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關島

氣候 南關島氣候溫和溼潤,擁有豐富的海產品,是著名的蝦皮之鄉。
選址理由:在有着漫長海岸線、千座島嶼的浙江省,選擇一戶漁民我們可以有許多種選擇,但是我們選擇了南關島,因爲它在每個年關都有着特殊的價值和狀態———繁忙。
這是少見的。
也許春節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意味着休閒、熱鬧、放鬆,但是這裏的漁民不能。
他們必須追逐着海洋的腳步,追逐着蝦的汛期,用“年”的時間來獲得財富。
一年裏,這個季節是他們的希望,生計的、家庭的、未來的希望。

瓦房店蝦皮

瓦房店蝦皮,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產品介紹 “瓦房店蝦皮”在當地和全國市場上享有 “金勾蝦皮”的美稱。
奉天通志記載:“遼海漁業自魏晉時已興盛。
……蓋遼海四達,天然海產薈萃之地”。
《瓦房店市志》、《復縣誌》、《大連水產志》均有記載。
原來的加工方式是原始傳統的加工工藝,大鍋煮燙,自然晾曬。
21世紀初,隨着人們市場品牌意識的提高,政府品牌戰略的推動,“瓦房店蝦皮”的生產加工工藝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逐步開始從傳統的原始加工方式向工廠化精深加工工藝轉變,從鮮品原料到成品採用全物理加工過程,從而“瓦房店蝦皮”的產品質量得到很大提高,食品安全衛生得到保障。
由於“瓦房店蝦皮”採用先進的生產工藝流程製作,獨特的地域環境造就其產品質量上乘,色澤金黃品相好,肉質堅實,極富彈性,味道鮮美。

海洋生物--中國毛蝦

名稱: 中國毛蝦 中國毛蝦(櫻蝦科)Acetes chinensis 【地方名】毛蝦、紅毛蝦、蝦皮、水蝦、小白蝦、苗蝦、小白蝦。
【形態特徵】體形小,側扁,體長2.5~4釐米。
甲殼薄。
額角短小,側面略呈三角形,下緣斜而微曲,上緣具兩齒。
尾節很短,未端圓形無刺;側緣的後半部及末緣具羽毛狀。
僅有3對步足並呈微小鉗狀。
體無色透明,唯口器部分及觸鞭呈紅色,第六腹節的腹面微呈紅色。
【產地、產季】我國沿海均有分佈,尤以渤海沿岸產量最多。
產地主要有遼寧、山東、河北、江蘇、浙江、福建沿海。
漁汛期渤海爲3~6月及9~12月;浙江爲3~7月;福建爲1~4月和]1~12月。
【經濟價值】因體小殼薄肉嫩,適於加工成蝦皮或蝦醬。
市場上的蝦皮即爲毛蝦加工而成。
蝦皮每百克含蛋白質達39.3克、脂肪3克,並富含鈣、磷等礦物質。
兒童常食之有助於骨胳和牙齒的發育生長;老年人多食用也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家庭食用方法多而簡便,如蝦皮炒雞蛋、熬冬瓜、燒白菜或蘿蔔、炸丸子、作餡及湯料均很鮮美。

