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海外購,標着“由亞馬遜德國從境外直接銷售併發貨”,但沒標“海外自營”,是不是第三方商家在賣貨?
6.8萬點贊· 780評論·鹽選推薦 更多回答 hallo 留德華 謝邀.首先我先說明,我個人沒有在國內亞馬遜海外購的經歷. 在德國,prime是類似會員的標誌,和售賣的東西無關.但是德亞每個商品都會標明是亞馬遜,還是官方店,還是第三方商店. 這個商品,黑色加粗部分就表示來源,德亞銷售發貨.所以,我認爲沒問題,應該是amazon自營.(話說這價格➕稅也才和德亞在德國的價格差不多,亞馬遜對中國啥時候這麼友好了) 知乎用戶90315o 你好,是亞馬遜第三方賣家,不是亞馬遜自營的,自營會寫由亞馬遜德國發貨和銷售的. luo leo 應該是自營的,亞馬遜德國好像沒有顯示海外自營的,其他如亞馬遜美國,日本,英國會顯示有海外自營. 知乎用戶 8人贊同了該回答 謝邀!
亞馬遜海外閃購自營(香港)是第三方嗎?質量有沒有保障
https://www.amazon.cn/gp/help/customer/display.html/ref=hp_ftz_what?ie=UTF8&nodeId=201847210 香港/保稅倉商品均爲亞馬遜直接採購自海外的原裝正品,通過海外倉直郵(“直郵模式”)或國內保稅庫存清關發貨的模式(簡稱爲“保稅備貨模式”),送達至中國顧客手中。
香港/保稅倉商品均爲亞馬遜自營進口產品,已依法向中國海關申報和繳納關稅。
重要提示: 香港/保稅倉商品由亞馬遜向海外供應商採購並從海外直接發售,適用商品原銷售目的地的法律、法規、標準、規範和慣例等,因此可能在以下方面區別於在中國境內出售的商品: 廠商提供的保修或其他售後服務不覆蓋中國,以廠商的售後條款爲準。
亞馬遜海外購是海淘美亞自營的商品嗎?
雖然這個問題很老了,但是這個問題還不算過時(雖然過段時間amazon要退出中國市場 )。
正好在亞馬遜海外購買了東西,對這方面也有一點了解。
首先回答問題:亞馬遜海外購不一定是海淘美亞自營的商品。
亞馬遜海外購上,有美亞自營的產品(或者說亞馬遜自營的產品,因爲英亞/德亞/日亞等也會出現在海外購的列表中),也有第三方商家的產品。
亞馬遜自營的產品會有海外自營的標識,並說明是亞馬遜某國從境外直接銷售併發貨: 這種也是自營,從銷售配送可以看出來是德亞的 第三方賣家則有海外賣家以及由【店名】銷售的標識和字樣 一般來說,自營的質量還是有保證的,如果不幸從自營上買到了假貨,那就是亞馬遜自營的進貨渠道出了問題(但進貨出問題畢竟還是少數情況),或者被人退了假貨回去。
PS: 貴重電子產品除非買不到,否則還是建議儘量走國行、一手
噹噹網和亞馬遜的直營和第三方店的化妝品進貨渠道都有哪些?
居然有人邀請... 不知道噹噹,答一答亞馬遜。
利益相關:前亞馬遜美國員工。
亞馬遜產品分自營、亞馬遜配送的第三方和純第三方賣家。
自營產品:自營產品就是在產品詳情頁面寫着“由亞馬遜直接銷售和發貨”的產品。
這一類產品可以保證是正品,放心購買。
亞馬遜中國團隊和美國團隊很類似,每一個產品類目下都有專門的 Vendor Management Team,有人管理和供貨商的關係,進貨,庫存等等。
這個 Team 是絕對不可能跑去批發市場進貨的,控制很嚴,人家乾的都是直接去廠商經銷商辦公室談判的活兒。
這類產品如果亞馬遜自己不是直接經銷商,就是和一級經銷商談拿貨。
更重要的是,凡是亞馬遜自營的產品亞馬遜是需要自己承擔所有的售後服務的,是要算售後、退貨等等績效考覈的,爲了業績也不至於。
再說了,這麼大一店,好歹也是美國第一電商,亞馬遜中國的 VP 目前還是個美國人,犯得着進地攤貨嗎。
亞馬遜配送的第三方產品:又叫“入駐賣家”。
這一類產品通常在產品詳情頁寫着 “賣家:XXX專營店, 配送:亞馬遜物流”。
這一類產品大部分是正品。
亞馬遜中國的模式基本和美國一樣,這個的英文原文叫做 "Fulfilled by Amazon",從英文名字就可以看出這不僅僅是配送(順便吐槽一下中文翻譯):商家把貨物交給亞馬遜,然後亞馬遜負責倉儲、配送、推廣、客服、售後。
這項服務模式在美國很受歡迎,基本等同於由亞馬遜直接發貨的商品,完全納入了亞馬遜的服務體系,客戶想退就退想換就換,一切由亞馬遜自己決定。
且由於亞馬遜會向商家收取一定的費用,最後退換貨太多不賺錢或是負數,商家會覺得划得來嗎? 當然有些刻意賣假貨的除外。
但是亞馬遜應是發現一個打一個的。
第三方產品:第三方產品就是在產品詳情頁寫着“由XXXX直接銷售和發貨”(XXX爲除了亞馬遜之外的任意名稱)的產品。
這一類產品,亞馬遜依然提供一定的服務,但是產品質量有好有壞,參差不齊。
第三方產品在美國沒什麼大問題,但是咱中國國情特殊,亞馬遜又沒有專門針對中國做本地的策略,沒有嚴格的把關驗證機制,就帶來了問題。
這些貨品進貨、存儲、發貨、售後都是第三方直接處理的,整個集市和早期淘寶區別不大。
第三方產品的問題在於,整個產品詳情頁面的設計和亞馬遜自己的產品一模一樣,如果一個產品有多個賣家在賣(包括亞馬遜自己),默認的購買按鈕是指向價格最低的賣家的,而這個賣家很可能就是一個第三方賣家。
但與此同時,並沒有突出第三方賣家過往的信譽和歷史記錄(界面上很難找,需要特別點),有時甚至你都不知道是第三方賣家在賣給你,你就莫名其妙點了那個橘黃色的按鈕,購買了產品。
所以有時候,是能買到假貨的,作爲亞馬遜員工,我也很爲這種設計捉急。
所以,在亞馬遜上買東西,優先級爲: 自營 > 亞馬遜配送的第三方 > 第三方題外話,其實中國亞馬遜自營商品大部分真的挺便宜的,議價能力還是很好的。
只是亞馬遜的產品詳情頁面在中國這樣一個低信任度的國家,不區分這三種類型是典型的外國公司本地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