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亞馬遜的都說七分靠選品,三分靠運營,那麼亞馬遜如何選品呢?我們今天就來講講亞馬遜選品,以及給新手小白的一些建議。
隨着越來越多的賣家包括資本的湧入,市場競爭也越來越強,選品現在顯得尤爲重要,很多小賣家喜歡去碰那種大流量的底層類目市場,這是最糟糕的情況,這類產品推廣成本高,利潤上不去,相反去做中低流量的產品投入產出比可能會更高。
言歸正傳,我們先來講一下亞馬遜選品的依據,
首先、我們最好能夠藉助自己的資源優勢,從自己熟悉的,有供應鏈優勢的產品着手選擇,因爲現在能在1688上進到的任何一款單款公模產品,都很內卷,沒有差異化,價格沒優勢,拿去亞馬遜賣都沒有什麼做頭。
第二、產品調研
我們做產品就是爲了賺錢,但是由於市場的不同,每個產品都有自己的利潤情況,我們選品就是首先要找到價值低窪的產品,退一步說,一個產品如果值得我們花時間和精力去深入調研,那他的利潤率一定要達到某個數值,按照我們的要求,一個產品的的利潤率一定要達到30以上,這個是硬性條件,低於這個標準,我們看都不看。
第三、市場規模
我們要先看下這個市場的規模,TOP100的產品30天的銷量,我們稱之爲市場容量,有需求才會有銷量,我們做產品就是爲了出單,一個市場足夠大,才能支撐起我們發財的夢想對於絕大多數賣家來說,TOP100月銷量在20000以上,十萬以下,會比較友好。
第四、整個市場對新品的友好程度
如果TOP100中,沒有一個產品是最近三個月,或最近6個月內上架的,那我們就說這個市場的新品存活率非常低,我想大家肯定也想在選品初期就避免掉這樣的市場吧
第五、產品週期
我們大家肯定都想打造自己的爆款產品,而且這個爆款能在比較長的時間週期內一直爆下去,那麼我們最好能收集到這個產品過去兩年以上的銷售數據,從長週期看,如果他是一直處於向上的增長趨勢中,我們就會越做越輕鬆,如果這個產品兩年來,銷量一直在下降,已經處於下降週期內,那我們肯定會越做越累!
第六、核心關鍵詞搜索排名數據分析
大家都知道,做電商就是做搜索,大家做選品、測評、CPC廣告都是爲了排名和搜索,我們可以通過核心關鍵詞在亞馬遜的搜索量來判斷 整個市場的熱度。
第七、銷量淡旺季趨勢
以年度爲週期,每個產品都會呈現出特有的淡旺季現象,準確地判斷淡旺季非常重要,他會直接影響我們的運營節奏,如果我們發現一個產品的時候是在旺季,銷量非常不錯,等我們打造好產品上架之後,才發現他的淡季已經到了,那我們的庫存週期就會變長,運營壓力就會變大,更危險的是,你完全沒有意識到他的旺季已經結束了,還以旺季的思路和投入來運營他,後果非常嚴重。
第八、價格區間
第九、品牌分析和賣家分析
這也是很容易存在壟斷的兩個方面,一不小心,就會進入賣家壟斷或者品牌壟斷的市場,當然前三的品牌或者賣家一定會佔有較大的市場份額,但如果某個市場前三的品牌或賣家已經佔有了百分之50、60甚至70、80的市場份額,那對小品牌或者新品牌來說就非常不友好。當然在分析賣家壟斷的時候,也要留意亞馬遜自營的佔比情況!
第十、評價數量區間
大家對評價是什麼態度呢,是不是既愛又恨,測評確實對權重的影響非常大,但是從第一單,我們都將面臨巨大的資金投入和持續的風險,上月大賣不就測評被封號了嗎?
其實每個產品對測評的依賴度是不同的,如果我們能找到對測評依賴度較低的產品,我們不但可以省下大量的測評成本,減少賬號風險,還可以大大提高產品的存活率。
第十一、評分星級區間
簡單說,這個維度可以告訴我們這個產品的退換貨成本。
如果一個市場存在大量的差評產品,我們也不用着急,說明這個市場賣家提供的產品,還沒有完全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存在優化和升級的空間,如果我們自己有研發生產能力,可以看下能否解決這個痛點,升級整個類目,那樣我們一定有不錯的市場表現。
第十二、亞馬遜A+及視頻
A+及視頻可以看出整個市場的參與者對市場的重視程度,如果一個市場A+及視頻佔比非常高,那我們做好A+及視頻,也只是達到門檻,反之,我們做A+及視頻就非常有競爭優勢
第十三、站內榜單選品
根據亞馬遜站內的排行榜來進行選品,比如銷售榜、新品榜、飆升榜、心願榜、禮物榜
第十四、根據節假日選對應主題的產品
這種一定要提前佈局,節奏要快,避免節假日過後形成滯銷
第十五、查看是否有法律方面的問題,通過美國商標局檢查,避免商標侵權和外觀專利的侵權
以上是如何做亞馬遜選品的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