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未來的方向在哪裏?
如果說最能代表未來,那麼VR/AR設備一定是最有機會和前景的產業了!而字節跳動也在2021年收購PICO,正式佈局VR行業! VR設備 目前Google,亞馬遜,Ebay,Tiktok等C端平臺的VR流量指數持續升溫,PICO,DPVR,GOOVIS等國內VR大品牌商紛紛入局FOBGOODS平臺,顯然成爲跨境電商VR貨源尋找的聚集地!值得一提的是PICO從衆多跨境平臺中選定FOBGOODS作爲全球B端佈局的第一站!跨境電商渠道商可以通過FOBGOODS平臺快速拿到正規貨源,成爲海外代理商。
2.碳中和 近幾年,新能源、環境保護等話題一直在討論熱點,帶動一批新能源產業,最耳熟能詳的就是特斯拉,除了股市以外,同樣也有碳中和交易市場,節能減排將會成爲國家重點扶持對象。
除了電產業,同樣可以瞭解氫能源等產業。
碳中和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節能減排術語,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你覺得從事跨境電商這個行業有什麼發展方向嗎?
中小企業只要確實擁有核心競爭力,能夠專注於細分領域,將產品打磨到極致,然後採用單點爆破的方式,就有可能借助跨境電商這個風口讓自己得到回饋, 5、從單元到多元 以往的外貿市場,基本上是大賣家的天下,跨境電商流行後,中小型的賣家也擁有了展露頭角的機會,走向海外市場的中國產品也會由較爲單一走向多元化,進一步刺激中國的中小企業進行新品的研發,讓中國企業在工業上的創造力進入一個小高潮、 6、從賣家到配套 隨着跨境電商越來越成熟,相關的配套產業也隨之出現,這給中國的跨境商家帶來了更多的機遇, 大家未必的要去註冊品牌、創建網站、開設店鋪和當賣家,反而也可以給這些跨境賣家做服務、做供貨、做配套、從供應鏈到商標、從平臺到推廣、從支付到物流、從保險到售後、每一個環節都可以衍生成爲一門專業化的生意。
跨境電商的發展,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同時也開始了世界貿易的變革,爲衆多企業和消費帶來了好處。
2021-09-16 11:15
跨境電商完整的定義?
無障礙登錄/註冊跨境電子商務跨境電商完整的定義? 1、跨境電商的定義 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並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
從這裏可以看…顯示全部 跨境電商這四個字成爲媒體的熱點大概也就是這一兩年的事,然而究竟什麼才叫跨境電商相信很多人甚至業界的人都仍有點迷糊,目前國內各種各樣的跨境電商模式已很多,運營者們都聲稱自己是最佳的跨境電商模式,都認爲自己纔是中國跨境電商的發展方向,跨境電商模式之爭似有越演越烈的跡象。
從剛剛結束的2015中國(四川)電子商務發展峯會跨境電商專場上,關於跨境電商模式的爭執“火藥味”更濃。
跨境進口電商平臺洋碼頭的曾碧波在演講時聲稱,“跨境電商並不是阿里的天下,也不是京東的盤中餐,因爲他們不懂新趨勢”。
近年來轉型做外貿B2B的大龍網高級副總裁李貴平先生在發言中“覺得跨境電商做B2C還是有很多問題。
爲什麼這樣說?因爲它產業的鏈條和銷售的鏈條真的很長,而且很不容易。
”,“堅持跨境電商的未來應該是“B2B+O2O的模式”。
eBay大中華區商務總經理鄭長青在會上則發表了《跨境出口電商的現狀與趨勢》的公開演講,“講到B2B和B2C的爭議,到底是哪一個?”,他談到,“eBay堅定地相信跨境電商將以零售爲主,爲什麼說跨境我們堅定地相信以零售爲主?就是因爲這是我們中國傳統企業一個轉型升級的絕好的機會。
”。
億邦動力網的CEO鄭敏先生則認爲,“在看待跨境電商的時候,至少在當下要把零售放在首位”,“跨境電商有一個特徵很明顯——就是以在線交易爲主要特徵”,並認爲“至少從目前看來成熟的可以快速進入的應該還是2C的市場,因爲每一種新型的貿易和流通方式的出現一定要找到能夠發揮它威力的新的藍海市場空間出來”,而“傳統的B2B是提供信息服務的,信息服務的空間是有限的”。
在會場外,以跨境出口爲主的E&I跨境電商平臺的創始人陳華先生則告訴記者,“沒有C端的跨境電商無疑就退化爲傳統的外貿電商,只有跳過多重環節、直接面向全球消費者的跨境電商模式纔是中國跨境電商堅定不移的發展方向”。
爲了讓我們能正確地評估什麼樣的跨境電商模式纔是中國跨境電商的發展方向,我們顯然必須從跨境電商的真實定義開始。
