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咱們運營來說,廣告推廣是一個最簡單也最難的推廣手段,相信不管是對於一個深耕多年的大手子,還是將將入門摸到一點門路的新手,都覺得自己會打廣告了,但是又不敢說自己完全掌握廣告的精髓,事實上,亞馬遜的廣告體系和邏輯是非常簡單的,特別是前幾年,特別死板的固定的套路,形式和內容極其簡單,也就是最近兩年不斷的推陳出新,有點國內電商的味道了,當然相比之下,還是過於普通,這對於上手來說還是輕鬆的,不過基於亞馬遜的廣告邏輯和平臺算法,在廣告的創建和優化上,還是比較考驗一個運營的邏輯思維和運營手段的;本人不才,僅發表個人對與廣告的一點淺顯理解,希望給模糊的朋友們一點啓發和幫助,當然如果有不足之處,也希望大家指出,互相交流和學習
我主要是分享三方面的內容:廣告的底層基礎邏輯;不同時期的目的和作用;創建合適的廣告體系。
一:對於亞馬遜來說,我們討論最多的就是平臺的A9算法,廣告在其中也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和作用,讓鏈接可以獲得付費的”權重“,可以更快速的提升鏈接的排名和銷量;那麼廣告是如何影響鏈接的呢?
在一個關鍵詞的搜索頁下,可以看到很多個位置都被sponsored的鏈接佔領,亞馬遜近兩年不斷更新的廣告形式的結果已然成型,不管是老品還是新品,曝光的位置不斷被壓縮,競爭愈加激烈,很多大鏈接無法跟上這個節奏,都已經跌的很慘,身邊這樣的案例不在少數,其實這就是準備不足和跟不上算法的變化的必然結果;坑位本身就那麼多,一是更多的廣告位擠壓,還有品牌推廣和展示型推廣各種多出來的絕佳位置,如果還是無動於衷,那必然會受到巨大的影響。
這就是第一個影響因素:曝光;廣告的邏輯的切入點就是更多的曝光佔比,舉個例子,一個詞的搜索量就是固定,你如果除了自然推薦位以外,再多一個廣告位,你的曝光就是加倍,這個變化是巨大的,而且別人的曝光佔比會減少,注意我說的是佔比,自然位的曝光是固定的,但是佔比是不固定的,所以廣告上的曝光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有了更多的曝光,就是更多的出境機會,除了這個數據本身的考量外,往後走的基數也更有優勢;當然我一直在說的是搜索流量這一塊,對於其他二級流量,也是一樣的道理;
然後就是第二個影響元素:點擊率;這裏不難理解了,事實就是,更好的位置有更高的點擊率,這是消費者習慣影響的,更精準的搜索下,買家不會願意往下多滑;而廣告位,一定是好於自然位的,不論是品牌推廣,展示型推廣還是商品推廣,廣告位的位置優先級都要高於自然位,那麼廣告吸引更高的點擊率就順理成章了,那麼在曝光加倍的情況下,就意味着點擊即流量的數量不止一倍,差距一下又拉開了;其實這個時候,廣告的開啓目的已然達到,付費競爭到更多更高質量的流量,至於後續的轉化其實和自然流量一樣,是依託於鏈接本身的。
當然有人會說,商品詳情頁的競爭更加激烈,廣告位置也有很好很多的,這裏就要提到關於一個鏈接的流量轉化率和流失率之間的關係了,這也是算法中評判一個鏈接權重的重要考量因素,但是考慮到流量的互相流失和轉化,實際上對於單個鏈接的轉化和整體流量的轉化來說,可能影響不大,無非就是影響關聯性推薦的位置,舉個例子,你去定投你的競品,如果效果很好,即使你廣告關掉,鏈接大概率也會永久關聯在競品下面,反之亦然,只要這些互相分流的流量最終是在這個詞下轉化了,那麼對於整體的影響會比較小。
言歸正傳,廣告對於鏈接本身的轉化影響幾乎是沒有的,之所以我們看到廣告的轉化率大於自然,一方面是自然流量的雜亂無序,另外也是自然流量很多位置很差造成的;所以可以理解爲廣告的流量是更精準的,位置更好的進入,轉化率相對來說是更好了,所以以後廣告的轉化率相互對比就好,不要和自然流量混爲一談了。所有的對比決定了廣告的後續影響,舉個例子就更好理解了:你開的廣告搶到了曝光位置,以高於該位置平均點擊率點入到你的鏈接,正常轉化。這樣之後,你需要在該位置的競價就會降低,時間會優先,在該詞下,你的自然位也會相應提升,注意這裏更多的是轉化量決定的,而非轉化率,前面已經說明。長此以往,在該詞下的自然位理論上就能更快的到達你本該到的最佳位置。
二,既然已經瞭解了基礎邏輯,那麼對於一個鏈接的不同階段,如何利用廣告的作用,最大最快的推動鏈接呢?
