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發展跨境電商的潛質與前景是怎樣的?

365天,“7×24小時”,身在長沙,指尖操作,貨銷寰宇;線上下單,保稅倉發貨,“海淘”商品最快當天即可送達消費者。
自2018年7月獲批成爲第三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以來,中國(長沙)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以下簡稱“長沙跨境電商綜試區”)以金霞保稅物流中心、黃花綜合保稅區、長沙高新區三大“核心園”爲依託,不僅將一批批“湖南製造”產品推向海外,更讓市民不出國門就能購買到滿意的進口商品。
突破時空限制、減少貿易中間環節,解決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問題,跨境電商這一國際貿易新業態,激發了內陸長沙進出口貿易的澎湃新動能,也爲產業轉型升級帶來了更多可能。
長沙黃花綜合保稅區,電商企業工作人員在包裝商品。
1. 產業集聚 構建市場新生態

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中國(長沙)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的通知

(三)建設跨境電商線下“綜合園區”平臺。
立足區位優勢和產業特色,進一步優化園區空間佈局和功能定位,統籌建設多個跨境電商產業園區。
集聚金融、物流、人才等創新創業要素,建立一站式服務體系,加快跨境電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引進,完善線下產業園區生態。
發揮長沙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電商產業集聚優勢,建設跨境電商孵化基地和總部基地;發揮長沙金霞保稅物流中心水、鐵、公路及通關優勢,完善倉儲配套,打造跨境電商物流通關基地,將中部(湖南)進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打造成跨境電商生態產業園;發揮長沙黃花綜合保稅區空港優勢,建設黃花機場跨境電商監管中心、快件中心和跨境電商空港產業園。
立足長沙市各區、縣(市)外貿產業基礎、電商創業環境和電商人才資源,建設一批跨境電商出口園區和創業孵化園區。

黃花數字貿易港

黃花數字貿易港項目位於長沙黃花綜保區C區跨境電商產業園核心區域,緊鄰長沙黃花國際機場,是園區管委會與前行科創集團達成戰略合作的重要成果。
項目緊緊圍繞“三高四新”戰略,主動對標國際先進的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標準,充分發揮黃花綜保區“四區政策疊加”(自貿試驗區、臨空經濟示範區、跨境電商綜試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優勢和前行科創集團的產業資源優勢,預計項目投入運營後,3年內可實現外貿年進出口額超15億美元。
發展優勢 爲了緊抓重大發展機遇,爲建設現代化新湖南作出更大貢獻,長沙黃花綜合保稅區與“前行科創集團”攜手打造“黃花數字貿易港”,依託湖南“一帶一部”的區位優勢、綜保區的產業優勢與“前行科創集團”的科創服務實力,推進湖南自貿區的建設發展。
作爲湖南自貿試驗區首個以數字貿易爲特色的項目,承載黃花綜保區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載體,黃花數字貿易港突出跨境貿易、產業數字化等方向,在數字貿易、服務貿易、產業孵化等方面進行重點招商,引進及意向入駐企業20餘家,平臺服務商10餘家,並與7家湖南本地高校達成合作,跨境電商、數字直播、人才培訓等板塊基本成型。
區位優勢 一方面,湖南省地處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過渡帶、長江開放經濟帶和沿海開放經濟帶結合部,其境內高速公路四通八達,多條高鐵動脈交會,城陵磯等港口通江達海,長沙黃花機場年吞吐量旅客超過2500萬人次,區位優勢明顯; 另一方面,據2019年數據顯示,70年來湖南開放基礎實現了從“一窮二白”到“全面夯實”的跨越式發展,省內擁有16個國家級經開區、高新區和123個省級園區,形成了3個萬億級產業、11個千億級產業、20條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其開放平臺數居中部第一,對外貿易經濟發展實力雄厚。
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實施,從長遠來看能夠推動沿海與內陸地區市場一體、標準互認、產業協同、創新資源共享、要素自由流動,在積極改善營商環境,提速長沙對外貿易發展、跨境電商產業發展等方面有着重要影響。
“黃花數字貿易港”既是前行科創集團戰略級項目的落地,也是在爲湖南跨境電商產業發展增添強有力的科創服務助力。
品牌賦能 在未來,憑藉前行科創集團的產業運營優勢與科創服務能力,“黃花數字貿易港”將更好地招引跨境電商龍頭企業與創新人才落戶,加速建設和貫徹湖南“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的數字貿易港,向世界展示一個更加開放的湖南新形象。

長沙市發展跨境電商的潛質與前景是怎樣的?