跨境電商的定義究竟是什麼? 跨境電商大概是我們中國人發明的新名詞,誰第一個先說的目前已找不到源處了,我們不妨先來看跨境電商在英文裏是怎麼說的: 美國亞馬遜2014年8月20日在入駐上海自貿區時,所簽署的關於開展跨境電子商務合作的備忘錄裏顯示“ Amazon will open its new cross-border e-commerce platform in the free trade zone.”。
我們從E&I跨境電商平臺上也找到了對應的英文名,亦爲“Cross-border E-commerce Platform ”。
顯然,跨境電商的準確英文名就是“cross-border e-commerce”,而跨境電商平臺則譯爲“cross-border e-commerce platform”,這點人們應該不會異議。
那麼,跨境電商的定義究竟是什麼呢? 從百度百科裏,對跨境電商的定義是這樣寫的,“跨境電子商務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並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
而早在2010年,國際郵政組織(IPC)在其《跨境電子商務報告》中,雖沒有對跨境電子商務的概念做明確的界定,而是出現了“internet shopping”、“Online shopping”、“online cross-border shopping”等多個不同的說法。
請注意,裏面均出現了“shopping”即“購物”這個單詞。
我們認爲,上述對跨境電商的定義應是比較準確的。
跨境電商一定不等於外貿電商 目前對跨境電商模式的爭執,事實上無非是混淆了新型的跨境電商和傳統的外貿電商,那麼,跨境電商和外貿電商有什麼本質區別呢?1、主體不一樣;在外貿電商時代,出口企業無非是運用電子商務手段推廣宣傳自己及產品,從網上尋找外商求購信息等,故主體是信息流;而在跨境電商時代,人們卻要試圖利用網絡把商品直接銷售給海外消費者,故主體是商品流。
2、環節不一樣;在外貿電商時代,進出口的環節並沒有任何縮短或改變,而跨境電商則要求儘量減少或縮短各種環節以儘量降低中間成本。
3、交易不一樣;在外貿電商時代,交易都是在線下完成的,而跨境電商則大多在線上直接完成交易。
4、稅收不一樣,外貿電商體現的是傳統的一般貿易,涉及到複雜的關稅、增值稅及消費稅等,而跨境電商面臨的稅收一般就要簡單很多,如很多隻涉及行郵稅而已。
5、模式不一樣;外貿電商的基本模式是B2B,而跨境電商的主流模式卻是B2C。
顯然,跨境電商的確不等於外貿電商,跨境電商體現的是一種與傳統的外貿電商有極大不同的新型的運行模式;只不過廣義的跨境電商也包含了外貿電商而已。
故,傳統的外貿電商平臺代表性的有如阿里的中國供應商、環球資源、中國製造網、中國化工網、中國出口貿易網等,今日的跨境電商平臺有代表性的平臺如阿里的天貓國際、速賣通、亞馬遜、eBay,京東的全球購與全球售、網易考拉海購、蜜芽、洋碼頭、E&I、跨境通等等;而如敦煌網和大龍網等跨境出口平臺,因爲仍是傳統的B2B模式,故並不完全是準確意義上的跨境電商,只能算是廣泛意義的跨境電商平臺而已。
評價跨境電商模式的基本標準 那麼,什麼樣的跨境電商模式纔是中國跨境電商的發展方向?廣義跨境電商的B2B和B2C兩種模式的共存事實上並不矛盾也不衝突,我們也不必糾纏於各種模式的優劣與否,哪種模式更好應該是市場或第三方說了算。
由於跨境進口電商模式本質上目前均爲B2C或C2C模式,並沒有B2B模式,故不存在爭論的問題;目前爭論的焦點無非只在跨境出口電商模式上面而已。
目前我們知道的跨境出口電商模式目前無非主要就幾種: 1、B2C:代表性平臺如亞馬遜、蘭亭集勢等; 2、C2C:代表性平臺如速賣通、eBay等; 3、B2B2C:代表性平臺如E&I跨境電商平臺等; 4、B2B:代表性平臺如阿里中國供應商、環球資源、中國製造網、敦煌網、大龍網等。
我們認爲,帶C的跨境出口電商模式和不帶C的跨境出口電商模式哪種更好,最終應該由出口平臺的服務對象即中國衆多的出口企業說了算,評價的基本標準無非兩點: 首先,是否有利於出口企業擴大出口規模;我們都很理解,每一家出口企業是需要規模的,不能給出口企業帶來出口規模增長的跨境出口電商模式終究存在致命的短板; 其次,是否有利於出口企業增大出口利潤;出口企業只有通過出口能賺到錢纔有繼續經營的可能與願望,故能否儘量提高出口價格、減少出口環節、簡化出口流程、降低出口成本顯然是每個出口企業的痛點所在。
顯然,只有將中國出口產業的供應鏈與全球零售體系相融合的跨境出口電商模式纔是中國跨境出口電商的發展方向。
作者爲E&I跨境電商平臺創始人陳華 2015-10-22 12:21 贊同86
跨境電商完整的定義?
