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在國外有像在中國這麼受歡迎嗎?
想要資料的同學,點擊下面的卡片即可免費獲取⬇️⬇️⬇️ 接下來我們進入正題,內容有點長,全文乾貨,如果你是TikTok小白,請咬牙讀完,完全吸收後,會有一個全新的認知! 今天和大家分享TikTok全球用戶情況及近期直播的數據: 【1】美洲、東南亞、中東分別是目前活躍用戶最多的地區。
美洲月活躍用戶接近3億,東南亞2億,中東1.3億; 【2】美國月活躍用戶約1.15億,加拿大1億,巴西7000萬,墨西哥4200萬,中東沙特1700萬,英國2000萬; 【3】俄羅斯月活躍用戶近5000萬; 【4】印尼月活躍用戶約7500萬,目前是東南亞第一,同時,印尼開放了TikTok Shop,對印尼本土賣家開放入駐。
TikTok在國外究竟有多厲害?
來,咱們通過數據看看Tiktok在國外有多厲害。
據emarketer數據顯示,TikTok在美國的月活用戶在2020年將增長21.9%,達到4,540萬人。
到2021年,這一數字將超過5,000萬。
繼2019年增長了97.5%之後,動態的短視頻平臺吸引了衆多用戶,尤其是兒童和青少年。
在2019年,21.6%的美國社交網絡用戶(即五分之一以上)每月至少使用一次TikTok。
從Tiktok app的安裝量也可以看這個應用的快速擴張。
2019年,Tiktok的新裝機達7.38億, 全球10%+的人口安裝了這個APP。
Tiktok的用戶主要在南亞,印度是頭部市場,Tiktok近1/3的裝機都來自印度。
下圖是中國以外國家&地區在tiktok的使用時長,紅色的就是印度。
抖音在海外表現如何?有哪些競爭對手?
無障礙登錄/註冊海外抖音在海外表現如何?有哪些競爭對手?原文:抖音的海外戰事 原標題:抖音的海外戰事 熱鬧的東京澀谷晝夜無眠。
在這個“天價地段”,抖音日本的初創團隊租下了一間辦公室,空間之狹窄,甚至無法容納…顯示全部 01傻瓜式操作 一直以來,外界對中國互聯網科技公司能否進入美國市場,持懷疑態度的原因無外乎兩點: 一、近幾十年互聯網形態多從美國輸出;二、國內互聯網企業比如騰訊、百度等出海,因難以跨越文化鴻溝,大多折戟。
但TikTok,準確地說是其前身 http:// Musical.ly ,顛覆了這兩種情況。
2014年,以上海爲根據地、主打音樂元素的短視頻應用 http:// Musical.ly ,登陸美國市場,三年後,登頂美國App Store總榜第一,全球累計註冊用戶約2.4億。
大獲成功的訣竅在於 http:// Musical.ly的玩法——用戶通過“對嘴型”加“肢體表演”,搭配流行音樂,僅需15s就可發佈一個短視頻作品——既新穎,又不存在理解門檻(文化差異),讓它很快在美國青少年間蔚然成風。
比如,美國知名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曾描述道:“如果家裏有個高中生,你肯定曾作爲人肉背景,在他的15秒‘對嘴唱’視頻中出現過。
” 不過,美國青少年羣體的數量畢竟有限, http:// Musical.ly難以避免出現了增長乏力的情況。
危機時刻,字節跳動以10億美金將 http:// Musical.ly收入囊中,更名爲TikTok後在2018年8月重新上線,且TikTok不再只聚焦音樂領域,而是從小衆向主流轉變,追求用戶破圈。
而爲了延續 http:// Musical.ly的顛覆性,避免因內容豐富化,可能帶來的文化差異和使用習慣問題,TikTok主要做了兩件事。
