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電商需要多少資金?
截至2020年1月30日,電商資金最低標準1000塊,小電商幾乎只需庫存費用與推廣費用如果做天貓店或是企業店就在幾十萬至幾百萬不等。
做電商不限制投入資金的數量,多有多做,少有少做。
現在如果在B2B平臺上選擇一些能夠提供一件代發的生產企業的產品,開一個零售的網店,就等於是零庫存銷售,投入的成本就是不大。
當然,如果資金投入充足,業務開展會順暢一些。
做跨境電商需要多少啓動資金?
目前我們公司有倉庫,貨物到達倉庫後會統一進行拆檢,將違反規定的物品進行挑除,然後再進行符合國際標準的重新打包,以保貨物順利出關.再通過穩定快速的國際物流發往各個國家最終到達買家手裏.所以我們只需要負責上游的貨物採集進行銷售即可,剩下的全部交給公司. 跨境小芸 進貨;建議5000人民幣左右,快遞:建議5000人民幣,廣告建議;100-200美金,以上要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建議預算兩萬 跨境電商max 跨境雅舍創始人/ceo max有問題請私信抽空回覆! 【觀點】做跨境電商需要多少啓動資金?
我應該選擇做外貿b2b還是外貿b2c業務?
我應該選擇做外貿b2b 還是外貿b2c業務?剛剛結束了一份b2b的外貿業務工作,產品好難賣呀,加上自己應屆畢業生,能力也有限。
有朋友推薦我做外貿b2c銷售,壓力比較小,工資還行。
不過我在網上…顯示全部 28被瀏覽 20,337 登錄後你可以不限量看優質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內容一鍵收藏登錄 Wimoor 剛入行到底是做B2B好還是做B2C好,很多人都討論過。
有人建議大家剛剛入行選擇先學習B2C,這樣初始需要投入的成本會低一些,也更加容易獲得利潤和訂單;也有人說,建議先選擇小額的B2B,先從小額來投入,瞭解清楚B2B的業務之後在配合B2C系統,一起做B2B2C的業務,會更加簡單。
其實不論是做B2B還是B2C主要還是要根據大家自己的情況來決定的。
下面wimoor小編將從三方面進行對比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b2b和b2c哪個更容易創業? 相比外貿B2B,跨境電商更容易創業。
首先,創業是一件不確定性非常高的事情。
面對不確定性非常高的事情,該怎麼辦? 用最少的錢和最短的時間去嘗試。
如果賺了,就繼續搞和加大投入。
如果賠了,因爲投入的金錢和時間少,我們可以接受,不至於虧掉信心。
從時間和金錢,這兩個角度去對比一下外貿B2B和跨境電商,我們就知道如何選擇了。
外貿B2B 跨境電商 週期 從詢盤到成單,最少按月算。
大訂單,按半年、一年算。
從商品上架,訂單按天計算。
一天幾單、幾十單、幾百單。
啓動資金 一般準備一年的固定開始,根據各自開支不同。
啓動資金從十萬到幾十萬不等 一個項目從立項到上馬,到出單,快則1個月,慢則兩三個月。
全部搞定,也就兩三萬的事兒。
貨款 理論上,可以用客戶的錢進行週轉 可以一件代發,不囤貨 從表中可以看到,跨境電商的成本更可控,傳統外貿不僅週期長,啓動資金更是高不可攀。
2.b2b和b2c誰的門檻高? 首先B2B需要的英語要求會比B2C高一點,特別是口語方面。
因爲B2B會需要參加展會,直接接觸客戶,也需要給國外客戶經常打電話開發客戶,或者溝通報價等。
有時候國外的客戶還要過來審廠。
而B2C更多的則是通過線上平臺,如阿里國際站,亞馬遜,速賣通等,通過這些平臺與客戶進行溝通,主要溝通方式是郵件。
其次B2B更像是國內的銷售,只不過客戶是外國人,你需要厚臉皮的跟客戶推銷跟進,開發新客戶。
更適合外向一點,擅長溝通的人。
而且要有毅力,特別是被客戶無數次拒絕還待客戶如初戀的心態。
而B2C則更注重平臺的運營。
產品的上架,產品的曝光。
性格不用太外向,也可以做。
3. b2b和b2c工作內容有什麼不同? b2b主要看你在什麼規模的公司,如果在小公司則需要做得更多。
包括阿里國際運營、開發新客戶維護老客戶、尋找物流、跟單、以及填寫各種單證。
大公司則可能有專門的國際運營人員和跟單員。
b2c則需要看你選擇的平臺,其中最大的是亞馬遜平臺。
以這個爲例,亞馬遜平臺操作分爲FBM和FBA,FBA也就是所說的精品,操作難度係數較大,前期需要選品(看公司,有的公司不用自己選品)、FBA備貨、中期上架產品、廣告推廣、後期則是補貨。
有很多流程就不一一說明了。
最後,如果你面臨外貿B2B(外貿批發、代工)和外貿B2C(跨境電商)的二選一,我更建議你考慮跨境電商。
更多跨境政策和相關運營知識,請大家繼續關注我們, wimoor erp爲跨境多平臺賣家免費提供一站式服務,主要功能有:經營分析、廣告管理、進銷存管理、FBA貨件管理、智能利潤計算、財務覈算等。
2022-05-24 16:32 ・廣東
現在做外貿是做阿里巴巴國際站平臺好還是亞馬遜啊,哪個更好賺更有前途呢?
