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把自己的產品出口到國外?
怎麼把自己的產品出口到國外?關注者 16被瀏覽 16,141 1 登錄後你可以不限量看優質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內容一鍵收藏登錄樂皓國際貨運代理公司 已認證帳號 1、選擇物流渠道 DHL國際快遞與Fedex國際快遞,是可以幫助大家出口品牌產品到國外。
DHL快遞的地區優勢在歐洲、北美地區,例如加拿大、美國、英國等國家。
Fedex快遞的地區優勢在東南亞地區,例如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大家針對性選擇即可。
2、系統下單 選擇好快遞渠道之後,便可以直接通過物流系統下單,填寫寄件信息、收件信息、物品信息、關稅稅號等相關信息。
填寫之後,記得進行覈對,覈對無誤後確認訂單即可。
3、準備好需郵寄的物品 下單結束後,我們需要準備需郵寄的物品,可以自己對包裹進行包裝、打包、貼單,也可以將這些操作環節交給物流公司。
準備好包裹之後,會有司機根據大家提供的地址以及約定的時間上門攬件,攬收貨物之後會運回倉庫,郵寄方便、郵寄省心。
4、支付物流運費 貨物運回倉庫會進行安檢、稱重、測量、分揀等操作,物品信息會上傳到物流系統,計算出具體的運費信息。
如何把自己的產品賣到國外,如何做外貿?
二、社交媒體、智能推廣的興起 近幾年出現的 Google+獨立站,Facebook+獨立站以及Google+ Facebook+獨立站等多種引流打法,讓每個流量平臺的發展似乎成爲驅動獨立站增長的最大利好因素,全球流量越多,可以支撐起的獨立站市場就越大。
而且視頻營銷會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包括目前主流社交平臺 Facebook、Twitter、YouTube,以及TikTok等都在視頻方面表現出極強的推廣能力!所以獨立站+視頻營銷方式,將會爲外貿SOHO帶去無限的商業價值。
賣家可以在商家管理後臺設置活動信息,並通過社交媒體的發佈出去,吸引消費者的購買,訂單成交的同時,這些消費者就會自動進入賣家獨立站的私域流量池,解決賣家裂變拉新、智能返現、爆品打造等痛點。
三、外鏈讓獨立站保持長久穩定曝光 每個從事網站建設和優化的小夥伴,都知道外鏈建設是重中之重。
下面就討論外鏈建設的技巧方法。
1.相關性。
外鏈的初衷是某個人覺得某網站做得很好,於是主動爲該網站做宣傳,發佈在個人博客、論壇等等。
所以外鏈發佈的網站儘量要和自己的類目相關,相關度越高,權重就會越好。
跨境電商海外供應鏈資源如何建立?
Lily說:“2015年大家都說是跨境電商的元年,無論從國家政策的角度,市場的熱度,還是資本的追捧來講,這是當之無愧的。
目前進口跨境電商的模式從最初的個人代購的雛形,逐步發展到了B2B的方式;從全品類的跨境電商平臺到細分類的垂直電商的平臺來;個人代購還是以C2C的模式來依附於各大平臺裏,而且跨境進口電商最初的一個起爆點母嬰,到現在母嬰市場也是各大大佬們的必爭之地,由最初的藍海已經逐漸變成了紅海。
從標品和爆品和貨源之爭來看,目前都集中在大概不超過500個SKU之間。
隨着“雙11”的到來,基本上各大平臺都已經在派人去全世界去囤貨。
供應鏈的這個問題也漸漸地沉浮上了平臺,大家都在尋找怎麼樣尋找一個穩定的供應鏈。
”Lily進一步分析了目前情況:“從北美的市場來看,貨品的海外供應鏈有兩個方面,一個是零散,目前市場上零散的貨源主要來源於原來的個人代購,他們去零售店掃貨,而這個零散還包括另一個,就是所謂的大量的海外公司的地毯式掃貨。
在海外有一個專業的名詞叫做:神醫和護士,小護士到處掃貨,然後專賣給大賣家(神醫)。
另一方面整的角度,比較有能力的公司在海外自建自己的公司,通過取得海外品牌方的資質或者說是商權,開始批發的進貨。
這種方式目前來講其實做的還是比較少,因爲它的門檻比較高。
北美市場和中國市場不太一樣,中國市場批發商會進很多的貨,給最低的價格。
北美市場則是看重這個公司在北美多少年,交稅情況,資質情況,貨品賣給你之後,能不能保證在它的價格體系裏去賣,賣到什麼市場。
如果你告訴他,我批發賣到中國很多,他是不會高興的。
海外的品牌方不喜歡,你買了它的產品,它不知道你賣到哪裏。
你賣到中國去之後,價格不受它控制,你不去遵守北美市場的體系。
對品牌形象是有受損。
很多自建公司在海外最初的時候可能三四個月可以進到很多貨,但是三四個月以後進不到。
這樣的情況就導致了整的進貨裏面還有另外一種方式,就是去海外的有能力進貨的公司再去買他們的貨,他們有辦法拿到一些批發貨,現在國內的大買家再去找他們,給一點百分點的利潤,然後把這個貨再批發過來,這個應該是現在目前最主要的一個貨品來源。
它的缺點也就顯而易見了,不可控,不穩定。