第一個,是將在國內市場無往不利的算法機制,複製到了TikTok上。
這個殺器一出,看看你或者你身邊的人,拿着手機不停上翻抖音內容,然後傻樂的畫面。
就可以想象得出,TikTok對海外用戶的吸引性有多大。
據字節跳動內部披露,在將 http:// Musical.ly接入字節跳動的後端算法後,用戶在該應用上活躍的時長翻了一倍。
這在美國數據提供商Apptopia報告中也有相關印證,如下圖,自 http:// Musical.ly正式改名TikTok並引入推薦算法後,其每日訪客量迅速增加。
而在15s短時大腦皮層的愉悅刺激,讓用戶欲罷不能的同時,如何讓用戶願意分享自己的內容,是TikTok做的第二件事。
可以看到,TikTok的短視頻製作工具,相比後續上線的其他短視頻平臺,極具競爭力——“傻瓜”級剪輯製作模式,豐富的場景呈現,對發佈內容的傳播效果極爲友好。
以TikTok平臺獨有的“二重唱”功能爲例,使用這一功能,用戶可以將自己製作的視頻,與其他人的原創視頻一起播放,有着極佳的互動和創意效果。
打個比方來說,就是通過視頻剪輯,你可以像真的一樣,從周杰倫的可樂杯裏喝可樂。
如此一來,在“理想照進現實”的驅動下,用戶的創作慾望激發,病毒傳播式的“狂歡”隨之而來。
除了製作工具抗打,TikTok也不吝於在其他工具上,借力打力,擴大傳播。
得益於國外“互聯互通”的互聯網環境,比如,雖然是死對頭,但Snapchat的內容可以分享到Facebook上。
TikTok將“在TikTok中創建,在其他地方分發”的功能發揮到極致。
如下圖,Twitter、Facebook、Instagram等流行的平臺都在其分享外鏈裏,這比Instagram、YouTube寥寥無幾的分享鏈接壯觀多了。
臉皮夠厚下,TikTok的免費“小廣告”貼滿了各大主流社交平臺,既放大了內容傳播效果,也掠奪了不少用戶的關注目光。
數據顯示,今年的5月、9月,TikTok北美地區的用戶使用時長,分別超過了Facebook和YouTube,成爲北美第一大“時間殺手”。
綜上,在 http:// Musical.ly的產品顛覆基礎上,TikTok通過算法和工具功能的競爭力,繞開文化差異障礙,實現用戶被動拉新積累。
但字節跳動的野心,顯然並不止於此。
“要在不考慮盈利的情況下,衝刺海外用戶的數量。
”張一鳴在2018年的內部指示中這樣說道。
由此,TikTok通過複製國內抖音買量發展的模式,開始迅速切入全球範圍內的主動拉新增長。
02打造年輕人喜歡的風格 不同於國內“你爸媽比你更愛抖音”的情況,TikTok在海外的目標用戶羣以年輕人爲主。
而年輕人的風向偏好,向來捉摸不定。
明確這一點,TikTok的全球用戶擴張——買量以及運營過程中,將本地化作爲拉新的底色(當然,這同時也可避免文化差異障礙)。
就買量推廣來說,和很多企業一樣,TikTok切入或打開各地市場的第一步,是邀請當地的流行明星合作推廣。
當然,各地在這一步上,初期的進展並不都一帆風順。
比如,日本的娛樂行業最初對其就不太待見。
據日本TikTok拓展負責人俞捷克表示:“大多數時間,藝人公司都不會給你溝通的機會,常用沒時間推脫。
或者聊得不錯,但最終也會被高層否定。
” 出師不利,進展緩慢下,TikTok又追加了數億的投放預算。
與此同時,TikTok運營方面發現,一位名叫木下優樹菜的女藝人自主入駐了TikTok。
木下優樹菜在日本非常紅,TikTok抓住機會簽下了她。
並以此爲標杆,吸引了石原里美,人氣歌手彭薇薇,女子偶像團體E-Girls等的合作加盟。
明星效應爲TikTok帶來了大量年輕用戶,這些用戶下載之後,又迅速在校園裏擴散。
