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運營的過程是怎麼樣的?
對於亞馬遜賣家來說,銷售額=客單價×流量×轉化量,在某種程度上,流量等於銷量,沒有流量,無論再高超的亞馬遜運營技巧也都是空談。
大家在做亞馬遜運營的時候,要看做的是惡性循環,還是良性循環,如果能夠做到良性循環,那麼你的排名很快就能上升,排名上去後,亞馬遜運營流量自然就能夠增加。
你是哪種類型的亞馬遜運營?
亞馬遜運營第一種:花錢買流量
花錢買流量指付費廣告CPC,花了錢使廣告位很高,會有流量進來。

亞馬遜運營第二種:花錢維持流量
這種也很容易理解,就是我的listing已經推到一定位置,本身就會一些關鍵詞排名的自然流量,因爲害怕排名跌下去,所以依然會花錢做一些CPC、站外的deal、站外營銷甚至站內的lighting deal,這就是花錢使其流量維持住的做法。
亞馬遜運營第三種:花錢刷流量
在他的觀念裏認爲只要花錢把流量刷到一定的程度,就能獲得持續的免費流量,亞馬遜運營這種就是刷單而不做CPC。
亞馬遜運營第四種:花錢蹭流量
這種類型指的是“我也不打CPC,刷單刷的也少,但我可以花錢想辦法把自己的鏈接和別人的鏈接相互關聯在一起,這樣就可以通過別人鏈接的流量流進我的鏈接,可能沒有做推廣費但我依然可以獲得流量,亞馬遜運營這樣利潤空間相對來說也會大一些”。
第五種:不花錢蹭流量
這種方法難度比較大,可延續性和穩定性也比較差,但這種情況也是存在的。
在開篇爲什麼要先講常見的幾種類型,也是方便大家從更深的角度思考從站內再去引哪些流量到我們的鏈接上,亞馬遜運營或某個鏈接應該用哪一種思維去做。
下面就開始講解幾種流量來源,也是亞馬遜賣家在獲取流量上的必經之路。
一、關聯流量
亞馬遜站內流量的兩大組成部分爲關聯流量和搜索流量,用戶點擊搜索產品進入listing頁面,展示的亞馬遜推薦產品爲該產品的關聯流量。
(1)關聯流量常見的類型
關聯流量最直接的其實是亞馬遜上的關聯銷售,常見的類型有:Frequently bought together,Compare to similar items等,如果你的產品和熱銷爆款、排名靠前的產品關聯在一起,流量自然主動的來到你的產品頁。
Frequently bought together(簡稱FBT,組合購買)是亞馬遜根據買家的購買習慣自動生成,相關性越強,越可能促成訂單。
一般互補的產品會出現在這裏,有時綁定的是你自己的產品,有時是和別的賣家產品綁定在一起。
(2)亞馬遜運營怎樣纔會出現這種關聯?
第一種情況:買家購買了A產品,也買了B產品,這個一起購買的動作發生多次以後,亞馬遜就會把他們關聯起來,形成購買組合。
A、B產品多是互補產品或者同類,兩者之間要有直接的相關性。不一定A和B要同時買,這個月買了A,下個月買B,這也是同樣權重的組合購買動作。
第二種情況:將A、B產品一起加入購物車,這個動作發生多次以後也是會產生組合購買。如何人爲實現組合購買?
設置捆綁銷售:兩者一起買的話可以打折,比如說冰箱和插座一起買,手機和貼膜一起買。賣家通過刷單的方式,找不同的買家進行組合購買,多次以後自己的產品就會和另外爆款產品產生組合購買。不要再listing上綁定太多產品,分清主次,不能本末倒置,主產品的價格高於要綁上去的產品。
通過不同的IP頻繁來回點擊兩個listing形成組合關聯,這種情況短期內可以奏效,但是如果生效之後很少有人真的這樣購買,那很快就會被真實一起購買的產品替換。
(3)以消費者的角度看關聯銷售
以“關聯銷售”爲例,我們把關聯銷售的幾種方法用“消費者的眼光”看一下:
1、產品頁頂部推薦:除了設置最低價,這個欄目我們基本無法干預;
2、變體關聯:自從去年出現了ASIN Hijack的違規事件後,基本上沒人敢再次嘗試這種方式;
3、跟賣關聯:不用說,人人深惡痛絕;
4、新品/Vendor廣告關聯:如果你有VC或者VE賬戶,不妨試試,效果大家各自觀察;
5、關聯購買(勾選項):哪個買家會同時從3個Amazon賣家店鋪裏買同樣的產品?這個被“shua單”神話的功能,實際效果有多大,嘗試過的人應該都清楚;
6、關聯購買(滑窗項):估計10%的賣家會看一眼,但是實際轉化微乎其微;
7、廣告推薦:有哪個買家喜歡在產品頁面裏面去看廣告的?大家自己想想就知道有沒有CTR或者Conversion(轉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