蠣蝦和其它蝦的區別

蠣蝦與其他蝦的區別對比如下:一、蠣蝦1、學名:鷹爪蝦2、俗稱:雞爪蝦,紅蝦,沙蝦,厚殼蝦3、形態:個頭不大,很少有超過10公分的,但味道奇鮮。
4、產地:它的野生產量很高,尤其在膠東半島的煙青威水域出產的最爲著名。
5、價值:這種蝦除了食用外,最主要的作用是製作海米。
用鷹爪蝦製作的海米被稱爲“金鉤海米”,以威海榮成的“龍鬚金鉤”和青島沙子口的“沙子口金鉤”質量最好。
二、中國對蝦1、學名:中國明對蝦2、俗稱:大蝦、對蝦、肉蝦、黃蝦(雄)、青蝦(雌蝦)、明蝦。
3、形態:體長大而側扁。
雌體長18~24釐米,雄體長13~17釐米。
甲殼薄,光滑透明,雌體青藍色,雄體呈棕黃色。
通常雌蝦個體大於雄蝦。
對蝦全身由 20節組成,頭部5節、胸部8節、腹部7節。
除尾節外,各節均有附肢一對。
頭胸甲前緣中央突出形成額角。
額角上下緣均有鋸齒。
 4、產地:主要分佈於我國黃渤海和朝鮮西部沿海。
我國的遼寧、河北、山東省及天津市沿海是對蝦的重要產地。
5、價值:對蝦肉質鮮嫩味美,營養豐富。
鮮食可烹調紅燜大蝦、煎明蝦、溜蝦段、琵琶大蝦、炒蝦仁等。
加工於製成蝦乾、蝦米等爲上乘的海味品。
中國對蝦是我國水產品出口的主要產品。
三、脊尾白蝦1、學名:脊尾白蝦2、俗稱:白蝦、五須蝦、青蝦、絨蝦、迎春蝦。
3、形態:體長5~9釐米。
額角側扁細長,基部1/3具雞冠狀隆起,上下緣均具鋸齒,上緣具6~9齒,下緣3~6齒。
尾節末端尖細,呈刺狀。
體色透明,微帶藍色或紅色小斑點,腹部各節後緣顏色較深。
死後體呈白色。
4、產地:我國沿海均產之,尤以黃海和渤海產量較多。
每年4~10月都可捕獲,近年已開始進行人工養殖。
5、價值:脊尾白蝦是我國近海重要經濟蝦類,其產量僅次於中國對蝦和中國毛蝦。
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
除供鮮食外。
其卵可於製成蝦籽,也是上乘的海味幹品。
四、毛蝦1、學名:中國毛蝦2、俗稱:毛蝦、紅毛蝦、蝦皮、水蝦、小白蝦、苗蝦、小白蝦。
3、形態:體形小,側扁,體長2.5~4釐米。
甲殼薄。
額角短小,側面略呈三角形,下緣斜而微曲,上緣具兩齒。
尾節很短,未端圓形無刺;側緣的後半部及末緣具羽毛狀。
僅有3對步足並呈微小鉗狀。
體無色透明,唯口器部分及觸鞭呈紅色,第六腹節的腹面微呈紅色。
4、產地:我國沿海均有分佈,尤以渤海沿岸產量最多。
產地主要有遼寧、山東、河北、江蘇、浙江、福建沿海。
5、價值:因體小殼薄肉嫩,適於加工成蝦皮或蝦醬。
市場上的蝦皮即爲毛蝦加工而成。
家庭食用方法多而簡便,如蝦皮炒雞蛋、熬冬瓜、燒白菜或蘿蔔、炸丸子、作餡及湯料均很鮮美。
五、口蝦蛄1、學名:口蝦蛄2、俗稱:皮皮蝦、蝦耙子、蝦公駝子。
3、形態:頭部與腹部的前四節癒合,背面頭胸甲與胸節明顯。
腹部七節,分界亦明顯,而較頭胸兩部大而寬,第一對內肢頂端分爲三個鞭狀肢,第二對的外肢爲鱗片狀。
胸部六節,前五節的附屬肢具鰓,第六對腹肢發達,與尾節組成尾扇。
蝦姑雌雄異體,雄者胸部末節生有交接器。
4、產地:口蝦蛄是沿海近岸性品種。
蝦蛄喜棲於淺水泥沙或礁石裂縫內,我國南北沿海均有分佈。
口蝦蛄爲渤海灣特有品種,產量較多,據1982年~1983年調查統計,年產量2500噸左右。
資源量約5000噸以上。
5、價值:口蝦蛄味道鮮美,價格低廉,爲沿海羣衆喜愛的水產品。
現在也成爲沿海城市賓館飯店餐桌上受歡迎的佳餚。
六、刀額新對蝦1、學名:刀額新對蝦2、俗稱:麻蝦、虎蝦、花虎蝦、泥蝦、基圍蝦、砂蝦、紅爪蝦。
3、形態:體淡棕色,刀額新對蝦體長一般爲7.5~16釐米,額角上緣6~9齒,下緣無齒。
無中央溝,第一觸角上鞭約爲頭胸甲技的1/2,腹部第1~6節背面具縱脊,尾節無側刺。
第一對步足具座節刺,末對步足不具外肢。
4、產地:主要分佈於日本東海岸,我國東海與南海,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及澳大利亞一帶。
廣東沿海的河口海區產量較高,目前廣東已開始養殖。
在香港養兩個月左右即可上市。
5、價值:刀額新對蝦是經濟蝦類中的中小型對蝦。
捕撈成活率高,較耐於運,是珠江口一帶漁民向港澳出口活蝦的重要品種。
營養價值與其他蝦類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