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跨境電商運營,從小白到大神要多久?跨境的電商很難做嗎?
不是很難,看個人領悟,還看你所在的公司願不願意投入,一般一到三年經驗纔算是一個比較有經驗的運營。
如何從電商小白過渡到電商大佬,跨境電商如何操作?
做了大概3個多月了吧,因爲之前我也沒接觸過跨境電商這塊,總覺得會很難做,還要懂外語什麼的。
做了以後才知道,無非就是一個供應鏈,一個物流的問題。
語言的問題平臺可以在線翻譯,只要選對品,物流線對接好也沒那麼難。
這是我這個月的店鋪數據到30號今天的,做了1400萬韓幣不到,賣了788件商品,每天大概投入6 7個小時在這上面,淨利潤大概有2萬人民幣左右吧。
我自己還是挺滿意的,至少我成功的複製出來了,雖然前期過程有些艱辛哈哈。
。
今天就聊到這裏吧,如果你也在做跨境電商我們就一起聊一聊,感謝能耐心閱讀完。
做跨境電商運營,從小白到大神要多久?跨境的電商很難做嗎?
不是很難,看個人領悟,還看你所在的公司願不願意投入,一般一到三年經驗纔算是一個比較有經驗的運營。
有沒有做跨境電商轉行的?
互聯網公司跨境電子商務跨境電商平臺 TikTok海外版抖音有沒有做跨境電商轉行的?有沒有從跨境電商裏挑出來的?目前做的是ebay跟賣,每天上下架優化打完爆款和排名,公司也沒有推廣,感覺也學不到什麼實在有用的東西,在離開這個行業還能用…顯示全部 90年出生的我,在這新千年第三個十年的伊始,決定離開摸爬滾打了數年的跨境電商行業。
拋開各種大環境,2019年的跨境行業看起來依舊蒸蒸日上,知乎上也有各路大神教授着神乎其神的運營思路,身邊也不時有人加入到所謂的電商運營的圈子裏面。
但是在這一派歌舞昇平之中,又有多少小白知道這一行的門檻有多低。
每一家跨境企業的人員流動率都出人意料的高,以至於我常接觸的幾家企業是全年都在儲備人才,拋開企業規模壯大不說,一衆有過跨境電商運營的履歷的年輕人改換門庭可能纔是這個行業亂象的註腳。
除去水平低劣的代運營公司不說,80%以上的跨境電商企業,或者稱之爲團隊可能更加貼切,利用的無非就是信息差,倒賣一手,賺取一波匯率差。
我們總是能聽到:初期的亞馬遜,速賣通,一水的東南亞電商,利用所謂的流量紅利,已經讓一波南方的企業賺得盆滿鉢滿,但是身處東部3線小城的我,可能真的是因爲信息閉塞,總是沒能第一時間搭上流量紅利的快車。
反之等待我們的是水漲船高的平臺費,越發昂貴的引流費用,和永遠捉摸不透的平臺規則。
然後職業發展來說,大部分小白的入門職位無非是運營助理或者專員,聽起來似乎很高大上,「運營」這個被互聯網化了的詞語,說白了就是線下行業的銷售,爲店鋪的成交額負責。
不管你是多了多少關鍵詞優化,圖片優化,買了多少流量,歸根結底老闆還是在意你管理的店鋪產出了多少業績。
所以就如同銷售行業的流動性一樣,電商運營的人員流動也是高得出奇。
一方面由於所謂的私企不養閒人,老闆對於沒有突出業績的員工基本不會抱有任何留戀之外。
一大波“偷師”的半吊子運營寄予經驗的累積,成爲自己職業的跳板和自主創業的龍門。
但是對於這一點,就我的觀察來說,很難。
由於產品的差異性,一個外行很難用很短的時間去get到這個產品或者這個行業的規則,說白了運營中所謂的賣點提煉無非就是文案的手段,大部分運營人員很難接觸到產品的整個生產流程或者說產品的一整個生命週期。
就如同一個對產品和行業沒有基本敬畏的人,如何去打造一個爆款。
以這樣的工作節奏,你如何通過工作積累到經驗,實現職位的晉升?每天疲於應付的事情已經太多,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學習基本的產品和行業知識,也就註定了運營崗是個非常容易被替代的職位。
說回自己,辭去工作,看着朋友圈各路大神都在做着口罩相關的業務,我選擇了加入考證大軍,一邊找了一份離家很近的行政工作,每天朝九晚五,沒有加班,突然多了很多自己的時間。
很久沒有這樣慢悠悠的生活了,可以看看豆瓣積攢了許久的片單,也終於有時間拆開一本本不知道是哪一年雙11買入的書。
寫得匆忙,又發自內心,完全主觀,只是希望藉此記錄下這一刻的想法。
還沒想好給自己調整多久,但是希望重新出發的時候,會是一份自己能爲止奮鬥,也熱愛的事業。
2020-04-09 22:19 贊同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