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站外引流服務】0風險 · 高利潤 · 免費廣告 · 免費測品推新 · 清庫存 點擊立即解鎖 >>

亞馬遜鋪貨或精品模式,其實它的存在就說明它的合理性,每種模式之下都有搞的好和搞得差的,關鍵是你能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亞馬遜經營模式。

設想,如果把精品/品牌賣家比作種一棵參天大樹,鋪貨模式就可以看作是一片片的樹苗。選擇把一棵小樹苗種到很高很大,還是選擇不斷地培養出一棵又一棵的新樹苗,其實都沒有問題。重要的是使大樹和樹苗,能夠一直不斷穩定的生長。

亞馬遜鋪貨模式

鋪貨模式是指在基本不做選品的情況下,使用多店鋪批量上架listing,通過店鋪的自然流量獲得訂單的一種運營模式,鋪貨模式在物流上基本上是採用國內自發貨。鋪貨的玩法還有好幾種。

1、使用ERP或者人工批量採集平臺上熱賣的listing並上架,出單後再開始通過1688或者速賣通這樣的網站尋找供應商快速採購,然後國內發貨給消費者。這種往往會碰到採不到貨或者採購價過高的情況;

2、與固定的供應商或者可以一件代發的商城合作,批量上架供應商的產品,出單後找供應發貨。這種方式的貨源跟價格相對穩定,但產品的熱銷度沒辦法得到保障;

3、通過一定沉澱,有一定數量的自備庫存,然後通過不同店鋪,更換關鍵詞、圖片排版、組合銷售等方式,打造衆多listing的方式鋪貨。這種方式應該算是鋪貨中最優方式了,但需要經過一定積累後才能做,而且庫存壓力也相對較大。

總體而言,鋪貨模式因爲需要大量鋪產品和listing,因此需要較多的人力和強大的ERP系統去支持,這也是爲什麼深圳鋪貨大賣家動不動就幾百人的原因。而且鋪貨沒辦法做廣告和listing優化,基本上只能靠低價獲得一些流量,總體的利潤率相對較低。

 

亞馬遜精品和鋪貨的區別

亞馬遜精品模式

精品模式是指在產品上架前先做好足夠的市場調研,選出有市場前景的產品,然後將所有的精力、資源投入到這些產品中,進行重點打造。採用精品模式的賣家,一般一個店鋪只有幾款產品,做到極致的甚至只有1款產品,當然,精品也不是那麼容易做的,存在幾十款產品在賣的也是比較普遍。做精品的有幾個注意點:

1、要有相對豐富的選品經驗,篩選出的產品方向要先確保沒問題,選品選不對,就沒有什麼精品可言;

2、運營經驗要相對豐富,知道該怎麼優化產品和listing,該怎麼打廣告等等;

3、合作的供應商要是靠譜的,配合程度要高的,能夠積極配合產品優化升級、出貨等,做精品還找網採的供應商,那就是扯淡;

4、品牌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了,這個不是說一定要打造什麼全球知名品牌,主要是防止跟賣跟競爭對手打壓;5、做精品最終的肯定是要走亞馬遜FBA的,不然權重還是蠻難的。

總體而言,精品模式的SKU少,發貨走FBA,不需要大量的人力去管理,主要是靠個人的選品能力和運營能力,至於資金,看個人吧,畢竟這只是一種模式,錢多有多的玩法,少有少的玩法,並沒有說做精品一定要做到多大。

亞馬遜精品和鋪貨的區別
亞馬遜精鋪模式

精鋪模式實際是介於鋪貨模式與精品模式之間,取兩者所長,避兩者所短,只能勉強稱之爲一種模式吧。這種模式的核心思路就是:我鋪貨,但我不瞎鋪,而是根據一定的選品標準,篩選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並且事先已經找到可以穩定供貨的供應商,產品上架後,按照接近精品的標準制作listing,少量投些廣告,然後跑段時間的數據,把數據表現較好的產品拎出來再做重點的打造,優化listing、優化產品質量和功能、優化供應商、加大廣告投入等,從而打造一個穩定出單的產品。這種模式需要注意的點有:

1、相較於精品模式,需要經常上架一定數量的產品去跑數據,但數量肯定是遠低於鋪貨模式的,具體數量視每個賣家的情況而定,每個月幾十款幾百款都可以;

2、listing要花點心思去做,不能簡單照抄,當然,也沒必要像精品一樣,一開始就做的多完美;

3、廣告是要投的,做亞馬遜不投廣告是測不出效果的,當然前期只需要少量去投就好,畢竟只是爲了測數據;

4、供應商事先要找好,並且事先獲得報價,甚至事先採購部分的庫存,十個幾十個都可以,只有這樣,在測款完成後才能快速反應,快速優化,儘快打造穩定出單的產品;

5、前期測款的時候可以做自發貨,等測款完成後,就要儘量發FBA了。前期自發貨是爲了降低風險,後期發FBA是爲了更穩定的出單。

精鋪模式在各方面都算是中規中矩,適合穩紮穩打,對於有一定經驗但又不是特別足的賣家來說,還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的。

亞馬遜精品和鋪貨的區別

總的來說,到2021年,鋪貨已經不再取決於量,而是看質了。所以針對純小白的賣家,說實話,前期想賺錢基本沒可能啦,只能邊學邊做,從鋪貨做起了,用鋪貨模式去實踐,然後多學習,多交流,提升自己的運營能力,再朝精鋪和精品的模式發展。

當你運營能力起來後,可以走精鋪的路線,如果有核心戰略聯盟的供應商資源,直接調研供應商的產品是否適合,如果適合,有啥產品就上,最終篩選幾款表現好的產品,再好好培養。如果沒有,就先選品,然後再找供應商,再上產品。出效果的時間週期可能會長些,但最終賺個小錢還是可以的。


點擊諮詢現在有哪些新興平臺值得關注 >>>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