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站外引流服務】0風險 · 高利潤 · 免費廣告 · 免費測品推新 · 清庫存 點擊立即解鎖 >>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亞馬遜全球開店進入中國以來,隨着國內賣家體量日益龐大,一個新行業也隨之方興未艾——亞馬遜服務商。

通常來說,服務商主要分爲兩大類:一類是以支付、ERP、物流等爲代表的白帽服務/軟件提供者;另一種是提供刷單測評、翻新查死因、內部數據等灰色服務的羣體。前者以正規化運營的公司爲主,其中不乏一些深得資本青睞的大企業;後者主要以活躍在微信朋友圈的個體存在,能幹常人所不及之事。

今天的文章,我們先從“無所不能”的灰產服務商說起,某種程度上講,這類羣體對於亞馬遜運營打造爆款還是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01 Q1月均訂單量4000+!這位“大神”有何過人之處?

翻開2022年一季度的業績總結,相信不少賣家都會眉頭緊鎖。據行業媒體調查顯示,在近300份樣本中,有接近五成的亞馬遜賣家2022年Q1營收低於去年同期;有超過五成的賣家一季度利潤低於2021年同期。

而近期,亞馬遜美國及歐洲站接連宣佈提高FBA費用,更是讓賣家本不富裕的利潤雪上加霜。就當廣大亞馬遜人黯然神傷之際,一張Q1業績報表讓大家是眼前一亮!

“2022第一季度工作小結,1月份3180單,2月份2723單,3月份迎來小爆發5771單!Q1訂單量合計12006單,月均4000+單。一季度做到了公司銷冠,連續請了7天奶茶,痛並快樂着...”

圖片來源:知無不言

坦率講,在今年的大環境下,一名亞馬遜普通運營如果能取得上述業績,日均130多單還是相當不錯的。不過有老鳥看完上面的業績報表,感覺有點不對勁,直至看到下面這張工作日報表,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是某亞馬遜服務商銷售人員的業績彙報。

圖片來源:某亞馬遜服務商銷售人員的業績彙報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看完事情的原委,各位賣家朋友是不是迷之尷尬。一位賣家有感而發:

“這年頭,連服務商的訂單數都上萬了,看了一眼自己個位數的後臺,不說了,嫉妒使我面目全非……”

從另一個角度看,能成爲銷冠定有過人之處,服務商和賣家雖業務不同,但好的工作方法是共通的。談及成功經驗時,這位銷冠坦言:按照定製目標和分解目標規劃工作,讓自己每天每週都有一個目標,這樣做事情會更有條理和動力。

孔子曰:擇其善者而從之。保持虛心好學的精神,肯定是沒錯的。對於上述工作技巧,一位賣家也深表贊同:“服務商都這麼捲了嗎!都衝起來,寫起來!這種按規劃定小目標的方式,真的很有效率。

02服務商內卷越猛,對跨境賣家越有利?

一直以來,亞馬遜賣家和服務商就好比一對愛恨交織的歡喜冤家。

雖然我們時不時會聽到某賣家被黑服務商坑騙的不幸消息,但這類劣幣終究還是少數,市面上的大部分服務商還是能夠和賣家和睦相處。畢竟大家都是在亞馬遜這個大生態下謀生,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前兩年,伴隨着亞馬遜行業的破圈以及賣家的極速增長,一批又一批跨境服務商也走上了融資的康莊大道。然而,史無前例的封號潮,將整個跨境行業徹底洗牌;與此同時,亞馬遜上的內卷是愈演愈烈,一波又一波賣家被迫離場。這樣一種行業光景,肯定是服務商不想看到的,客戶資源減少了,意味着競爭勢必加劇。

“打開微信,來自服務商的問候比親友還多”、“一天接到六個VAT推銷電話”、“鬱悶,剛在A服務商那裏下單,B公司的EPR又降價了”……

服務商大打價格戰,誰是既得利益者呢?“作爲亞馬遜從業者,我倒希望看到跨境服務商行業內卷,最好是各類工具、各種代理註冊服務商都捲起來。”一位賣家毫不隱晦地說。

從某種程度上講,服務商內卷,產品推陳出新,對賣家來說確實有利。就拿歐洲VAT來說,直接把VAT價格從五位數幹到了三位數。

另一位賣家表示:“代報bd,去年3百多,最近1百多,昨晚問到一家報價只要幾十塊……”相信像這樣嚐到服務商內卷甜頭的賣家不在少數。

不過凡事有利必有弊,眼下某些類別的服務商大有加速內卷之勢,卷得越兇對賣家真就越有利?低於市場成本價的服務商你真敢選嗎?一位做合規的服務商坦言:

“以EPR行業來說,去年到今年已經很捲了,再卷下去,價格都要低於成本價了。但同樣是EPR產品,每家提供的服務和質量可以千差萬別。超低價的背後很可能蘊藏着巨大的隱患。”

一份價錢一分貨,侃哥提醒,各位賣家在選擇服務商的時候切勿被低價矇蔽了雙眼,之前1萬多個美標暴雷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03死掉的賬號竟能“借屍還?服務商“復活術”有何玄機?

不知各位老鐵是否有留意到,前段時間不少服務商都在熱推一個新服務——清除被封賬號數據,救活資料。

衆所周知,近一年來,大批賣家的店鋪斃命於亞馬遜的封號鐮刀之下。上面的服務商正是瞅準了這一商機,還宣稱包可重新註冊店鋪。侃哥也諮詢了一下價格,500塊左右,比起目前市面上一套賬號資料的價格,便宜了不少。

據侃哥觀察,一些賣家對這個“賬號復活”服務還真感興趣:“最近老闆說二刷掛掉的賬號打算找服務商進行註銷,然後把這套資料重新再註冊使用,其中包括us、uk、eu的一整套大賬號。聽說重新註冊了還能重複使用這套資料以及相關的VAT,不需要再次註冊。”

那麼服務商熱炒的這個服務究竟靠譜嗎?賣家們是衆說紛紜。

賣家A:估計是服務商抓着這個風口賺一波快錢走人,畢竟方法也不難,一傳播馬上就沒辦法賺了。賣家B:感覺是割韭菜,如果有人真正用到這項服務並且賬號存活 3年,請過來打臉。賣家C:清除資料理論上是可行的,至於能否重新註冊新賬號,我推測需要內部資源纔可以操作,涉及到系統數據問題了。

侃哥瞭解到,服務商這個“賬戶復活術”的原理很簡單——註銷賬戶,再重新註冊,具體操作:進入賬號→隨便打開一個鏈接→然後進入買家賬戶→選擇關閉→關閉的時候理由務必選擇刪除數據。

按照上述方法,有賣家實操後表示,之前二審、侵權、關聯致死的店鋪都可以成功註銷賬戶,準備嘗試重新註冊新的賬號。如果各位賣家有過類似的經歷,歡迎到評論區留言交流。

“賬號復活術”究竟是割韭菜還是確實可行,就留給時間去證明吧。其實最關鍵的是,賣家在做每一項抉擇之前,最好算一算投入產出比,一個服務多少錢,一套賬號資料多少錢,存在哪些隱患,你能承受多大的風險,你能從中獲得多少產出,算清這筆賬,舉一反三,相信出海路上的難題都能迎刃而解。

點擊諮詢現在有哪些新興平臺值得關注 >>>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