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授權轉自:跨通社

作者 | 老羅 編輯 | 跨境君

01.瘋狂湧入跨境電商

在影視行業,“演而優則導”不是什麼新鮮事,說的是當優秀的演員積累了一定的表演經驗後,都渴望嘗試轉型成爲導演。

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跨境電商領域——當運營做了很多年後,基本都會面臨着一些選擇,要麼轉行,要麼單幹創業。當然,很多運營都會選擇單幹,畢竟相比給別人打工,自己做老闆聽起來更高大上,能觸碰到的天花板也高得多。

創業虧損數十萬,亞馬遜賣家一年白乾

賣家直言亞馬遜的盡頭是單幹 圖源:知無不言

但就像上述賣家說的這樣,在擁有更大機會的同時,單幹也需要承擔更大的風險,一夜回到解放前,甚至是負債都不足爲奇,這也是很多人不敢創業的原因。

有創業賣家表示,此前自己在一家鋪貨公司上班,但業績的毫無水花加上生活的壓力讓他踏上了單幹的道路。起初十分順利,短短几個月便實現了業績10w+,每個月的利潤也穩定大幾萬。但隨着平臺政策的趨嚴以及各項法規的升級,該賣家亞馬遜店鋪的業績開始走下坡路,訂單腰斬,在上架了侵權產品後賬號也沒能救回來,這也直接宣告了他的創業失敗

的確,幾年前跨境電商站在風口,很多賣家單幹都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隨着行業越來越規範和嚴格,信心滿滿卻血本無歸的案例比比皆是。

實際上,單幹的道路並不全是鮮花和掌聲。據數據顯示,17%的賣家月收入低於500美元,有近一半的賣家月收入低於5000美元,只有1%的賣家表示每月的收入在25萬至50萬美元。

創業虧損數十萬,亞馬遜賣家一年白乾

亞馬遜賣家每月銷售額 圖源:myrealprofit.com

收入的巨大差距也揭示了一個道理,大部分的資源以及流量都掌握在小部分賣家手中,對想要單幹的中小賣家來說,入局的考驗和難度正變得越來越大。

02.賣家困境重重

坦白來說,現在的跨境電商賣家數量有所增多,競爭自然也是更加激烈的,但賣家需要克服的難題不僅是與同行之間的競爭,還要對行業的變化做出及時的應對。

首先就是成本不斷上漲,包括政策性成本、本土配送的物流成本等。舉例來說,31日起,亞馬遜FBA將針對賣家選擇的不同入庫配置選項收取不同等級費用,之前的合倉費是需要把自動分配的倉庫合併成一個需要支付的費用,現在只有一個貨件分配到4個及以上倉庫纔會免除這筆費用。

創業虧損數十萬,亞馬遜賣家一年白乾

庫存配置費用 圖源:亞馬遜

此外,亞馬遜將從41號開始收取“低量庫存費”,理由是庫存水平相對於商品銷量始終過低,一定程度上會妨礙亞馬遜將商品分撥到配送網絡中,增加配送成本,收取這項費用也將進一步提升賣家的成本。

其次是賬號穩定性變差,時不時有被審查、封號的風險。對賣家來說,封號是最不想看到的場景,但近幾年平臺的掃號風波卻幾乎沒怎麼停過。

例如近段時間,亞馬遜英國站的賣家發現店鋪後臺出現了“進口詳情不全”的標識,原因是貨物沒有填寫IEN編碼,並且亞馬遜給賣家的郵件中表示,“如經審查確認賣家無法提供IEN的理由不合規,並且在60天后還繼續此類行爲,將停止提供商品配送服務。”

創業虧損數十萬,亞馬遜賣家一年白乾

亞馬遜英國站嚴查IEN碼 圖源:知無不言

平臺調整不斷,從各個方面的嚴格監管都能看出,合規之風愈演愈烈,這也同樣預示着未來跨境電商行業將更加規範和透明。

總的來說,未來跨境電商依舊是一個充滿機遇的賽道,但同樣也充滿着風險和挑戰,想要創業的賣家可以多參考成功案例,並在自己的實踐中尋找答案。只有緊跟政策變化,積極做出調整的賣家才能脫穎而出,實現更長遠的可持續發展。

(封面圖源:圖蟲創意)

(來源:雨果網的朋友們)

以上內容來自"雨果跨境",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本站取得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