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上爆火的歌曲是什麼?

這首歌的流行可能和YouTuber Harry(W2S)有很大關係,他說這首歌是他在Spotify上聽到的最好的歌曲。
如果你在TikTok上搜索這個歌曲,你會發現大量和足球相關的內容。
9. 10 Things I Hate About You - Leah Kate TikTok用戶喜歡用這首歌配上自己快速剪輯的內容,來闡述自己“討厭你的10個理由”。
10. Don’t Stop - Olamide TikTok作爲舞蹈挑戰的聖地,滋養了一批流行音樂。
很多TikToker會選用這首歌,跟着節拍舞動,完成一個簡單的舞蹈。
結語:

TikTok

歌曲鑑賞 《TiK ToK》歌曲音調爲d小調,內部設有每分鐘120次的節拍,而作爲錄唱歌手,凱莎的聲音介於D3到D5之間,主歌部分採用說唱,副歌採用演唱。
《TiK ToK》是一首以流行電音爲主的電子舞曲,包含了Bitpop元素,加插了時而活躍、時而鈍停的鼓掌節拍及合成器流行音樂的元素。
另外,歌曲還大量融入了電子音樂,舞曲旋律充滿活力,並以咄咄逼人的態度迅速感染全世界。

TikTok瘋狂流行的原因是什麼?

TikTok行業發展現狀 首先我們知道,任何一個全球化的平臺,開始都會有一個巨大的紅利期,比如2012-2014年的臉書(Facebook),2014-2016年的亞馬遜以及未來兩到三年的短視頻。
而真正能抓住早期紅利的,往往只是一少部分人。
因爲大多數人在觀望中錯失了機會。
當今的海外抖音TIKTOK就是我們不能錯過的紅利了。
TikTok馬上就會迎來新的爆發式增長,如果說普通人想要找到機會,那就是在TikTok上進行深耕,並且還能夠長久的做下去,你就能在TikTok上淘汰90%以上的人。
好了多餘的不多說了,開始正文! 一、認識TikTok 1、TikTok和抖音的關係 TikTok作爲抖音短視頻的海外版,與抖音是同源,二者都是字節跳動旗下的產品。
與專供國內使用的抖音不同,TikTok的客戶羣多是海外用戶。
且由於文化和規則的不同,TikTok在海外的玩法也有相應區別。
但隨着TikTok的下載量接連提升,如今已經超過20億,TikTok也成爲中國移動產品出海的新模式。
2、TikTok的前景 01、未被全面挖掘的市場 TikTok作爲新發展起來的APP,它的潛力還未被全面挖掘,不管國內外都處於正在摸索的階段。
但與國外不同的是,經歷過抖音發展浪潮的國內,對TikTok的發展模式瞭解更深。
而抖音的成功,也意味着短視頻的成功模式是可以複製的,目前有很多人已經通過TikTok實現了財務自由。
02、受衆更廣闊倘若說抖音裏已經夠百無禁忌,則TikTok便更加肆無忌憚。
TikTok的用戶羣涉及150多個國家,每個國家都有側重點,無論再偏門的東西,也必然會找到欣賞者,你只需要把自己推銷出去。
二、Tik Tok商業發展現狀 1.全面開放亞洲市場 目前該政策只針對於英國和印尼小店,TikTok今年計劃在東南亞和歐洲開放20多個國家的小店,第一季度將開放全新的亞洲市場。
2.巨大的市值規模 在去年的的12月22日,Tik Tok shop官方組織了《TikTok電商跨境商傢俬享會》。
