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口越南近年的哪些產品最多?

越南的北部靠近中國,以中國儒家文化爲主。
南部在沒有統一之前屬於法國的殖民地,受到資本主義思想影響,它的整個的思想偏西方化的,在南部經常要給小費。
相對而言,南方經商的氛圍會更濃,經營經商的環境更好,信用程度更高。
05.越南對外開放的節奏 越南的發展目標,是到2045年成爲高收入發達國家。
爲了迎合製造業發展,越南和全球主要經濟體都已簽署高規格的自貿協議,極力擴大其“朋友圈”。
目前已經簽署了RCEP、CPTPP、10+3、EVFTA。
在這些協定生效之後,從越南出口到一些國家就可以享受到比較低的關稅,比如目前越南出口到歐洲,稅收相對是比較低的,很多產品甚至都可以實現零關稅。
越南簽署的自貿協定 6.越南的零售市場 在越南,零售已成爲增速最快的行業之一。
2021年,零售對越南GDP的貢獻超過9.4%,提供了730萬個就業崗位。
食品和生活用品是越南零售市場最熱門的產品門類,佔到銷售總額的49.3%。
電子和電器產品佔零售銷售總額的11.5%。
健康和美容產品是第三大熱門產品門類,佔到銷售總額的10.6%。
最終消費支出數據顯示,隨着可支配收入的增長,消費支出預計將更多轉向非生活用品門類。

中國參與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國家報告

2010年,中越雙邊貿易額爲300.9億美元,比2008年增長54.6%。
其中,中國對越南出口231.1億美元,進口69.8億美元,分別比2008年增長52.8%和60.8%。
從品種來看,中國對越南主要出口商品是機電產品、紡織品、高新技術產品、鋼材、農產品等;自越南進口主要商品是機電產品、煤、高新技術產品、農產品、紡織品、原油、天然橡膠等。
截至2010年底,越南累計在華實際投資達1.2億美元;中國對越南直接投資累計達9.9億美元。

「日本人最好的產品賣給本國人,二流產品賣給歐美,三流賣給亞洲」這個說法正確嗎?

出口同樣一件產品,中國出口到發達國家和出口到發展中國家的產品也是不一樣。
如果留意國際新聞,你發現這兩年越南的假冒僞劣商品氾濫,甚至引起中毒事件,這些商品很大部分都來自中國。
這並不完全因爲中國商人/工廠主都利慾薰心,越南方面的進口商也有自己的唯利是圖的責任。

把服裝企業搬往東南亞有哪些優勢和劣勢。?

優勢: 降低生產成本 廉價的勞動力資源:東南亞現在正處於人口紅利的巔峯,青壯年佔總人口的一半比例,同時工人工資低,一個月只有100美元到200美元之間,摺合人民幣大概是700塊錢到1500塊錢之間 土地成本低:首先東南亞地區比較落後,土地價格相對較低,同時東南亞很多國家爲了吸引外資投資,會給出很大的土地優惠政策,比如越南針對一些落後地方的投資項目,可以以很低的價格獲得土地使用權限。
其次就是在稅收上面,很多東南亞國家都出臺了稅收優惠政策,比如越南的“四免九減半”稅收優惠。
按照越南政策,對於投資額達到3億美元,或者年銷售額達到5億美元,或者提供就業崗位3000個以上的企業,實行“四免九減半”的特殊優惠政策。
利於出口 如果你的服裝企業主要是出口銷售的話,東南亞地區優勢還是比較大。
一方面是東南亞國家出口到歐美等國家的關稅比較低。
東盟以及東南亞國家自身與歐美等國家和地區簽署了一些自由貿易協議,因此目前歐美都會對東南亞國家出口產品給予很大的關稅優惠。
比如2019年1月多個國家在越南簽署了《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CPTPP)。
2019年底,歐盟與越南預計將正式簽署《歐盟-越南自由貿易協定》,根據這些協議,越南的出口關稅將大大下降,比如歐盟削減99%的越南進口產品關稅,這相對於中國出口到歐盟需要繳納20%的關稅來說,是非常低的。
另一方面是可以避免受到國家貿易摩擦的影響。
如今中美貿易爭端不斷升級,尤其是美國對中國出口的很多產品都徵收了高昂的關稅,導致中國出口企業受到影響。
將出口產業轉移到東南亞地區能夠避免這些風險。
劣勢: 東南亞國家政局動盪,泰國政變、印尼遊行示威等不穩定因素加劇,部分東南亞國家還有排華情緒。
勞動力素質低,勞動技能差距很大,工作效率只相當於國內普通工人的60%。
東南亞的供應、生產鏈不完整,這是受東南亞生產水平不高影響,扣除人力成本,企業還要負擔物流和原材料成本,很多原料都要從中國國內運過去,這也會增加企業的投入成本同時也很耽誤時間。
柬埔寨商務部的數據表示,從今年一月份到三月份,柬埔寨服裝和紡織材料的出口量增長了17.5%,總額達13.4億美元。
與此同時,柬埔寨花費了7.53億美元用於服裝原料進口,進口額增長了18.3%。
原材料成本高昂之餘,還出現上漲了情況。
並且東南亞很多國家基礎設施不完善,交通基礎設施落後,運輸不方便;產業配套欠缺、當地水電基礎設施依然有待完善,這些都對很多抗壓能力低的中小企業都構成巨大的威脅。
想了解更多東南亞諮詢,就戳戳戳:服務入口,或者關注公衆號:走出去印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