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倉的優勢是什麼?
第三方海外倉增長趨勢強 2017年3月5日,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跨境電商”作爲政府工作重點被格外提出來,同時被提及的還有“海外倉”:“要鼓勵商業模式創新,擴大跨境電子商務試點,支持企業建設一批出口產品‘海外倉’,促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發展。
” 海外倉是指企業按照一般貿易方式,將貨物批量出口到境外倉庫,實現本地銷售,本地配送的跨國物流形式。
跨境電商賣家與第三方“海外倉”的合作方式有兩種:租用和合作建設。
租用方式會存在操作費用、物流費用、倉儲費用;合作建設則只產生物流費用。
相比亞馬遜的FBA來說,海外倉的很多問題與客戶的溝通是比較及時,在清關方面也可以提供收件人和代交關稅,而且價格比起FBA也是優惠很多。
海外倉是跨境電商趨勢?海外倉真的有這麼好?
Q 海外倉對於賣家的優勢有哪些? 1.降低物流成本及清關費用 跨境賣家以一般貿易的方式將貨物輸出至海外倉,以批量的形式完成頭程運輸,比零散地用國際快遞走貨要節省成本。
一些產品還能享受到出口退稅的政策。
2.縮短配送時間,提升客戶滿意度 舉個栗子,同時用商業快遞從國內發貨給美國賣家,小包7-15天,快遞3-7天,有時甚至更長。
如果在本地使用海外倉進行發貨,僅需要2天左右,相比國內發貨的時間,縮短的不止一兩倍。
加快配送速度,縮短配送時間,也就縮短了整個訂單交易的時間,讓消費者享受到本土化的購物,更容易獲得賣家的信任感,以及很好地提升客戶滿意度。
3.可以退換貨,提高海外買家的購物體驗
出口澳大利亞一般要注意什麼?清關需要提交什麼文件?
一、澳洲海派清關和稅金有哪些注意事項? 貨值超過1000AUD以上需要額外支付清關費AUD85/票;(需收件人支付,如收件人拒付,則轉由國內發件人支付) 如產生稅金,需由澳洲收件人承擔;如因目的港客戶拒付關稅,所產生的倉租、退運等費用由發貨人承擔; 海外倉貨物和亞馬遜貨物需要做關稅預付,或者可以直接走包稅渠道。
關稅DUTY爲0-10%,具體看產品稅率,大部分產品稅率在5%左右,可以在http://www.customs.gov.au/查詢,最終稅金以海關單據爲準; 根據中澳貿易條款,中澳產地證可豁免部分澳洲 DUTY,特殊產品單詢 (請注意:中澳證只能減免DUTY,政府稅以及GST 還是需要支付)。
如遇海關查驗EMPP(海關懷疑低申報,需要提供購買證明等), 需確認哪一方提供證明,確認更改申報會產生更改資料費用,發件人提供80澳幣(不限次數),收件人提供80澳幣/次 7、由於澳洲清關爲預清關模式,請出貨前確認好貿易條款,出倉後變更【關稅預付改爲關稅到付(DDP改DDU)或者關稅到付改成關稅預付(DDU改DDP)】,會產生雙重清關費用AUD85*2,需國內客戶承擔。
8、澳洲反傾銷稅查詢網址:Anti-dumping and countervailing system | Department of Industry, Science, Energy and Resources 二、澳大利亞GST稅怎麼計算?澳洲GST是澳洲的商品及服務稅的簡稱,全稱是Goods and Services Tax。
賣家企業在澳洲銷售貨物,提供服務或相關活動的時候才需要繳納的稅,與個人直接收入不掛鉤。
進口GST=(貨物價值+海運費(20USD/CBM)+保險+關稅)x 10% 關稅=稅率(5%-10%,一般普通商品都是5%)x貨物價值
日本亞馬遜FBA物流你們都是怎麼逆算的?怎麼做才便宜?
我們都知道自從日本站點出了一個針對FBA貨物的進口逆算關稅,日亞賣家的痛苦真是與日俱增。
如果按照足額繳納,就像問題裏面說的那樣,收取的逆算費用可能達到亞馬遜回款的22%以上,扣除這些賣家基本上沒有利潤。
那對於這種情況我們賣家該怎麼辦?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目前爲了規避進口逆算關稅,都是先不貼FBA入庫標籤,在日本確認一個第三方海外倉,以海外倉的名義進口收貨,到海外倉之後換標籤重新貼FBA入庫標,這樣來說可以規避掉你算的關稅費用。
相應的也會產生海外倉的費用,以及時效的延遲這些成本或者問題。
不過相對應繳納逆算關稅,還是要節省很多。
提醒一點的是找第三方海外倉需要找靠譜的,最好是頭程物流和海外倉都有的物流合作,可以節省時間和溝通的成本。
希望以上解答對你能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