跨境電商這四個字成爲媒體的熱點大概也就是這一兩年的事,然而究竟什麼才叫跨境電商相信很多人甚至業界的人都仍有點迷糊,目前國內各種各樣的跨境電商模式已很多,運營者們都聲稱自己是最佳的跨境電商模式,都認爲自己纔是中國跨境電商的發展方向,跨境電商模式之爭似有越演越烈的跡象。
從剛剛結束的2015中國(四川)電子商務發展峯會跨境電商專場上,關於跨境電商模式的爭執“火藥味”更濃。
跨境進口電商平臺洋碼頭的曾碧波在演講時聲稱,“跨境電商並不是阿里的天下,也不是京東的盤中餐,因爲他們不懂新趨勢”。
近年來轉型做外貿B2B的大龍網高級副總裁李貴平先生在發言中“覺得跨境電商做B2C還是有很多問題。
爲什麼這樣說?因爲它產業的鏈條和銷售的鏈條真的很長,而且很不容易。
”,“堅持跨境電商的未來應該是“B2B+O2O的模式”。
eBay大中華區商務總經理鄭長青在會上則發表了《跨境出口電商的現狀與趨勢》的公開演講,“講到B2B和B2C的爭議,到底是哪一個?”,他談到,“eBay堅定地相信跨境電商將以零售爲主,爲什麼說跨境我們堅定地相信以零售爲主?就是因爲這是我們中國傳統企業一個轉型升級的絕好的機會。
”。
億邦動力網的CEO鄭敏先生則認爲,“在看待跨境電商的時候,至少在當下要把零售放在首位”,“跨境電商有一個特徵很明顯——就是以在線交易爲主要特徵”,並認爲“至少從目前看來成熟的可以快速進入的應該還是2C的市場,因爲每一種新型的貿易和流通方式的出現一定要找到能夠發揮它威力的新的藍海市場空間出來”,而“傳統的B2B是提供信息服務的,信息服務的空間是有限的”。
在會場外,以跨境出口爲主的E&I跨境電商平臺的創始人陳華先生則告訴記者,“沒有C端的跨境電商無疑就退化爲傳統的外貿電商,只有跳過多重環節、直接面向全球消費者的跨境電商模式纔是中國跨境電商堅定不移的發展方向”。
爲了讓我們能正確地評估什麼樣的跨境電商模式纔是中國跨境電商的發展方向,我們顯然必須從跨境電商的真實定義開始。
跨境電商的定義究竟是什麼? 跨境電商大概是我們中國人發明的新名詞,誰第一個先說的目前已找不到源處了,我們不妨先來看跨境電商在英文裏是怎麼說的: 美國亞馬遜2014年8月20日在入駐上海自貿區時,所簽署的關於開展跨境電子商務合作的備忘錄裏顯示“ Amazon will open its new cross-border e-commerce platform in the free trade zone.”。
我們從E&I跨境電商平臺上也找到了對應的英文名,亦爲“Cross-border E-commerce Platform ”。
顯然,跨境電商的準確英文名就是“cross-border e-commerce”,而跨境電商平臺則譯爲“cross-border e-commerce platform”,這點人們應該不會異議。
那麼,跨境電商的定義究竟是什麼呢? 從百度百科裏,對跨境電商的定義是這樣寫的,“跨境電子商務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並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
而早在2010年,國際郵政組織(IPC)在其《跨境電子商務報告》中,雖沒有對跨境電子商務的概念做明確的界定,而是出現了“internet shopping”、“Online shopping”、“online cross-border shopping”等多個不同的說法。
