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微電商

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提供的數據,2013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交易額約爲3.1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口業務佔比高達90%左右。
在出口的國家或地區中,美國以佔據中國整體出口電商份額16.6%的最高比例成爲中國出口電商最重要的目的國,其次是佔比爲15.3%的歐盟、佔比爲11%的東盟。
除此之外,中國出口電商在其他新興市場如俄羅斯、巴西等國的市場規模也在迅速發展和壯大。
到了2014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交易額再次獲得了飛速的提升,規模高達4.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3.3%,雄踞世界各國之首。
其中進口占比約14.6%,雖然在比例方面並沒有明顯的變化,但在規模方面已經顯著提高。

我國服裝業的跨境電商發展的怎樣?

2015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商主要國家分佈:美國16.5%、歐盟15.8%、東盟11.4%、日本6.6%、俄羅斯4.2%、韓國3.5%、巴西2.2%、印度1.4%,其他38.4%。
另外根據億邦智庫的研究報告顯示: 一、全國跨境電子商務最新動態概要 (一)1-11月,我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同比增長25% 12月15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同意在石家莊等24個城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覆》(以下簡稱《批覆》)。
商務部外貿司負責 人就《批覆》進行了解讀。
其中,負責人提到2019年1-11月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同比增長25%,成爲外貿增長的新亮點。
(二)國務院進一步擴大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

跨境電商進口小賣家未來出路在哪裏?

跨境電商進口小賣家未來出路在哪裏?關注者 26被瀏覽 6,475 登錄後你可以不限量看優質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內容一鍵收藏登錄查看全部 7 個回答小小進口做跨境進口的 近年來,中國跨境電商發展迅速,各種類型的電商平臺和商戶紛紛湧現。
全球領先的在線支付平臺PayPal7日在廣州舉辦第五屆中國跨境電商大會,吸引逾500名大型及中小型外貿電商以及行業嘉賓一起探討中國跨境貿易的未來發展趨勢 據中國商務部預測,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預計將增至6.5萬億元人民幣,達到30%的年增長率,佔中國總進出口貿易額的20%。
跨境集市經過詳細調查報告顯示,去年,全球19%的網購者有從中國網站購物的經歷,中國也成爲了全球第二大最受歡迎的跨境電商出口國。
跨境集市通過近年來對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的關注和研究,總結出中國跨境貿易在未來將面臨的三大趨勢:發展中國製造和中國品牌成爲越來越多中國商戶的選擇,並逐漸獲得海外市場認可;垂直化經營和新興品類開發是中小型外貿電商的突破之路;社交媒體平臺成爲商戶跨境銷售的必爭之地。
據瞭解,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大型中國跨境電商開始輸出更多高質量的商品,打造自有品牌。
跨境集市是在15年上線的一家跨境行業信息對接平臺,致力於無縫連接國外上游廠家及國內大莊家與國內買家的信息對接,免去中間商盜賣和兜售假貨的空間,爲國內消費者提供一個可靠,真實的跨境購物體驗,未來跨境電商的發展必然是更加註重質量與服務,價格的權重比例會進一步下降。
據跨境集市內部人員透露:跨境集市目前已與國外幾百個品牌服務商達成合作,直接在平臺入住,爲國內中小商家直接提供一手貨源,這無疑是國內消費這的福音。
衆所周知,國內的電商行業和代購行業假貨充斥,廣大消費者苦不堪言,未來品質與服務將是新一輪的決勝點。
另外不管作爲一個基於互聯網的產業,流量永遠是最重要的,在BAT三座大山的夾擊怎樣快速引流也是未來跨境電商行業的難點重點。
瞭解更多行業動態進來進口貨源_進口貨源批發 2016-10-21 16:33

跨境電商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具體流程是怎麼樣的?