100多個跨境賣家和抖音電商企業參加了此次會議。
而在會議上,字節跳動的副總裁,電商業務負責人Bob提到了tiktok電商的五年計劃:進入全球各大主流市場,將達到數千億美金的規模。
足見其市場潛力之巨大3.模式參考國內抖音 流量在哪兒錢就在哪兒這個道理已經無需多言,以當下Tik Tok的發展速度和興趣電商時代崛起的趨勢,Tik Tok shop的前景可謂未來可期。
其實其發展軌跡只需參照國內抖音,有心的人就應該有所動作。
三、Tik Tok變現模式: 短視頻+電商(短視頻帶貨) 如果要實現短視頻電商變現,TikTok目前也面臨的問題: 1、流量趨於不穩定性 抖音與TIKTOK一個很大的區別在於流量特徵(區域性)。
國內的抖音面對受衆是不同省份的人,然而TikTok面對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的人羣,不同國家人羣的消費水平,經濟能力和物流的差異可能會一定程度上影響電商變現程度的效果。
假如擁有百萬粉絲的一位美國博主,美區流量佔七成左右,其它流量來自世界各地。
而且流量來源不是目標受衆,並且每個視頻的主要流量來源構成跨度極大。
這個視頻可能大部分來自日本,下一個視頻可能大部分來自越南。
如果是純粹想要賣貨的商家來說,影響重大。
總不能想買便宜東西通過國際郵遞,另外,各國郵遞速度還有品質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問題無疑是重挫購買慾望。
2.提高在每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份額 社交軟件所販賣實質就是流量,所以社交軟件的命脈在於流量,然而抖音在中國能取得驕人成績的一個因素就是中國龐大的人口紅利。
雖然TikTok在整體的數據上很不錯,但細看分析,流量組成不夠均衡,印度和東南亞流量佔了絕大部分。
雖然東南亞和非洲的潛力無限,但想要盈利,千萬要把握住北美歐洲等高消費水平國家流量。
另外在世界各地的社交媒體上,TIKTOK還只是個娛樂APP,要想打通到私人流域還是通過其他社交的推廣,也就是國內常規做法——搭建矩陣。
3.協商第三方平臺的利益關係 協商速賣通、亞馬遜、wish、shopify,shoppe等的利益關係,抽成,數據鏈接&跟蹤等。
例如:現在Wish上來自TikTok的流量數據是無法直接體現出來的,因爲沒有TikTok這個選項。
正常情況下,社交媒體的流量是直接體現在social source下面,例如臉書,電報,推特等。
雖然小黃車已經是內測階段,但後面還是存在着利益糾紛關係。
直播+電商 (抖音/TikTok是一家強大的數字營銷廣告公司):具體可以參考國內抖音與羅永浩的合作。
一來,TikTok是一個依靠創作者和流量的平臺,其廣告盈利方式的特性,需要其成爲一個成功的經紀公司,對網紅的把控,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比如國內的MCN公司。
第二,TIKTOK引入第三方購物平臺合作。
這樣無疑就是成爲第三方平臺的引流工具,第三方平臺當然是求之不得,但是TikTok是否甘心就這樣呢?大家想想抖音爲什麼要發展自己的小店呢?甚至推出了自己的電商APP抖音盒子呢? 第三:抖音本身就能直接對接品牌方併爲其提供完整的營銷方案:信息流廣告,開屏廣告,挑戰賽等等並給予足夠的流量傾斜。
