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亞馬遜站內,Best sellers、New Release、Movers&Shakers、Gift ideas……
站內算是比較能直觀看一個大概,能獲得一定的靈感吧,看得出亞馬遜上什麼賣的好

2.各大媒體網站,youtube、reddit、instagram、facebook、tiktok
這個就不用多說,應該都多少玩過一兩個,我比較喜歡在上面找賣點

3.傳統展會,這個是我比較推崇的一種方式,比較喜歡去各種大大小小的展會上
最直接的優點是,你可以直接看到實物,直接和廠家對接,近年來展會的質量也越來越高

4.傳統外貿轉型(屬於家裏有廠系列,我們僅供參考)

5.其他電商平臺,ebay、Lazada、淘寶……很多,都是我們可以參考的,應該也有很多賣家是在1688上進貨的

6.利用一些軟件來選,選品軟件很多,見仁見智,適合自己就好,這裏不做舉例

Step2:產品調研,潛力分析

①產品利潤率 ②是否合規 ③有無壟斷
④季節性 ⑤銷量 ⑥運費
⑦review ⑧價格 ⑨新品率
⑩對手
我一般用一些軟件來分析,不用軟件也可以,就是麻煩一些

亞馬遜怎麼選品?最適合小白的選品思路。

Step3:計算成本

1.產品成本
2.物流成本=運費+各種處理費用
3.運營費用=月租+listing費用+銷售佣金+配送費+廣告費+倉儲費+其他費用
4.利潤,記得扣外幣收款手續費

Step4:找供應商

這個就不展開說了,根據個人資源自行解決

這些網站偶然也會看一下,Amazon旗下的精細化產品網站(要翻)

https://www.diapers.com/ 嬰兒用品
https://www.soap.com/ 日用品
https://www.wag.com/ 寵物用品
https://www.yoyo.com/ 玩具類
https://www.beautybar.com/ 美容類
https://www.casa.com/ 傢俱用品
https://www.afterschool.com/ 學生用品
https://www.vine.com/ 自然類產品
https://www.bookworm.com/ 書籍類
https://www.look.com/ 兒童服裝類
---------------------------------------------------
先碼這麼多,喫飯去了,比上班還累,細節等我醒了再碼
---------------------------------------------------
來了來了
前面說了一些都是比較基礎思路
選品因人而異,我說一點數據方面的東西給大家作參考吧
----------------------------------------------------
當你選定一款產品的時候,是靠第六感還是靠數據來支撐你的選品?
1.市場容量
①類目銷量
類目銷量主要看這個市場需求有多大,每個人接受的程度不一樣,自身實力
就比如3C類的類目銷量就很多,但是不敢碰啊

②前100的大佬銷量
參考一下前100名的銷量,看看你能不能接受,有的類目可能前十名銷量也就幾十單
建議找前100名銷量總和大概3W左右,這樣均一下每人每天還能有10單呢

③搜索量
建議核心關鍵詞的搜索量大於10000,個人喜好,僅供參考

2.滿足以上條件,開始算你的利潤
①廣告貴不貴
有時候打廣告的錢比你利潤都高,特別是10美金以下的產品,賣一件賺個三四美金,一個廣告點擊就去了1美金,慎入
建議打0.3-0.8的廣告

②產品成本
成本拼的就是供應鏈了,現在亞馬遜的趨勢越來越品牌化,供應鏈至關重要

③物流
產品體積,是否帶電帶磁,走空派還是海派,個人建議測款都走空派,除非特大件的那種
不然你發了幾件過去測款,路上去個半個月,上架再磨蹭一下,測款還要時間,一款產品花了一兩個月發現不行,一年能測幾款?

④運營成本
上面說了,運營費用=月租+listing費用+銷售佣金+配送費+廣告費+倉儲費+其他費用
針對我們這種小小小賣家,listing就自己拍吧,不然就找產家拿圖,有一定資金的可以找專業團隊打造listing
價格大概1000多吧,但是效果還真的好,畢竟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廣告費,預估多少的廣告費畢竟合適呢,有錢的你隨意
我們說說沒錢的玩法,一般計算成本的時候我會預留利潤的10%作爲廣告費的支出,再預留3%作爲退換貨的費用
那如果你單價畢竟低,留10%的廣告費也沒什麼用,這裏說的是20美金左右加以上的產品
還有就是參考你產品成本,自己決定,這裏就是打法的問題了
對了,別忘記算上倉儲費,平臺以外的成本比如運營工資啊,房租電費七七八八的,你們要加的就加進去
------------------------------------------------
除了數據以外,選品維度還有哪些,畢竟有些方面不是數據能說明的,比如一個全新的產品就沒有數據
①配色
②產品第一感受
③功能差異
④解決同類產品的問題
⑤審美
-------------------------------------------------