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未經授權的正品商品,是否涉及侵權?
雖然進貨正品,但是未經授權擅自售賣,這是涉及商標侵權的行爲。
如何反應?在未走法律途徑前,未被索賠前,建議下架商品,降低損失。
銷售未經授權的正品商品,是否涉及侵權?
平行進口問題與國內商標合理使用的問題,如果僅是銷售或者銷售時合理表明是某個品牌,那很難說是侵權,如果過程中不合理突出使用商標,那極有可能會有法律風險,但國內總代要是沒有獲得授權,他是沒有權利主張侵權的。
這是以前針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供參考。
豬肉泉:關於商標權平行進口的一些問題?14 · 0 評論回答 以上。
在淘寶上賣沒有授權的產品算侵權嗎?
首先需要搞清楚的是現在所賣的商品是不是正品,如果賣的是假貨,當然侵權;但是如果賣的是沒有授權的正品產品,是沒有問題的,不構成侵權。
在淘寶上賣沒有授權的產品算侵權嗎?
無障礙登錄/註冊產品侵權版權保護在淘寶上賣沒有授權的產品算侵權嗎? 首先需要搞清楚的是現在所賣的商品是不是正品,如果賣的是假貨,當然侵權;但是如果賣的是沒有授權的正品產品,是沒有問題的,不構成侵權。
授權並不是銷售的必要條件。
有授權當然有好處,比如在宣傳和推廣的時候可以大膽打出廠家授權的字樣,出具授權證明等,這樣更能讓消費者對產品信服,更利於銷售。
但是更多的時候,商家銷售的產品是沒有廠家授權的,但是這也並不會影響正常銷售。
道理其實也很容易想明白,大的產品比如一輛汽車、小的產品比如一包辣條,在從廠家到消費者手中的過程中都是需要層層代理,在此過程中,能拿到廠家授權的賣家只是少數,絕大多數賣家是沒有辦法拿到廠家的授權證明的。
在知識產權法中有一權利用盡原則 ,該原則是指知識產權所有人 (或許可使用人)一旦將知識產品合法置於流通以後,原知識產權權利人所有的一些或全部排他權因此而用盡。
根據題主該問題可以通俗的理解爲:在保證商品是正品的前提下,廠家賣出的商品,別人可以隨意轉賣且不侵權。
該原則在我國現行的《專利法》第六十九條和《商標法》第五十七條中可以得到體現。
《專利法》第六十九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視爲侵犯專利權: (一)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由專利權人或者經其許可的單位、個人售出後,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該產品的; (二)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制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作好製造、使用的必要準備,並且僅在原有範圍內繼續製造、使用的; (三)臨時通過中國領陸、領水、領空的外國運輸工具,依照其所屬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互惠原則,爲運輸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裝置和設備中使用有關專利的; (四)專爲科學研究和實驗而使用有關專利的; (五)爲提供行政審批所需要的信息,製造、使用、進口專利藥品或者專利醫療器械的,以及專門爲其製造、進口專利藥品或者專利醫療器械的。
《商標法》第五十七條規定: 有下列行爲之一的,均屬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 (一)未經商標註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 (二)未經商標註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 (三)銷售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四)僞造、擅自制造他人註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僞造、擅自制造的註冊商標標識的; (五)未經商標註冊人同意,更換其註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六)故意爲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爲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爲的; (七)給他人的註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所以總的來說,不管是站在法律的角度還是社會發展的角度來分析,銷售未授權的商品均不構成侵權。
如果遇到任何有關知識產權和不正當競爭的問題,歡迎私信或通過我個人主頁詳細資料(有聯繫方式)聯繫我諮詢或探討。
2020-08-19 18:05 贊同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