無障礙登錄/註冊跨境電子商務跨境電商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具體流程是怎麼樣的? 1. 跨境電商貿易的各個環節(選品採購、國內國際物流倉儲、通關、關稅繳納、保險、跨境支付等)具體的流程,每一個環節的具體操作、問題和關鍵點等 2. 以…顯示全部 15被瀏覽 8,685關注問題 登錄後你可以不限量看優質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內容一鍵收藏登錄查看全部 7 個回答飛鴻跨境電商集團山東飛鴻跨境電商集團有限公司 近年來,跨境電商發展速度迅猛。
據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9萬億元,同比增長11.6%。
從2014年開始,行業進入到一個爆發式增長階段,跨境電商渠道更加豐富,政策支持,基礎設施完善. 另外,跨境電商服務業相關的物流、支付等業態有了很好的發展,跨境電商成了一個全產業鏈、全業態的發展模式。
什麼是跨境電商全產業鏈 跨境電子商務全產業鏈是指有效構成跨境電商發展的各個部分及環節,包括:進出口電商、物流、支付、政策、運營、人才、金融、園區等,各個部分及環節的發展都跟行業密切相關,都能助推或影響跨境電商的發展。
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直接受益於消費升級背景下政策寬鬆所帶來的利好,但究其根本: 從政策立場來看,跨境電商作爲一種新型的貿易方式,本質是傳統業務類型在商業模式上的創新,即“互聯網+外貿”,是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通過商業模式的創新提高外貿效率、降低經營成本、加強與境外企業的合作,爲培育我國外貿競爭新優勢注入新的動力。
從市場參與者的角度來看,跨境電商的發展一方面適應了商業模式由批發向零售的轉型,通過縮短中間環節提高收益留成,另一方面則是爲了滿足消費品質提升需求,在順應居民消費升級趨勢的同時通過跨境零售進口把消費留在國內。
跨境電商產業鏈各環節概述 在跨境電商產業鏈中,出口跨境電商行業歷經10年以上發展期,逐步形成以阿里巴巴、ebay、亞馬遜爲B2B、B2C、C2C行業龍頭,跨境通、海翼股份、蘭亭集勢、DX等爲B2C龍頭的行業格局。
企業發展空間在於:對傳統一般貿易的電子商務化,提供多元化信息服務;幫助大中型外貿企業由代工向品牌轉型,強化終端營銷與體驗。
相比與出口,進口跨境電商從2013年開始崛起,並於2014年在海關政策的引導下逐漸規範。
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以天貓國際/洋碼頭等爲代表的平臺B2C,聚美/網易考拉爲代表的自營B2C,目前行業仍處激烈競爭階段。
企業競爭優勢體現在:針對國內消費者需求偏好預判進行全球商品採購的能力;跨境物流-通關-支付等綜合實力,購物體驗優化有巨大提升空間。
跨境電商物流成產業鏈痛點,不同於普通的電商消費,由於跨境電商消費中通關環節的存在和固有流通渠道難以打破,綜合物流服務商的議價能力相對更強。
跨境B2C進口物流模式中,保稅模式發展潛力大;而跨境B2C出口物流模式中,海外專線與海外倉模式是發展主流方向。
放眼未來,保稅模式、海外直髮模式的發展相比傳統郵路都要更大。
第三方跨境支付異軍突起,空間上,受到政策紅利、跨境電商高度發展的雙重催化,第三方跨境支付因契合零售化特徵將迎來爆發; 模式上,國家間金融管制、商鋪開拓成本大等因素限制了跨境支付通道的連貫性,短期內,由第四方服務商鏈接境內外支付體系的模式將成爲主流。
“互聯網+全產業鏈”與政策紅利 隨着跨境電商業務的蓬勃發展,國家各項政策亦密集出臺,目前已步入政策集中爆發期,行業獲得快速發展。
跨境電商作爲新的貿易形式,在稅收、通關、支付、結算 等各環節都與原有線下貿易形式有所差別,相關政策調整主要涉及通關、檢驗檢疫、稅收、支付、金融服務及綜合試驗等諸多領域,通關流程、稅收規範和支付結算 等原則的細化使跨境電子商務系統經營環境進一步規範並完善。
2004-2007年,爲政策萌芽期,期間共發佈3項政策,側重於規範電子商務行業發展; 2008-2012年,爲政策發展期,期間政策重點以支持引導爲主,出臺了支付、監管及試點等多項內容; 2013-2018年,爲政策爆發期,政策發佈呈面狀鋪開,主要集中在出口領域並向實施層面推進。
2014年海關部署接連發布公告,海關監管方式代碼“9610”、“1210”的確立,意味着跨境電商被納入合法監管框架之內。
其中,“9610”適用於境內個人或電子商務企業通過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實現交易,採用“清單核放、彙總申報”模式辦理通關手續的電子商務零售進出口商品;“1210”適用於將保稅跨境電商,保稅模式將極大幅度降低進口電商的物流成本。
跨境電商綜合模式試點是政策當局進一步簡政放權、爲制度創新提供條件的重要舉措。