對於大的批發來講,也不穩定,隨時面臨着品牌商可能把你的賬號取消的危險。
所以受限的地方很多,有非常多的短板,而且也缺少監控。
如果我找一百個“護士”給我買貨,這些貨從哪裏來,到底有沒有假貨在裏面,其實很多大的“神醫”是沒有辦法控制的。
”她說,“傳統的中國總代理和現有的跨境的模式之間的有一個衝突,傳統的總代理可能是經過很多模式,把貨物買下來,然後再進口,然後再層層的分銷代理。
這中間時間比較長,對於資金的壓力也比較大,同時各種稅率進來之後,各種成本加起來,一定會導致價格偏高。
所以消費者是越來越不買賬,尤其是跨境平臺有了以後更是不買賬了。
那麼進口跨境如何跟傳統的中國總代理結合呢?要談到進口跨境的優點,當然是成本降低,因爲把中國的層層代理去掉了,基本上是直接從品牌方到消費者。
然後,進口跨境這一塊又可以直接和各大平臺和渠道合作,這樣就減少了很多的成本,比如時間成本,可以同時在各大平臺和渠道爆發,把品牌在中國做起來的時間點就縮短了。
”從平臺目前來看,“C2C洋碼頭做的比較好,已經做了賣家抱團的策略,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賣家抱團起來,價格上更加的便宜,對平臺來講更有競爭力的。
如果“雙11”來了,大家都開始賣爆品了,沒有貨就要買下來,這樣可以控制自己有貨賣;再是控制貨源是正品。
另外就是天貓,天貓國際的品牌引入戰略其實非常好。
對於美國的品牌來講或者海外的品牌很想進入中國,他們有很多的考量,擔心品牌運營商是否遵循的品牌理念,消費者信任問題。
它們除了銷售量之外,更看重於怎麼樣找到一個更正統的渠道。
天貓國際在這一塊做了直接引入品牌戰略,直接把國外的品牌引入到他的平臺上,通過第三方的TP公司做落地運營的工作,其實就是把國外的品牌方自有的品牌信任度直接移植到中國市場。
中國消費者不信任品牌,或者不信任C端買到的貨品,但是他們信任國外的品牌方,只要把國外的品牌方的信任度直接移植到天貓國際上,這樣天貓國際的品牌的信任度也就高了。
”再從品類分析,“平臺除了現有的標品和爆品之外,都不願意嘗試新品,因爲嘗試新品的代價太高了,有JMV的要求,從進貨採銷來講,對爆品是沒有壓力的。
但是實際上跨境電商從進口來講,存在渠道小,知名度在中國市場不夠高問題。
怎樣把好的比較優質的,國內人不熟知的國外的產品能夠引進來,把供應鏈做好。
” 談完供應鏈,Lily進一步分析物流,“目前來講,還是國外直郵加上保稅倉的方式。
國外直郵的方式被大量的C2C的賣家所採用,以前一般都集中在奢侈品和美妝類目,而現在海外倉也爲很多大的賣家提供服務。
比如他們一下子有5千瓶保健品,如果全部運到國內來可能面臨着保質期和市場消費無法控制的情況,他們就會選擇海外倉,其實是逆向的。
出口有出口的海外倉,進口有進口的海外倉。
”最後Lily說,“市面上對供應鏈問題很多,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些比較優秀的跨境的從業人員已經開始在創建進口貨源的供銷平臺,也可以在供銷平臺上直接進貨,就是把國外的貨品放到平臺上,小的商家去批發,主要的下游部分就是小分銷商和淘寶店主。
但是這個模式也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怎麼樣保證貨源的真實性。
貨源都是通過零和整來整合。
是否是正品和把控上都是有缺失的,這是供銷平臺的一個短板。
”
家裏自己種的大米,自己加工包裝,可以通過跨境電商賣到國外去麼?
理論上來說,你可以把國內的任何東西賣到國外去,包括你家裏的大米。
但是國內的貨物賣到國外去,你需要先提前瞭解兩件事情: 1、你的大米,在銷售目的國(假設是美國,假設跨境平臺爲亞馬遜),是不是屬於限制銷售的類目。
換句話來說,也就是你的大米在亞馬遜美國站是不是可以取得相應的銷售資格。
G157Ij0s">因爲亞馬遜上有很多的產品類目,並不對本土以外的第三方賣家開放。
檢查一個產品能否銷售,可以看我之前寫的這篇文章: 跨境老鳥Mike:亞馬遜賣家怎樣查詢產品的審覈要求?21 · 1 評論文章 2、你的產品,你的大米在銷售目的國的市場前景如何。
這其中包括了產品的類目競爭程度、壟斷程度,還包括的產品的成本、利潤率、庫存風險等等。
這都是在準備銷售前需要考慮清楚的事情。
總之,在跨境電商平臺銷售一件東西,有時候是很容易的事情,關鍵是要在銷售前做好市場調查,看看究竟這款產品值不值得這麼去做。
跨境老鳥Mike:亞馬遜老賣家是怎樣判斷選品的?3 · 0 評論文章 ------------------- 更多亞馬遜乾貨文章: 有些錢,賣家必須要向亞馬遜索賠 一個失敗的選品案例,遠離這個產品 亞馬遜新手賣家選品,要避開哪些陷阱? 找服務商,價格越低越好麼 亞馬遜新賣家不會Listing優化?看這一篇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