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新加坡——東南亞獨特的電子商務市場」?
四字概括:大有可爲。
新加坡電子商務市場發達,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和高收入、精通互聯網的消費羣體,數字經濟相當成熟。
2021年,新加坡電商市場規模爲59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107億美元。
在電子商務轉化率方面,預計 2021 年新加坡用戶滲透率爲 55.9%,到 2025 年將達到 67.2%。
因此,新加坡是跨境電商賣家出海可以重點關注和佈局的一個市場。
而佈局新加坡電商市場,尤其要重視“支付”這一環節。
新加坡電商平臺發展前景怎樣?
無障礙登錄/註冊新加坡新加坡電商平臺發展前景怎樣?新加坡電商平臺有前景麼 ?例如阿里巴巴這種 新加坡位於亞太及東南亞的核心區位,擁有高度發達的市場經濟 ,與香港、韓國和臺灣一起並稱爲“亞洲四小龍”。
2021年,新加坡總人口545萬,GDP(國內生產總值)約3968.54億美元,人均GDP 7.27萬美元,是東盟第三大經濟體(第一第二分別爲印尼和泰國),是東南亞唯一的發達國家。
新加坡電商市場 新加坡電子商務市場發達,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和高收入、精通互聯網的消費羣體,數字經濟相當成熟。
2021年,新加坡電商市場規模爲59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107億美元。
在電子商務轉化率方面,預計 2021 年新加坡用戶滲透率爲 55.9%,到 2025 年將達到 67.2%。
如何評價「新加坡——東南亞獨特的電子商務市場」?
四字概括:大有可爲。
新加坡電子商務市場發達,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和高收入、精通互聯網的消費羣體,數字經濟相當成熟。
2021年,新加坡電商市場規模爲59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107億美元。
在電子商務轉化率方面,預計 2021 年新加坡用戶滲透率爲 55.9%,到 2025 年將達到 67.2%。
因此,新加坡是跨境電商賣家出海可以重點關注和佈局的一個市場。
而佈局新加坡電商市場,尤其要重視“支付”這一環節。
很多跨境電商賣家會發現,雖然店鋪做好了本土化運營,在營銷推廣上也花了巨大的功夫,但商品的棄單率卻居高不下,最後直接導致店鋪營業收入不高。
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個點在於賣家們沒有做好支付本地化,在網站上接入的不是當地人慣用的支付方式,導致消費者在受到有限支付方式的阻攔後放棄付款。
因此,可以通過接入新加坡當地人所熟悉的本地支付方式來解決跨境電商收款難題。
新加坡當地人網購時傾向於使用卡支付,其中PayNow和eNETS是當地流行的支付方式。
PayNow支持新加坡 15 家銀行與 6 家非銀行金融機構 (NFIs,如GrabPay) ,註冊用戶超過450萬,基本覆蓋所有新加坡網銀及電子錢包用戶。
只需要收款人制定的手機號、身份證號、虛擬支付地址(VPA)或者唯一實體號碼(UEN),就能進行實時轉賬,而且銀行和電子錢包之間也可以相互轉賬。
eNETS支持90%以上的新加坡本地銀行(支持渣打銀行、星展銀行等主流商業銀行的在線付款),覆蓋新加坡全島範圍,是新加坡流行的本地支付方式之一。
eNETS在新加坡的支付場景十分廣泛,小到餐廳、便利店、搭乘地鐵、公交,大到娛樂場所、大型商超、網絡購物等都可以使用eNETs進行付款,普及率較高,深受廣大羣衆喜愛。
目前,全球本地支付服務商Payssion已經接入新加坡本地支付方式PayNow和eNETS,如果有在做新加坡跨境電商的賣家,可以考慮通過Payssion接入這些支付方式來收款,降低購物車棄單率,實現大賣。
資料來源:全球本地支付服務商Payssion,轉載需註明出處。
東南亞跨境電商的機會在哪裏?