本文轉載自:湖南日報 【名片】 2018年7月,中國(長沙)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獲批。
以此爲契機,長沙構建起政策、產業、市場、物流、人才“五位一體”跨境電商生態圈,成功實現跨境電商業務模式全覆蓋,爲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注入了強勁動能。
四年來,長沙市跨境電商進出口市場遍及美國、日本、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以及“一帶一路”沿線百餘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業績超76億美元,年均增長104%,在中西部城市居於前列。
長沙黃花綜合保稅區海關卡口。
通訊員 攝 7月1日凌晨2時,一單出口至日本的跨境電商貨物在長沙黃花國際機場海關完成通關,貨物由湖南飛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申報,包括國內特色食品、生活用品等。
365天,“7×24小時”,身在長沙,指尖操作,貨銷寰宇;線上下單,保稅倉發貨,“海淘”商品最快當天即可送達消費者。
自2018年7月獲批成爲第三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以來,中國(長沙)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以下簡稱“長沙跨境電商綜試區”)以金霞保稅物流中心、黃花綜合保稅區、長沙高新區三大“核心園”爲依託,不僅將一批批“湖南製造”產品推向海外,更讓市民不出國門就能購買到滿意的進口商品。
突破時空限制、減少貿易中間環節,解決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問題,跨境電商這一國際貿易新業態,激發了內陸長沙進出口貿易的澎湃新動能,也爲產業轉型升級帶來了更多可能。
長沙黃花綜合保稅區,電商企業工作人員在包裝商品。
1. 產業集聚 構建市場新生態6月20日,長沙市6個開放型經濟重大項目集中籤約,構建“跨境電商+網紅經濟+直播電商”的商業生態鏈條,計劃今年下半年投入運營。
近年來,長沙跨境電商主體規模不斷擴大,實現了跨境電商業務模式全覆蓋。
坐擁水路、公路、鐵路、臨空、管道“五元化”交通優勢的金霞保稅物流中心,是長沙跨境電商發展的黃金碼頭。
從這裏出發,不少企業邁出了“賣全球”的第一步。
2018年,主要經營船舶、機械設備和柴油機活塞環的長沙市宇爲機械有限公司,搬遷至金霞跨境產貿城,開始試水從事跨境電商。
“一試賺千金!”宇爲機械總經理劉燕喜笑顏開地告訴記者,近三年,公司銷售額從幾百萬元提升至上千萬元,企業也從單純的工廠升級到工貿一體。
一手注重本土培育,一手加大力度招大引強,長沙跨境電商綜試區在聚焦市場生態強主體方面,不遺餘力。
舉辦跨境電商專場招商推介會,南下珠三角、東進長三角,積極開展小分隊招商,全力推動“湘商迴歸、湘品出海”。
天澤信息、深圳一達通、美邁科技等一批跨境電商龍頭企業相繼落戶。
爲引入跨境電商“大賣家”天澤信息,大到場地租賃,小到協調停車位,“一事一議”,事無鉅細,還一次性給予公司1500萬元產業扶持資金支持,誠心和決心絕非一般。
2020年,天澤信息註冊地從南京遷到長沙。
公司董事長肖四清稱,公司將依託長沙市跨境電商產業集羣及區位優勢、政策優勢,更好地發展跨境電商業務。
希望更多同行來長沙落戶,一起佈局規劃建設湖南跨境電商產業園。
兩年過去了,得益於長沙跨境電商綜試區各方精心呵護,天澤信息擁有了更寬的全球視野,並通過多站點佈局,供應鏈能力和履約能力都有較大提升。
長沙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鄭平介紹,近年來,長沙架起了以《中國(長沙)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爲核心的跨境電商政策體系,引進和培育了一批具有規模效益和品牌效應的跨境電商上市企業,形成了國際郵件、國際快件和跨境電商業務“三個一體化”集約發展等一批制度創新成果,並開創了全國跨境電商人才“高校基地培養+政府考覈評價+企業選人用人”培訓評價體系之先河。
政策“給力”,企業抱團,產業集聚,生態圈日漸成熟。
長沙跨境電商產業一年一個臺階:2018年至2019年,全市累計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業績17億美元,2020年突破24.5億美元,2021年達35億美元。
2. 暢通物流,“買賣”全球提速擴面 盛夏時節,走進長沙跨境電商監管中心,忙碌的火熱氣息撲面而來。
工作人員將一件件跨境電商包裹放在傳送帶上,經“9610”出口貨物監管模式查驗。