2013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商務部等9部委《關於實施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有關政策的意見》,決定在上海、重慶、杭州、寧波、鄭州等5個已開展跨境電子商務通關服務試點的城市試行相關政策。
2015年3月,國務院批准設立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着力在跨境電子商務交易、支付、物流、通關、退稅、結匯等環節的技術標準、業務流程、監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先行先試: 打造跨境電子商務完整的產業鏈和生態鏈,逐步形成一套適應和引領全球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管理制度和規則,爲推動全國跨境電子商務健康發展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2016年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天津、上海、重慶、合肥、鄭州、廣州、成都、大連、寧波、青島、深圳、蘇州這12個城市新設一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用新模式爲外貿發展提供新支撐。
2018年7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推動跨境電商在更大範圍發展,擇優選擇電商基礎條件好、進出口發展潛力大的地方,並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傾斜。
在北京、呼和浩特、瀋陽、長春、哈爾濱、南京、南昌、武漢、長沙、南寧、海口、貴陽、昆明、西安、蘭州、廈門、唐山、無錫、威海、珠海、東莞、義烏22個城市新設一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
四個產業發展宏觀環境 在經濟全球化以及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大趨勢下,全球市場跨境電商需求空間巨大,國內跨境電商行業也由此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出口電商模式正呈現多樣化發展,從 最初的B2B模式,到B2C外貿平臺,再到B2B2C,以及C2C平臺。
跨境電商平臺正在從粗放式向精細化轉變,在規範化、標準化上下功夫。
當前,我國出口跨境電商已告別野蠻生長期,從產品展示平臺向提供綜合服務轉變,從低廉的庫存傾銷到品牌打造,從單打獨鬥到開始產業鏈整合。
伴隨着中國外貿和 跨境電商宏觀環境的改善,出口電商將繼續發展逐步跨入高速發展期。
跨境電商已經成爲國際貿易新方式和新手段,對於擴大我們海外營銷渠道、提升企業品牌競爭 力、實現外貿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1、政策環境 國際政策差異化爲跨境電商帶來新機遇和新挑戰。
國外很多國家對跨境電商都給予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如美國對網上交易的商品一律免稅,美國海關與多國郵政系統 的數據互聯共享;日本提供資金扶持跨境電商創新性重點項目發展、提供“綜合貨運支持”;多數新興國家跨境電商政策環境、支付體系和物流系統尚不完善,發展空間巨大。
國外很多國家對跨境電商都給予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如美國對網上交易的商品一律免稅,美國海關與多國郵政系統的數據互聯共享;日本提供資金扶持跨境電商創新性重點項目發展、提供“綜合貨運支持”;多數新興國家跨境電商政策環境、支付體系和物流系統尚不完善,發展空間巨大。
跨境電商國內政策密集出臺,行業格局初定。
2017 年1月國務院發佈《關於同意在天津等12個城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覆》等,2017年國家大力支持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將跨境電商監管過 渡期政策延長一年,政策採取先試點、逐步推廣的策略,並逐步完善稅收、監管方面制度,極大推動跨境電商行業快速發展。
從國家戰略層面,以出口跨境電商振興低迷的外貿市場,成爲了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
尤其以“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必然性,以稅收、支付、通關、海外倉等方面的優化,爲出口跨 境電商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
出口跨境電商作爲近年來多項政策的受益者,且伴隨着“一帶一路”以及“互聯網+”的趨勢,成功實現快速發展,未來有望將有更多 有利於出口跨境電商的政策出臺,出口跨境電商將繼續其快速發展的勢頭。
