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ee爲什麼突然間沒有流量了?

很多人天天嗷嗷叫要流量,但是流量機制都搞不懂,誰先誰後都整不明白,結果糊里糊塗的一通亂操作,本視頻講明白蝦皮店鋪搜索流量的先後機制,學會了抓緊實操

兩個月多過去了,蝦皮店鋪還是0瀏覽量~哪位大神給點建議撒~?

大概率是選品問題,跟着別人銷量高的產品去跟賣吧!!兩個月時間要是連流量都沒有就得考慮換換思路了。
來看看正確的選品思路,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相信我,掌握了這套思維模式,你的選品技能可以遠超99%的人。
1.首先,明確市場需求 縱觀蝦皮市場,有人賣衣服,有人賣鞋子,有人賣傢俱,那究竟是衣服需求大,還是鞋子需求大呢?同時,如果說鞋子需求大,那究竟什麼類的鞋子需求大呢?是拖鞋還是皮鞋呢?這些不明確的問題我們都需要通過數據分析來給我們答案。

2022年有哪些類似Shopee(蝦皮)的跨境電商平臺,對於想進場的小白比較友好,機會比較多的?

2022年上半年就要進入尾聲,電商行業將要迎來利潤豐厚的下半年,各種賣點節日接踵而至,每個賣家都在準備收穫一年的碩果。
但是同時,蝦皮平臺動作不斷,於近日調整了一部分針對新店鋪的政策,再加上之前的幾次調整,上半年可謂多事之秋。
蝦皮怎麼了?內部到底發生了什麼?是不是新賣家越來越難做? 爲了回答這些問題,我把2022年上半年的政策改動總結一下,嘗試分析一下蝦皮平臺到底在幹什麼? 在開始之前,我先來介紹一下背景,免得有些剛關注蝦皮的小白看不懂。
2022年1月,蝦皮宣佈取消新店鋪免佣金扶持,改爲返還等額廣告金。
2022年5月9日,蝦皮宣佈上調運費,每個包裹基礎運費上調10臺幣,上調幅度達到百分之70%。
2022年6月9日,蝦皮內貿電商個體戶賣家首開站點調整爲:臺灣,馬來,菲律賓,之前僅有臺灣,企業執照不變。
2022年6月14日,蝦皮更改新店分級制度,除了優選和商城店鋪之外,又分了不活躍,成長,活躍,有經驗,有潛力等五檔店鋪等級,主要針對不出單的賣家。
我們逐條分析: 1.取消免佣金 免佣金相當於外貿中的退稅政策,蝦皮之前一直在補貼賣家,這是實打實的金錢補貼。
而取消免傭之後,廣告金無論如何都會重新流入蝦皮手裏,這是捆綁型補貼。
蝦皮爲什麼要這麼做?他們真的缺這點錢嗎?答案是,缺,真的缺。
自從騰訊入股蝦皮,成爲最大股東之後,蝦皮就學會了中國互聯網企業那一套,開始了他的膨脹之路。
蝦皮在東南亞幾國瘋狂燒錢打廣告,補貼全平臺的賣家,日活躍用戶和GMV暴漲,大批賣家入駐,賬單變好看了,投資人高興了,股票一路水漲船高。
但是燒錢不能無止境的投入,前期的燒錢都是爲了後期賺取壟斷利潤,整個公司一直面臨着無法盈利的威脅。
怎麼辦?只能提前收網,養魚養了這麼多,先收一部分喫着。
於是,蝦皮盯上了廣告金。
以往,由於蝦皮的巨量廣告費支出,平臺的流量幾乎都是免費的,很多賣家不開廣告都能有不錯的業績。
現在不行了,蝦皮要喫這塊利潤,自然的流量減少了很多,新店開張的利潤扶持更是悄咪咪的取消,現在不論新店老店,只有新品流量。
新品流量用完之後,就只能開廣告。
這也沒辦法,做生意本來就是一件需要投入的事情,一分錢不投的好事不可能長久,一個互聯網平臺成熟之後必然要走上賣流量的道路。
我們做不了什麼,只能努力提高自己的運營水平,儘量把每一分錢的廣告都用好。
新店開張,建議先獲得優選店鋪的標籤,之後開廣告,效果更好。
