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海外朋友回國把商品通過規範帶入了國內,進來給我進行售賣,我怎樣讓這個過程變得合法呢?
謝邀, 通常來說,在海外購買的商品進入國內不能進行二次流轉。
也就是說你說的這個過程沒法合法。
你可以在國內購買海外商品,用自己每年的免稅額度(每人26000元),到了國內之後是可以正常流轉的。
但其實現在淘寶上的很多貨源都來自國外直採,也是不符合國家的規定,從海外當地買的東西,到了國內,雖然不能流轉,但如果以二手物品售賣,是沒法確定合法性的。
推薦題主下載個跨國幫帶app「遊箱」,上面每天都有很多人從海外回國,發行程幫別人有償幫帶,你自己買然後寄到對方海外家裏,人肉帶回來。
遊箱app首頁截圖 希望能幫到你~
我從海外亞馬遜直郵到手,再上架到實體店賣,違法嗎?
嚴格來說,是的,參照《我國將自2016年4月8日起實施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並調整行郵稅政策》,遵守的原則是“個人自用,合理數量”,所以你是不可以買過來再二次銷售的; 如果你上架到實體店,風險更大,正常的跨境商品體驗店裏的商品都是一般貿易進來的,產品明確規定必須是貼中文標,顯示出產品的進口信息,這其中就包含清關的公司或進口經銷商,這個你如果隨便打印一張,被人舉報分分鐘工商來找麻煩的;如果是直郵商品,只能放在店裏當樣品,顧客是不能從店裏拿走的,需要自行通過正規的在海關備案的跨境電子商務公司來購買郵寄,這個條件估計你也很難具備。
所以,違法,但是不一定會被查處,除非工商盡職或有人舉報,就這麼簡單,你自己估量下吧。
我從海外亞馬遜直郵到手,再上架到實體店賣,違法嗎?
嚴格來說,是的,參照《我國將自2016年4月8日起實施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並調整行郵稅政策》,遵守的原則是“個人自用,合理數量”,所以你是不可以買過來再二次銷售的; 如果你上架到實體店,風險更大,正常的跨境商品體驗店裏的商品都是一般貿易進來的,產品明確規定必須是貼中文標,顯示出產品的進口信息,這其中就包含清關的公司或進口經銷商,這個你如果隨便打印一張,被人舉報分分鐘工商來找麻煩的;如果是直郵商品,只能放在店裏當樣品,顧客是不能從店裏拿走的,需要自行通過正規的在海關備案的跨境電子商務公司來購買郵寄,這個條件估計你也很難具備。
所以,違法,但是不一定會被查處,除非工商盡職或有人舉報,就這麼簡單,你自己估量下吧。
拆封後被退回的產品都去了哪裏?
不知道爲啥爲邀請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有點模糊啊,是國內貨(大貿貨)or國外貨(跨境商品)?那我就都簡略的說一下吧↓ 1、大貿貨 一般大家比較熟悉的天貓、淘寶、京東這類的平臺大多數商品都是大貿貨。
某些平臺是退貨二次銷售,直到沒有人接受之後,會放在自家平臺上標註二手低價進行搶購;另外有一些平臺會評估之後,進行內部員工打折銷售或者開闢二手頻道銷售。
2、跨境商品 和大貿貨不一樣的是,部分跨境電商的商品是存儲於保稅倉的,如果發貨產生退貨的情況有兩種操作方式,一種是退回保稅倉,這意味着如果沒有外觀破損啊的問題可以二次銷售的,還有一種是直接退到退貨倉,好像網易考拉就在杭州有自己的退貨倉,這些退到退貨倉的商品肯定不可能二次銷售(理由:跨境商品必須要海關清關),那麼可以進行低價在員工內部售賣,異業合作當獎品神馬的都是可以的。
個人小見解,希望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