請注意,裏面均出現了“shopping”即“購物”這個單詞。
我們認爲,上述對跨境電商的定義應是比較準確的。
跨境電商一定不等於外貿電商 目前對跨境電商模式的爭執,事實上無非是混淆了新型的跨境電商和傳統的外貿電商,那麼,跨境電商和外貿電商有什麼本質區別呢?1、主體不一樣;在外貿電商時代,出口企業無非是運用電子商務手段推廣宣傳自己及產品,從網上尋找外商求購信息等,故主體是信息流;而在跨境電商時代,人們卻要試圖利用網絡把商品直接銷售給海外消費者,故主體是商品流。
2、環節不一樣;在外貿電商時代,進出口的環節並沒有任何縮短或改變,而跨境電商則要求儘量減少或縮短各種環節以儘量降低中間成本。
3、交易不一樣;在外貿電商時代,交易都是在線下完成的,而跨境電商則大多在線上直接完成交易。
4、稅收不一樣,外貿電商體現的是傳統的一般貿易,涉及到複雜的關稅、增值稅及消費稅等,而跨境電商面臨的稅收一般就要簡單很多,如很多隻涉及行郵稅而已。
5、模式不一樣;外貿電商的基本模式是B2B,而跨境電商的主流模式卻是B2C。
顯然,跨境電商的確不等於外貿電商,跨境電商體現的是一種與傳統的外貿電商有極大不同的新型的運行模式;只不過廣義的跨境電商也包含了外貿電商而已。
故,傳統的外貿電商平臺代表性的有如阿里的中國供應商、環球資源、中國製造網、中國化工網、中國出口貿易網等,今日的跨境電商平臺有代表性的平臺如阿里的天貓國際、速賣通、亞馬遜、eBay,京東的全球購與全球售、網易考拉海購、蜜芽、洋碼頭、E&I、跨境通等等;而如敦煌網和大龍網等跨境出口平臺,因爲仍是傳統的B2B模式,故並不完全是準確意義上的跨境電商,只能算是廣泛意義的跨境電商平臺而已。
評價跨境電商模式的基本標準那麼,什麼樣的跨境電商模式纔是中國跨境電商的發展方向?廣義跨境電商的B2B和B2C兩種模式的共存事實上並不矛盾也不衝突,我們也不必糾纏於各種模式的優劣與否,哪種模式更好應該是市場或第三方說了算。
由於跨境進口電商模式本質上目前均爲B2C或C2C模式,並沒有B2B模式,故不存在爭論的問題;目前爭論的焦點無非只在跨境出口電商模式上面而已。
目前我們知道的跨境出口電商模式目前無非主要就幾種: 1、B2C:代表性平臺如亞馬遜、蘭亭集勢等; 2、C2C:代表性平臺如速賣通、eBay等; 3、B2B2C:代表性平臺如E&I跨境電商平臺等; 4、B2B:代表性平臺如阿里中國供應商、環球資源、中國製造網、敦煌網、大龍網等。
我們認爲,帶C的跨境出口電商模式和不帶C的跨境出口電商模式哪種更好,最終應該由出口平臺的服務對象即中國衆多的出口企業說了算,評價的基本標準無非兩點: 首先,是否有利於出口企業擴大出口規模;我們都很理解,每一家出口企業是需要規模的,不能給出口企業帶來出口規模增長的跨境出口電商模式終究存在致命的短板; 其次,是否有利於出口企業增大出口利潤;出口企業只有通過出口能賺到錢纔有繼續經營的可能與願望,故能否儘量提高出口價格、減少出口環節、簡化出口流程、降低出口成本顯然是每個出口企業的痛點所在。
顯然,只有將中國出口產業的供應鏈與全球零售體系相融合的跨境出口電商模式纔是中國跨境出口電商的發展方向。
作者爲E&I跨境電商平臺創始人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