snapchat的內容可以分享到Facebook上。
TikTok將“在TikTok中創建,在其他地方分發”的功能發揮到極致。
如下圖,Twitter、Facebook、Instagram等流行的平臺都在其分享外鏈裏,這比Instagram、YouTube寥寥無幾的分享鏈接壯觀多了。
臉皮夠厚下,TikTok的免費“小廣告”貼滿了各大主流社交平臺,既放大了內容傳播效果,也掠奪了不少用戶的關注目光。
數據顯示,今年的5月、9月,TikTok北美地區的用戶使用時長,分別超過了Facebook和YouTube,成爲北美第一大“時間殺手”。
綜上,在 http:// Musical.ly的產品顛覆基礎上,TikTok通過算法和工具功能的競爭力,繞開文化差異障礙,實現用戶被動拉新積累。
但字節跳動的野心,顯然並不止於此。
“要在不考慮盈利的情況下,衝刺海外用戶的數量。
”張一鳴在2018年的內部指示中這樣說道。
由此,TikTok通過複製國內抖音買量發展的模式,開始迅速切入全球範圍內的主動拉新增長。
02打造年輕人喜歡的風格 不同於國內“你爸媽比你更愛抖音”的情況,TikTok在海外的目標用戶羣以年輕人爲主。
而年輕人的風向偏好,向來捉摸不定。
明確這一點,TikTok的全球用戶擴張——買量以及運營過程中,將本地化作爲拉新的底色(當然,這同時也可避免文化差異障礙)。
就買量推廣來說,和很多企業一樣,TikTok切入或打開各地市場的第一步,是邀請當地的流行明星合作推廣。
當然,各地在這一步上,初期的進展並不都一帆風順。
比如,日本的娛樂行業最初對其就不太待見。
據日本TikTok拓展負責人俞捷克表示:“大多數時間,藝人公司都不會給你溝通的機會,常用沒時間推脫。
或者聊得不錯,但最終也會被高層否定。
” 出師不利,進展緩慢下,TikTok又追加了數億的投放預算。
與此同時,TikTok運營方面發現,一位名叫木下優樹菜的女藝人自主入駐了TikTok。
木下優樹菜在日本非常紅,TikTok抓住機會簽下了她。
並以此爲標杆,吸引了石原里美,人氣歌手彭薇薇,女子偶像團體E-Girls等的合作加盟。
明星效應爲TikTok帶來了大量年輕用戶,這些用戶下載之後,又迅速在校園裏擴散。
很快,帶有TikTok水印的視頻開始在社交網絡風靡。
而名人效應“破冰”後,更大規模的廣告買量繼續跟進。
資料顯示,TikTok2019年在美國的廣告支出,從2018年的10億美元驟增到40億美元左右。
撒出去的錢,除了常規的品牌廣告展示(如贊助2020年美國超級碗),很大一部分投放在YouTube、Facebook、Twitter、Snapchat等社交平臺,做目標羣體精準營銷。
以Facebook爲例,相關報道稱,2019Q1,Facebook安卓版13%的廣告是TikTok。
而幾乎每一輪買量宣傳過後,TikTok的APP下載量,都會有一波明顯的拉漲。
分析到這裏,有人可能會質疑,這和上述扎克伯格說的沒差別呀,TikTok的用戶增長就是“血厚”砸出來的,沒什麼獨到之處。
那麼,TikTok到底是靠什麼反轉劇情的呢?答案是本土化運營。
國內互聯網企業出海,最棘手的其實是當地運營問題,因爲涉及到管理以及控制權問題的糾紛,企業難免放不開手。
比如快手海外版,負責海外業務的首席增長官一職持續動盪——先後經歷陳晗,以及原字節跳動國際業務總裁劉新華,目前控制權又收回宿華手裏,使得海外發展受限極大。
前車之鑑的教訓下,TikTok在本地化運營上選擇大撒手。
一方面,從基層員工,到高層管理人員,都儘可能在當地招募。
爲此不惜和衆多巨頭直接開撕。
比如,2019年年底,TikTok在硅谷開設辦事處,堵在Facebook的家門口挖人。
將兩家之間的競爭從爭奪年輕用戶,升級爲爭奪人才。
而截至目前,其各地的高管層,大多來自迪士尼、Google、Facebook、微軟、索尼、華納、Hulu等公司。
另一方面,對本地化團隊絕對放權。
TikTok日本市場拓展負責人俞捷克曾在採訪中表示,在發展預算上,公司給了他極大的權力,幾乎是報多少批多少。
本地化運營團隊到位,接下來的發展,差不多是將抖音的模式在各地區複製一遍。
具體邏輯爲: ·美版用戶注重獵奇娛樂體驗;·印度版用戶更偏愛跳舞、歌曲類視頻;·日版用戶追逐二次元、團體挑戰風。
根據這樣的用戶需求特點,進行本地化內容的精準輸出。
比如,複製抖音的引流利器——標籤挑戰賽,不定期舉行與品牌、網紅明星合作的標籤挑戰活動,吸引粉絲進行跟拍、合拍等創作,擴充內容維度。
此外,各地區的平臺,建立了專門的創作者聊天社區,通過爲創作者提供技術支持和合作機會,挖掘內容供給空間。
這種方式對創作者粘性影響積極。
“創作者與平臺密切聯繫方面,TikTok做得最好,我幾乎每週都會與TikTok本地的合夥人通電話、發短信乃至見面。
”同時註冊有TikTok以及Facebook、Spotify平臺賬號的創作者Nathan Piland這樣說道。
綜上,一邊砸錢買量,激發需求,一邊扶持本地化運營,進行精準內容輸出承接需求,“需求-供給”盤子轉起來的TikTok,相當於啓動了用戶拉漲的按鈕。
不過,TikTok的跨越式發展,已經驚醒了巨頭,不管是Facebook等的模仿跟風,還是相關政策限制等,都給TikTok的未來發展增加了不確定性。
03總結 TikTok像一個突然冒出的黑馬,擾亂了全球社交媒體領域的格局,用戶們對其沉迷不已。
而其能打破認知,崛起的憑據在於,產品在操作和觸達用戶上,繞開用戶習慣壁壘,極具競爭力;同時,絕對放權的本地化運營,讓各地市場的平臺供需生態最優化,盤活了主動拉新基本面。
然而當下的競爭局勢已有了變化,一方面,巨頭開始警惕抵抗,也傾注力量瓜分短視頻蛋糕;另一方面,政治勢力干預、模仿者衆多,這或將影響TikTok下一階段的發展節奏。
2022-01-18 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