查驗放行的包裹或通過中歐班列出境,或轉關至長沙黃花國際機場空運出境,或通過幹線陸運出境,“條條大道”通至國外買家。
地上跑、水裏遊、天上飛。
物流是跨境電商發展的核心鏈條,穩定暢通的國際物流通道,助力長沙跨境電商跑出“加速度”。
長沙市商務局電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爲助力跨境電商貨通世界,長沙充分發揮“航、鐵、水、路”交通樞紐基礎優勢,創新探索跨境電商零售出口包機、“跨境電商+中歐班列”新模式、卡班轉關線路等多式聯運,加快打造跨境電商中西部地區區域性集散中心。
講究時效的跨境電商,偏愛國際航空貨運。
2021年長沙在飛國際貨運航線達14條,國際貨郵首次突破9萬噸。
3月17日15時45分,一架貨機從長沙黃花國際機場騰雲而上,開啓長沙至巴西聖保羅首航。
這是我省第一條直飛南美洲的貨運航線。
至此,長沙已打通北美洲、歐洲、亞洲、南美洲的國際航空物流通道。
湖南到巴西的航空運輸,終於不需繞道北美中轉。
長沙黃花綜合保稅區海鮮分撥中心,工作人員在分揀海鮮。
“這既有利於‘湘品出海、優品入湘’,更能吸引深耕南美地區跨境電商的企業合作及產業集羣轉移。
”長沙市政府物流口岸辦有關負責人說。
“大噸位”貨物,如礦石、工程機械設備等,更喜歡乘坐中歐班列。
2021年,中歐班列(長沙)年開行量首次突破1000列,連續三年穩居全國第一方陣。
通道越來越多、越來越快,通關速度快步緊跟。
在黃花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監管中心,數條智能分揀線滿負荷運作,一個個包裹經海關X光機和CT機同屏比對及智能判圖後秒速驗放,一批跨境電商貨物僅用十幾分鍾就完成了從申報到放行的審覈流程。
爲跨境電商提供申報、通關、查驗、轉關運輸等一體化跨境通關服務的湖南新航路跨境電子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健告訴記者,爲方便企業高效順利通關,公司實行365天、“7×24小時”預約加班,確保貨物及時查驗。
目前,長沙正大力推廣提前申報、兩步申報等通關新模式,成功實現鐵路快速通關、出口直裝試點,大幅壓縮通關時間。
3. 塑品牌、融產業,挺進更深藍海 7月22日至24日,2022年湖南(長沙)跨境電商交易會將在湖南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分別在跨境電商出口和美妝電商領域領跑全國的安克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水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佔據“主場”優勢整裝待發;三諾生物傳感股份有限公司、湖南肆玖科技有限公司等行業翹楚,欲大展“身手”驚豔四方。
受2021年4月以來的亞馬遜封號事件、全球疫情不斷反覆、物流成本上漲等不利因素影響,中國跨境電商行業遭受陣痛,但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表示,跨境電商依然是發展速度最快、潛力最大、帶動作用最強的外貿新業態,仍處於高速發展期。
新形勢、新機遇面前,如何精耕細作、挖掘用戶價值,成爲所有企業思考的問題。
在長沙高新區,被視作跨境電商“頂流”的安克創新,如今正試圖褪去“跨境電商”的標籤,意在讓更多人知曉企業品牌。
“隨着消費者更加強調對產品品質的追求,品牌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安克創新董事長陽萌表示,與一般跨境電商平臺型企業不一樣,2011年成立之初,安克創新向美國銷售的就是自主品牌產品。
據瞭解,安克創新成立之初,產品銷售渠道的確主要依賴於單一的電商平臺,但如今已經覆蓋了全球絕大部分國家的線下市場,包括美國、歐洲、日本等成熟市場的連鎖商超,線下業務銷售額比例已達40%左右。
從長沙“殺入”深圳跨境電商、在行業摸爬滾打了10餘年的湖南人何領也感慨:“跨境電商行業已經走過草莽時代,未來商品出口將趨於精品化、品牌化。
”見證長沙跨境電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金霞保稅物流中心主任侯凌新則對跨境電商行業有更深層次的思考:相較福建等省份的傳統產業基地,已經搭上跨境電商發展快車,湖南本地產業外向度,尚有較大創新提升空間。
湖南現有產業帶以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部件等爲主,與跨境電商主導的B2C業務匹配度不高;適合“湘品出海”的湘繡、茶葉等產業缺乏規模化發展。
“只有做好與本地產業深度融合這一課題,湖南跨境電商才能挺進更深藍海。
”侯凌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