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的風險有那些?-代晨跨境電商的回答
常出現違規操作,那商戶的資金很可能就會被凍結.又或者是支付公司不負責任,故意將商戶的錢款扣留甚至挪用.還有一些不合格的收款機構,既沒有海內外支付牌照,通道穩定性也無法保證,如果沒有深入考察就與其對接,很容易在支付環節放跑一堆潛在客戶,賣家自己也落個人財兩空,所以在選擇支付公司時要特別注意一下對方是否有資格接入收款通道. onlypay是國內最早踏進跨境電商解決方案領域的企業之一,現在全球擁有大量合作網點,"持證上崗"是必須的,擁有海內外支付牌照與多條支付通道深度合作,費率性價比高,回款週期短消費者支付成功率也很高,賣家們可以放心接入使用. 5.選品風險 三分靠運營,七分靠選品.如果賣家能選擇一個非常具有市場優勢的產品,出單爆單的機率就會大大升高.或者是引導一個新產品成爲流行,從而獲得豐厚的利潤.但是選品工作不能僅僅依靠賣家自己的主觀猜測,需要根據客觀市場來研究,長期的賣貨經驗積累也對選品有一定的幫助,賣家能夠逐漸掌握對未來電商行業的流行走勢以及利潤的預測. 6.廣告投放違規風險 一般來說,在跨境電商中,無論是亞馬遜還是獨立站,賣家都會在社交平臺和搜索引擎上投放廣告,用於吸引客流量,以求
跨境電商的風險有那些?
02 跨境電商企業 跨境電商企業在交易過程中,主要面臨的風險包括三類。
一是知識產權侵權,包括產品的商標侵權、外觀侵權、專利侵權以及平行進口的法律風險。
(點擊“亞馬遜小卡片事件下跨境電商知識產權風險的應對思路”瞭解更多資訊)。
二是跨境電商企業因違約而引起的法律風險,例如企業未按上架規則上架產品或服務、隨意取消訂單等。
三是銷售的商品存在瑕疵、質量問題或假冒僞劣等問題而引發的法律風險,例如商家銷售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這些風險都會給企業的經營帶來不小的阻礙。
跨境電商公司進銷都沒有發票怎麼做賬?
自“金稅三期系統”正式上線以來,跨境電商企業在關稅、出口退稅、電商消費稅等系列財稅規則中壓力倍增,一旦出現任何紕漏,都將使企業的經營成果付之東流。
跨境電商市場徵稅環境解析 目前中國稅務環境稅賦情況在全球市場中相對較高,其中主要的稅種包括,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消費稅、個稅等。
就目前情況來看,中國在稅收環境裏有兩項尤爲關鍵,一是CRS,二是金稅三期。
首先,CRS(稅務共同申報準則)。
截止2019年4月,加入CRS的150個國家或地區已有93個與中國CRS“配對”成功,幾乎包括所有傳統“避稅天堂”。
其次,金稅三期。
其是建立一個平臺、兩級處理、三個覆蓋、四個系統的稅收管理信息系統工程總稱。
主要是以“互聯網+稅務徵管”方式。
金稅三期究竟有多強大?主要表現在以下五點: 1、不敢虛開發票。
評估進項發票與銷項發票的行業相關性、同一法人相關性、同一地址相關性、數量相關性、比率相關性。
2、庫存賬實一致。
目前開票軟件已經增加了商品編碼,一旦有了 “單位編碼 ”,大數據準確性相對更高。
3、不敢逃增值稅。
商品品目由商品編碼控制、商品數量由單位編碼控制,大數據主要計算商品增值額,庫存存量以及增值稅的留抵額。
4、不敢逃企業所得稅。
大數據能詳細掌握髮生了多少固定資產發票、多少費用發票,通過同行業比對即能知曉產生多少利潤,企業所得稅更是難逃。
5、不敢逃個稅和社保。
五證合一,稅務、工商、社保隨時合併接口,個人所得稅和社保一目瞭然。
跨境電商平臺賣家在經營過程中將受到三部門的監督:一是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報送平臺內經營者的身份信息;二是稅務部門,報送平臺內經營者的身份信息和與納稅有關的信息;三是自然人,提示登記、提示報稅。
若以上三點出現有未報送的情況下,企業將面臨罰款、停業整頓等處罰。
那麼,稅局是如何比對賣家申報的數據呢?稅局主要是通過發票、納稅申報表,以及所交的稅款進行比對分析。
主要包括有,比對對外開具的增值稅發票;比對取得的進項抵扣憑證;比對滿足的增值稅優惠信息;比對稅款入庫信息;比對填報納稅申報表及其附列資料。
