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嗨咯大家好哇,我是Lissa,一個混在跨境電商圈的音樂區UP主,努力搞錢的深圳女孩~
這篇文章是《手把手教你如何選出月入上萬的單品?(亞馬遜選品模型:從選品調研到上市》的姐妹篇——運營篇。
和大家先說個背景。我的產品測款成本大概是在 5K 左右,2周出測試結果,1個月要打正,次月開始盈利。我只有一個店鋪,整個推廣手法,屬於小資金白帽較爲安全的打法,適用於剛創業/同爲小資金玩法的公司及運營操盤手們。
全文分爲三個部分:Amazon運營的底層邏輯;我的推廣流程及策略;作爲運營我們該如何自我培養。
以下正文,Enjoy~
一、Amazon運營的底層邏輯在分享打法前,我想先和大家聊一聊我的關於運營的底層邏輯。只有理解 why, 才能知道how。
在平臺上做生意,首先需要了解平臺的算法。所有平臺,內容/產品都是第一重要,平臺旨在通過自己的算法,把對的產品推薦給對的用戶。
亞馬遜我沒有具體的數據測算,各個流量階段大概是多少,指標如何,但是我們對抖音算法相對了解。我相信平臺與平臺之間的共通性,因此我們先借鑑一下,瞭解其他平臺的算法。
抖音的每個視頻,發佈後,會注入產品測試流量,大概200左右,如果點贊率/完播率不美麗,那麼這條視頻的路就到這了;如果數據表現符合平臺標準,接下來會進入500流量池,再到1000流量池……最終根據數據表現,來決定是否給到內容更多的流量,以及該內容是否有機會成爲爆款。 每條內容的推薦流量,精準度根據內容的標籤、以及對應標籤的用戶對其的表現而來。如果被推到不精準的流量,那麼內容數據會變差,內容的播放量也就到這了。 一個新賬號的表現,沒有一個老賬號來得好、來的穩定;但是如果這個老賬號相對數據很廢,那麼抖音對這個號的內容的流量推薦,相應會變少。反之相同。 一個新賬號首次發佈內容,會得到平臺的流量扶持。上面是我自己玩抖音、TikTok、Bilibili、外加學習獲得的一些結論。不一定精準,但可供參考。
那麼亞馬遜的規則是什麼呢?想必大家也比較清晰:
產品和買家重要性排第一; 平臺重視產品多樣性及銷售的公平性,鼓勵賣家入駐,但一個公司只能開一個店鋪; 對帶給亞馬遜創收比較高的店鋪/公司,會有一定的流量扶持。那麼我推產品的底層邏輯是:
新品看重點擊率和轉化率,追求最精準的流量。產品上架後開廣告,主打精準+自動精準+ASIN定位,根據流量情況,輔助自動廣泛。 測款期間,點擊率至少保證在0.5%以上,裸鏈接0評論廣告轉化率5%以上,綜合轉化率10%以上,有評論後,轉化率在25%以上。不符合要求產品,砍掉。 推廣期,重視轉化率及銷量。找準競爭對手,以大類排名爲目標,猥瑣發育,螺旋發展。 穩定期,重視轉化率、大類排名、利潤率及退貨率。對價格進行測試,找到銷量及利潤的曲線最高點。同時,密切觀察市場,準備垂直品線新品開發。邏輯說完了,我找個具體案例和大家分析一下。
二、我的推廣流程及策略我們可以將產品推廣,按照生命發展週期,簡單的分爲:上架前、測款期、推廣期、成熟期、衰退期。
01 上架前在上架前,我們的核心目的,是充分了解產品,以及對應的目標客羣,通過文案及圖片,將產品精準的呈現給垂直用戶,進行產品測款。瞭解的結果,以“關鍵詞報表”、“市場調研表”作爲呈現,最終形成一條優質listing。
那我們的工作可以拆分爲:確認核心關鍵詞、撰寫listing文案、拍攝並製作圖像。
(一)確認核心關鍵詞
在選品階段,實際上這部分的工作已經做了,如果調研做到位,這個時候對核心關鍵詞、競爭對手、產品SWOT、及用戶核心訴求非常清晰了。
當然,對於關鍵詞的查找,我們可以藉助一些工具。
關鍵詞的調研渠道,包括但不限於:亞馬遜官方渠道(前臺search,及後臺amazon brand analytics),其他渠道如 google ( google trends, google Adwords),第三方工具(賣家精靈、魔詞、、JS……)。
一些方法在星球和大家詳細分享過,這裏不再贅述。簡單說說我的操作方式。
舉個例子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