這兩個看起來都是選一平臺開始做外貿,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外貿生意。
阿里國際站對應的是外貿B2B,即外貿批發、代工和貼牌等。
亞馬遜對應的是外貿B2C,也叫跨境電),即外貿零售。
如果是我的話,會選跨境電商,具體的平臺不一定是亞馬遜。
二選一的題,答對容易,想明白原因難。
除了常見的“風口”、“趨勢”這個原因外,我還有補充一些看法。
跨境電商更容易創業 相比外貿B2B,跨境電商更容易創業。
首先,創業是一件不確定性非常高的事情。
面對不確定性非常高的事情,該怎麼辦? 答:用最少的錢和最短的時間去嘗試。
如果賺了,就繼續搞和加大投入。
如果賠了,因爲投入的金錢和時間少,我們可以接受,不至於虧掉信心。
從時間和金錢,這兩個角度去對比一下外貿B2B和跨境電商,我們就知道如何選擇了。
外貿B2B跨境電商周期從詢盤到成單,最少按月算。
大訂單,按半年、一年算。
從商品上架,訂單按天計。
一天幾單、幾十、幾百單。
啓動資金一般準備一年的固定開始,根據各自開支不同。
啓動資金從十萬到小几十萬不等一個項目從立項到上馬,到出單,快則1個月,慢則兩三個月。
全職搞,也就兩三萬的事兒。
貨款理論上,可以用客戶的錢進行週轉可以一件代發,不囤貨 從表中可以看到,兩者都不需要貨款,最大的區別在於因爲見效週期長短而導致的啓動資金多少。
綜合個人和城市的消費水平來看,如果我要進行外貿B2B的創業的話,一年固定開支是 1.5萬/月 x 12月 = 18萬。
收上來,算20萬。
如果要進行跨境電商類的創業話,我沒這方面的實戰經驗,給不到具體的數字。
PS:我只是沒有自己的實戰數字,並不代表對跨境電商一竅不通哈。
身邊就有好幾個從事跨境電商的朋友。
他們的業務,雖然不如年入幾百萬上千萬的大賣那麼耀眼,但也是實打實地贏利,有利潤的哈。
圖:朋友店鋪,一天的銷售額。
這是一個上線不足的周的店鋪…… 我有淘寶的副業經驗。
是的,你沒看錯,一個多年做外貿B2B的外貿人,居然搞了國內的淘寶,而且還賺了點零花錢! 我從“外貿+ 批發”的外貿B2B,直接轉向了跨度最大的“國內 + 零售”的淘寶。
哈哈哈哈,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
只能說“皁滑弄人”吧。
我對跨境電商的理解,是基於目前手中的淘寶店鋪、跨境電商好友的耳濡目染,以及我早在2012年就搞過的獨立站的B2C。
是的2012年我就搞過獨立站的B2C了,也是跨境電商的一種形式。
說說這次淘寶副業吧。
我選品是2021年1月和2月,約兩個月時間。
正式上線是2月19日,並在第2天請朋友補了一單。
注意,我沒有用S單,而是用的補單。
專業淘寶賣家都不說S單,而說補單。
哈哈哈哈。
補單一個月的成本約爲1000元。
因淘寶的15天賬期,一個月還需要約10萬元的資金流水。
2月和3月的毛利是5945元,減去補單、買攝影燈(355燈)的成本,共1643元。
前面41天的純利是:4302元。
剛剛過去的4月,毛利是9904元,成本是1913.2元。
其中花了1188元買了一年的生意參謀。
純利:7990元。
產品是一件代發,不需要囤貨。
以上就是我近三個月實戰國內電商的基本情況。
說說我的感受,以方便大家來了解跨境電商。
(跨境)電商的成本 我的淘寶副業,時間成本是3個月,外加每個月不到1000元的資金成本,以及約10萬元的流動資金。
主要的資金成本是補單,以及生意參謀1188元。
其中2個月選品,1個月運營。
在前41天的運營中,就已經賺了約4000元純利。
當然,我也可能失敗。
即使失敗,也會在運營第1個月,算上選品時間,最多不超過3個月完成試錯。
也就是說,我的淘寶(你的跨境電商),如果只算運營的話,快則一個月,慢則3個月就可以看到成敗。
成,則每個月多幾千、小几萬的純利。
敗,則損失拍照、做詳情頁(幾百到小几千元不等)和補單的成本。
基本可以控制在1萬以內。
3個月 + 1萬元,就可以驗證你的想法,去“博”個機會。
這就是電商和跨境電商的魅力。