音樂版權公司 ps:這僅僅是個人看好的發展方向,爲什麼我會看好呢?實際上,TikTok音樂短視頻平臺這個特性,很適合音樂的快速傳播,並且能夠培養及成長起一批優質的流行歌曲。
一來,音樂版權和遊戲的共性有着相似之處;二來,國外極其重視版權,音樂版權的利潤應該也是相當可觀的。
而TikTok這個平臺實際上十分適合新歌手成長。
TikTok在音樂版權上面依舊和三大音樂巨頭協商當中,而且TikTok本身就不想當音樂公司。
如果要取得音樂版權,估計還要消磨一段時間,或者自主研發音樂生成軟件,說白了,還是利益問題。
國外基本是付費音樂,如果與TikTok合作,意味着公開版權,那麼這個錢怎麼算合理? 而且最新資訊TikTok發佈新音樂平臺:SoundOn,爆款的歌曲和標籤背後都蘊藏着客觀的流量。
建立完善的社交生態(參照微信小程序): 不得不說,TikTok推出的新功能讓我出乎意料的驚喜。
維基百科增加了TikTok的調性,可以拔高TikTok內容質量以及提供教育意義。
要知道,TikTok出海飽受爭議,其內容低俗化以及對未成年人造成不好影響一直被很多人詬病,包括國內的抖音。
短視頻低複製門檻以及高傳播性,可以很好成爲知識普及的途徑之一。
而國外版美團外賣和攜程旅遊功能的加入,十分利於本地商家入駐抖音宣傳,爲打造一個又一個網紅聖地提供了條件。
除了爲TikTok創造更多的盈利模式之外,還爲TikTok打造更加完整的生態鏈,使其更加具有不可替代性。
而中國的互聯網已經非常的發達,很多運作方案以及體系都是非常的成熟的,我們可以參照國內的例子,然後結合國外具體市場,在TIKTOK推廣也必將得心應手,相比於國內互聯網+行業的飽和,國外更是一片藍海,缺乏的只是你的策劃和執行能力,就像TIKTOK一樣,國內抖音做起來,就將成功的經驗複製到國外,稍作調整,又是搶佔無數海外流量領地。
遊戲(遊戲直播): 目前,除了內容資訊和各種短視頻平臺,字節跳動在海外還有短視頻剪輯工具Viamaker、休閒遊戲發行平臺Ohayoo等。
參考字節跳動的官方招聘信息,發佈了大量遊戲崗位,TikTok在遊戲領域上是勢在必行的。
遊戲屬於虛擬商品(非實物),還有類似的就是網絡課程以及著作權/音樂版權。
這一類的產品沒有壓貨的風險,沒有倉儲售後之類的問題,成本並不會伴隨着使用購買人數的增加而增加。
而且遊戲無國界,真的很賺錢,參考一下國內TX就知道啦。
總結:很多抖音網紅爲什麼要轉到Tiktok發展? 首先tiktok在全球有10億日活,那就意味着有一個巨大的流量池、在國內隨時都可以刷到的視頻,直接搬運到TiKTOK上。
播放量高達百萬。
TikTok和抖音全球總下載量突破30億次,TikTok帶起了全球短視頻風潮,並吸引了大批年輕人入駐,爲其帶來了巨大的流量和豐厚的廣告營收。
與此同時,它又向社交和電商等領域進軍,不斷拓展人們對短視頻平臺的想象邊界,甚至一度被預言將成爲下一代規則制定者。
僅回顧整個事件發現,移動互聯網時代,巨頭們拼的不是戰略、認知和技術,更是速度。
出手一定要快,機遇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爲什麼要做TikTok營銷?

