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邊民互市

(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10+1):2010年,中國和東盟十國簽訂了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合作協議,並將每年一次的雙方貿易交易和投資洽談活動安排在廣西南寧舉行,並將這一平臺永久落戶南寧。
這既是雙方合作的友好象徵,也爲雙方開展經貿、文化、人員交流創造了條件,加之“10+1”、“10+3”、“10+5”等多邊會議和合作所帶來的輻射效應是無法估量的。
(三)中越邊境地區的貿易交流:中越兩國山水相連,僅陸地邊界線就有1000多公里,自古以來就有通商貿易的傳統。
2014年兩國貿易額已達到600億美元(2014年中國與東盟貿易總額達到了4800億美元),中越邊境線的40多個邊貿市場所產生的邊境貿易更是來勢很好,爲推動兩國經濟的發展,特別是邊境地區經濟的發展,提高邊民的生活水平,促進邊境地區的和平與繁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憑祥

憑祥地處廣西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兩個板塊的交匯區,是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一軸兩翼”中的重要節點城市。
憑祥與越南接壤,轄區內有憑祥(鐵路口岸)和友誼關(公路口岸)2個國家一類口岸、平而關(水路口岸)1個國家二類口岸,弄堯(含浦寨)、憑祥(叫隘)、平而、油隘4個邊民互市點,是廣西口岸數量最多、種類最全、規模最大的邊境口岸城市。
浦寨邊境貿易管理區是中越邊境線上最大的邊貿點之一,浦寨已形成中越邊境最大的紅木傢俱、工藝品專業市場和水果交易市場,也是中國有名的邊貿城。
2005年,憑祥市地區生產總值11.34億元;對外貿易成交額60.84億元;財政收入1.60億元。

中國邊境貿易概論

本書可供邊境貿易管理部門和研究邊貿經濟、外貿經濟、世界經濟民族經濟的研究人員參考,也可作爲高校有關專業的本科或研究生教學用書,還可以作爲邊境貿易經營和管理人員的培訓教材。
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邊境貿易概論 ISBN:780181400 作者:楊清震 出版社:中國商務出版社 定價:32 頁數:290 出版日期:2005-7-1 版次: 1 開本:小16開 包裝:平裝簡介 本書闡述了中國邊境貿易的理論依據和實踐依據,總結了其產生和發展的歷史經驗;論證了中國邊境貿易的基礎和國內外環境;介紹了邊境地區、邊境口岸和邊境民族的基本情況以及邊境貿易的類型和方式;分析了中國邊境貿易的市場調研、價格制定、加強管理和提高效益的問題;提出了新世紀邊境貿易發展的戰略。
觀點新穎,內容全面,材料翔實,論證充分,對於構架中國邊境貿易概論這門新興學科的理論體系作了有益的探索。
目錄 第一章 中國邊境貿易的對象和依據 第一節 中國邊境貿易的概念 第二節 中國邊境貿易的對象 第三節 中國邊境貿易的依據 第二章 中國邊境貿易的產生和發展 第一節 中國古代邊境貿易 第二節 中國近代邊境貿易 第三節新中國邊境貿易 第三章 中國邊境貿易的性質、地位和作用 第一節 中國邊境貿易的性質 第二節 中國邊境貿易的地位 第三節 中國邊境貿易的作用 第四章 中國邊境貿易的基礎和環境 第一節 中國邊境貿易的基礎 第二節 中國邊境貿易的環境 第三節 邊境貿易經營者應具備的條件和素質 第五章 中國邊境地區、邊境口岸和邊境民族 第一節 中國邊境地區 第二節 中國邊境口岸 第三節 中國邊境民族 第六章 中國邊境貿易的類型和方式第一節 中國邊境貿易的分類方法 第二節 中國商品交換型邊境貿易 第三節 中國經濟技術合作型邊境貿易 第四節 邊境貿易方式的選擇 第七章中國邊境貿易市場 第一節 中國邊境貿易市場概述 第二節 中國邊境貿易市場調研 第三節 中國邊境貿易市場預測 第四節 中國邊境貿易市場選擇 第八章 中國邊境貿易商品的生產 第一節 發展中國邊境貿易商品生產的意義和對策 第二節 中國邊境貿易產品的生命週期和新產品開發 第三節 中國邊境貿易商品的質量管理與成本管理 第四節 中國邊境貿易出口商品生產基地建設 第九章 中國邊境貿易的商品價格 第一節 中國邊境貿易商品的價格構成 第二節 影響中國邊境貿易商品價格的因素 第三節 中國邊境貿易作價原則第四節 中國邊境貿易定價策略 第十章 中國邊境貿易管理 第一節 中國邊境貿易管理概述 第二節 中國邊民互市貿易管理 第三節 中國邊境小額貿易管理 第四節 中國邊境地區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管理 第五節 中國邊境貿易商檢管理 第六節 中國邊境貿易海關管理 第七節 中國邊境出入境管理 第八節 中國邊境貿易外匯管理 第十—章 中國邊境貿易的經濟效益 第一節 中國邊境貿易經濟效益及其考覈指標 第二節 中國邊境貿易經濟效益的影響因素 第三節 中國邊境貿易經濟效益的提高途徑 第十二章 中國邊境貿易發展戰略 第一節 中國邊境貿易總體發展戰略 第二節 中國邊境貿易出口貿易發展戰略 第三節 中國邊境貿易進口貿易發展戰略 主要參考文獻

