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本期來爲大家梳理思路,理清關鍵詞的那些事,還會通過實操案例,給大家提供優化建議。
同一品類的競品和關鍵詞那麼多,如何獲取好的大詞&長尾詞呢?
理清關鍵詞思路後,賣家可從對標競品中找出優質詞,建立“強大”的關鍵詞庫僅需三步。
Step1 整理流量佔比前30名的好詞
通過關鍵詞軟件或亞馬遜的ABA的數據,整理出流量佔比前30名的詞。
在這之前,賣家們需要至少選出5個對標競品進行“參考”,以獲取優質的關鍵詞。這些“候選”競品至少要具備以下標準:
▶產品關鍵屬性相似:如功率相同(600w)的榨汁機
▶月銷量過300
▶有數據基礎:商品上架1個月以上
Step2 前臺搜索框驗證精準度和相關性
雖說這些優質詞在競品中獲得不錯的流量,但是否適合產品還需要大家到亞馬遜的搜索框中逐一搜索驗證產品相關度。
搜索結果展示的商品中,至少一半與自己的產品相似,才能確定爲關聯度高的詞,收入“庫房”。
Step3 將收集的關鍵詞分類
獲取大量的關鍵詞後,爲了方便後續使用,我大家可以把這些詞放進不同的“貨架”分類,以適用於不同的情況。
那麼長尾詞就是字數多的意思嗎?該怎樣區分大詞和長尾詞呢?
根據不同的指標和需求,大致上可以把關鍵詞分爲五大類:大詞、長尾詞、詞根詞、品牌詞和節日營銷詞。
大詞VS長尾詞
大詞和長尾詞可以直接使用,日常也用得最多,通過月度搜索量我們對這兩大類詞進行區分。
詞根詞
由下圖可以看出,很多搜索詞都是由“lace front wig(s) human hair”衍生出來的,因此這個就是詞根詞。
相比於大詞,詞根詞的廣告CPC更低,可以獲得更好的投入產出比。因此可以爲詞根詞分別創建兩個廣告活動,一個使用廣泛匹配,一個使用詞組匹配,方便對比哪種匹配方式更優。
同時,在運營中後期結合詞根詞的廣告報表進行挖掘,進一步豐富大詞&長尾詞詞庫。
品牌詞
品牌名+核心關鍵詞的組合,尤其適用於服飾、鞋靴等品類。通過投放其它商品的品牌名,幫助我們藉助其它品牌的影響力吸引流量,實現“撿漏”。
與詞根詞類似,我們同樣可以在一個廣告活動中建兩個廣告組,或分別建立兩個廣告活動進行廣泛和詞組匹配,以選出更適合的匹配方式。
節日營銷詞
這類詞大多與產品本身關係不大,如Christmas gifts for kids,但對節日性產品非常重要,能幫助賣家獲取一波流量。
Tips
新品推新時該如何選擇關鍵詞策略?是單獨爲每個關鍵詞創建一個廣告活動,還是將多個關鍵詞投放到同一個廣告活動裏“組團出道”呢?
可以根據產品的推廣階段進行策略調整,主要取決於曝光能否打開。
找到關鍵詞後,應當選擇投放哪個呢?有什麼標準嘛?
當糾結改投長尾詞還是大詞時,可以設定一個原則:以轉化率爲先。同時通過商機探測器,輸入關鍵詞獲取每個詞的“搜索轉化率”。
選擇好投放的關鍵詞,如何進行調整競價呢?
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針對每個廣告活動進行分析,查看廣告位。分成以下三步來完成。
1、截取最近7天和當天的廣告位數據圖。
2、判斷出單轉化綜合數據中最好的廣告位。
3、截取最近7天和當天的廣告位數據圖。
經過三步的分析後,大家可能會得出三種不同的結論。根據不同的情況,就可以決定如何調整出價了。
在此分享以下三組案例數據,一起來看看具體如何操作。
案例一
A賣家:近7天廣告位綜合轉化率爲12%,出單最好的位置在首頁頂部,轉化率爲12.5%,當天在最好的位置也有出現點擊並有出單。
調整方案:暫時“按兵不動”,可採取小步慢走加預算策略(逐步增加20%)。
案例二
B賣家:近7天廣告位綜合轉化率爲14.7%,出單最好的位置在商品頁面。但當天點擊最好的位置在其餘位置。
調整方案:把點擊從其餘位置拉到商品頁面,降低出價和商品頁面比例。
案例三
C賣家:近7天廣告位綜合轉化率爲13.3%,出單最好的位置在其餘位置。但當天在其餘位置的點擊並不多。
調整方案:把點擊從商品頁面拉到其餘位置,提高出價和首頁微比例(約5-10%)。
現在大家對關鍵詞的分類、選詞,以及廣告位的競價調整都有了清晰的思路了嗎?趕快在實戰中運用起來,助力關鍵詞上首頁,轉化提升!
(來源:亞馬遜全球開店 微信公衆號:AmazonGS)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