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需要我們在國內的電商平臺上採集商品,像1688、淘寶、京東。從這些平臺上採集我們需要的產品信息,然後稍加修改上傳到亞馬遜上面,客戶看到我們的商品進行下單,我們將商品發到深圳中轉倉進行二次打包貼簽發往國外,這就是亞馬遜無貨源一個簡單的操作流程。
亞馬遜無貨源模式的重點在鋪貨,大量的去鋪貨。新手做亞馬遜不可能直接做精品模式,因爲開始座做也不一定能做好還要承受囤貨的風險,包括大量的資金投入,這些都不是小白可以承受的。亞馬遜的優勢就在這裏。怎麼鋪貨?手動採集太慢,效率不高,一個人一天採集十幾件商品進行上傳,效率低。我們可以利用ERP管理系統,一鍵採集商品然後進行修改上傳,一天可以上傳300件左右商品,極大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
在做亞馬遜之前一定不能盲目的做,要了解亞馬遜平臺的規則,因爲亞馬遜和國內的電商平臺不一樣,規則比較嚴,所以在鋪貨的時候弄明白規則不要出現違規的情況,如果被封店代價太大了。
其實採集上傳這些只是最基礎的操作,其他電商平臺的無貨源模式也是如此,如果想要店鋪有更高收益的話,那就需要掌握更詳細的運營技巧以及思路。只有掌握方法才能整體的提升店鋪收益,那單純的採集上傳產品並沒有什麼難度,但採集產品並不是毫無目的的進行採集,可能有時候盲目採集產品銷量也會不錯,但是這方面來說肯定不如精準採集的效果好。
如果已經確定有不錯的產品類目。那就可以對這些類目的產品進行數據分析,一般考慮的是人羣,市場前景等各方面的因素,分析出前景比較好的產品。隨後呢,我們只需要更加準確地採集,上傳就行了。我們都知道無貨源店羣模式前期需要進行大量的採集,鋪貨,但只要度過前期這個階段呢,就會陸續有流量,有訂單。如果堅持不下去,店鋪自然不會有什麼起色。
那麼在店鋪產品達到一定的數量時候呢,我們突然發現一個問題,有些產品一直沒有流量與訂單,這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殭屍產品。那麼我們可以用新產品逐漸把這些殭屍產品同質的淘汰,這樣店鋪纔能有更好的提升,在淘汰掉一些效果比較差的產品之後,我們可以針對店鋪銷量不錯的產品進行進一步的優化,只有這樣好的產品能夠發揮出更好的效果,也能給店鋪帶來更多的收益.
優勝劣汰是每個行業也可以說是生存的必然法則,這也是現在的亞馬遜無貨源模式爲什麼能夠在衆多電商平臺脫穎而出的真正原因,後期我們可以根據自己店鋪的實際情況逐步向精品化發展,這樣子才能持續穩定的收益。
做亞馬遜無貨源模式,選品的時候切忌盲目採集選擇產品類目,下面爲大家分享一些關於選品的注意點,讓你的店鋪能夠快速起航。
選品的時候,注意一下亞馬遜禁止的產品類目有哪些,亞馬遜平臺的規則和國內肯定是不一樣的,有的產品在國內電商平臺上面可以賣,但是在亞馬遜上面卻屬於違禁品,所以一定要了解有哪些產品類目屬於違禁品,避免出現採集上傳違禁 品到亞馬遜上面的,這樣的後果顯而易見,不管你是不是有意而爲之,亞馬遜都將對你進行封店處罰,並且不會去考慮你的店鋪有多好,亞馬遜對店鋪屬於一視同仁的態度。
選品的時候,建議大家去查找一下店鋪針對地區的風俗習慣各種情況,然後再有目的性針對性的去採集產品,這樣你的產品才更容易出單,銷量才能夠更加客觀,如果你連你的客戶情況都不瞭解,那麼怎麼可能會針對客戶製作計劃呢?瞭解客戶,才能夠更好的根據客戶情況去進行分析,展開行動。
亞馬遜無貨源模式,操作方面還是有技巧方法的,即便是選品也是,選品等於基礎,基礎好了,你的店鋪效果自然也就好了,如果連基礎都沒有做好,你的店鋪效果自然會有些差,如果後期再想換基礎,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浪費精力了。