很快,帶有TikTok水印的視頻開始在社交網絡風靡。
而名人效應“破冰”後,更大規模的廣告買量繼續跟進。
資料顯示,TikTok2019年在美國的廣告支出,從2018年的10億美元驟增到40億美元左右。
撒出去的錢,除了常規的品牌廣告展示(如贊助2020年美國超級碗),很大一部分投放在YouTube、Facebook、Twitter、Snapchat等社交平臺,做目標羣體精準營銷。
以Facebook爲例,相關報道稱,2019Q1,Facebook安卓版13%的廣告是TikTok。
而幾乎每一輪買量宣傳過後,TikTok的APP下載量,都會有一波明顯的拉漲。
分析到這裏,有人可能會質疑,這和上述扎克伯格說的沒差別呀,TikTok的用戶增長就是“血厚”砸出來的,沒什麼獨到之處。
那麼,TikTok到底是靠什麼反轉劇情的呢?答案是本土化運營。
國內互聯網企業出海,最棘手的其實是當地運營問題,因爲涉及到管理以及控制權問題的糾紛,企業難免放不開手。
比如快手海外版,負責海外業務的首席增長官一職持續動盪——先後經歷陳晗,以及原字節跳動國際業務總裁劉新華,目前控制權又收回宿華手裏,使得海外發展受限極大。
前車之鑑的教訓下,TikTok在本地化運營上選擇大撒手。
一方面,從基層員工,到高層管理人員,都儘可能在當地招募。
爲此不惜和衆多巨頭直接開撕。
比如,2019年年底,TikTok在硅谷開設辦事處,堵在Facebook的家門口挖人。
將兩家之間的競爭從爭奪年輕用戶,升級爲爭奪人才。
而截至目前,其各地的高管層,大多來自迪士尼、Google、Facebook、微軟、索尼、華納、Hulu等公司。
另一方面,對本地化團隊絕對放權。
TikTok日本市場拓展負責人俞捷克曾在採訪中表示,在發展預算上,公司給了他極大的權力,幾乎是報多少批多少。
本地化運營團隊到位,接下來的發展,差不多是將抖音的模式在各地區複製一遍。
具體邏輯爲: ·美版用戶注重獵奇娛樂體驗;·印度版用戶更偏愛跳舞、歌曲類視頻;·日版用戶追逐二次元、團體挑戰風。
根據這樣的用戶需求特點,進行本地化內容的精準輸出。
比如,複製抖音的引流利器——標籤挑戰賽,不定期舉行與品牌、網紅明星合作的標籤挑戰活動,吸引粉絲進行跟拍、合拍等創作,擴充內容維度。
此外,各地區的平臺,建立了專門的創作者聊天社區,通過爲創作者提供技術支持和合作機會,挖掘內容供給空間。
這種方式對創作者粘性影響積極。
“創作者與平臺密切聯繫方面,TikTok做得最好,我幾乎每週都會與TikTok本地的合夥人通電話、發短信乃至見面。
”同時註冊有TikTok以及Facebook、Spotify平臺賬號的創作者Nathan Piland這樣說道。
綜上,一邊砸錢買量,激發需求,一邊扶持本地化運營,進行精準內容輸出承接需求,“需求-供給”盤子轉起來的TikTok,相當於啓動了用戶拉漲的按鈕。
不過,TikTok的跨越式發展,已經驚醒了巨頭,不管是Facebook等的模仿跟風,還是相關政策限制等,都給TikTok的未來發展增加了不確定性。
03總結 TikTok像一個突然冒出的黑馬,擾亂了全球社交媒體領域的格局,用戶們對其沉迷不已。
而其能打破認知,崛起的憑據在於,產品在操作和觸達用戶上,繞開用戶習慣壁壘,極具競爭力;同時,絕對放權的本地化運營,讓各地市場的平臺供需生態最優化,盤活了主動拉新基本面。
然而當下的競爭局勢已有了變化,一方面,巨頭開始警惕抵抗,也傾注力量瓜分短視頻蛋糕;另一方面,政治勢力干預、模仿者衆多,這或將影響TikTok下一階段的發展節奏。
2022-01-18 17:52
開通tiktok海外直播公會如何收費?
