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場容量
①類目銷量
類目銷量主要看這個市場需求有多大,每個人接受的程度不一樣,自身實力
就比如3C類的類目銷量就很多,但是不敢碰啊
②前100的大佬銷量
參考一下前100名的銷量,看看你能不能接受,有的類目可能前十名銷量也就幾十單
建議找前100名銷量總和大概3W左右,這樣均一下每人每天還能有10單呢
③搜索量
建議核心關鍵詞的搜索量大於10000,個人喜好,僅供參考
2.滿足以上條件,開始算你的利潤
①廣告貴不貴
有時候打廣告的錢比你利潤都高,特別是10美金以下的產品,賣一件賺個三四美金,一個廣告點擊就去了1美金,慎入
建議打0.3-0.8的廣告
②產品成本
成本拼的就是供應鏈了,現在亞馬遜的趨勢越來越品牌化,供應鏈至關重要
③物流
產品體積,是否帶電帶磁,走空派還是海派,個人建議測款都走空派,除非特大件的那種
不然你發了幾件過去測款,路上去個半個月,上架再磨蹭一下,測款還要時間,一款產品花了一兩個月發現不行,一年能測幾款?
④運營成本
上面說了,運營費用=月租+listing費用+銷售佣金+配送費+廣告費+倉儲費+其他費用
針對我們這種小小小賣家,listing就自己拍吧,不然就找產家拿圖,有一定資金的可以找專業團隊打造listing
價格大概1000多吧,但是效果還真的好,畢竟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廣告費,預估多少的廣告費畢竟合適呢,有錢的你隨意
我們說說沒錢的玩法,一般計算成本的時候我會預留利潤的10%作爲廣告費的支出,再預留3%作爲退換貨的費用
那如果你單價畢竟低,留10%的廣告費也沒什麼用,這裏說的是20美金左右加以上的產品
還有就是參考你產品成本,自己決定,這裏就是打法的問題了
對了,別忘記算上倉儲費,平臺以外的成本比如運營工資啊,房租電費七七八八的,你們要加的就加進去
------------------------------------------------
除了數據以外,選品維度還有哪些,畢竟有些方面不是數據能說明的,比如一個全新的產品就沒有數據
①配色
②產品第一感受
③功能差異
④解決同類產品的問題
⑤審美
-------------------------------------------------
有人問用什麼軟件做數據分析
做數據分析最好的就是Excel了,所以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數據來源一般都來自各種選品軟件,貴是貴了一點,但是真香,推薦幾個我用的Helium 10 、SellerMotor、Keepa、Jungle Scout、Sorftime
選適合自己就好,有錢的你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