如何尋找產品痛點
一.瞭解已有產品痛點,針對性優化才能脫穎而出
⑴瞭解已有產品痛點的方法
使用“評論採集器”工具,將目標產品評論進行採集,數據量根據類目實際情況採集200-500條。我們都知道,好評的真實率遠遠低於差評,雖然也有同行惡意競爭,但相對可參考價值更高。總結出差評中頻率最高的點進行鍼對性優化
⑵優化的方向有哪些
②在符合成本的基礎上,將包裝和外觀顏色等方面做優化,更滿足目標國家消費人羣的喜好
③每單打包銷售個數的差異化
④從差評中選除最大痛點,做功能上的優化
⑤在說明書,售後卡片,贈送小禮品等方面提升服務質量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人特別注重細節,所售產品一定要配說明書,有些產品只有英文說明書的如果在日本市場銷售的話會影起差評,所以大家可以找本地人進行翻譯,並且增加圖文使用說明和注意事項,並且在顏色上使用了日本人喜歡的素色,粉灰色,把能做到的方面做的更仔細。
各位注意:
一.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的站點
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的。我的亞馬遜站點都開通了,但上產品的只有美國和日本。
亞馬遜一直以來最大的銷量仍然並且必然還是美國站,但同樣這兩年競爭也異常慘烈。建議如果沒有貨源優勢和優秀運營能力的賣家要謹慎入坑。對於大型賣家和工廠,亞馬遜去年啓動製造+項目,有專門的招商經理對接,如有此優勢可深入瞭解;
從去年開始,行業內一直流傳19年要大力扶持日本站的說法。但日本站的銷量一直不算大,在日本成家的同學告訴我大部分日本人的採購習慣還是線下,部分日本人認爲亞馬遜的產品大部分國外製造,質量沒有國產好,線上採購的多是價格較低的產品。我當時做的產品均價在2500日元,最好排名在小類目第3-7名,最高日銷量是活動日50多單,平時日均銷量12單左右,比美國站銷量低很多,大家參考。
歐洲站因爲VAT的稅務問題,阻擋了一些怕麻煩人的腳步,這在去年也算是機會。但目前競爭也很激烈,最好選擇一些高品質的剛需品。我去年也註冊了VAT,還怕出問題特意花了高價,結果一年也沒有選到合適的產品,5000多塊錢打了水漂。所以建議大家在沒有十分明確產品前不要急着註冊VAT,下證時間很快。也不用費心思去找吹XX的服務商,同樣的效果我的朋友只花了3000。
印度站是去年年底炒的非常火的一個站點,因爲龐大的消費羣體和較高的線上消費習慣而被關注。幾乎每個沙龍和培訓現場都會提到。但因爲購買力低下,所售產品價格十分低廉,利潤很低,所以我也沒有入場。
加拿大,澳大利亞站主要就是出單量少;新開的中東站點,如果有優勢產品仍有機會,這裏不再進一步展開。如果大家有興趣後面也可以進一步探討。
二.首次測試產品不要貪多
我的教訓是首次測試的產品不能貪多,即使通過各種理論驗證,發現了一個很有優勢的產品,最終還是要讓市場說話。首批測試產品最好不要超過100件,如果貨值高的就再減少數量。否則發現產品和市場一言不合,庫存就會積壓會到讓你懷疑人生。
其他:按以往經驗,在亞馬遜上銷售採購價十幾元,售價十幾美刀的產品是最幸福的。但目前這種產品成了紅海,要花很大的心思去尋找。能夠和大家有差異的,是貨值較高利潤也較高的產品,但小賣家一定要謹慎,要把自己的基本功磨練好,還要有貨源優勢。如果沒有采購門路,那採購貨源的地方一般就是1688,還要經常去跑優質展會。和供貨商拿貨時儘量講價,講到極限了,再聊聊賬期,當然首次拿貨一般不會跟你聊賬期的,但也爲後面拿大貨做個鋪墊。
選品是一切的基礎,如果選品多次失敗會讓人有挫敗感,而且會損失不少銀子,所以務必要重視!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