2.運費上調 運費上調和取消免佣金是一樣的邏輯,其實自疫情以來,運費一直是高漲狀態,疫情之前,像馬士基之類的集裝箱公司,忙活一年根本不賺錢。
而疫情之後,他們一年能掙過去幾年的收入之和,甚至有的船運公司瘋狂到新船一艘艘的挨着訂,你可以想象國際運費漲了多少。
所以運費上調也別說什麼,不用罵平臺小氣,蝦皮能夠拖到2022年5月才宣佈漲運費,已經表現出了他們最大的誠意。
我們該怎麼應對?無他,只能接受,我們也慢慢漲價,或者不漲價,每單少掙兩塊錢。
3.個體戶新開站點增加 這兩天很多文章狗叫什麼,這是蝦皮公司給小賣家的新手福利,忽悠好多新人快快入場。
關於這點我就要說道一下,本人一直以來推薦新手註冊一個個體執照即可入駐蝦皮,省錢省事。
我倒是記得有狗叫聲之前拼命吹捧企業執照,忽悠小白去辦企業執照,一魚多喫,現在怎麼不吹噓企業執照了? 其實,這並不算是什麼福利,是蝦皮的正常調整。
因爲本來個體戶賣家就可以開馬來和菲律賓,不過需要自己申請,申請倒是沒有什麼資格要求,就是無法作爲第一站點開通。
不過不建議新手第一站點開馬來,馬來本土玩家很多,跨境比不過本土店,除非你有特殊的貨源優勢。
菲律賓站點倒是可以試一試,我有個學員最近在菲律賓做飾品,加上自己直播,效果還不錯。
另外,巴西站點值得關注,不過巴西站需要額外申請。
4.店鋪分級變多 我們都知道,我們小散戶的終極目標就是做到優選店鋪,進入高階賣家之列。
之前大家的店鋪除了優選和非優選,還真沒有什麼太大的差距。
這讓很多垃圾店鋪有了渾水摸魚的機會,不管我有沒有真本事,反正亂上貨就行了,總能出個幾單。
然而這種局勢對蝦皮而言,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大量的垃圾賣家,佔用了服務器帶寬,蝦皮還要給他們的店鋪分配流量,客戶買到了假貨,找不到店鋪的客服,反手在社交媒體上罵蝦皮垃圾平臺,降低了平臺的評價。
這樣會有多大的影響,我們拿拼多多舉例,拼多多剛成立的時候,那麼多的假冒僞劣商品充斥着整個平臺,這些垃圾享受着平臺的流量扶持,拿着平臺的免傭補貼,但是給平臺換來的卻是“並夕夕”的罵名,這種廣告效果是反向的,沒有一個平臺希望自己背上假貨的罵名。
換到蝦皮身上,其實就是想辦法把垃圾賣家出清,讓他們得不到那麼多的流量。
2020年之前,蝦皮上的賣家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蝦皮什麼愛護新賣家,基本是個人都能開店出單賺錢。
然而2020年之後,蝦皮突然火了,很多公司和個人,註冊了大量的店鋪,其中不乏很多垃圾店鋪。
顯然現在蝦皮沒有耐心再等着賣家成長,他們最需要自帶流量和資源的賣家,最好不需要蝦皮扶持就能穩定的出單。
所以,淘汰垃圾店鋪和賣家是必由之路。
也就是說,過去那一套鋪貨模式,逐漸行不通了,因爲垃圾店鋪被限制到了100件商品上限,還怎麼鋪貨? 在這個浪潮中活下來的,都將是專業賣家。
我們也不用過度擔心什麼,有本事的自然不用害怕,甚至官方還幫我們進行了利益分配,我們有機會拿到之前被垃圾賣家佔去的流量。
平臺也更加規範,買家的數量和質量都將上升一個臺階。
總結 這兩年我聽到了一些抱怨,總有人說蝦皮的政策多變,天天變,搞得賣家疲於應付。
我反倒要說,唯有變局纔是真正的機會,沒有變局就沒有利益洗牌,那麼小賣家或者起步晚的店鋪將永遠活在馬太效應的陰影之下。
不要害怕大風大浪,只有渾水,我們才能摸到魚。
正如古人言:疾風知勁草,日久見人心。
(好像哪裏不對?) 接受不了變化的賣家,我勸你趁早退出。
我是Cain,專注蝦皮精品化運營,歡迎交流經驗,還請點贊關注。

蝦皮好做還是來來贊達好做?

