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
其實因爲個人的精力關係,總是希望把文章控制在1000字以內。但發現開始寫之後,就越來越收不住,然後變成了上下部(笑cry)。
今天說說低價值產品的選品及詳情頁設計要點,以及廣告推廣的要點。
低價值產品:
一、 剛需制勝
對於這四個字的理解,說實話在行業的前四年內,我並沒有很透徹,或者說並沒有很重視。於是不間斷地嘗試了一些弱剛需的非標品。不能說沒有盈利,只能說投入和產出並不成正比。壓了很多資金,消耗了很多精力,但業績的成長並不迅速。
究其原因,就是需求不足,前期廣告投入高,且過於依賴廣告。
如果同等資金拿去做剛需品,相信投入產出比會容易短時間內超過非剛需品。
現如今全球經濟都不振奮的情況下,非剛需產品的流量會持續被壓縮。
二、 不做季節性產品
哪怕是弱季節性產品,也不建議,除非利潤非常可觀。可觀到什麼程度呢?打比方說,10元的進貨價,能賣到15美金以上。
且你對流量的高峯期有精準的把控。
弱季節性的產品,不像強季節性產品。比如說泳裝這種強季節性產品,到了冬天基本上就沒訂單了。而弱季節性產品,比如說不太適合在寒冷場景中使用的產品,可能到了冬天還是有訂單的,只不過可能是腰斬。那麼還是需要備貨的。這個需求的計算,在前兩年可能都不那麼容易把握好。
且每年甚至每個月的競爭情況不一樣,非常容易因爲對產品的銷量預估過於樂觀,而導致超量備貨。那麼,旺季10-12月3倍的倉儲費,以及旺季配送費,可能就會直接讓你的財務報表變成赤字。
所有需要足夠的利潤,來填補淡季帶來的虧損。
三、 流量要足夠大
這個和第一點“剛需制勝”有關聯。但剛需產品≠流量大。是剛需,但如果是弱剛需,那麼你也分不到多少蛋糕。
或者說市場早就供大於求,你進去就只有當炮灰的命。
四、 儘量做創新,哪怕是數量創新
可以負責任地說,2020年之前,我對創新是嗤之以鼻的。因爲根本不需要,隨便跟着熱銷品上一個一模一樣的產品,視覺和文案做一下升級,自動廣告低預算一開啓,半個月內就能把銷量拉昇起來。但現在這種競爭環境來說,不是把圖片做好看,文案寫好看了,就能脫穎而出。
那麼動動腦子,做一些不需要花費太多成本的升級或改款,成功機率纔會更大。
就算不做改款,數量和配套產品的搭配,製造賣點出來,也是基操了。
五、 極致性價比
我的行業導師還有一句經典名言,就是“田忌賽馬”。翻譯過來,就是極致性價比。沒必要去追逐高品質的產品。能找到中不溜秋的產品,對使用體驗無礙,功能達到用戶的基本要求,就可以了。
低價產品的用戶對價格及其敏感。沒有對使用體驗造成顛覆性改善的產品升級成本,用戶是根本不願去買單的。
哪怕是0.5美金的成本增加,都是你在面對競爭對手時,少掉的一顆子彈。
六、 在產品設計和詳情頁、圖片中加入情緒價值
賣產品就是賣圖片。客戶買你的產品,當然不全部是因爲你的圖片。有可能是你的產品剛好出現在了弱雞對手產品的旁邊,也有可能是因爲逛累了,看起來差不多就下單買你產品了。
但圖片中能加入使用這個產品時用戶可能出現的一起情緒,比如“放鬆”‘感動“”愉悅“這些正向情緒,那麼更能刺激用戶體內產生多巴胺,產生美好想象,進而更容易促成買賣。
七、 建議關鍵詞競價不要高於1美金
這個不用過多解釋,競價越高,可能競爭越激烈,前期推廣成本會很嚇人。雖然有各種長尾廣告打法,撿漏打法被宣傳出來,但你想,如果大詞競價達到了2美金,那麼再長尾的詞,可能競價也要1美金纔能有少量曝光。
而大多數大詞競價能在1美金以內的話,長尾詞的競價可能可以低到0.2、0.3美金就能有曝光。對於低價產品來說,這個競價不要太香,可能一個自動廣告就能把銷量拉昇起來。
您還別跟我槓,說哪兒去找競價1美金以下的產品?哈,我以前也不太信,不過還真有,我今年就有碰到。最高建議競價也就是0.4美金左右。有圖爲證。這個新品因爲是新類目嘗試,初期備貨量不大,爲了不斷貨,近兩日已經把競價調整到0.2以下了,但還是有不少流量進來。
很多時候我們不相信,是因爲沒看見。
八、首批貨不要大批量
如果採購價格低,那麼1000個左右做一個數據測試就好了。太少的話,精品推廣比較難操作。精鋪的話,就更不需要這麼多了。
量力而爲,不要把手上的子彈都打光。
最後關於廣告推廣
高價產品如果廣告競價過高,就儘量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先打次一級流量詞以及長尾詞廣泛。別碰主詞,轉化率會低到懷疑人生。
如果自動廣告轉化不好,就調低競價做撿漏。主打手動長尾。
低價產品就更簡單了,自動廣告的效果絕大多數要好過手動,性價比絕對是最高的。
至於前期競價,都是需要去慢慢測試的。不管高價還是低價,新品的Acos都不會太好看。但千萬不能因爲Acos太高而關廣告。要看就看TAcos。再差的廣告,都可能會帶動自然流量的進入。需要算總賬。
(來源:跨境女俠張絲絲)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