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賣通開店需要什麼條件?

1,ERP軟件費用。
要提高工作效率,就肯定要買一些上貨軟件之類的,這筆錢不能省,平均30/月。
三個月按 100元算。
2,前期營銷費用。
新店要在三個月內做起來,肯定要做付費推廣。
人工干預成本+直通車費用假設5000元。
3, 三個月的國際運費+三個月的進貨成本。
這塊的費用取決於你的銷售額。
假設你前三個月的總銷售額在5K-1W美金之間(前三個月銷售額5K美金以上才能基本覆蓋你的時間成本,不然還不如找個公司上班!) 假設純毛利有30%。
5K-1W的銷售額需要的進貨成本和運費大概是 22575元-45150元【(5K-1W )*0.7*匯率】。
按最低來算,前三個月總銷售額做到5千美金。
需要的總費用是:100+5000+22575=27675元 因此,要讓一個普通店鋪正常運轉,保守估計,要準備將近4萬的流動資金。
12000+27675=39675元

速賣通怎麼開店?

5、流動資金 商品成本、物流都是需要前期墊資 彙總上面的,新手入行至少要準備十萬以上的啓動資金,有必要提醒各位新手賣家,如果你前期店鋪沒啥利潤,還要不停燒廣告也不洗太恐慌,畢竟速賣通店鋪還是有店鋪權重的,上足夠多的產品,細緻優化,針對不出單沒有流量的產品,請毫不留情的下架,上傳新品,千萬別吊死在一棵樹上 我們致力於幫助所有對跨境電商感興趣及在跨境電商運營過程中遇到問題的人羣解決關於跨境電商相關的一切難題

速賣通賣什麼比較有生意,怎麼開始速賣通,需要哪些條件,要多少成本

速賣通是面對全球的電子商務,賣什麼這個需要自己去 調查,成本幾乎不需要。
只要你有老外喜歡的貨源就可以了。
我也準備做速賣通,目前準備做電子產品方面的東西。

速賣通好不好做?

互聯網公司外貿電子商務跨境電商平臺 TikTok海外版抖音速賣通好不好做? #暖暖說跨境# 現在速賣通鋪貨模式鋪店模式還行得通嗎? 這是最近大家諮詢得最多的問題,最近很多行業已經開始收緊入駐,很多類目已經不接受普通商家入駐,需要提供線下,或者其他線下平臺運營實力的證明才能開新店。
(附圖是其他商家入駐時的要求) 從整個風向來看,意味着跨境電商速賣通平臺的紅利期基本結束,進入白熱化競爭階段。
平臺更多的希望招募優質的品牌商家或者實力商家, 而已經在庫內的商家朋友們,更多的是要和這樣的商家們競爭。
就像我之前說的,跨境電商從1.0時代的野蠻生長,流量紅利期的時代。
進入2.0時代,紅利放緩,更多的一些貿易商,工廠,資本入駐,運營人員也從之前的鋪貨運營轉向更復雜的市場推廣運營,選品調研運營,流量獲取運營,服務提升和供應鏈管控運營。
目前進入跨境電商進入2.0到3.0進階的階段,內部競爭更加嚴峻,要麼你有強大的供應鏈優勢,要麼你有非常強的運營能力,精細化運營店鋪。
否則鋪貨型和鋪店型的商家會越來越難。
相信很多這樣的商家今年以來都有非常深的體會。
精細化的運營,從店鋪的構建開始就要有清晰的邏輯。
但是很遺憾,大多數的商家,只有推廣思維,而沒有店鋪思維。
而恰恰速賣通就是以店鋪爲維度的跨境電商。
很多鋪貨型的商家,都是1688上挑一些產品 ,搬到速賣通平臺發佈,然後就開始各種學習如何打造爆款,如何利用直通車推廣等,想要通過各種運營技巧達到業績的突破和獲得良好的利潤,其實這條路以後會越來越艱難。
選品不是挑產品,1688上挑一些產品搬到速賣通平臺去賣,並不少選品。
期待通過搬運這個動作,就能賺很多錢? 撿錢? 選品是選品是深入這個品類,做好市場調研,平臺調研,國家目標市場分析,客戶羣體定位以及做好競品分析,通過市場容量,市場競爭度,市場佔有率的分析,構建好整個店鋪的主營類目和輔助類目,然後去尋找優質供應鏈,找到優質的一手貨源,好的產品再配合好的價格,並優質的發佈到速賣通平臺上, 這才叫選品。
你對細分市場非常熟悉,非常專業且有很好的供應鏈支持,在輔以運營推廣,才能真正在速賣通長久的立足。
而不是我開了一點店,然後什麼類目都上一些產品,然後每一個類目都不專業,每一個類目都沒有供應鏈優勢,大而不專,每一個類目都沒別人賣得好。
這是很多商家目前的通病。
目前已經到了不得不調整的地步了。
速賣通運營不是關注每天上傳多少產品,出多少單,多少流量。
然後天天問:老師我店鋪也上傳了300多款產品了,爲什麼還沒有單? 你店鋪的整體規劃?主營類目是什麼? 供應鏈優勢? 上新計劃?商品上傳質量(每一款產品上架前主圖怎麼設計,詳情頁怎麼設計,各個細節的把控)? 如果你天天盯着流量,訂單,各種推廣技巧,沒有把店鋪基礎做好,隨意選品,隨意上架就開始推廣,然後一直着眼於訂單,流量,當然會很累,會很焦慮。
堅持長期主義,把店鋪基礎做好。
你做好完整且周密的市場分析和調研,不斷尋找優質的供應鏈資源,每一款listing都優質的發佈,把基礎做紮實。
前期流量少,訂單少很正常。
我們需要不斷深入研究類目,做細緻,做專業,去積累產品優勢,供應鏈優勢,運營優勢,細節優勢,自然流量和訂單是早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