日屋口岸

日屋口岸是邊境陸路口岸,位於西藏日喀則地區定結縣境內,距離定結縣7.6公里,距地區所在地日喀則市303公里。
南西與尼泊爾接壤,與尼泊爾的哈提亞市場對應,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正式開放。
歷史上,日屋口岸就是中尼兩國傳統的邊民互市貿易市場。
簡介 日屋口岸是邊境陸路口岸,位於西藏日喀則地區定結縣境內的日屋鎮南部,距離定結縣7.6公里,距地區所在地日喀則市303公里。
南西與尼泊爾接壤,與尼泊爾的哈提亞市場對應。
歷史 歷史上,日屋口岸就是中尼兩國傳統的邊民互市貿易市場。
1972年被國務院批准爲國家二類陸路口岸。
由於日屋至邊境線(陳塘)不通車,口岸除民間小規模互市貿易往來外,並未真正通商。
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正式開放。
2002年國家投資修建日屋至陳塘的公路,以推動日屋口岸的邊貿發展 。
日屋口岸與尼泊爾的哈提亞市場對應,是中國西藏同尼泊爾之間傳統的邊境貿易市場,屬集市型邊民互市貿易市場,1987年開放。
當地產有各種豐富的中藥材,主要野生藥材貝母、胡黃連、雪蓮花、馬蘭草遍地皆是。
尤其是貝母,年產量在5000斤左右。
因交通不便和基礎設施未跟上,其巨大的資源潛力未充分發揮出來,具有一定的發展前景。
陳塘有大片原始森林,是木材藏量豐富區,每年都有對尼邊民的木材交易。
由於相鄰國開放程度不夠等因素,邊民互市貿易規模不大,均是境外邊民到西藏境內參加交易,西藏邊民幾乎不到境外交易,年交易總額僅150萬元人民幣左右。
口岸設施也急待建設。
雖有較久的交易歷史,但交易範圍卻隨樟木口岸等口岸的擴大而萎縮。
口岸中方一側至日喀則均爲土石路,冬季約有3個月的時間雪封山,氣候好的年份亦可常年保通。
自然地理 日屋口岸在日喀則的定結縣。
定結縣位於西藏自治區西南部,喜馬拉雅山北麓。
東連崗巴縣,西臨定日縣,北與薩迦縣接壤,南與尼泊爾和錫金兩國毗鄰,邊境線長達170公里,邊境通道21個。
北緯28.3度,東經約87.7度。
有1個國家二級通商口岸—日屋邊貿市場。
2020年全縣轄3鎮7鄉村,1個口岸管委會70個行政村6861戶24754人,其中農牧民4356戶20007人。
中石器時代就有藏族祖先在此生息繁衍,歷史上行政區劃爲後藏屬地,元時歸入全國統一版圖。
1951年屬日喀則專區,1954年屬藏區總管。
民主改革後於1960年和金龍奚、康巴宗合併,成立定結縣,歸日喀則專區。
邊貿物交會 2010年8月10日,農牧民羣衆參加在西藏日喀則定結縣舉行的首屆日屋口岸邊貿物交會。
當日,爲期一週的首屆日屋口岸邊貿物交會開幕,將近200家當地商戶以及尼泊爾商戶參加。
交易物品主要包括當地的土特產、民族手工藝品以及尼泊爾的日常生活用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