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的消費習慣?

最後,就是那些奢侈的高大上餐廳了,本人也有幸去過幾次人均消費500-1000新幣左右的地方(當然是別人請客了),感覺除了窗外環境更好,室內環境更安靜,服務人員更周到,菜品更講究等等之外,也不知道還有什麼好了。




3、住 住宿是最簡單的,也是本人最羨慕的地方。
新加坡的租屋制度在真正意義上保證了居者有其屋,所以新加坡人的生活不要太輕鬆。
如果個人發展的好,可以自願高消費去購買公寓,甚至排屋。
當然公寓的價格也就跟北上廣深的價格差不多了,但是租屋的的確確還是跟國內四五線城市目前的價格差不多。
排屋嘛,屌絲一般都不會關注那種東東的。



4、行 新加坡買車很貴,特別是只能用10年的COE,簡直太誇張了,所以能買車的要麼就是有接送孩子、跑業務等等的真實需求,要麼就是不差錢隨便玩。
反正我認識的很少有爲了充面子而買輛車放在家裏給別人看的。
在上下班高峯期,還有個ERP的東東,就因爲每次通過需要額外叫幾塊錢過路費,真的就可以限制了高峯期車流,這也確實讓我感覺有點歎爲觀止。
至於公共交通,那是我等屌絲最熟悉的了,新加坡本來國土不大,所以公共交通也很容易做到全覆蓋。

新加坡人的消費習慣?

最後,就是那些奢侈的高大上餐廳了,本人也有幸去過幾次人均消費500-1000新幣左右的地方(當然是別人請客了),感覺除了窗外環境更好,室內環境更安靜,服務人員更周到,菜品更講究等等之外,也不知道還有什麼好了。




3、住 住宿是最簡單的,也是本人最羨慕的地方。
新加坡的租屋制度在真正意義上保證了居者有其屋,所以新加坡人的生活不要太輕鬆。
如果個人發展的好,可以自願高消費去購買公寓,甚至排屋。
當然公寓的價格也就跟北上廣深的價格差不多了,但是租屋的的確確還是跟國內四五線城市目前的價格差不多。
排屋嘛,屌絲一般都不會關注那種東東的。



4、行

中國只對日本、文萊、新加坡三國免籤的原因有哪些?

日本、文萊、新加坡,這是東亞、東南亞人均資產最多的三個富國。
給日本單方面免籤待遇,目的是爭取日本商人的投資。
給文萊人和新加坡人單方面免籤待遇,目的是爭取文萊人和新加坡人的旅遊消費。
傻逼韓國還想向中國要單方面免籤待遇,結果吃了閉門羹,呵呵。

新加坡人的消費習慣?

無障礙登錄/註冊消費者習慣新加坡新加坡人的消費習慣?新加坡的消費者的消費行爲是怎樣的,會受到什麼的影響顯示全部 瀉藥。
作爲一個在新加坡生活工作了6年多的人,我覺得自己還是有點話語權的吧。
這件事要分開好幾個層面吧,個人感覺樓主的提問太過於寬泛,我在這裏也只能以偏概全的說一些自己的所見所聞。
1、衣 新加坡是典型的熱帶氣候島國,一年四季高溫,基本上沒有低於20度的天氣(其實低於25度的都不常見,年尾年頭的時候夜裏估計有個27、28度,否則也可以說一年到頭30多度了)。
所以島國人民的穿着就主要以夏裝爲主,但是考慮到很多地方冷氣很足,有些人也會帶一件外套禦寒。
說到消費行爲,個人感覺大部分人還是喜歡在商場購買的,很多知名連鎖品牌,像H&M、ZARA、Levi's、Crocs、Bata等等平民品牌,都是會經常有折扣優惠活動,要是趕上6月和12月的GSS,那折扣力度還會更大點。
100塊新幣以內的衣服應該在當地是主流吧,很多普通白領階層的消費也在這裏了。
但是高管們和富豪們就不同了,除了耳熟能詳的奢侈品外,定製服裝也是有很大的受衆羣體了。
本人屌絲一名,不敢貿然揣測土豪們的消費行爲,這裏就簡單略過了。
2、食 新加坡喫東西很方便,到處都是食閣,價格也非常親民,基本上4-5新幣就能喫飽一頓飯了,而且很多地方的口味也很不錯。
所以雖然很多室外食閣沒有冷氣,喫飯的時候很痛苦,但依然不妨礙很多人開車奔馳寶馬過來喫飯。
這也算是新加坡的一大特色吧。
另一方面,就是商場裏的餐館了,因爲環境較好,食物也比較精緻,所以價格就高出不少,人均消費從20新幣到50新幣不等吧,超過50新幣的的確就是比較好的地方了。
考慮到新加坡人的人均收入水平,其實這個水準也還在能夠承受的範圍之內。
最後,就是那些奢侈的高大上餐廳了,本人也有幸去過幾次人均消費500-1000新幣左右的地方(當然是別人請客了),感覺除了窗外環境更好,室內環境更安靜,服務人員更周到,菜品更講究等等之外,也不知道還有什麼好了。




3、住 住宿是最簡單的,也是本人最羨慕的地方。
新加坡的租屋制度在真正意義上保證了居者有其屋,所以新加坡人的生活不要太輕鬆。
如果個人發展的好,可以自願高消費去購買公寓,甚至排屋。
當然公寓的價格也就跟北上廣深的價格差不多了,但是租屋的的確確還是跟國內四五線城市目前的價格差不多。
排屋嘛,屌絲一般都不會關注那種東東的。



4、行 新加坡買車很貴,特別是只能用10年的COE,簡直太誇張了,所以能買車的要麼就是有接送孩子、跑業務等等的真實需求,要麼就是不差錢隨便玩。
反正我認識的很少有爲了充面子而買輛車放在家裏給別人看的。
在上下班高峯期,還有個ERP的東東,就因爲每次通過需要額外叫幾塊錢過路費,真的就可以限制了高峯期車流,這也確實讓我感覺有點歎爲觀止。
至於公共交通,那是我等屌絲最熟悉的了,新加坡本來國土不大,所以公共交通也很容易做到全覆蓋。
反正本人東至巴西立、西至大士、北至巫蘭、南至聖淘沙,還真沒遇到哪裏非常不方便的,總體感覺還是不錯的。
價格方面就不多說了,肯定可以讓大多數人接受,而且政府也經常調整,有時候就是幾分錢或者1毛多錢的下調,很多人也都感覺挺高興的。
說了這麼多,就是感覺新加坡人的消費比較務實,雖然也有在花場和賭場裏的一擲千金,但更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還是選擇最合適的。
定期不定期的,一家幾口也會出去旅遊放鬆放鬆,或者在島內找個好餐館喫喝一下。
如果說影響消費行爲的話,還是從性價比入手,畢竟文明國家、成熟社會,肯定在選擇的時候還會更加理性一些。
2018-10-15 15:22 贊同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