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衆號:賣家之家

作者:bysand

亞馬遜對刷單的鐵血整頓,已經讓大批賣家宛如驚弓之鳥。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線下明信片便是“小卡片”新的代替品。

明信片是在產品發貨後一段時間,通過各種渠道獲取到買家訂單的地址之後,去給他們線下寄送索評卡。據有關機構測試,明信片邀評之後獲得的留評率可以達到10-15%”。跟傳統的測評不同,明信片邀請過來的評價都是自然買家自然訂單的留評,確實降低了風險。

但換了皮的刷單,大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境界。

01、內部消息:線下明信片不安全?

據一賣家在做知無不言爆料,從12月底開始,身邊就不少賣家傳來噩耗,好幾個店鋪都收到了警告信,原因很針對性的指向了通過“線下明信片”聯繫買家的行爲。

寄送明信片不是說沒有實際證據嗎?爲何還會翻車?

該賣家在聯繫了內部經理查詢店鋪的警告原因才知道,原因是出在禮品卡返現身上。平臺識別到有一定數量的消費者在給同一個鏈接留完評價後都綁定了相同金額的禮品卡。以此來判斷這些評價是違規評價,不得不說亞馬遜的識別邏輯還是很完善。

不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很快就有賣家朋友想到了解決辦法:把返現也脫離於平臺,用paypal來返現給消費者。但這裏存在一個問題是否真的能實現了整個鏈條都脫離於平臺之外的真“線下”?

有賣家稱,表面看是比較安全,但是留評率就不好說了。paypal你不能保證每個人都有,而且亞馬遜買家還是更加青睞禮品卡。

同理,有些賣家想給walmat的禮品卡。也有賣家試過問蠻多人,基本沒人要,亞馬遜和沃爾瑪的用戶重合度應該不會太高,尤其是有會員的亞馬遜用戶不會經常去別的平臺購物了。

這次索評事件預計不會這麼快過去,亞馬遜肯定會不斷加大對邀評的打擊力度,此次事件也給賣家們敲響了警鐘。

02、如何安全索評?

據瞭解違反買家評論政策的行爲包括但不限於:

賣家對自己的商品或競爭對手的商品發佈評論。

賣家爲第三方提供經濟報酬、折扣、免費商品或其他補償來換取對自己的商品或競爭對手的商品的評論。這包括使用可銷售的買家評論、網站或社交媒體羣組的服務。

賣家在買家編寫評論之後提供退款或補償(包括通過非亞馬遜付款方式的補償)。該退款或補償可能是通過亞馬遜買家與賣家消息服務、直接聯繫買家,或使用第三方服務、網站或社交媒體羣組來完成。

賣家使用與評論相關的可提供免費或折扣商品的第三方服務(例如,要求買家登記他們的亞馬遜公共資料以便賣家監控評論的評論俱樂部)。

賣家的家人或員工爲賣家的商品或競爭對手的商品發佈評論。

賣家讓評論者更改或移除評論。爲此,他們也可能向評論者提供退款或其他補償。

賣家將差評轉發給自己或其他反饋機制,而將好評發送給亞馬遜。

賣家在商品之間創建變體關係,旨在通過聚集評論操控評論和提升商品的星級評定。

賣家提供亞馬遜好評或物質獎勵,以換取對商品包裝或裝運箱的評論。

賣家使用買家賬戶爲自己的商品或競爭對手的商品編寫或更改評論。

需要記住,亞馬遜對所有買家評論違規行爲都實行零容忍政策。一些賣家也分享了對於留評率過低的產品,目前採用的一些方法: 

1.做種子鏈接,低價高質的配件,持續放量。

2.合併殭屍Listing, 市面上的大多數是安全性相對較低的,樓主購買時候可以用高於市面價格去買一些未被合併過的,這個安全性是相對比較高的。 

3.積累粉絲,如果做的是垂直類目,會在FACEBOOK上以自己品牌命名,逐漸加一個國外真實賣家或者網紅。以送產品去快速獲得評價。這個是前期需要花很大的功夫,但是慢慢穩定後,在推新和補充評論上確實非常不錯。

不論是哪一種方式,核心是讓買家覺得他們留評是分享自己的購物體驗,分享自己的生活樂趣,這個建立在產品足夠好,並不是被迫去幫你留評,何況現在風控嚴重,不能提及有償。

另外,對於亞馬遜賣家來說,要重視行業規則,要注意合規索評外,努力提升產品質量、優化產品Listing,增加自然留評從而降低差評出現的頻率也是運營的關鍵。

封面圖源:圖蟲創意

(來源:雨果網的朋友們)

以上內容來自"雨果跨境",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本站取得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