2、經濟環境 中國跨境電商發展勢頭正盛,出口仍占主導地位。
中國跨境電商發展目前仍以出口爲主,進口爲輔。
國家近年來實施“互聯網+外貿”的戰略力促跨境電商發展,更多旨在扶持傳統外貿企業藉助互聯網的渠道實現轉型 升級。
跨境電商一直處在逆勢快速增長,2012-2017年共增長超過300%,未來將佔據更加重要的地位,有着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生命力。
隨着“一帶一 路”倡議和全球經貿一體化的深度融合,跨境電商作爲依附於互聯網發展的國際貿易新形式,呈現出了巨大的發展潛力。
中國外貿發展環境好過於往年,但未來形勢依然嚴峻複雜。
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出口總額達15.33萬億元,同比增長10.8%。
近八年出口增速逐年下降,出口總額呈現先上升後平穩波動,中國出口總 額在近幾年出現降低,而後在2017年有所回升。
近年來,我國出口總額大幅度增加,之後受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國際市場需求持續低迷等因素影 響,貿易成本不斷攀升,出口增速明顯放緩。
3、社會環境 出口電商是帶動我國外貿發展不可或缺的主要力量之一。
當前,出口跨境電商已成爲帶動我國外貿發展的中堅力量。
數據顯示,出口增速在2015年和2016年出現負增長,而到2017年開始上揚,但總體保持平穩上 升的趨勢。
出口跨境電商發展由成長逐漸走向成熟,國外進口商、消費者的貿易習慣發生變化、出口電商服務逐漸完善、“中國製造”向“中國質造”的跨越給國內 出口跨境電商帶來了新的機遇。
從需求端看,海外電子商務消費逐漸崛起。
近年來,隨着俄羅斯、巴西、印度 等新興國家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誕生了諸多新的電商消費需求。
海外網購消費者對“中國製造”商品青睞有加,海外市場更多網購用戶規模的提升,這一整個社會 環境對中國出口跨境電商是利好。
從海外市場來看,全球正經歷線上購物衝擊線下零售的消費變革,爲線上銷售打開了空間;從貿易方式來看,跨境電商出口更加高 效滿足海外消費者需求,逐步替代傳統貿易出口。
4、技術環境 互聯網是跨境電商發展成熟的“催化劑”。
跨境電商業務伴隨着互聯網行業一同發展,是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重要落腳點,互聯網對於出口企業的助理作用越來越明顯。
目前處於快速發展、轉型升級階 段,發展前景廣闊。
近年來,發展較快,全球網民規模的擴大刺激了我國跨境電商出口快速增長。
對於跨境電商平臺而言,大數據的應用已經將平臺所具有的提供信 息撮合和交易達成的基本功能進行了技術升級,從而引起平臺的商業模式變革。
新技術有望開闢數字經濟下跨境電商新道路。
降低成本是跨境電商必須兼顧的重要問題之一,信息不對稱增加了消費者的交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
區塊鏈技術代表着更低的交易成本和更快捷的支付方式,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有助於減少商業欺詐,以保證消費者得到最優質的服務體驗。
消費品是出口電商主流,主要目的地是美國和歐盟 2018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爲7.1萬億元,同比增長12.7%。
在當前我國的社會經濟條件下,實現進出口的“優進優出”和進出口平衡發展是外貿發展的主要方向。
從品類看,以數碼電子和服裝鞋包、玩具等爲代表的勞動密集型產品是我國傳統出口貿易的主要品類。
跨境出口電商的品類與此基本一致,主要以消費品爲主。
由於具 有比較價格優勢和高產品豐富度,及跨境電商特色的物流要求,目前中國出口跨境電商賣家品類主要分佈在:3C電子產品、服裝服飾、家居園藝、戶外用品、健康 美容、鞋帽箱包、母嬰玩具、汽車配件、燈光照明等品類上。
從出口國看,目前跨境電商的主要出口國爲美國和歐盟,但俄羅斯,巴西等新興市場增 長潛力巨大。
目前中國出口跨境電商的主要目的國主要爲: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巴西、加拿大、德國、日本、韓國、印度、俄羅斯等,我國出口跨境電商主 要的出口國爲歐美等成熟市場,由於近年全球經濟低迷不振,美國雖然經濟依然呈增長狀態,但是增速逐步放緩。
從出口渠道上來看,主要是第三方平臺爲主,自建渠道爲輔。
出口跨境電商走到今天,已具備相當的規模和影響力。
與國內電商大幅度燒錢打價格站不同的是,這個領域有不少悶聲發大財的商家,大部分集中在深圳,廣州一帶,他們藉助中國製造物美價廉的優勢,利用中國產品直銷海外的渠道優勢,收穫豐厚。
2022-05-25 16:36 ・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