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ada和Shopee有什麼不同?
並據APP Annie所示 shoppe在東南亞及臺灣市場購物類APP中囊括月平均活躍用戶數以及安卓用戶使用總時長第一是繼續保持着領先的地位。
可以說得益於目前種種因素shoppe在東南亞的市場前景十分巨大和廣闊。
東南亞的發展勢頭肯定還會升,因此在兩者之間如何選擇的確是個很爲難的事情。
今天就簡單對兩者做個對比吧。
1.兩個平臺的運營模式不同:shopee的起步是C2C,在發展後開始慢慢的融入到了B端,主要的目標渠道是移動端,而lazada是B2C爲主,平臺更像是亞馬遜的一種模式,所以shopee更適合中小型的賣家入駐。
2.市場不同,雖然兩個都是東南亞的電商平臺,但是shopee有着臺灣站點,而且shopee的臺灣站點是shopee發展的最大的站點之一,我們的lazada是沒有臺灣站點的,相對的發展方面肯定是和shopee有着差距的。
畢竟很多新手一開始都是想以臺灣爲跳板再謀劃其他站點。
此外便是shopee下一步大的方向是美洲市場,其像巴西這樣的站點其實收益還是相當可觀的,市場不同這是兩者比較大的區別。
shopee和lazada的區別在哪裏?哪個更好做一些?
Lazada和Shopee都是東南亞跨境電商平臺,兩者從起點十分相似,目前體量相當。
至於哪個更好呢?下面就簡單的看下這兩個平臺的優缺點。
下面主要從平臺、流量、品牌、佣金、物流主營類目,等幾個方面來對比兩個平臺,最後大家可以根據對比情況作出選擇。
一、兩個平臺優勢差異 Lazada成立於2012年,是東南亞最大電商平臺之一。
目前有,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泰國、越南六大站點。
2016年起正是成爲阿里巴巴其實的東南亞旗艦電商平臺。
Lazada平臺優勢:不會隨意的罰款;不會隨意的接受買家退貨,要經過嚴格的審理再決定退貨,簡單講就是注重賣家。
Lazada和Shopee,哪個更適合新手呢?
個人推薦蝦皮shopee這個平臺更適合新手! Lazada和Shopee,同屬於東南亞跨境電商平臺,流量也差不多算得上起鼓相當了,當然兩個平臺各有自己的特色,下面就簡單的分析一下。
一、平臺站點區別: 目前兩個平臺站點基本差不多(Lazada和Shopee同時都有: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六個站點),當然shopee多了一箇中國臺灣站點,這個站點相對流量是較大的,如果你英語不是很好,那中國臺灣站點完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上手難道又降了一成。
二、平臺流量區別 不含臺灣,Lazada整體流量更大,若包含臺灣,則Shopee流量更大; 在第一大市場印尼市場,Shopee流量表現更勝一籌;lazada和shopee的前三大市場,其流量總和就超過了wish(但是總體銷售額遠不及wish)Lazada已開始了“六個站點合一”計劃並有了操作後臺,各站點流量將聯通。
總之流量上是差不多的Lazada是阿里投資的,Shopee是騰訊投資的。
從2019年開始,Shopee一直就是東南亞購物類App月活量、下載量、使用時長的第一,因此對平臺的市場佔有率表現,我們更放心。
三、平臺賣家數量 以馬來西亞站數據爲例,,shopee的店鋪數有23萬,Lazada的店鋪數爲14萬。
也就是Shopee的賣家數量是Lazada的1.5倍。
四、平臺品牌戰略Lazada更傾向於走高端形象路線,更爲重視引導賣家突出自己的品牌;而shopee的品牌策略更像國內的淘寶,走的是C店路線,更爲突出產品的價格優勢,圖片的形式多樣。
Shopee在政策扶持方面也比Lazada來的更加實惠,如蝦皮前三個月免流水。
五、平臺佣金 兩個平臺的佣金相差不大,其中,lazada佣金普遍爲1%至4%(越南6%至8%)+2%(付款手續費),shopee佣金爲3%至5%。
對比速賣通亞馬遜等平臺要低很多。
其他的像放款週期、物流時效、主營類目,都差不多,這裏就不做一一對比了。
最後總結一下,lazada和shopee各有自己的優勢和特點,至於怎麼選擇,可以結合自己資源和想做的市場,當然也可以兩個都做,我建議先做shopee,目前對新人扶持力度比較高,入駐無需任何費用,且通過率高同時有三個月扶持期免佣金等。
以上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更多蝦皮運營幹貨: 我是小犬筆記,分享跨境電商運營幹貨,歡迎點贊關注。
shopee和lazada的區別在哪裏?哪個更好做一些?
