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WMS系統一般多少錢?各包含哪些功能?

背景 之前有一個做海外倉業務的朋友諮詢過我一個問題,就是自己研發一套WMS系統大概要多少成本或者多少錢? 因爲她們公司目前正在一個主流的第三方海外倉WMS系統,每年的續費額度還挺高,但是用起來總感覺不太好用。
有很多功能支持的不夠貼合,算能用,但是不好用,於是就想着如果能自研一套貼合自身業務的系統那就最好了。
所以就諮詢了一下我,我當時給她的一個大概報價是100-200萬左右,而且只會多,不會少,因爲後續還需要持續維護升級。
顯然這個價格對不瞭解IT行業的人來說太高了,因爲之前她有一個朋友的公司也找外包團隊自研了一套的物流相關的系統,大概幾個月,花了幾十萬就搞定了,所以她心理價位的錨點也是幾十萬左右。

市場上WMS系統一般多少錢?各包含哪些功能?

國外品牌200萬以上,國內前三甲100萬以上,50萬以上各種品牌,但使用起來爽不爽就不知道了。
以上WMS功能都比較齊全了。
還有一種saas模式,按年收租金的,有一年三萬的,還有十幾萬一年的。
電商行業有按單收費的 具體可以移步到我的知識庫裏交流

市場上WMS系統一般多少錢?各包含哪些功能?

背景 之前有一個做海外倉業務的朋友諮詢過我一個問題,就是自己研發一套WMS系統大概要多少成本或者多少錢? 因爲她們公司目前正在一個主流的第三方海外倉WMS系統,每年的續費額度還挺高,但是用起來總感覺不太好用。
有很多功能支持的不夠貼合,算能用,但是不好用,於是就想着如果能自研一套貼合自身業務的系統那就最好了。
所以就諮詢了一下我,我當時給她的一個大概報價是100-200萬左右,而且只會多,不會少,因爲後續還需要持續維護升級。
顯然這個價格對不瞭解IT行業的人來說太高了,因爲之前她有一個朋友的公司也找外包團隊自研了一套的物流相關的系統,大概幾個月,花了幾十萬就搞定了,所以她心理價位的錨點也是幾十萬左右。
當時我沒有對這個報價做更詳細的拆解,剛好最近也有朋友聊到自研WMS的成本支出這一塊,所以我想就乾脆寫一個文章做一個簡單的拆解,也讓大家瞭解一下一套海外倉WMS背後實際要做的事情有哪些。
後續無論是自研,還是採購SaaS版的系統,都可以作爲一個決策性的參考。
海外倉WMS包含哪些系統 大多數時候,我們在聊海外倉系統的時候都是指WMS(倉儲管理系統),但是實際上一套海外倉系統要想跑通業務,那麼大概率是需要研發OTWBP這五個系統的。
什麼是OTWBP?我之前的文章中有講到過,在此我再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O就是OMS,也就是訂單管理系統。
T就是TMS或者LMS,是指物流管理系統。
W就是WMS,指倉庫管理系統。
B就是BMS或者FMS,指的是費用結算管理系統; P就是PDP或者Platform,指的是基礎信息系統或者公共信息系統; 這五個系統不一定都要研發,可以結合自己已有的系統或者業務做調整,不過其中OMS和WMS應該必備的。
如果是想做標準化業務,那麼大概率這五個系統都是要做的,甚至還有一些邊緣類、支撐類的系統也需要完成,例如UPMS,OPENAPI等。
最簡單版的WMS 如果自研一套簡單版本的WMS,只滿足自家的業務,同時自己也做了訂單履約相關的系統,例如ERP或者OMS,那麼確實只是需要做一套WMS就夠了。
但是這一套WMS也並不是只需要做基礎業務相關的功能即可,還需要和上下游打通,例如產品資料,入庫單和出庫單信息,庫存信息,作業後的數據回傳等。
基礎業務相關功能則取決於業務的訴求,例如是指需要做一件代發業務,還是要加上備貨中轉,或者是再加上FBA退貨換標…… 業務模塊越多,開發的週期自然也就越長,但是這裏也會存在一個邊際遞減的效應。
也就是說當基礎功能搭建起來了之後,增加一個業務模塊並不會增加同等額的開發成本,其實就是均攤成本會降低。
如果以一件代發的業務舉例,WMS要滿足一件代發的業務,那麼需要產品資料模塊,需要物流面單獲取並打印的模塊,需要入庫、上架,出庫、波次、揀貨、複覈、稱重等模塊。
而這些模塊對於備貨中轉業務也適用,如果再次基礎上要增加一個備貨中轉業務,那麼研發成本肯定是比從頭開始做要低很多。
最簡單版本的WMS,如果只是支持一件代發業務,那麼大概需要滿足以下這麼一些功能:這裏還有一些WMS的策略,精細化運營的要求等沒有加上去,如果再加上相應的內容,模塊和功能就會更多。
第三方海外倉的WMS 如果自己有經營多個海外倉,但是沒有相應的管理系統,想要研發一套這樣的系統來對外經營,也就是很標準的第三方海外倉角色,那麼需要研發的系統可能就是OTWBP。
除了WMS之外,還要研發OMS,TMS,BMS和PDP等系統,如果一切都從0開始,那麼耗費的人力物力就很高了。
其中比較費時間的是TMS和BMS,因爲OMS和WMS標準化程度稍微高一些,可以直接借鑑國內成熟的一些倉庫系統的方案。
但是TMS和BMS就很有行業的特性了,尤其是TMS的內容。
因爲跨境物流涉及多個物流商,涵蓋多個國家,還需要了解海關或者當地政策等要求,導致裏面的水很深。
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就是,當你要對接一個歐洲國家的物流商的時候,除了要忍受郵件往來反反覆覆低效率的溝通之外,很大概率遇到那種一封郵件過去,一個月之後纔回你的情況,爲啥呢?因爲對方去休假了,休假期間是不回工作消息的,所以過了一個月纔給你回覆…… 而BMS則取決於倉庫管理的要求,如果對倉庫管理很細緻,那麼BMS計費的難度就會很大;反之,如果是按很簡單的收費模式來設計,那麼BMS就不會太複雜。
除了這幾個系統之外,如果要對外經營,爲賣家朋友們提供倉儲物流服務,那麼對接市面上主流的ERP肯定是少不了的。
因爲不同的賣家用的ERP不同,爲了解決訂單推送WMS的需求,肯定是需要由海外倉出面去與ERP進行對接的。
不同的海外倉的OPENAPI不一樣,所以跨境ERP要對接海外倉的時候都要做一些針對性的調整,跨境ERP一般都會藉此對海外倉或者賣家收取一定的開發對接費用,而這個費用大概是2萬-5萬。
也就是對接一個ERP海外倉或者賣家需要支出2萬-5萬的成本,如果對接10家,那麼就需要支持20-50萬左右的成本了。
由於賣家對海外倉來說是客戶,而且對接一個ERP之後可以適用於多個客戶。
所以一些比較主流的ERP對接往往都是海外倉掏錢,偏門的ERP則海外倉和賣家(客戶)均攤一些。
至此,我們大概估算一下,可以發現。
如果海外倉服務商,想要研發一套WMS來對外經營,那麼要付出的系統研發錢並不只是OMS和WMS的錢了,還包含了多個上下游系統研發的錢。
最後 一套WMS系統或者OTWBP系統,涉及的功能很多,而且不同倉庫對業務的要求也不一樣,想要準確的估算出開發成本是一件難事。
上面的兩個例子只是簡單的做了一些拆解,但是也沒法算出準確的費用,僅供科普之用。
嚴格來說,研發一套系統,除了要支付研發人員的費用之外,還要考慮服務器的錢,辦公設備的採購,場地的租賃,外部系統對接的費用,還有一些必備軟件的採買等……這些費用加起來,100-200萬是不太能夠打的。
從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如果要研發一套第三方海外倉WMS系統。
按20人左右的研發團隊來算,從0開始研發到稍微成熟(例如支持多個倉庫,多個客戶,滿足日均1萬單),大約需要1年半到2年左右的時間。
這裏還是假設團隊都比較有經驗,而且業務彎路走的不多的情況 ,實際上來看如果加上組建團隊和試錯踩坑的部分,2年-3年才能成熟已經算快了。
而這一塊大約需要花多少錢,各位老闆們可以自己算一下啦。

