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地區需要中國的什麼產品比較多?

東南亞地區需要中國的什麼產品比較多?國內什麼產品比較適合出口東南亞顯示全部 拿我國(越南)來說吧,近年來中國一直是越南第一大的進口來源國。
據工商部公佈的數據,越南2021年從中國進口逾985億美元,佔全國進口總額的近33%。
主要產品包括:電腦、電子及其零件、機械設備、紡織服裝和鞋類業的原輔料。
最顯而易見的應該是服裝,到了越南那些菜市場,到處都是中國生產的衣服,所以在越南買衣服時不要問爲啥比國內還要貴哦。
越南也有自己生產的衣服,但對國民來說也算不上價廉物美,所以還是不如買中國得了。
2022-08-28 09:55 ・越南 贊同7

越南摩托車氾濫成災,爲什麼不願意購中國便宜的摩托車?

1)據越南新聞報道以前有發現過中國摩托車車架斷裂的事情,在當地發生了事故,所以,越南人對中國生產的摩托車就一直都不太放心,時間行了,市場佔有率肯定越來越低,慢慢的就退出了越南市場。
(2)其實中國的工業產品、摩托車、機器等,剛開始出產的時候質量又好又耐用,不過隨着不當的市場競爭,價格降低,廠家就開始偷工減料了,導致質量太差沒人要,這樣久而久之,很多中國製造的品牌就被迫退出了市場。
(3)但後來,中國人做生意的劣根性就慢慢顯現,開始出現價格的惡性競爭,質量越做越差,雖然買的時候價格便宜,但是用不到多久就出現問題。
越南百姓覺得中國產的車性價比實在太低,就很少去購買中國產的摩托車了,時間一長。
隨着市場佔有率越來越低,中國製造的摩托車在越南也就接近被淘汰的狀態了,直至今日,在越南百姓的心中,用中國製造的摩托車,是讓自己很沒面子的行爲,因爲用了這車,大家都會覺得這家是因爲沒錢,纔會買中國產的。
(4)日韓企業抓住了時機,紛紛進駐越南市場,由於車款式好,質量也不錯,所以很快在越南站穩了腳跟,如今在越南人心中,都認爲,日式產的東西,無論是汽車還是其他東西,質量和款式都會比中國產的要好,這點已經根植在越南人心中,很難再改變了。
(5)造成這樣的局面,應該跟越南人對中國的民族情緒也有點關係吧,再加政府的一些態度所致,感覺整體上,越南還是對我們沒有那麼的友好,所以對中國的品牌有一些牴觸,當然這個原因相信問題也不大,如果產品真的質量好,應該也不會走到今天,對於這點,應該要引起中國企業的反思,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國摩托車前期在越南的前景這麼好,如今混到這幅模樣,真是不應該啊。

中國什麼時後攻打日本報當年之仇

若有戰,吾願做第一個殉國的,3500萬血債,380萬烈士,這比債早晚要討回來,可恨永遠不是正義的人做領導,如果是我,一年中國發達國家,二年核彈頭破億,三年日本消失,什麼東西能把地球毀滅就造什麼東西,拉全世界陪葬值了,反正沒一個好東西,尤其美國,日本,印度,越南,韓國,不要臉五巨頭 。

越南爲什麼是咖啡第二大生產國?

越南這個國家其實挺牛比的。
越南86年改革開放,比中國晚了大約十年。
他現在的經濟發展階段也非常像21世紀初的中國,瘋狂堆產能,但是質量不怎麼樣。
越南很多經濟門類都是改開以後崛起的。
以問題的咖啡產業爲例,90年代大力發展。
雖然咖啡是越南傳統經濟作物,但90年代之前產量很低,在國際市場排不上號。
越南改開的時候,和中國當年一樣,缺外匯。
咖啡是現成的創匯產品,所以是越南改開最早重點發展的產業。
20多年的努力後,越南如今咖啡產量是1990年的20倍,農產品這個增幅是很嚇人的。
而且也不光咖啡,比如大米,80年代越南曾經是大米進口國。
現在,雖然人口增加了3000萬,越南已經是非常重要的大米出口國,只不過熱帶國家受天災影響大,還不是很穩定。
類似的還有很多,比如淡水魚養殖,越南以前以捕撈爲主,這個項目基本聊勝於無。
近年大規模養巴沙魚,從無到有,現在出口量就達到百萬噸級。
再說工業部門,比如最核心的電力。
越南發電量是25年前的20倍。
鋼產量是25年前的80倍,製鞋業出口是20年前的15倍…… 小中國不是徒有虛名的,越南特別像世紀初產能騰飛時期的中國,雖然橫向比經濟發展程度還不夠,仍然是窮國。
但是自己縱向比,產能增長非常的猛。
20年20倍這種程度的項目很多。
不過越南產品質量很差,咖啡品質差,大米品質差,巴沙魚老出食安問題,鞋做工也差……大家買進口產品沒必要選越南貨。
有句講句,這些其實和當年的中國也挺像。
對小國不要有刻板偏見,平心而論,越南經濟發展在拼產量這個階段做的很出色。
咖啡是衆多成功爆量項目中的一例。
至於質量提升,減少外貿依賴,改善基礎設施等,其實中國也是在爆量後才做好的。
這些屬於發展的下一個階段挑戰,能不能勝利還有待時間見證。
無論如何,越南經濟已經取得的成就不可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