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低價策略是什麼?並不是簡單的降價,這些只是手段,亞馬遜低價策略是爲了保障最終快速提升店鋪銷量。首先我們需要先明確推新品的目的是什麼?市場是檢驗亞馬遜爆款的唯一真理。
亞馬遜低價策略—產品測試
1、測品質:
只有批量出單以後,纔可能知道自己產品是否存在各種潛在問題,這個越早越快越好。
2、測用戶接受度:
產品在不同價位時候的銷量,價格的敏感度等,尤其針對比較創新的產品。
3、相關數據的積累:
可以不斷積累review,以及各種關鍵詞數據等等;
滿足以上三點的產品纔可能最終活下來,而且值得後續加碼推廣。
亞馬遜低價策略的實施,我會考慮以下幾個點(低價往往代表着虧損,最後要保證能夠把錢給賺回來):
1、 最終目標價有一定的利潤空間或者不虧本;
2、 如果最終目標價沒有什麼利潤空間,那麼推廣這個產品的能否作爲流量款,爲其他產品鋪路?
3、產品設計沒有缺陷,也沒有明顯質量問題(起碼要等於或者高於市場平均水平),如果有這種問題,推廣的錢都會打水漂;
4、產品是否有一點差異化或者相對於已有的對手在某些屬性方面有所提升,這個最終會影響到定價的。
下面我來舉例我自己的一個G產品(1年內通過低價策略已經做到傢俱類大類前100名,這個方向的產品競爭事實上非常激烈)。並且是基於亞馬遜的規則,全程無刷單,無違規。
亞馬遜低價策略思路步驟如下:
1、先確定市場容量大小,值不值得進入(我們的G產品主關鍵詞平臺月搜索量300多萬,同類產品前500名的10+以上,所以是符合我胃口的)
2、 G產品的同類產品市場競爭激烈,單價都在10美金左右,並且利潤只有1-3美金之內。我們的目標價也是10美金左右,所以目標價幾乎沒有什麼利潤可言。但是我發現了一個機會,通過市場分析發現整個市場對於顏色和尺寸是有各種需求的,但是目前賣的最好幾家在這方面都沒有完善,只有基礎款,所以我打算在這方面作爲切入點。(最後我們依賴多變體成功盈利,月盈利20W人民幣+,但是基礎款還是不盈利,而是作爲了引流款)
3、我們的G產品在同類產品裏面的一個重要屬性方面有提高性能10%,算是提升款。
4、通過海淘實物(非常有必要海淘實物對比)對比多家TOP賣家,我們把基本的屬性做到和對手一樣的水平,甚至更高一些,在可接受的成本範圍內。
假設同類競品對手價格都是15美金,我新品上線4.99美金外加CPC廣告,那麼第一天可能可以出單2個左右,第二天繼續配合廣告可能出單5個左右,第三天可能7個左右。發現流量和訂單活起來了馬上漲價到5.49繼續配合廣告出單,訂單會穩定在7單左右,然後隨着低價的持續會不斷的提升。
這裏爲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呢?很多人都說低價沒用,其實是不夠低,真正的低價是超乎客戶想象和期待的低價(斷崖式降價,尤其針對功能性產品有效),才能夠吸引到客戶去下單。同時對於低價產品,大多數客戶都是看價格的,貪便宜的,就算沒有評論,但是價格足夠低就會有客戶買單。你可以想象別人賣15美金,但是我們賣4.99美金,能不心動嗎?
如果價格在5.49繼續穩定增長那麼根據自己的接受度(虧損接受度和庫存數量),隔一段時間漲價一點,保持銷量不要掉,並且是穩步上升的。一直到消耗完首批訂單。
這個時候我們總結一下會發生什麼:
1、虧損了。這是大多數人的想法,所以很多人沒有把低價用到極致。但是在我的眼裏如果首批通過低價和可控的虧損(也就是新品推廣的前幾批)能夠測試出一款產品的市場接受度,有可能成爲未來的爆款,這點虧損根本不算什麼,並且,公司各種辦公成本、人工成本都是成本,只要不作爲,就是虧損,做生意本來就存在各種風險。很多人即使願意低價願意虧,也是一點一點虧,這樣不痛不癢,達不到效果,不如直接來波狠的。。
2、虧損了,但是我們出單了,而且相對於刷單,我們毫無風險。而且超低價的好評率和回評可能會超級高(超出用戶期望)。在不斷的出單當中,評論也慢慢的來了。有了評論只有後續的價格策略將會更加有效。
3、在低價的過程中,流量和轉化表現肯定是非常好的,所以只要堅持的越久,那麼權重累積就越多,那麼產品的數據表現就打下了基礎了。
4、等待首批不斷消耗完,看評論的表現。如果好評多,那麼證明產品基本沒有什麼問題,同時可以判斷產品的數據來看未來的潛力。如果差評多,那麼市場驗證了這個產品是不行的有問題的,那麼自己可以總結問題在哪,繳了學費,下一次可以變得更好。
5、通過這樣一個流程就可以快速的完成新品測款了。
6、如果測款成功,下次備貨上線的時候,產品有一定數量的好評,也有了廣告關鍵詞數據了,再次利用價格策略可以更快的起飛。
亞馬遜低價策略導致斷貨非常普遍,不用怕,至少你找到了一種方法,對於這個產品有效,這個是最大的收穫。
測款成功,二次補貨重新推廣方法:
1、到貨之後,價格可以是上次低價之後漲到斷貨最後的價格,也可以是自己的目標價。第一步是降價加CPC,可能會少量出單,或者觀察2天,如果不出單,繼續降價和提高CPC,一直到少量出單位置。
2、少量出單之後,設定自己的間隔時間和降價幅度,比如每天降價0.5美金,同時配合廣告。這樣訂單就會緩慢增加,權重也在緩慢累積。這裏有一個重點:爲什麼是高價不斷的去降低價呢?因爲價格每次越低,流量,轉化,訂單量就不斷的升高。這樣排名纔會快速上升。
3、 一直降價到自己的接受度範圍(虧損度和庫存數量),穩定了一定的排名之後,直接漲到目標價格。
4、這個時候產品的排名不會保持到最後低價的高水平但是會保持在一個合理的排名。比如我們額G產品,最後排名是1000,最後我直接提價到目標價10美金之後排名是2500名。這樣的排名基本可以穩定了。
5、同時要注意一個點,正規推廣,不刷單的話,普通產品的成長週期都是曲線緩慢上升的,我們發現,我們自己的很多現在賣的很不錯的產品,在每一個階段都會在一個排名範圍內穩定1個月左右,然後突破瓶頸更上一級。這符合亞馬遜什麼算法規則?誰來解釋一下。
6、至此二次補貨價格策略完成了。如果我庫存充足那麼我會繼續降價或者略微虧損的定價,去爭取更多的流量和訂單。這裏虧損了,但是我已經在第一批基礎款測款成功的時候把其他變體屬性的產品全部下單了,其他的變體都是可盈利的產品,那些都是正常價格賣。現在整個變體的流量是2W+,但是基礎款的流量款就佔了1W+。我用其他變體盈利的去填補了流量款的少量虧損。
亞馬遜產品的銷量收價格的影響,而許多賣家喜歡以競爭對手的價格來定位自己產品的價格,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通過以上亞馬遜低價策略的方法,賣家可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盈利模式。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