作者 | Afish 編輯 |範志輝 Halsey的新歌發佈可謂是一波三折。
5月23日,Halsey更新了一條“I’m tired”(我累了)的TikTok視頻,她跟着BGM對口型哼唱了一段未發佈的新曲。
視頻配文表示,雖然“我已經在這個行業8年了,賣出超過1.65億張唱片”,但還是不能決定什麼時候發新歌。
她所屬的唱片公司Capitol Music決定暫緩發行,直到可以創造出“TikTok的病毒時刻”。
這條TikTok視頻隨即受到大量關注,在24小時內播放量達到700萬次,該事件也被《TIME》《Rolling Stone》等多家媒體雜誌報道。
藉着Halsey抱怨視頻的“東風”,Capitol Music終於在5月31日宣佈,將在6月9日發佈Halsey的新歌《So Good》,並表示“我們迫不及待地想讓全世界聽到她精彩的新歌”。
爲什麼成名多年、榮譽傍身的Halsey發佈新歌還會受到限制?打造TikTok上的爆款視頻會是音樂人新的枷鎖嗎? 音樂人爲什麼抗拒TikTok? 700萬的TikTok播放量和1.65億張唱片的輝煌過往,哪一個更能爲新歌保駕護航? Capitol Music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即使是成名已久的Halsey,新歌宣發也離不開TikTok的流量熱度。
這一決定背後,是TikTok在音樂行業的攻城略地。
就在去年,TikTok宣佈其月活用戶數量超10億,成爲繼Facebook、YouTube後第三個達成此成績的社交媒體平臺。
在龐大的用戶羣、互動性的社區生態下,TikTok對音樂的影響力也不斷躍升。
根據《TikTok 2021年度音樂報告》,2021年TikTok上約有430首歌曲的播放量超過10億次,是2020年(176首)的三倍。
而在2020年,在該平臺上爆紅的70 多位音樂人簽約了三大唱片。
TikTok指出,這些播放量並非“只是空中樓閣,而是直接轉化爲熱門歌曲和藝術家的商業成功”。
從音樂發現、唱片公司簽約,到Spotify聽衆增長、Billboard音樂榜單,音樂行業正在被TikTok重塑。
在這個顛覆式的劇本中,不少音樂人、營銷專家、頂級唱片公司正在努力追逐着短視頻走紅的熱度。
Halsey在她的Twitter中表示,她並不是不願意發TikToks,而是對公司模糊的指示感到困惑不滿。
公司要求她發佈六個視頻,並且這些視頻需要達到“假定的高瀏覽量目標”,唱片公司纔會確定新歌發行日期。
像Halsey一樣,一些音樂人對此顯得有些抗拒與無法適從。
Florence and the Machine的主唱Florence Welch、Charli XCX、FKA twigs、Post Malone等諸多音樂人都曾表示,他們面臨着製作TikTok進行歌曲營銷的壓力,或是難以自然地在社交媒體平臺展現自己。
一位歌迷在Twitter評論道:“這不僅僅是關於歌曲的推廣宣傳,實際上我更討厭的是,藝術家被迫製作‘TikTok友好型歌曲’。
唱片公司太想通過TikTok創造奇蹟了,而沒有去做實際的工作。
” 2021年11月,Adele在接受Apple Music藝人關係聯合主管及電臺主持人Zane Lowe採訪時,也討論了關於TikTok的話題。
對於經理人團隊希望她製作TikTok音樂的訴求,她表示:“如果每個人都專注於爲TikTok創作音樂,那麼誰在爲我們這一代創作音樂呢?” Adele認爲,她的音樂作品是針對與她有着類似經歷的30、40歲羣體,TikTok 14歲的青年羣體並非她的受衆,對於他們來說這些音樂內容有點太深了。
如果唱片公司將製作TikTok視爲藝術家的主要工作,寄希望於推出能夠病毒式傳播的音樂來確保投資回報,這無疑是本末倒置的。
TikTok上的病毒式時刻的確強大,但又不可預測。
就像Halsey這條吐槽TikTok的視頻,卻在TikTok上走紅。
在這個唯數據論的音樂環境裏,Halsey調侃道,既然TikTok讓她成功宣傳了一波新歌,“現在我要用TikTok實現我真正的計劃了,讓魔法接管世界”。
