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亞馬遜別陷入誤區之對比數據

事情起源是某位賣家朋友提問:想要確定每個月每個產品的退款,只要在那個月發起退款的都算,從哪看或者下載報表嗎?當時我的回覆是亞馬遜後臺數據報告--庫存和銷售報告--買家優惠---買家退貨按日期下單報表即可。

緊接着該賣家追問:這個買家退貨報告和業務報告的退款數量有差異,請問是什麼原因?這個問題就非常經典了,因爲我覺得這個誤區很多賣家朋友都會淪陷進去。這個誤區就是,喜歡對比數據,並且對比之後發現數據對不上然後陷入苦惱,怎麼會對不上呢?哪裏出錯了呢?下面舉幾個例子進行說明。

案例一:爲什麼廣告報告裏的訂單會比業務報告裏的訂單多呢

有些賣家查看A產品的廣告報告裏訂單居然比業務報告裏的訂單還要多,不是說業務報告的訂單是包括廣告訂單的嗎?怎麼會出現這個問題呢?

原因1:歸因週期問題。SP廣告的歸因週期是7天,SD SB廣告的歸因週期是14天,是導致此類情況發生的一個原因。

原因2:廣告報告裏A產品的出單,是指點擊了A產品的廣告出單,是存在點擊A產品廣告買了B產品的情況。廣告報告裏會顯示A出1單,但是業務報告裏顯示B出1單。

案例二:爲什麼亞馬遜庫存管理的產品的庫存和實際入庫銷售後的庫存對不上

其實亞馬遜倉庫的操作動作是很複雜,並不是簡單的入庫,然後銷售出庫的。具體的倉庫行爲有如下:

倉庫接受賣家的貨件,入庫上架。

賣家操作移除訂單或多渠道訂單,甚至銷燬訂單。

買家下單出庫,或買家換貨出庫,甚至補發出庫。

亞馬遜接收買家的退貨,判斷是否可以重新上架銷售。

亞馬遜倉庫直接的調撥,在不同的運營中心之間進行商品轉運。

亞馬遜定期盤庫調整,會有商品損毀、丟失、放錯位置導致庫存減少。這部分會有賠償。

這麼多操作動作下,賣家想直接用入庫數量減去銷量去計算可售庫存,是不可能實現的。想要看相對精準的數據,可以去查看庫存分類賬下的一覽視圖報告,在後臺幫助裏搜索庫存分類賬即可直達相關頁面。

案例三:爲什麼付款裏的結算明細表和交易明細表的數據對不上

交易明細表裏的時間對應的是各個國家所在時區的時間,例如北美站冬令時用的是PST,夏令時用的是PDT,而結算明細表統一爲UTC時區(零時區)。時間維度都不一樣,如果數據結果一樣不是更加離譜嗎?

通過如上三個案例,賣家應該明白爲什麼很多數據對不上了是不是。一句話回覆數據對不上的原因:統計維度和統計目的不同。設計亞馬遜底層邏輯的是外國人,他們的思維非常簡單,你想看什麼數據就去看指向性最強的數據即可。想看店鋪的業務數據去看業務報告,想看退貨情況去看退貨報告,而業務報告裏的退貨率可以作爲參考,時間維度拉的越差兩者的數據差距會越小。希望看完今天的分享,能把你拉出沼澤地,別陷入牛角鑽不出來。

(來源:必勝哥的三板斧)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