建一個雲倉,大概需要多少錢?

最近兩年做雲倉的越來越多了,其中做雲倉有沒有前(錢)途(途),建雲倉是需要投資多少錢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今天就來講講後面這個問題。
目前來講,建雲倉投資還是蠻大的,成本主要包括:倉庫租金、倉庫配套設施、WMS系統、員工工資、水電等雜七雜八費用,以下數據僅供參考,具體的費用還要根據實際情況爲準。
1、倉庫租金 倉庫的租金是雲倉的主要成本,不同城市的倉庫租賃成本相差巨大。
例如:很多上海雲倉都將倉儲設在松江、青浦、金山等郊區或者嘉善、崑山等周邊城市,爲的就是降低租倉成本。
我們按照5000平方面積算,10元~30元/月/平方不等,每個月租金在5萬到15萬左右,如果做的話,起碼要保障3個月的租金現金流。
2、雲倉配套設施 倉儲貨架,流水打包線,監控,PDA,叉車,辦公室裝修,辦公設備用品等等預計20萬左右。
3、WMS倉儲管理系統 不同的WMS系統價格差異很大,一套大概10-50萬左右。
4、員工工資 主要有:主管、倉管員、運營、分揀打包員、銷售等等,1名員工底薪、社保全部加起來按5000算,10個員工5萬/月,按照3個月保障,準備15萬。
5、水電等各種雜費 其他的雜費太多了,暫不計算。
上面這些七七八八的算下來,建立一個雲倉你起碼得投入50萬起,保守準備80萬,資金稍微寬鬆一點準備1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