回答參考自Nox聚星(NoxInfluencer),想了解更多出海跨境、海外營銷的最新幹貨知識、行業趨勢、出海指導,可以關注一下。
出海網紅營銷,海外品牌策略, 海外品牌營銷策劃推廣, 海外品牌推廣,海外品牌運營 cn.noxinfluencer.com/?utm_source=zhihu&utm_medium=referral&utm_campaign=cnanswer cn.noxinfluencer.com/?utm_source=zhihu&utm_medium=referral&utm_campaign=cnanswer cn.noxinfluencer.com/?utm_source=zhihu&utm_medium=referral&utm_campaign=cnanswer在過去5年,東南亞一直是全球電子商務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
相比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成熟市場,東南亞作爲出海的新興市場,近兩年深受跨境電商賣家追捧,阿里巴巴、亞馬遜等巨頭也紛紛搶灘佈局。
6.7億總人口,電商規模卻高達2340億美元,這樣的東南亞,未來跨境電商市場潛力到底如何?值不值得做?今天我們將從政策、人均GDP、互聯網滲透率、市場規模以及電商與總零售佔比幾個方面來詳解東南亞市場,幫助大家挖掘東南亞機遇。
1、政策利好東南亞電商市場發展 “一帶一路”及東盟自貿區的推動東南亞地區在一帶一路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中國與沿線國家開展貿易合作的主要區域。
據中國海關總署4月13日消息,2022年一季度,中國對東盟進出口達1.35萬億元,同比增長8.4%,佔中國外貿總值的14.4%,東盟重新成爲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生效在政策上,繼一帶一路倡議、東盟自貿區以後,2022年1月1日,RCEP協議的生效,區域內90%以上的貨物貿易將最終實現“零關稅”。
同時,協定在原產地規則、海關程序、檢驗檢疫等方面形成統一規則,域內貿易便利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國內企業進入東南亞將獲得更大的雙邊准入政策支持。
RCEP協定涉及東南亞國家聯盟10個國家(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文萊、柬埔寨、老撾、緬甸、越南)以及其5個重要貿易伙伴(中國、日本、韓國、新西蘭、澳大利亞)。
海關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對RCEP其他14個成員國進出口總值超過2萬億元,同比增長6.9%,佔同期中國外貿總值的30.4%。
其中,與韓國、馬來西亞、新西蘭等多個國家進出口額同比增速超過兩位數。
2、出海核心六國GDP增速迅猛 東南亞共有11個國家,其中六個國家爲出海核心主要地區,GDP佔比高達96%,爲印尼,泰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2015年起,東南亞幾個主要發展中國家GDP實際增長率均在5%-8%左右,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3%-4%),對比成熟發達經濟體美國(1.5%-3%)和英國(1%-2.5%),經濟增速優勢明顯。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2年4月發佈的數據,人均GDP方面,新加坡爲東南亞唯一的發達國家,人均GDP高達72795美元領跑東南亞,其次爲相對富裕的馬來西亞與泰國。
整體說來,菲律賓、越南、印尼人均GDP相對較低。
尤其是菲律賓與越南,國家尚在脫貧之路上繼續奮鬥,整體消費能力受到制約在所難免。
3、互聯網滲透率高於中國 東南亞六國總人口達到5.89億,東南亞地區多爲年輕化國家,人口結構優質,爲電商市場創造消費人口紅利。
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東南亞地區平均年齡僅爲28.8歲。
以菲律賓爲例,作爲處於人口上升期的典型年輕化國家,菲律賓國民年齡中位數僅爲25.7歲(中國此數據爲38.4歲)。
隨着低齡消費者成長和消費能力增強,東南亞電商行業有望持續享受人口紅利。
同時受疫情影響,2021年,東南亞新增4000萬互聯網用戶,互聯網總用戶達4.4億。
此時,東南亞平均互聯網滲透率已高達75%。
再對標中國的互聯網滲透率,截至2021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10.11億,互聯網滲透率爲71.6%。
數據表明,東南亞互聯網滲透率已高於中國。
東南亞的人口優勢及較高的互聯網滲透率,已爲電商的發展構建了重要基礎,在過去5年,東南亞一直是全球電子商務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
4、電商市場規模龐大在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和疫情對線上購物的推動下,東南亞市場流動性增加、電商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加上Shopee、Lazada等跨境電商平臺興起,導致東南亞市場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激增。
2020年,東南亞日均電商訂單數超過500萬,電商活躍用戶增長至1.5億人,電商規模達740億美元;2021年電商規模超1200億美元,同比增長62%。
據Bain諮詢預測,2025年東南亞地區電商市場規模將達到2340億美元。
5、線上電商零售滲透率,增長空間大目前東南亞(除新加坡)零售電商滲透率均低於5%,其中最大電商市場印尼的滲透率相對較高,達到4.26%,但對標中國(24.9%)和英國(19.3%)等成熟電商市場來看,東南亞電商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這一數值代表了電商體量在國家總零售額中的佔比,而東南亞各國該數值普遍偏低,也側面反映出龐大商機仍埋藏在線下。
雖然東南亞整體的經濟發展水平不高,人均消費能力偏低,但是東南亞市場巨大的人口基數、較高的互聯網滲透率、以及經濟的快速增長,已經爲東南亞的電商發展構建了重要基礎。
並且東南亞的生活習慣和中國相似,國貨在東南亞備受追捧,很多中國跨境賣家佈局多平臺的時候會優先選擇東南亞市場。
綜上,東南亞市場“錢”景可觀,潛力巨大,但其中的競爭壓力也不容小覷。
東南亞消費水平低,消費傾向於極具性價比的產品,所以東南亞市場對於產品質量好、價格優、客戶服務能力強的優質中國賣家及品牌方留有巨大的機會。
不過,爲了支持本地產業的發展,東南亞個別國家的電商政策不斷調整,尤以印尼比較明顯。
因此,在進入東南亞市場之前,賣家應該對目標市場有充分了解,這樣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