貶低還是擁抱:從廣播、MV再到TikTok1981年8月1日,伴隨着航天飛機哥倫比亞號首次發射和阿波羅11號發射的倒計時畫面,MTV創始人John Lack發出“Ladies and gentlemen,rock and roll”的聲音,傳媒公司Viacom正式推出了MTV音樂電視網。
MTV改變了傳統廣播節目模式,鼓勵藝術家們製作精緻的音樂視頻(即MV),讓音樂有更豐富的視覺影像表達。
隨後,邁克爾·傑克遜、麥當娜、Cyndi Lauper等巨星也通過MTV帶動了時代的流行風潮。
這種節目形式推出後受到了美國觀衆的喜愛。
1982年10月,Nielsen對MTV觀衆調查數據顯示,2000名受訪者中有85%觀看MTV,他們每週平均花費4.6小時。
不過,MTV也被認爲是一種商業創作,視覺形象、宣傳營銷開始變得比音樂本身更加重要。
唱片公司和MTV合作雙向利好,MTV音樂電視網通過流行內容維持高收視率,而唱片公司藉此讓歌曲得到廣泛曝光,並刺激音樂銷售。
到1980年代末,MTV已經進入近2000萬個美國家庭中,成爲唱片公司營銷的有效工具。
20世紀,自音樂成爲大衆消費品開始,唱片公司的主要任務就是通過宣傳營銷,讓人們聽到藝術家的音樂作品。
從廣播到MTV電視,再到如今的TikTok,伯克利音樂學院副教授George Howard認爲,其實沒有什麼新鮮事發生:在MTV時期,也有很多像R.E.M這樣的藝術家對視頻說不,他們認爲製作MTV是一種貶低;與此同時,Duran Duran已經做好準備,擁抱新的作品形式。
如何選擇,或許音樂人心裏已有答案。
爲了推動音樂在TikTok走紅,不少創作者或是營銷人員在網絡上分享了“TikTok攻略”,他們通常會提及以下幾點: (1)製作適合短視頻的歌曲,它需要有朗朗上口的歌詞和抓耳的副歌; (2)用音樂創建一個挑戰活動,與有影響力的網絡紅人進行合作; (3)使用與主題相關的話題標籤,以提高瀏覽量和知名度。
現在,一些音樂人已經接受TikTok的音樂玩法,將其視作通往成功的途徑。
例如,加拿大說唱歌手Tiagz通過參考TikTok上的流行歌曲和病毒式傳播的迷因,創作出具有TikTok基因的音樂,獲得了420萬的平臺粉絲。
此外,Drake也曾邀請網紅舞者爲歌曲《Toosie Slide》創作舞蹈挑戰,引發模仿熱潮。
音樂人通過社交媒體平臺接觸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廣泛的受衆,他們可以發佈各式內容來展示他的作品、形象與個性,建立起忠實的粉絲社羣。
營銷人員和唱片公司也愈加關注社交媒體平臺數據的作用,他們實時監測着TikTok上的活動、反應和熱度趨勢,以試圖對音樂作品、粉羣情況、市場動態進行更好地評估判斷。
TikTok正如過去的MTV,在如今的流行音樂文化中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
結語 流行音樂的宣傳營銷始終是朝主流市場看的。
順應着時代潮流,TikTok已經證明了它廣泛的影響力,成爲當下必不可少的營銷渠道。
要想成爲主流,讓歌曲快速爆火,藉助短視頻進行創作宣發無疑是最高效的方式之一。
但是,爆款歌曲不一定等於好音樂,TikTok的數據指標也不能成爲決定一首歌曲是否發行的必備要素。
否則,無異於對於創作的變相扼殺,對音樂創作者、音樂行業來說也是不可持續的。
羅大佑曾說,“寫曲子容易,但要使曲子的生命長一點,就很難。
我相信曲子的生命是和你放進去寫曲的心和時間的生命過程是成正比的。
”在追逐熱度趨勢、猜測平臺算法、琢磨正確的話題標籤與流行聲音後,創作的本真與自由該往何處尋? 我們相信,音樂不能如Tick-Tock,滴答作響,倏忽而逝。
排版 | 安林 ——看完以上內容,如果你覺得這篇內容對你挺有啓發,我想邀請你幫三個忙: 1、點個贊,讓更多的人也能看到這篇內容。
2、關注我和專欄,也可以加微信:chumo_01,互相交流,共同成長。
3、關注公衆號【音樂先聲(ID:nakedmusic)】,第一時間收到音樂產業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