最近很多入場跨境電商的朋友來問我,蝦皮(shopee)跟lazada到底該怎麼去選擇?其實這個問題我在幾年前就已經做出選擇了。
當時國內的電商已經進入白熱化競爭的狀態了,我不得不把目光轉移到跨境電商上。
一開始的話我考慮的是亞馬遜,但是在我走訪了很多亞馬遜大佬之後我得到了一個結論,現在的亞馬遜不是一般人隨隨便便就能進場的,必須得有豐富的經驗和技術,然後再準備個一兩百萬的啓動資金,不然的話進去根本翻不起什麼風浪,於是就把目光轉向了東南亞的電商市場,也就是蝦皮(shopee)和 lazada。
說實話,在我瞭解了兩個平臺的發展和背景之後,幾乎沒有什麼猶豫的就選擇了蝦皮。
很多人可能很納悶, lazada是人家阿里控股的公司,阿里本身又是做電商起家的,搞個東南亞電商還不是手到擒來。
再反觀蝦皮,騰訊控股的公司搞社交和遊戲的。
而且蝦皮的母公司 sea 其實就是騰訊在東南亞地區的代理商,負責王者榮耀等遊戲東南亞地區的代理。
這樣的背景成立了電商平臺和 lazada有可比性嗎?但凡稍微懂一點國內互聯網的朋友都知道,拿到騰訊投資和拿到阿里投資的互聯網公司的下場如何,在這裏我都不多說了。
正因爲騰訊的業務核心是社交,也就是流量,所以它可以孵化很多需要流量的項目和公司。
試問一下,現在什麼項目不缺流量,但是反觀阿里業務,核心是電商,電商是最需要流量的事。
所以阿里做的事就是不斷地剝削被投資企業的流量,導入到淘寶完成變現。
而且電商是一個多麼燒錢的事情,我想大家也都聽到過,試問一下還有什麼合法行業比遊戲行業更暴力呢?論燒錢,搞遊戲的公司可從來沒有怕過誰。
再看平臺的發展方向,很多人無腦吹噓說蝦皮是 10 年前的淘寶,其實我感覺並不是,蝦皮走的路子,更像是拼多多的路子野蠻生長,而 lazada才更像是淘寶天貓走的路子。
當時在大家都以爲國內電商市場飽和的情況下,拼多多依然衝了出來。
主要原因其實就兩個,一個是依靠微信瘋狂裂變,另一個就是拼多多的目標客戶羣體實際上是瞄準了三四天的下沉市場,這是一塊很多人忽略掉,但是卻是更大的蛋糕。
其實東南亞的電商發展和經濟發展和我們國內三四線的下沉市場很像。
所以蝦皮一方面瘋狂地做廣告營銷,請各類明星來代言,另一方面放低商家的入駐門檻,在最短的時間內豐富平臺資源,使得蜂擁而至的用戶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從而留存下來。
而且蝦皮的運營團隊都是從各個站點當地搭建,對當地的消費習慣和喜好更爲清晰。
對比 lazada空降管理團隊的模式,顯然蝦皮更貼合東南亞的屬性。
所以根據上面的情況,我當初沒有過多的猶豫,就選擇了蝦皮。
哪怕當時我入場的時候, lazada是佔據了多數的東南亞電商市場的份額。
但是我堅信蝦皮會後來居上,甚至吊打 lazada。
事實也是如此,我不是無腦的蝦皮吹蝦皮目前仍然存在着許多問題。
但是我不能否認的是,我入場了蝦皮,並且在蝦皮掙到了錢。
而且不光是現在,未來的三五年,我依然會在蝦皮上賺更多的錢。
因爲目前爲止我還沒有看到平臺以及我自身業務經常發展的瓶頸。
可能這就是老一輩人經常說的,很多時候,選擇是大於努力的。
總之,這兩個平臺各有千秋,如果是新手小白,更推薦蝦皮,如果是有豐富的電商運營技巧和經驗,我推薦蝦皮+lazada,作爲一個電商人,怎麼會嫌棄平臺多呢?不過,我猜測問這種問題的大概率是小白,所以不用想了,如果非要選一個,那就蝦皮吧,投入少,門檻低,試一下也沒什麼損失不是麼~ 然後給想入場蝦皮的朋友聊一聊怎麼去開店,萬事開頭難,做任何事情打好基礎,走好第一步都很重要。
想入場蝦皮,首先得有自己的一個店。
上面我也說過了,目前蝦皮的入駐門檻是非常的低,有個營業執照加一個電商流水就可以去入駐開店,而且沒有任何費用。
有不會註冊店鋪的朋友可以來找我,我幫你註冊店鋪。
註冊下來之後不要盲目的激活開店,因爲激活之後就會開始計算開店時間、官方的新手任務時間,還有前三個月的免傭和流量扶持期,所以建議大家多做準備再去激活店鋪,省得店鋪下來了一臉懵逼。
今天就聊到這裏了,大家有什麼關於蝦皮的問題可以來找我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