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e是什麼東西?

shoppe是什麼東西?最近平臺很多人推shoppe這平臺,感覺太恐怖了,說得只要賣就有錢似的,有沒有估計被平臺某人帶進去做的,來講講你們的故事 shoppe中文:蝦皮,是東南亞以及中國臺灣地區的電商平臺,成立於2015年。
蝦皮平臺的母公司是東南亞互聯網企業Sea(原名Garena),該企業創立於2009年,於2016年獲得馬來西亞國庫控股公司領投,騰訊追投(騰訊幾年前領投了A輪)的1.7億美金D輪融資。
除了電商業務和主營的遊戲業務外,Sea還擁有類似阿里巴巴支付寶的支付業務-Airpay以及類似騰訊微信的社交業務Beetalk,從業務上看類似“東南亞版”的騰訊。
Shopee目前覆蓋7個國家和地區,包括馬來西亞、臺灣、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越南和菲律賓,同時在中國香港、深圳和上海地區設立辦公室。

shoppe是什麼東西?

篇幅過長,內容詳細,建議抽時間看完~~不謝( ̄_, ̄ ) shoppe中文是叫蝦皮,是跨境電商平臺。
Shopee是東南亞及中國臺灣地區的電商平臺。
2015年於新加坡成立並設立總部,隨後拓展至馬來西亞、泰國、中國臺灣地區、印度尼西亞、越南及菲律賓共七大市場。
Shopee擁有商品種類,包括電子消費品、家居、美容保健、母嬰、服飾及健身器材等。
Shopee社羣媒體粉絲數量超過3000萬,擁有700萬活躍賣家,員工超8000人遍佈東南亞及中國,是東南亞發展最快的電商平臺,也是國貨出海東南亞的首選平臺。

有誰自己做過蝦皮跨境電商的嗎,開店需要多少錢啊,需要押金嗎?

有誰自己做過蝦皮跨境電商的嗎,開店需要多少錢啊,需要押金嗎? 到底是做shoppe好呢還是lazada好呢?首先我們要對Shoppe和Lazada搞清楚,我們先來說一個故事:一輛大汽車在路上開着開着,一扭頭順着馬路邊就扎進了河裏,剛好河裏的魚被車撞死了,魚做夢也沒想到,它這一生會被車禍所終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同行未必能把你怎麼樣,往往幹掉你的都是跨界過來的,你可能對你行業的競爭對手十分了解,但你確信打敗你就的一定是同行嗎? 同樣,一些其他行業的大佬進入你的圈子,你會按捺的住嗎?就好比騰訊收購了蝦皮跨境電商,成功推出了蝦皮佔據了東南亞的半壁江山,阿里投資Lazada後,Lazada的表現也十分搶眼:一直到去年一季度,Lazada 在多個東南亞國家的成績都位居榜首,互聯王兩大巨頭也開始在跨境電商行業裏內捲了,那作爲平民的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呢?是拼個頭破血流,還是合作共贏,具體來說,我們要看看Shoppe和Lazada的開店要求和規則: 對於Shoppe來說: 1.開店要求:公司營業執照或個體戶營業執照+其他電商平臺經驗 2.平臺費用:6%佣金,2%交易手續費 3.回款方式/週期:一個月2次打款,支持連連支付、payoneer等主流收款方式 4.平臺物流:國內中轉倉,海外倉 對於Lazada來說 1.開店要求:公司營業執照或個體戶營業執照+其他電商平臺經驗 2.平臺費用:不同品類佣金不同、增值稅GST、2%賬務處理費 3.回款方式/週期:每週五,需要有payoneer等主流收款方式 4.平臺物流:國內中轉倉,海外倉 那麼做東南亞市場的賣家對於Shopee 和 Lazada 如何選擇呢?對於品牌 成熟有一定供應鏈規模,以及擁有一定程度的商品量及出單量需求的賣家,那麼你對平臺運營配套的規模相對就比較看重,Lazada 就能滿足到長期運營發展。
如果是處於新手階段的跨境小白, 目標只屬於階段性實驗性質,並且希望將有限資源最大化使用,則建議使用Shopee 作爲起步平臺,平臺獨有的優惠配套政策(如:免運、購物金回贈、前3個月免傭優惠)能讓你接觸、吸引到更大客源,更有效打入市場。
做東南亞市場Shoppe和Lazada到底是那個好?無非是看你想做什麼,根據自己的需要去開店,做哪一個平臺都是可以的。
VIOMALL是國內最專業的汽配跨境分銷平臺,10年行業經驗,百萬海外倉現貨,合作60+海外倉,幫賣家解決汽配跨境電商的所有問題,以專業化的數據時時刻刻跟蹤服務賣家,還實時解決跨境賣家在經營的問題,幫賣家解決問題,給買家提供便利。
2022-04-11 09:39

目前主流的跨境電商平臺有哪些?

