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衆號:知無不言WeAreSellers

作者:知無不言賣家 alexya

當我們拿到一組廣告活動數據的時候,先不要急着去做任何形式的分析與判斷,而是要先知道這個廣告的目的是什麼,以及它的目的是否達成。

以下是我個人分析廣告活動的思路:

該活動的目的是什麼?訂單,拓詞,流量;

如果是訂單,就看CVR,如果是拓詞就看出單的客戶搜索詞,如果是流量就看錢花完沒有;

無論是哪個目的,都需要看廣告效益在什麼位置收益最大,從而決定預算的分配方向;

儘量將廣告調整爲單一變量的工作

亞馬遜廣告分析思路:拿到一組廣告活動數據背後目的是什麼?

比如以上這個廣告活動,背景如下:

具體關鍵詞A,精準匹配,固定競價,130美金預算,單詞單活動,TOS位置30%的BID+,目的是控詞A的自然排名

分析的時候,我們就要先看這個詞A的自然排名是否令我們滿意,如果滿意了那就是控制預算做利潤,如果不滿意,那麼就是要繼續增加詞下的出單,增加詞下出單的方式有三種:增加預算,降低CPC,提高CVR。但是因爲又考慮到現階段的現狀是無法再繼續增加預算,所以只能在降低CPC和提高CVR兩個點上進行處理了。

通過實際的廣告花費結果,我們可以知道商品頁面的花費較大,但是收益又很低,TOS位置的CPC雖然高,但是CVR也高出平均值很多,所以整體處理的思路就是將預算集中到TOS位置上。

亞馬遜廣告分析思路:拿到一組廣告活動數據背後目的是什麼?

我們可以看到,TOS位置的CPC雖然高,但是CVR接近20%,其他位置的CPC1.82美金,但是CVR只有11.63%,商品頁面的CPC和CVR更不用說了。我們知道這個活動的BID出價在1.88美金,通過其他位置和商品頁面位置的實際CPC可以得知,1.88美金的競價是偏高的,所以我們應該降低競價,降低在其他位置和商品頁面的花費,同時保留TOS位置實際2.4美金左右的BID情況,於是我們的調整思路就是將BID調整爲1.63美金,TOS位置的BID+設置爲50%。

再看另一廣告活動

亞馬遜廣告分析思路:拿到一組廣告活動數據背後目的是什麼?

這是一個同時投放兩個詞的詞組匹配廣告,目的是做出單的同時還要篩詞。AB兩個詞做詞組廣告投放的時候,A詞有較多的延展詞,B詞基本只在B詞本身上出單。爲了讓問題變的更簡單易控,我們可以將這個活動拆成兩個活動,這樣就可以儘可能的用控制變量法的思路進行廣告活動的調整。

但是再將一個活動拆成兩個活動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亞馬遜廣告分析思路:拿到一組廣告活動數據背後目的是什麼?

整體思考下來,調整的思路分成兩個部分,一是原活動活動內的調整,一是原活動拆解成兩個活動的具體思路:

在原活動內,爲了讓收益最大,調整BID和TOS位置BID+的百分比;

因爲B詞不再具備拓詞的能力,所以需要將B詞單獨提出來進行單獨的投放,但是又不能直接斬斷,所以先開一個新的投放B的活動承接流量,緩慢過渡過來;

新活動的預算是根據歷史7天的廣告數據推斷而來的,即12美金的CPA和4單的基本訴求,預計是48美金的每日預算;

後續在新活動承接住訂單和轉化之後,原活動的B詞就可以直接停掉並降低原活動的總預算了 。

(封面圖源:圖蟲創意)

(來源:雨果網的朋友們)

以上內容來自"雨果跨境",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本站取得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