一、Lazada和Shopee起點相似,背景不同 Lazada成立於2012年,總部設在新加坡,業務範圍覆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六個東南亞國家,覆蓋大約5億消費者。
2018年3月,阿里追加20億美金投資,持股達83%,彭蕾出任董事長,Lazada完全成爲阿里平臺,代替速賣通征戰東南亞市場。
2018年3月,lazada也宣佈在深圳成立辦公室TechHub。
2009年,天津人李小東在新加坡創立了遊戲公司Garena。
2017年公司更名爲Sea Group,並在同年成爲了第一個在紐交所上市的東南亞科技公司,成立6年後,Sea在2015年進軍電商領域,推出了全品類電商平臺shopee。
2018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Shopee的GMV分別爲19億美金和22億美金。
其中,2018上半年Shoppe的GMV已達到2017全年水平,增長非常迅速。
(這個銷售額是什麼概念,有機會再跟大家做個對比) 二、Lazada和Shopee流量平分秋色,市場和用戶高度重疊 1、不含臺灣,Lazada整體流量更大,若包含臺灣,則Shopee流量更大; 2、在第一大市場印尼市場,Shopee流量表現更勝一籌;lazada和shopee的前三大市場,其流量總和就超過了wish(但是總體銷售額遠不及wish)。
3、Lazada已開始了“六個站點合一”計劃並有了操作後臺,各站點流量將聯通。
總體而言,Lazada和Shopee兩大平臺流量表現各有特色,但Lazada背後,阿里的資金和技術等方面支持,是跨境賣家在平臺選擇時要重點考慮的。
三、Lazada和Shopee品牌戰略各有不同 兩大平臺對比來說,Lazada更傾向於走高端形象路線,更爲重視引導賣家突出自己的品牌,強調圖片的專業規範,在品牌策略風格上與速賣通較爲相似。
而shopee的品牌策略更像國內的淘寶,走的是C店路線,更爲突出產品的價格優勢,圖片的形式多樣(很多有大量的水印和不規範的拼圖)。
四、Shopee的賣家數量和店鋪數量超過Lazada從超級店長數據統計分析來看,以馬來西亞站數據爲例(之前平臺的長期招商開店默認會開馬來站,所以具有分析對比意義),shopee的店鋪數有23萬,Lazada的店鋪數爲14萬。
也就是Shopee的賣家數量是Lazada的1.5倍。
這個數據是符合常識的,因爲lazada有近半年多的招商封閉期。
五、Lazada和Shopee平臺佣金差別不大 兩個平臺的佣金相差不大,其中,lazada佣金普遍爲1%至4%(越南6%至8%)+2%(付款手續費),shopee佣金爲3%至5%。
由此看來,Lazada和Shopee的佣金是要比速賣通、亞馬遜等平臺要低很多的,說明平臺正處於招商吸引期,以低佣金鼓勵賣家積極入駐。
六、Lazada和Shopee物流時效都在10天左右 Lazada物流採用官方物流LGS,時效在10左右簽收。
要求48小時之內填寫物流跟蹤號,並在訂單產生後5天內將貨物寄到義烏或者深圳倉,平臺會負責運輸妥投。
當然,賣家也可以選擇自發貨。
Shopee賣家可以使用官方物流SLS,也可以自選物流。
並且,賣家可以自己設定發貨期是3天或者7天;據賣家口中得知,shopee第三方個別物流公司丟包率比較偏高,也沒有合理的解決方案。
七、Lazada和Shopee主營類目主要爲生活類產品兩大平臺的主營類目也是高度重疊的,畢竟Lazada和Shopee的用戶及市場就是高度重疊的。
兩大平臺經營類目39%爲生活用品,38%爲電子產品,7%爲時尚商品。
同時,兩大平臺的用戶,有60%至70%都是年輕女性。
從客單價大體表現來看,鞋子類爲5至16美金;玩具爲2至9美金;衣服爲5至15美金;服裝配飾爲5美金以下;美妝爲3美金以下;家居裝飾爲2至18美金;箱包爲2至12美金;母嬰爲2至11美金。
(經驗值,僅供參考) 八、Lazada和Shopee店鋪都有等級之分Lazda店鋪分爲三類:針對普通商戶的普通店,有自有商標和優質商戶的品牌旗艦店,適用於知名品牌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官方自營店,簡稱lazmall。
(相當於速賣通那邊的邀請制的高平臺費的類目) 。
Shopee店鋪也分成三類,按照店鋪考評數據晉升分爲普通店,優選店,商城店。
(僅僅是名稱而已,並沒有特殊的所謂的商城) 九、Lazada和Shopee放款週期都較短 兩大平臺的放款週期都較短,都是10天左右放款。
而Lazada因爲使用的都是官方物流,只要平臺檢測到物流妥投了,不需要客戶確認收貨,平臺就會給賣家放款。
其中,Lazada可以用Payonner收款(P卡),Shopee可以用PingPong或者P卡收款。
十、Lazada和Shopee的都分爲在線支付訂單和貨到付款訂單 Lazada和Shopee均分爲在線支付訂單和貨到付款訂單,賣家可自由選擇是否開啓貨到付款。
在線支付訂單退款率較低,貨到付款訂單退款率較高。
綜合而言,兩個平臺正處在競爭的拉鋸階段,還沒有真正分出高下。
從流量可以看出,這兩個平臺已經徹底在東南亞站穩腳跟,可以說其他大平臺已經很難進入這個市場了。
從我們賣家的角度看,Lazada流量與shopee相當但是賣家數更少,並且背靠阿里,所以從理論分析來看,更傾向於lazada優先。
但是對於挖掘東南亞的賣家,shopee也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