本人從事跨境電商三年,走過很多彎路,後來小有成就,同時也帶過一些新人。
我來爲大家分析目前主流的跨境電商平臺的情況,以及應該人如何選擇。
我會從平臺入駐條件,入駐費用,平臺的情況,以及個人的一些見解來分析每個主流的平臺。
文章我也會持續更新,建議收藏。
亞馬遜: 亞馬遜可以說是近幾年來最熱門的跨境電商平臺了,同時他的流量是全球最大的。
亞馬遜憑藉着自身良好的物流服務與多種多樣的商品覆蓋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其優勢主要在美國、歐洲,加拿大,日本以等地區。
賣家也是遍佈全球,其中中國賣家佔亞馬遜賣家四分之一以上。
個人認爲亞馬遜是真的可以賺錢的平臺,利潤是比較高的。
包括我自己一直在做亞馬遜,也是靠亞馬遜鹹魚翻身。
主要客戶還是集中在歐洲北美,現在日本也是OK的,除此之外其他國家份額可能會少一些。
· 入駐條件:個人或者公司都可以註冊,每個站點要求不同。
·部分產品准入限制,比如食品醫療設備需要FDA認證等。
· 費用: 亞馬遜賣家分爲專業賣家和個人賣家兩類。
·專業賣家:$39.99/月;個人賣家:無月租費; ·單價出售費:專業賣家無費用;個人賣家每出售一件商品亞馬遜收取0.99美元。
·銷售佣金:售出的每件商品,支付8%~15%不等。
(不同商品品類有不同的規定) ·FBA倉庫費用,FBM無需。
總結:開店成本,一般都註冊專業賣家,每月39.99美金。
但有一些隱藏成本,比如註冊公司成本,也可以借用親戚朋友公司來掛靠,啓動銷售所需資金不多。
做FBA如果壓貨比較多,那麼資金壓力比較大。
做FBM相對成本小風險小。
Wish 這個平臺其實比亞馬遜要晚一些。
wish後臺操作比較簡單。
入住也沒有什麼限制,個人或者公司都可以註冊。
目前wish競爭比之前兩年激烈了很多,要賺錢就要做精品店鋪,但精品店鋪投資是一個相對長期事情,短期效益不大。
但依然誕生很多成功的中國賣家。
· 入駐條件:無限制,個人或者公司都可以註冊。
· 費用 ·2000美金店鋪預繳註冊費 ·平臺佣金:每件產品售出後,會收取產品總額(商品售價+運費)的15%佣金· 其他:提現手續費,物流運費,平臺罰款 總結:wish物流基本上採用自發貨的形式,平臺操作簡單好上手的同時罰款比較多。
平臺政策調整的也比較快。
Ebay Ebay是相當老牌的平臺了,到目前接近二十年了,在美國歐洲都有站點。
相比其他主流的平臺,Ebay也會賣一些復刻品和二手產品,也算是平臺一個特色。
客單價低並且目前很多低價產大部分都被深圳大賣家把持。
也有很多賣家去做海外倉,專門賣大件貨,但大件貨成本高,物流費也高,資金門檻自然也高。
個人認爲不適合新人。
· 入駐條件:個人公司均可。
· 費用·刊登費用:賣家每個月可以獲得一些免費額度,這個根據店鋪的等級和權重來判定。
如果Listing刊登超過限額,會收取每條0.3美金刊登費。
也有少部分商品或品類是不免費的。
·成交費用:絕大部分產品平臺抽成10%,最高不超過750美元。
·paypal費用:銷售額收取一定比例的paypal費用。
月銷售額在不同區間,則按標準費率或者優惠費率收取。
· 其他:ebay店鋪分等級,不同等級,收費不同。
費用由月度和年度兩種收費方式,不同等級店鋪,每月免費listing刊登數量、刊登費以及成交收取比例不同。
店鋪等級越高,權重越大,免費刊登數量越多,而且其他費用越低。
總結:個人認爲ebay流量比較差,屬於C2C,目前機會比較少,不如亞馬遜,wish等。
