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子商務的形式有哪些?
跨境電子商務形式主要有: 1.DropShip一件代發模式。
針對無寬鬆啓動資金、無庫存能力、無大客戶的3無"創業者"們,這是一種靈活的商業模式,允許商家在自己的網站上銷售產品,而無需預先訂購,備貨或自己操心物流,騰出時間專注於外貿商城的線上推廣。
2.自營商對客(B2C)模式。
對資金和資源有較高要求,在此模式下大多數商品都需要平臺自己備貨。
自營商對客模式分爲綜合型自營和垂直型自營兩類,前者優勢是跨境供應鏈管理能力強,有較爲完善的跨境物流解決方案。
後者供應商管理能力相對較強,但是前期需要較大的資金支持。
跨境電商有哪些模式?
近年來,隨着電商平臺的快速發展,跨境電商也在不斷壯大。
所謂跨境電子商務,簡單來說就是屬於不同國界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完成交易,而跨境電子商務是通過國際物流運輸貨物的國際商業活動。
下面,濟南優就業IT培訓小編就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跨境電商與傳統電商的區別,以及它的模式是什麼。
一、什麼是跨境電商? 跨境電子商務,即跨境電子商務,是指不同國界、不同地區的交易主體之間以電子商務的形式進行的交易(網上下單、支付結算、通過跨境電商的方式交付貨物)。
邊境物流、清關、最終交貨,完成一筆交易的國際商業活動。
) 二、跨境電商模式 跨境業務包括進口業務和出口業務。
同樣,跨境電商也包括進口跨境電商和出口跨境電商。
跨境電商中出口電商都有哪些玩家?商業模式分別是怎樣的?
無障礙登錄/註冊電子商務生活方式外貿電子商務對外貿易跨境電子商務跨境電商中出口電商都有哪些玩家?商業模式分別是怎樣的?這個領域據說增長迅速,規模也很大,艾瑞諮詢的報告說2013年中國跨境電商中出口佔比達到88.2%。
海淘見得多了,跨境出口電商國內消費者平日少有接觸,所…顯示全部 個人經驗,如果對海淘、跨境電商不感興趣的人,還是不要去進入這個行業了。
或者至少你需要有一些電商基因和時尚嗅覺和一個強大的團隊。
看到前面的答案說99%的跨境電商會死,這個說法有點悲觀,但是針對中國市場的進口跨境電商 ,不爲過。
主要的原因個人認爲是:同質化競爭嚴重 電商巨頭跑馬圈地,創業公司一沒流量二沒用戶基礎,前期靠推廣要燒很多錢 傳統行業互聯網+轉型,比如奢侈品電商,很多奢侈品品牌開始試水電商了,個人認同現在大平臺的旗艦店只是爲了增加曝光、引流和一個過渡政策,如果傳統品牌真的開始做電商了,一定會有自己的線上線下體系,不會把最好最新的產品放在跨境電商平臺 資本仍然追捧價格戰、補貼戰,沒有很強的運營實力,比如uber(說實話,uber的強營銷背後一定是大量資本輸血的),沒有雄厚的資金或者乾爹,玩不下去。
雖然有弱化價格的趨勢,但是通過這個手段進行地推等市場競爭看來是繞不過去的坎兒 在價值急於變現和需要有變現趨勢的資本市場,平臺是什麼商業模式顯然非常的重要。
說重點,有哪些平臺,事實上商業模式的總結類型的文章在很多科技媒體上都有,但是看了也並沒什麼卵用。
我就按自己的理解簡單說一下,比較跳的跨境進口就是亞馬遜中國、天貓國際、淘寶全球購、京東全球購、考拉、唯品會、洋碼頭、海蜜全球購、蜜芽寶貝、蜜淘、小紅書、走秀網、蘭亭集勢這些,不是很全面,請見諒。
但其實商業模式說白了就是什麼C2CB2C,有時候一個平臺還有兩種模式,關鍵是自己怎麼去理解了。
平臺VS自營,主要是淘寶VS京東了,兩家boss最近都在國外跑,建線下體驗館籤各種協議。
表面上淘寶主要是商家入駐無貨倉整合菜鳥物流,京東是自建物流自建貨倉,實際上重疊部分也很多,比如京東在國際物流這塊也沒啥成就,重點是在國內城市的“最後一公里”,開始採取衆包模式。
其他各家做平臺的有亞馬遜中國、唯品會、海蜜、小紅書,等等做自營的有考拉、洋碼頭。
社交導向VS電商導向,因爲前面提到了小紅書,所以不得不說一些從社區、導購轉型的電商,多少都有涉及跨境部分。
電商巨頭因爲有自身的流量和用戶認知壁壘,在社交上下的功夫比較少,沒有喜歡聊天=買東西,但是作爲一個趨勢,以及跨境自身的信息部隊稱性,怎麼把消費購物的場景搬到線上購物來,是很多沒有用戶基數的電商提高用戶留存的重要命題。
綜合VS垂直,跨境電商的火是政府放的,油卻是拼價格的熱門商品澆的,因爲一些垂直母嬰電商的價格戰,跨境電商進一步走進了人們的視線範圍。
按照我的敘述順序可以看出來,跨境電商的後端,包括供應鏈成本、流程效率、產品、模式應該是根本。
而前端包括用戶體驗、社交應該是在差異化的定位和機具創意的運營上的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但是現在有太多聞着肉味進來的創業狼根本不care這些。
中國的電商環境決定了資本運轉和用戶流量是入門的第一道門檻,有利益就算已經完全競爭的市場了還是要踩一腳,不過的確爲政府增加了就業率。
差異化、資本、運營、流量、用戶,以上所說的能力都沒有,那麼垂直細分是另一個突破口。
可能垂直細分領域在獲取新客成本和利潤成本上不佔優勢,卻是一個燒錢實踐差異化的行爲。
如果在中國談差異化有點扯淡,那麼讓用戶能夠馬上知道或者感知到你的產品定位可能就更重要了。
沒怎麼查資料,也沒啥經大腦的觀點,勿贊勿噴。
2015-07-28 15:31 贊同18
跨境電商的企業如何推進合規轉型?
我們之前,曾經就這個話題,寫過一個專欄,還自己出了一本將近8萬字的專題電子書。
合規轉型,其實不能單單理解一個財稅工作,而是應該結合自身的商業模式,對比合規要求,有計劃有節奏,漸進的推動合規進程。
具體的,可以點擊下面的鏈接查看相關文章。
跨境電商|財稅合規轉型專題 www.zhihu.com/column/c_1429832126639931392 枳子科技:跨境電商的財稅合規,思路和方法51 · 0 評論文章 枳子科技:《跨境電商財稅合規指南.pdf》12 · 2 評論文章 枳子科技:跨境電商發展初期財務合規風險及解決方案4 · 0 評論文章 枳子科技:跨境電商的財稅合規,究竟要解決哪些問題?11 · 0 評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