我主要分析兩種情況了:成長期和成熟期;這些都是鏈接具有一定競爭力的時期,不同於新品期或者衰退期如反季類產品,避免受本身鏈接競爭力不足導致的廣告數據偏差,影響效果且不利於分析。
對於成長期的鏈接,利用廣告彎道超車是主要的目的,這類鏈接最大的通病就是,轉化可以,關鍵詞位置可以,但就是流量處於瓶頸期,打廣告效果也好,但是預算花不完,詞也沒多少,只能期待慢慢的積累,期盼某一天的爆發,而大多數情況就是,很難突破,受到一點外力的影響就容易崩盤。此時廣告的作用就是加快原本期待的數變引起質變的過程;首先是商品廣告,關鍵詞上廣告要打在更靠前的位置,或者是比自然位更靠前的位置,加速曝光和點擊的積累,若預算充足,保證充足的時間也是必要的;asin定投上,推薦優先展示型定投,位置更好,其次再是商品定投廣告,這裏也是強化自己鏈接和類似產品的關聯;品牌廣告上,關鍵詞搭配視頻廣告,位置也是第一頁最好,商品集和旗艦店廣告結合自己的品牌產品多樣性,做具體分析,這兩個提升可能沒那麼快;然後是展示型廣告,建議不同的投放方式都要去試,位置都是非常的好,增加鏈接的曝光,再根據效果取捨。這些是成長期鏈接廣告的投放建議,當然後面的調整和優化也是非常重要的,我所說的都是在效果ok的情況下的正向推動,很多情況下比如關鍵詞找錯,競爭對手和環境不同,讓廣告效果變差很容易也會達到反向的作用;這裏就不再贅述,之後會單獨拿實例出來分享。
而對於成熟鏈接(這裏的成熟鏈接並不是說多大的鏈接,而是相對穩定,有一定的流量積累,流量結構相對合理,不容易收到市場衝擊的穩定型鏈接);其實也是相對來說,到達了上限或者瓶頸的鏈接。很多人都有這個產品,核心關鍵詞位置都很靠前了,突破空間也不大了,自然流量很穩定,轉化也不錯,廣告佔比也很低,也沒有投入的方向了,可能真的是隻需要補補貨就有很高的利潤到賬了。這類鏈接,是否還需要廣告呢?這肯定是毋庸置疑的,此類鏈接其實更需要廣告的保護,看似穩定下,實際上也很危險,因爲更多的流量後,也是更多的曝光基礎,那麼受到的比較流量就有很多,換句話說,需要廣告位去配合做一個保護防守的作用,無論是位置防守還是品牌防守。相對於成長期鏈接來說,成熟鏈接對於廣告的要求要更聚焦於更優的廣告位置,更多的廣告時間,更貴的廣告類型。流量的經營難度實際上是守大於攻的,所以廣告的作用在於此就不言而喻了。
三,廣告體系的建立
邏輯清晰的廣告架構,其實有很多大佬都分享過了,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思維圖,各種複雜的廣告地圖,已經是屢見不鮮了,我就淺談一下:
首先就是不同廣告類型的選擇:目前來說,肯定還是商品投放廣告的佔比更大,這個類型確實流量是最大的,所以競爭也要加大力度,效果上也更加直觀;其次品牌廣告也是必不可少的,品牌廣告的點擊率和轉化率,相對要高,成本當然也會更高,在有限的位置下,搶到先機,不僅僅是廣告效果好,對於品牌推廣上,也有更大的作用;展示型廣告上,這個類型實際上是雙刃劍,以圖片和視頻的展示,推廣到商品詳情頁或者不同種類受衆的眼球前,更精準的曝光,更高的點擊和轉化,這都是建立在鏈接的絕對優勢情況下,如果沒有這個自信,這類廣告只可以稍微試試,不建議作爲主攻方向;
其次是競價策略上,高競價意味着優先;優先廣告的曝光時間和曝光位置,佔領先機;這裏的高競價不是絕對的高,如果你在該詞的權重低了,競價出高了也不一定可以贏過別人;這是前面已經提過的算法邏輯;所以一個成熟鏈接以“高”競價獲得更好更快的曝光,讓競爭對手想要超越也迴天乏力,當然24小時是否全部佔領,這取決於鏈接的投入佔比和該詞的重要程度;
然後是匹配方式的選擇;其實前面我一直在說的都是基於某一個詞的曝光和點擊的爭奪上,也就一位置精準匹配對此有更重要的幫助,實際上,拓展流量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利用詞組和廣泛匹配;精準匹配是廣告做到極致的結果,但是實際上很難達到,爲了提高效率,不要在一些小詞長尾詞上浪費精力,圍繞一個主力詞,開啓廣泛匹配和詞組匹配,既省力,效果也不差,唯一的缺點是不夠全面;優化較爲複雜。
最後是廣告的優化原則;優化的過程是難度更大,也最複雜的,很多情況下,廣告並非按照我們預想的情況下發展,即使在我們的視角里,理所應當的結果也不一定能呈現出來;相信這是大多數賣家頭疼的事情,所以持續做優化可能是我們在運營過程中的主要工作之一,那麼我對於廣告的優化就是,降低優先,否定最後;降低預算,降低曝光時間,降低競價,這些是主要的手段,表現不好,就換個時間,換個位置,甚至換個時期;絕對不輕易的否定一個詞,一個asin或者一個匹配方式或類型;因爲我始終絕對廣告的表現都是一時的,如何在正確的時機,利用廣告達到自己的目的纔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