稅局判斷稅款有無異常主要從以下幾個維度出發: 1、關注企業收入:比對每筆收入成本和費用。
2、企業成本費用:覈對企業每一筆支出產品及對應發票。
3、企業庫存:比對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數據。
4、企業銀行賬戶:比對應收賬款的金額。
5、企業應納稅額:比對增值稅額與企業毛利,期末存貨與留底稅金,以及企業繳納附加稅費與增值稅。
跨境電商企業應選擇走什麼樣的財稅之路? 區別於傳統企業,跨境電商企業相對更加透明化。
一方面,電商企業的業績在互聯網電商平臺上都有跡可循;另一方面,電商企業的收款和付款在互聯網電商平臺上同樣留有痕跡。
因此,做到財稅合規纔是當前跨境電商企業的必然選擇。
然而,出口企業在跨境電商交易過程中,常常因購買的貨沒有發票來源,以及資金是以個人銀行卡賬號支付,缺少原始憑證等問題面臨較大的稅務風險。
跨境電商稅務不合規現象歸納如下: 1、收款不合規2、付款不合規 3、國外資金迴流國內不合規 4、物流、報關不合規 5、未合理繳納員工個稅和社保 6、未取得增值稅進項發票 而不合規的後果極其容易引致稅務部門稽查,輕則補稅、交滯納金、罰款,重則將面臨坐牢的風險。
那麼未來跨境財稅合規之路應該怎麼走? 第一,資金流合規。
①公司賬戶收款:小微企業,月10萬免稅額度所得稅5個點。
②公司賬戶付款:通過第三方支付機構付給供應商貨款。
③境外資金迴流方式:註冊中國香港公司,上市的情況,用中國香港公司控制國內公司,而未上市的情況,則用國內公司控制中國香港公司。
據悉,目前中國香港公司,11000港幣以下是免稅的;國內公司,5000元人民幣免稅,各項扣除。
第二,物流合規。
據《關於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零售出口貨物稅收政策的通知》顯示,對綜試區電子商務出口企業出口未取得有效進貨憑證的貨物,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試行增值稅、消費稅免稅政策: ①電子商務出口企業在綜試區註冊,並在註冊地跨境電子商務線上綜合服務平臺登記出口日期、貨物名稱、計量單位、數量、單價、金額。
②出口貨物通過綜試區所在地海關辦理電子商務出口申報手續。
③出口貨物不屬於財政部和稅務總局根據國務院決定明確取消出口退(免)稅的貨物。
當前,合規的物流模式主要包括有兩種:一種是9610模式,俗稱集貨模式,採用清單核放,彙總申報;另一種是1210模式,俗稱備貨模式,採用保稅電商模式。
“除了要關注上述所提的資金流合規、物流合規以外,出口企業還應加強企業所得稅風險,以及匯率變動風險。
”針對企業所得稅籌劃方向,專家建議,一方面,合理利用投資損失,另一方面,在員工用車上,提倡公司化。
除此之外,在業務拆分過程中,可按照中小微企業5%-10%,高新技術企業15%,以此有效降低企業所得稅。
2021-2022年跨境電商行業亞馬遜平臺被封賬號的有哪些店鋪和品牌?
2021-2022年跨境電商行業亞馬遜平臺被封賬號的有哪些店鋪和品牌? 2021-2022年很多跨境電商第三方賣家的亞馬遜店鋪和品牌被封號,有的直接全站點封品牌,有的原配死了、小三死了、小四小五小六也死了(不是人,是賬號!…顯示全部 4月底,第一家亞馬遜頭部大賣帕拓遜旗下品牌Mpow被封號;5月初,澤寶等3家頭部大賣主力品牌賬號被封,6月16日第三次封號爆發,澤寶等疑因產品夾帶禮品小卡片被停售;緊接着6月18、22、23、24日接連有品牌被封的新消息傳出,被封號賣家數量急劇攀升,僅6月24日,就有Saferell、AirExpect、FITFORT、Dralegend、MOSPRO等十多個品牌轟然倒下,都是因爲涉及到小卡片問題導致店鋪被封。
如下圖: 這場封號潮的導火索是一張索評的小卡片,【服務卡/小卡片/宣傳單】到底能不能放呢?亞馬遜用這條政策明確地給出了答案:產品中放入服務性質的宣傳單是合規的,只是寫了索評內容的宣傳單不合規。
推薦您使用積加ERP的亞馬遜客服功能避免小卡片導致封號: 2021-07-01 17:15 贊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