Aliexpress速賣通 速賣通是阿里巴巴旗下的跨境電商購物平臺,中國賣家居多。
這個平臺也有十年了。
速賣通主要面向俄羅斯,土耳其,拉美等國家。
尤其在俄羅斯市場,亞馬遜或wish這些平臺很難入駐俄羅斯市場,所以速賣通在俄羅斯是獨大的,也是俄羅斯最大的電商平臺。
· 入住條件: ·中國賣家必須有營業執照或者工商個體戶,個人不能註冊。
· 費用 ·按照類目收費,不同類目收費不同。
電子煙、手機類目需要3w人民幣、真人發類目5w人民幣,其他類目1w人民幣。
·年費會根據店鋪銷售額進行全額返還或者返還50%。
·每售出一件商品,平臺佣金抽成5%~8%,各類目佣金不同。
·提現手續費,銀行提現每筆15美元。
如果使用支付寶,免手續費。
· 總結:費用方面,若不計算貨物、人工等成本,開店所需成本即年費。
目前速賣通價格戰打得厲害,如果麼有價格優勢和資金鍊,很難生存下來。
如果你是工廠或者有資源,那麼可以嘗試。
東南亞:Lazada和shoppe shoppe發家於新加坡。
這兩個平臺是中南亞數一數二的電商平臺,目前shoppe優勢明顯,如果想要入駐的話,推薦選擇shoppe。
Lazada Lazada是阿里巴巴投資的,發家於印尼。
是東南亞最大的跨境電商交易平臺,一共六個站點: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六個站點合一。
· 入駐條件: 《企業營業執照》或香港BR營業執照。
在滿足基本條件資質後,可以通過郵件來完成入駐,在入駐過程中需提供以下資料:·企業營業執照,或香港BR營業執照,需要上傳清晰的圖片 ·需要註冊企業支付寶 · 注意:平臺對於產品有一定的要求,例如3C消費電子產品--手機、平板、相機、只能穿戴設備等屬於禁售產品,同時禁售產品包括:液體產品、電子煙、情趣用品、食品、藥品等。
·一個執照註冊一個賬戶,失敗了再入駐會比較難。
· 費用 ·訂單佣金、增值稅、賬務處理費(總銷售額2%)、運費以及其他 ·審覈:目前lazada更傾向於從天貓商城哪些賣家導入,不太傾向於接受新賣家,所以如果你的公司或者產品實力不太強的話,入駐lazada會有一定難度。
Shoppe 和lazada比較像,這幾年擴張很快,有潛力,還不成熟。
入駐條件:·商家爲企業性質註冊,擁有合法的中國大陸或香港企業營業執照。
·法人身份證照片及法人手持身份證照片。
·SKU數量(SKU數量不低於200) 。
·訂單/銷售額截圖(周/月訂單圖)。
·其他跨境平臺的經營情況(發店鋪URL) 。
· 費用:賣家不需支付任何開店費、入駐服務費、年費及上架費,僅需透過官方招商渠道提供符合要求的資料即可。
·新賣家前3個月全免佣金,三個月後按經營類目收取不同百分比例的佣金。
·總結:shopee開店費用最低,比lazada入駐要簡單一些。
東南亞現在是屬於流量紅利期,無論是Lazada還是Shoppe可以看出他們是希望吸引其他平臺優質賣家入場。
不過東南亞相對落後,並且平臺也是低價的天下,感覺像剛起步的拼多多,有潛力,但不成熟,再考慮到匯率和物流,利潤不高。
如果之前做速賣通,可以考慮轉型做這個平臺。
對於新手,個人推薦從亞馬遜,或者wish入手。
東南亞可以做,但不是特別推薦東南亞,東南亞最好是有一定實力再去做。
關注我,我會持續分享我一路走來的經驗和故事。
有不懂的也可以來問我,希望能幫到對自己目前職業不滿現狀得你,幫你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