外貿B2B的成本 反觀外貿B2B創業呢。
因爲要完成找客戶找詢盤、談單、收錢、生產和出貨等衆多環節,一張訂單下來的週期按月算。
一般外貿創業,都是按年頭算。
時間長,則意味着,你知道自己做成或做敗的週期長。
同時,因爲週期長,你需要更多的啓動資金來渡過前期虧錢的日子。
這就導致啓動需要更多的資金。
如前面提到的少則十萬,多則三四十萬的第1年的啓動資金。
而且,如果你啓動的第1年就準備參展廣交會這種優質的渠道的話,僅僅兩屆廣交會,最低標準的9平標攤,18萬就沒了。
在外貿B2B下,要驗證你一次你的想法,需要半年到一年時間,外加少則十萬,多則三五十萬的資金。
結論 外貿B2B和跨境電商在時間和資金上的不同,決定了創業起步的難與易。
這是我說跨境電商更容易創業的第1點。
第2點原因就是,跨境電商更容易掌握和複製。
“7分選品,3分運營”。
選品這7成的概率,基本100%由你自己掌握。
剩下3成的運營,也是與後臺、數據等打資產。
不確定因素就非常少了。
對比外貿B2B與人打交道,可控性高出幾個量級。
這就意味着,如果你做成了,你非常容易再複製一次自己的成功經驗。
即,找個新產品,再來一遍。
如果可行,每天都有單,1個月就有利潤,3個月就定型。
反觀外貿B2B,有些產品出單週期特別長——“三年不出單,一單喫三年”。
這種模式,在不出單的情況下,非常難以堅持,也非常容易懷疑自己,懷疑自己的能力,懷疑自己的方向。
綜上,如果讓我再選一次,我一定選跨境電商,而不是外貿B2B。
其他 前段時間在知乎上刷到個視頻,標題類似“揭祕amazon大賣怎麼做”。
視頻裏據說是一成都大賣在分享他運營亞馬遜的經驗。
大賣說,花七八十萬開發產品,再花約200萬做庫存,再花一兩百萬推廣。
算下來,他現在隨便開發一個產品,就要500萬的資金。
而且,還不保證一定能賺錢。
一年同時搞三五個這樣的產品。
如果有一個爆了,就能回本並大賺一筆。
言下之意就是,amazon已經沒有小賣家的空間,起步也不是小資金可以玩轉的。
整個視頻中,該大賣(也有可能是演員)臉上都有種奇怪的笑容。
別人問一年賺多少錢時,也直接回答三千萬,或者1個億之類。
我現在回想起來,這應該是大賣對來自小賣提問鄙視的笑容。
這種動輒500萬的經驗分享,與其說是分享,不如說是勸退。
這個視頻,表面上是在分享如何運營amazon,其實是在嚇退準備入場的新手。
其心可誅! 我個人的淘寶是今年開的,樓中我朋友279.90美刀/天銷售的獨立站,都小資金起步的。
你注意下我案例的時間,2021年5月16日,是新鮮出爐的。
我那個朋友只在該公司幹了一個月,確定了他的選品思路,廣告投放思路沒問題,就立即辭職了。
一方面,因爲那家公司後續無法拿出他需要的那麼多資金,去大規模地放大。
另一方面,他也有私心——想自己幹了。
不管是我的好,還是我的朋友也好,都是從小資金(幾千、小几萬)起步的。
只是說,現在的amazon或者B2C平臺,不像以前那樣,躺賺。
而是需要選品和懂平臺規則。
再說了,我在淘寶都能一個月賺個萬八千的,你在跨境就不能賺得更多? 要知道,相比淘寶,跨境電商還是有門檻的。
一是語言關,二是物流關,三才是平臺的運營。
論成熟度和競爭的激烈程度,應該是淘寶大於各跨境電商平臺。
畢竟,在國內,淘寶熱是200x年的事情,而跨境電商是201x年的事情。
最後 如果你面臨外貿B2B(外貿批發、代工)和外貿B2C(跨境電商)的二選一,我強烈建議你考慮跨境電商。
同時,我也建議你先去一家公司打工,熟悉和上手各種平臺。
同時,也積極選品,準備那麼幾千小几萬的錢,用最短的時間成本和最小的金錢成本去試錯。
真的,我在充分競爭的淘寶市場都能撈點零花錢,相信你以及我的朋友可以在跨境電商上賺更多! 這中間的要點是,用最少的錢和時間,先賺第1個10塊錢!而不是用一年時間,幾十萬,或者500萬去買個迎頭痛擊! 祝生意興隆! 我是Master蔡浩,略懂外貿開發信和獨立站。
如果回答對你有幫助,請“一鍵三連”(點贊、收藏、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