Tiktok海外公會目前有兩種分成政策(出海公會)和(本地公會) 出海公會:國內主體申請,並且要滿足國內有運營抖音公會經驗,而且公會月流水要達到100W音浪,部分地區要求500W音浪;美國需要滿足1000W音浪。
(代開+mcnhs7737) 成功申請tiktok出海公會跟官方簽定激勵政策(對賭協議),有機會獲得最高27%的分成,加上基礎任務獎勵(最高12%+拉新任務獎勵),最高可獲得39%(具體以申請的地區爲準,因爲現在官方這邊把地區分爲 A/B/C三類) 全平臺入駐+mcnhs7737本地公會:用中國香港執照或者當地的執照申請;成功申請後除了獲得基礎任務獎勵外(最高12%+拉新任務獎勵),後期官方還會舉行非常多的活動來扶持本地公會,很多活動出海公會是參與不了的。
所以想入駐海外公會的朋友們,也不用太糾結走本地公會還是出海公會,建議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申請。
而且本地公會的申請週期也相對快一些~ 1、TikTok公會開放地區 Tiktok目前在全球範圍內只是屬於部分開放狀態 目前已經開放的地區有: 美國、英國、中國臺灣、巴西、土耳其、菲律賓、越南、中東、泰國、印尼、俄語區。
後續還將陸續增加其他新的區域。
有多少國內公會/MCN大腿都拍腫了,後悔自己在抖音低門檻的時候,沒有及時跟上時代潮流,現在做抖音主播孵化標準和難度都已經非常高了,競爭越來越激烈。
這就是爲什麼這麼多人轉戰海外tiktok的原因:國外版的TikTok剛剛崛起,但是發展規模僅僅相當於國內2018年抖音剛起步的狀態。
和中國版的“抖音”幾乎一樣,都是字節跳動公司旗下的項目。
現在做國外版TikTok,有什麼優勢?用戶基數大:①2021年7月下載量突破30億,成爲世界上第五個下載量超過30億次的非遊戲App; ②2021年9月27日,TikTok宣佈月活躍用戶超過10億大關,達成這一數據,TikTok僅用了4年多時間,成爲世界上最短時間月活躍用戶達到10億的App ③TikTok成爲全球主流應用商店綜合下載量第一名全平臺入駐+mcnhs7737 國外版的TikTok的盈利方式是什麼?直播公會:簽約主播:一次簽約五年收益,鎖定長期利益; 直播打賞:孵化的主播,賺取直播打賞;爲TikTok平臺賺到的打賞越多,我們公會獲得的利潤就越高。
tiktok電商服務商(TIKTOK跨境MCN/跨境TSP):跨境電商、直播帶貨、視頻廣告費、櫥窗、引流等; 只要看懂了中國版抖音的盈利模式和威力,就能夠深刻的體會到國外版TikTok的巨大商業潛力!那麼申請tiktok直播公會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呢?1、國內有運營抖音公會且近三個月流水滿足每月>100W人民幣;或者有海外當地的營業執照(部分地區香港執照可用)、運營團隊。
2、有運營公會的經驗和能力,有計劃在Tiktok平臺上長期發展的規劃。
iktok公會申請入駐注意事項:威 mcnhs7737 現在海外抖音是一片藍海,正是紅利期的時候,想要申請入駐tiktok公會的可要抓緊咯!建議找個代辦機構進行申請入駐。
1)申請tiktok公會首先必須先申請抖音公會 2)每個地區後臺不一樣、要單獨申請(代開+mcnhs7737) 3)分成比例所有地區一樣、最高87(構成:主播50%+平臺對賭27%+主播任務獎勵6%-10%) 4)流水換算方式(例:100M鑽石=10000萬流水=100萬美金=100萬×匯率換算6.4623=646.23萬) 5)結算:國內營業執照需要開通海外賬戶, 跟Tik Tok海外公司進行結算 6)同一營業執照可申請多個地區公會 7)營業執照必須爲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8)Tiktok公會沒有推薦位、運營可直接給直播間加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