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ee在東南亞有幾個國家?
蝦皮平臺是東南亞以及中國臺灣地區的電商平臺,成立於2015年。
蝦皮平臺的母公司是東南亞互聯網企業Sea(原名Garena),該企業創立於2009年,於2016年獲得馬來西亞國庫控股公司領投,騰訊追投(騰訊幾年前領投了A輪)的1.7億美金D輪融資。
除了電商業務和主營的遊戲業務外,Sea還擁有類似阿里巴巴支付寶的支付業務-Airpay以及類似騰訊微信的社交業務Beetalk,從業務上看類似“東南亞版”的騰訊。
Shopee總部在新加坡,目前覆蓋8個國家和地區,包括馬來西亞、中國臺灣、印度尼西亞、新加坡、巴西、泰國、越南和菲律賓,同時在中國香港、深圳和上海地區設立辦公室。
目前在東南亞6國、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跨境員工超過4500人,Shopee 2017年GMV達到41億美金,同比增長258%。
Shopee的母公司是誰?是一傢什麼樣的公司?規模如何?
1.Shopee 的母公司爲東南亞大型互聯網企業 Sea (原名 Garena),該企業創立於 2009 年, 於 2016 年獲得馬來西亞國庫控股公司領投,騰訊追投(騰訊幾年前領投了 A 輪)的 1.7 億美金 D 輪融資。
除了電商業務和主營的遊戲業務外,Sea 還擁有類似阿里支付寶的支 付業務 Airpay 以及類似微信的社交業務 Beetalk,從業務上看類似“東南亞版”的騰訊。
2.目前有新加坡,馬來西亞、臺灣、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和菲律賓這 7 個站點。
其中 目前開通了跨境賣家業務的有新加坡、馬來西亞、臺灣、印度尼西亞和泰國站點。
Shopee 目前在東南亞 6 國、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跨境員工超過 2000 人,2017 年的年
如何評價品玩新出的關於shopee新加坡的文章?想求證下shopee內部的同學文章真實性?
老蝦捲回答一下。
雖然公司有很多待解決的問題,但是黑公司不是你這麼黑的啊! 首先就是把股價和技術陰陽怪氣地扯在了一起。
電商行業的都知道,技術不是股價上升或者商業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商業模式纔是。
蝦皮的技術是做的有點拉,但股價問題絕對不是技術團隊的鍋。
技術團隊人員變動,那也不會影響股價本身。
其次就是文章大量的細節全靠“新加坡員工”的口述+他們的意見猜測。
文章裏,幾個“新加坡員工”說“現在採取了ABCD的措施”,之後就接一句說“我覺得這個措施是爲了縮減新加坡的規模、讓新加坡給中國團隊交權。
”通篇讀下來,連hot desk都能解讀爲這個目的,這可太無語了,通篇的模式就是:把幾個措施列出來,然後讓“新加坡員工”來把它們解讀爲“又要讓中國人來搶工作啦”的方向。
之後就是隨處可見的事實錯誤,可見作者連覈查都沒做。
比如:YC的職務是技術VP而不是什麼CTO,Shopee就沒有CTO;噴“技術委員會是入職兩個月、從中國空降的管理層”,實際上技術委員11個人8個在新加坡,一般都是18年甚至更早入職的老兵;還有什麼“新加坡員工才1000人”,都快到3000了好嗎?! 我很想問,這位作者能不能交叉求證一下?你採訪完了“新加坡員工”之後,致電一下Shopee,把YC的發言、新加坡員工人數、技術委員會的情況這些關鍵事實都詢問一下,沒問題吧?Shopee要是說一句“無可奉告”,你再去寫也來得及。
說句誅心之論,從“技術委員會掌管新加坡和中國人員的晉升”那一句,我就琢磨出味道來了:你咋不說是“新加坡、中國、越南、印尼和中國臺灣地區”(即所有有開發團隊的地區),非要把“新加坡”和“中國”單獨拿出來呢?嘖嘖,是不是爲了強調什麼呢? 噴公司的不好,沒問題;裝着一副“新加坡人”“害怕被中國人卷”的面孔,實則操縱中國的媒體搞辦公室政治,我只能呵呵。
北京阿里offer和新加坡shopee的offer應該如何選擇?
北京阿里offer和新加坡shopee的offer應該如何選擇?北京,京戶,在京有一套房產,工作五年,大數據領域,分別拿了阿里和新加坡shopee的offer,薪水是新加坡的offer略高一些。
新加坡環境好宜居,…顯示全部 去阿里,爲什麼這麼說。
阿里巴巴在在新加坡收購了lazada,lazada是shopee的對標公司。
lazada的cto在阿里是什麼級別呢?p9。
明白了吧。
這就是新加坡工程師的上限。
shopee也好,lazada也好放在bat,也就是一個不大不小的事業部。
你在阿里這樣的公司有更多的成長空間。
至於說生活環境、醫療教育這些都是虛的。
新加坡政府對自己公民很好,你來也就是一個外國人而已。
不要奢求太多。
新加坡政府很務實的這是希望你來幹活。
也許三五年以後新加坡政府不再扶持互聯網了,你就只能滾蛋了。
當年的生物製藥和電子,在新加坡何等風光。
新加坡的互聯網公司的問題是單獨看個體很強,各個都是nus的master、ntu的master。
但是這些人在一起很難有效率,做不出國內的這些大工程。
別問爲什麼,就是做不出來。
最後如果你在阿里幹到了p8,直接去北美唄。
或者幹到p7再來新加坡。
因爲新加坡漲薪比較慢,你起點高一點再來吧。
這樣也方便申請pr。
千萬不要7,8k新幣就來。
怎麼也要10k+才能來。
相關利益關聯:前shopee員工 2018-11-13 15:55 贊同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